..續本文上一頁個都市,比如像北京或上海,設立這樣一個講堂或是一個精舍,來接引大衆,方便大衆。師父您來講經說法,或帶大家禅修方面,有沒有這可能?
師父:因爲我們現在講整合資源,佛教的資源是很豐富的。經過改革開放,特別是宗教政策落實之後,佛教的硬件建設上是已經恢複了很多很多了,各方面都恢複很多。很多人也會有這樣的要求,但是我個人認爲不必要再去做,很多人做出來了,他做的就是我的,佛教是一大家嘛。因緣成熟了,邀我去就行,借他的道場,我們來弘揚佛法,佛法也不分彼此的。再說如果那樣做的話,我自己再建道場,要花費很多的財力、物力、人力。
反過來說大家對我、對叁寶的信心把它打折,折成物質的話,就覺得太不劃算了,甚至這方面會讓大家退失信心,這就和我們的目標是背道而馳的。
我以前就發過願,看到那麼多的道場,我說我以後不建道場,我只負責建人心內在的道場,建內在的大雄寶殿,無形的大雄寶殿。
後來我住的道場都是現成的,楊歧寺兩個億建的,慧日寺老和尚花一千多萬建的。包括現在信衆來打地鋪,我覺得內疚,但我也沒把很多財力用到這地方,今年建的一些房子也是小小型的。
同時我覺得現在弘法比較好的一個,就是媒體很成熟了,科技已經很成熟了。我認爲包括寺院,包括精舍,這些硬件也只不過是個平臺。這個平臺,它可以說是性價比不太高的一個平臺,對不對?我出一百萬,媒體可以做得很好啊!可以買很精良的儀器了。但是一百萬你造個殿,是很不起眼的一個殿,發揮的功用很少,人來看,還是看不到什麼。因爲這一百萬建築,和世間的一百萬建築沒什麼區別,都是鋼筋水泥築的,它不會說法的。
所以我就覺得,這一百萬如果用在媒體上,那會發揮很大作用。我用這一百萬來印光盤,那要印多少?那光盤就是個大雄寶殿,光盤裏具足叁寶。寺院裏雖然有叁寶的形象,但是理體的叁寶還是沒有說出來,住持叁寶的究竟的目的,是爲了開發出衆生內在的理體叁寶、自性叁寶。
所以在相輔相承上,別人來建,我是隨喜贊歎的,因爲我個人沒這能力。從我個人意願上,我願意把錢用在更有性價比的上面。
因爲現在二十一世紀,科技這麼發達,弘揚佛法的平臺是多種多樣的。一個師父在大街上打坐也是弘揚佛法,一位師父在路上磕頭朝山也是弘揚佛法,可以用嘴弘法,也可以用身體弘法,也可以用網站弘法。
弟子們前幾年要給我做網站、做博客,我那時還很保守的,我覺得網站年輕人看,心很浮燥,這佛法需要心沈澱下來才能接受的,我那時候還不是很積極的。好幾個弟子都是做網站的,後來我才點頭。
記者:那您爲什麼會點頭?
師父:後來我覺得,網絡是一個大花園,裏面不能沒有佛教的這朵花,僅僅是爲了這朵花要有而已。但通過這幾年,網絡越來越發達,用電腦的人越來越多,包括那些老菩薩都會用電腦了,所以我還真覺得是佛菩薩的安排。
像“佛教音樂”網站就是比較早做的,現在點擊率已經很高了。前幾年保定弟子給我做的慧日網站,因爲海濤法師請我出去活動多了,慧日網站全都是傳喜法師,我覺得不太好,因爲我們個人行爲已經代表佛教一個現象了,所以我就索性用“傳喜”這個名字。
以前我叫“淨慶”,師父也是喊我“淨慶”,我的內號是“傳喜”,這名是師父在五臺山大白塔下賜給我的,後來我就用“傳喜”這個名。
因爲很多活動都在網站裏面,所以我覺得這個方法是蠻好的,花錢少,見效快。打開一下網站,比來一次慧日寺的感受還多,很多講法都在裏面。
但是來慧日寺,有它不共的地方,這裏的清淨會沁人心的,你到法堂坐一坐,那感覺是不一樣的。所以硬件上還是需要的,因爲人還是需要身心感受的。
所以網絡我現在比較側重,比較看好。在上海製作是因爲上海人才比較多,在這邊要求大家全天候吃素還是會有點障礙。這樣人才方面上海好一點,在上海盡管他們也是吃素皈依叁寶,佛教徒也吃素,但畢竟大家感覺上會稍微放松一點。本來是在杭州楊歧寺,那邊是中國佛教文化展示中心,以前我負責的,今年我退出來了。
記者:師父,這麼好的硬件建設,您爲什麼要退出來?
師父:因爲那邊商業化信息比較重,那個老板建這個道場,還是把它圈在一個旅遊的框架內。
記者:那師父您對這種現象有什麼感想嗎?
師父:因爲人是有不同層次的,很多人是燒香、旅遊的。一個好道場、一個旅遊的,在他們眼睛裏都是一樣的,只不過燒燒香,走一走,轉一轉,廣大民衆還是不太分的。
但作爲我們出家人,總是希望自己正統一點的話,衆生也是可以來,也是可以來結緣。但是把一個寺院退步,退到僅僅是面對旅遊的話,這對佛法是一種褻渎,首先這對宗教情感是有傷害的。
我們覺得進廟燒香要買一百元錢,那對我們住在裏面的出家人心靈上是有傷害的。不管是普陀山、五臺山、峨眉山還是九華山,住在裏面的出家人只要對宗教有情感的,都會有這種感覺。
因爲現在的口號,經濟建設是第一位,這個還是沒有擺正關系。我們在構建和諧社會的大背景下,這個還是很不和諧的一個現象。因爲經濟建設放在精神之上,應該經濟物質的發展是給精神作奠基的,這樣才會理順,現在沒有理順。
記者:師父您在用製作光盤網站這樣一個方式來方便大衆?
師父:和你們比起來,你們是全面,我只是一般,僅僅是我個人行爲的一個窗口。通過這個窗口,有的人可以看到,從這上面來保持純度。從大衆共業上,都想提高到一個高度就很難。雖然是我個人在佛教界的一個小的窗口,但是我想把這個小窗口提高到一個高度,一個純度,讓大家覺得有更多的信心吧。
像你們“佛教在線”,它是大的方面的,國家的宗教政策,政府的一些宗教行爲,是很全面的。
現在末法時代,衆生的業障重,雖然通過這些,知道佛教也很興盛,但衆生的業力膨脹的速度更快。我們從佛教在線、佛門資訊,看到佛教界這麼樣的在爲國爲這個世界做事情。但是我們到城市,看到那些食品街殺生害命還是很多很多,道德的滑坡還是很厲害,覺得業力一天比一天在增長。
現在我在做一個忏悔業障的修學的一個法,所以今年基本上沒出光盤,都是在全力作這個,非常重要,我們光說忏悔、忏悔,忏悔也有方法的。
《傳喜法師與佛教在線記者談話記錄》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