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圓滿前行引導文·09 皈依▪P2

  ..續本文上一頁氅、法衣、咒士衣,頭戴蓮花帽,與身色潔白、手持彎刀托巴的佛母益西措嘉空行雙運。這樣安坐于自己前方的虛空中,蓮師面向自己方向。再觀想蓮師頭頂上諸傳承上師以重樓式安坐。本來共同續部有無數傳承上師,但此略觀大圓滿心滴派的根本傳承上師,即:法身普賢如來、報身金剛薩埵、化身極喜金剛(噶繞多吉)、阿阇黎文殊友、上師西日桑哈、智者加納思紮、大班智達無垢友、邬金蓮花生、法王赤松德贊、譯師貝若紮那、空行益西措嘉、遍知龍欽繞降、持明無畏洲,他們各自裝飾裝束圓滿,上者的座墊未接觸到下者的頭部,以重樓式安坐。其周圍由四續部不可思議的本尊天衆與空行勇士衆圍繞。

  在前方的樹枝上,觀想本師釋迦牟尼佛的周圍由賢劫一千零二尊佛等十方叁世諸佛所圍繞,全部是殊勝化身梵淨行的裝束,頭有頂髻、足有輪寶等具足叁十二相、八十隨好,雙足以金剛跏趺坐而安坐,身色有白黃紅綠藍色,身體放射出不可思議的光芒。在右方的樹枝上,觀想:叁怙主文殊菩薩、金剛手菩薩、觀音菩薩爲主的八大隨行佛子由大乘聖者僧衆圍繞,身色也全部是白黃紅綠藍色,以十叁種圓滿報身裝飾莊嚴,雙足以平等式站立。于左方的樹枝上觀想:舍利子、目犍連聲聞二聖由聲聞緣覺聖者僧衆圍繞,身色全部是白色,身著叁法衣,手持錫杖與缽盂,雙足以立式安住。于後方樹枝上觀想:法寶經函累積,金光閃閃的格架中央最上方陳列著六百四十萬大圓滿續部,全部函頭標簽90對向自己,經函光芒四射,並自然發出“啊勒、嘎勒91”的聲音。這些樹枝的所有空隙中間有智慧護法神和業成護法神,其中男相護法神全部面朝外,是成辦和保護修持菩提正法,遣除違緣與障礙以及阻止外部障礙進入內部的事業;女相護法神全部面向內,成辦內成就不散失于外的事業,這些事業護法神都具有智、悲、力的無量功德,對我們(修行人)十分慈愛,把他們都觀想成引導衆生的大導師。再觀想今生的父親在自己的右側,母親在左側,前面是自己的怨恨敵人和損害自己的魔障爲首的叁界六道一切衆生,猶如地面上大聚會的人們一般聚集在一起,面向皈依境而合掌,身恭敬頂禮,語恭敬念誦皈依偈,意恭敬意念:從現在起自己無論是上升(獲得成就或轉生善趣)、還是下墮(墮于惡趣)、是苦是樂、是好是壞、是病是痛,除上師叁寶您以外我沒有其他的依靠者、救護者、怙主、友軍以及希求處與皈依處。因此,從即日起乃至獲得菩提果之間,全心全意,誠心誠意(將自己)托付于您,(成辦任何事)不向父親詢問,不與母親商量,也不自作主張,完全依靠上師叁寶您,一切奉獻給您,精勤修持您,除您之外我無有其它的皈依處、希求處。以如此猛烈渴望之心念誦:

  

  滾 秋 色 怄 得 相 匝瓦 色

  真 實 叁 寶 善 逝 叁 根 本

  

  匝龍 特 利 恙 雲 向 切 塞

  風 脈 明 點 自 性 菩 提 心

  

  怄哦恙 雲 特 吉 傑 扣 拉

  體 性 自 性 大 悲 壇 城 中

  

  向 切 釀 波瓦 德 加 色切

  直 至 菩 提 果 間 永 皈 依

  如此每一座盡力念誦皈依偈,至少要圓滿十萬遍,在未達到此數量之前,應閉關而觀修,平時也必須念修皈依。若有人想:皈依時將自己的父母觀在左右,而將怨敵、魔障二者觀在自己前面,爲什麼觀想怨敵魔障比父母還重要呢?這是因爲我們這些已入了大乘法門的修行者,應當修持對無邊的一切衆生平等的慈悲心與菩提心,尤其是爲了圓滿廣大的福德資糧,不失毀所積累的一切善根,修安忍是非常重要的。正如所謂:“若無生嗔境,于誰修安忍?”要修安忍,必須依靠怨敵、魔障(對自己)進行損害,才能修成安忍苦行。若善加觀察,從正法方面而言,父母教我們的是成辦現世利益的一切欺诳手段,從而導致我們後世無法從惡趣的深淵中解脫。從這一點來說,父母的恩德並不很大,而怨敵魔障呢?其中的怨敵以對我們製造違緣、妨礙修行而成了我們修安忍的對境,並且使我們遠離長期被輪回繩索所束縛、不能得以解脫及財産受用等一切痛苦的來源,獲得自在,所以對我們恩德極大。魔障也是我們修忍辱的對境,它使我們遭受病痛及苦痛的折磨,我們依此可以清淨自己往昔所造的許多罪業。例如,至尊米拉日巴也是以伯父與姑母霸占了他們家所有的財産受用爲緣,才值遇正法。又如吉祥比丘尼也是因遭受龍魔的侵害而修持觀音法,最後獲得了殊勝成就等。所以,(怨敵和魔障)成了值遇正法之因,是恩德極大的。如全知法王無垢光尊者說:“遭受損害遇正法,獲解脫道害恩大;痛苦憂傷遇正法,得永樂故苦恩大;非人損惱遇正法,得無畏故魔恩大;遭人忿恨遇正法,得利樂故敵恩大;因猛惡緣遇正法,獲無變道惡恩大;他人勸勉遇正法,獲真實義勸恩大。平等報恩善回向。”因此,怨敵、魔障不僅今生對自己的恩德極大,而且他們也是自己往昔生生世世的父母,這樣觀想非常重要。

  最後收座時,自己應當以殷切的恭敬心爲緣,觀想皈依境的諸聖尊衆,身體發出無量光芒,照射自他一切衆生,自他一切衆生猶如鳥雀被石簧驚動“撲楞楞”地飛起般融入皈依境的諸聖尊中,皈依境的所有尊衆也從邊緣逐漸融入于光中,之後,融入中間攝叁寶于一體的上師中,頭頂重樓式的一切尊衆也融入下面的上師,上師又融于光中,光也消失于法界中,最後自心隨力安住于遠離分別思念之法身離戲本體中。起座時,將一切善根回向無邊衆生並念誦:

  

  給瓦 的 意 涅德 大

  我 速 以 此 善

  

  滾 秋 色 波 哲 傑 內

  成 就 叁 寶 尊

  

  晝 瓦 戒 江瑪 利巴

  願 將 無 余 衆

  

  得葉薩拉 故巴 秀

  安 置 于 佛 地

  隨時隨地自心不離正知正念而觀想皈依境的尊衆,行走時將其觀想在自己右肩的虛空中,作爲轉繞的對境;安坐時觀想在自己的頭頂,作爲祈禱的對境;享用飲食時觀想在自己的喉間,作爲飲食獻新的供養處;睡眠時觀想于自己的心間,作爲迷亂的(夢境)隱入光明境界的要訣,所以一切威儀中不離皈依境尊衆的光明顯現,應以堅定不移的信心,誠心誠意依止叁寶,唯一精勤修持皈依。

  皈依之學處

  皈依佛之後,不能頂禮所謂輪回中的世間天神,即不應將那些自己尚未擺脫輪回痛苦的外道天尊,如自在天、遍入天等以及地方神、土地神等世間大力鬼神作爲後世的皈依處,並進行頂禮供養等皈依法之後,應斷除惱害衆生之事,即盡力精勤守護叁門,連夢中也不應作損害衆生之事。皈依僧衆之後,不應與外道爲友,即不能與不信仰佛教及導師佛陀的外道種姓共同交往。在藏地雖然沒有真正的外道,但辱侮、詈罵上師,诋毀、亵渎正法,以及誹謗密宗甚深法門的人也與外道相同,不能與之相處。

  皈依佛後,對佛寶的身像,乃至零碎片段以上也應恭敬供養,以頭頂戴,放置于淨地,對它生起真實佛寶之想,生起信心並觀清淨心;皈依法後,對只言片語乃至一字的佛經也應生起恭敬心,頂戴供養,生起真實法寶之想;皈依僧後,對僧寶所依乃至(僧衣上的)紅黃補丁以上也應生起真實僧寶之想,恭敬供養、頂戴,置于淨處,生起信心並觀清淨心。

  對現在的自己開示取舍道理的上師、善知識,應當生起真正佛寶之想,爾後甚至連上師的身影也不能踐踏,精勤承侍、供養。對殊勝上師所賜的任何教言都應生起真正法寶之想,依教奉行,哪怕僅僅一言一句也不能置之不理。對上師的眷屬和弟子以及與自己共同持梵淨行的道友們,生起真正僧寶之想,身語意恭敬依止,一刹那也不作令他們不歡喜的事。尤其是此密宗金剛乘中皈依境的主尊是(金剛)上師,所以應當了知上師的身爲僧衆,語爲妙法,意爲佛陀,即叁寶總集之本體。之後,上師的任何行爲都應看作是善妙的,誠信不疑精進依止,並且經常祈禱。假若自己叁門的行爲令上師生起厭煩心,就完全舍棄了一切皈依境,因此應當隨時隨地以堅定不移的毅力和決心,想方設法令上師歡喜。總而言之,無論苦樂、好壞、病痛或哀傷等等,唯有一心一意依賴上師叁寶。如果幸福快樂,應當了知是叁寶的悲憫所致,如佛在經中說:此世間的安樂與善事,乃至于炎暑酷日的習習微風拂面以上,都是佛的悲憫與加持。同樣自心生起一刹那的善分別念也是佛不可思議的加持力所致,如《入行論》雲:“猶于烏雲暗夜中,刹那閃電極明亮,如是因佛威德力,世人暫萌修福意。”

  因此應當了知擁有什麼利樂之事都是佛的大悲心(加持所致),無論出現病痛、苦痛、魔障等任何違緣、障礙,除了祈禱叁寶之外,不依靠其他解除病痛魔障的方法,假如需要采取醫療術、禳解術92等(方法),也應了知這些都是叁寶的事業,然後接受治療等,應知一切顯現都是叁寶的遊舞。對此,生起信心並觀清淨,自己爲了辦事等前往異地他鄉時,也應當先頂禮所去方向的如來或頂禮叁寶後,再開始前往。一切時處應當念修甯提派儀軌的皈依偈:“真實善逝叁寶叁根本,風脈明點自性菩提心,體性自性大悲壇城中,乃至菩提果間永皈依。”或者共同乘的皈依偈:“皈依師、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應當經常發誓念修共稱的四皈依頌。向他人贊歎皈依的功德,使他們皈依,自他所有的人今生來世的依賴處就是叁寶,並精勤修念皈依。睡眠時,也應如前所說那樣將皈依境的尊衆觀想在自己的心間,自心專注于皈依境而入睡;或者若不能那樣觀想,也應當意念:上師叁寶以慈悲、憐憫垂念于我,他們親自安住在我的枕頭上。自己生起誠信並觀清淨心安住,並在不離隨念叁寶的狀態中入睡。享用飲食的時候,也是同樣,將叁寶觀想于…

《大圓滿前行引導文·09 皈依》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