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宇宙中物質的絕大部分都是不可見的,他們曾自認爲是研究宇宙中物質的人,事實上,他們發現自己只是觀察到宇宙中由于某種離奇的緣故碰巧能發光的一點點塵埃而已,大部分物質是不可見的。超弦理論描述一種新的物質,稱爲影子物質(Shadow mater),它同我們所熟悉的普通物質不發生相互作用,或僅存在微弱的相互作用。由這類影子物質所組成的各種星系和行星,是不可見的,因爲它們同我們的可見光線不發生相互作用。那麼組成這類影子物質的形式是什麼呢
隨著大爆炸宇宙理論模式的流行,前衛科學家們(如狄拉克),提出反宇宙、反物質的設想與虛世界、虛宇宙的猜測。認爲反宇宙是在遙遠的彼方與宇宙相對,而虛世界卻與實世界背部相連,表裏相應,虛實共存。而黑洞(又稱時空之洞),或是虛世界與實世界來往的通道。1998年6月2日,美國發射“發現號”探測器,攜帶阿爾法磁譜儀,旨在探測反物質的存在。前衛科學家們對多維空間的探究,雖屬未定與猜想階段,然其中閃爍的智慧火花,洵足發人深省。
大量的飛碟報告,美國七十年代以來爲尋找地外文明發射的太空探測器,以及歐美各國聯絡外星人的電訊發射,對火星持續的興趣等,均是地球人尋找多維時空(地外文明)所作的努力。可以說,高科技時代的地球人目前已進入與地外文明交接的可能階段。
淨土經典現量描述了多維空間的存在。《 觀經 》中,釋尊應韋提希夫人願生無憂惱處之祈請,放眉間光,其光金色,遍照十方無量世界,還住佛頂,化爲光臺,如須彌山。十方諸佛淨妙國土,皆于光臺中映現。或有國土,七寶合成;複有國土,純是蓮華;複有國土,如自在天宮;複有國土,如玻璃鏡。十方種種國土,悉皆加持,令韋提希目睹選擇。《 無量壽經 》中,釋尊爲宣說淨宗大法,首先放光現瑞,光中現出十方佛刹。在宣說念佛法門的法會中,阿難蒙佛加持禮拜恭祈見阿彌陀佛,當阿難西向合掌稱念佛名頂禮時,阿彌陀佛顯現在虛空中,掌中放無量光,爾時,諸佛刹土、天界宮殿、及至餓鬼地獄幽冥之處,悉皆開辟明現。可見多維空間當處並存,只是由于吾人業力,只能見到與業力相應的空間。佛界、天界乃至地獄界我們都見不到。《 菩薩藏經 》雲:“虛空中世界重數,多于大千所有微塵,但由業力,不相妨礙。”西方淨土的聖衆能見到我們(五眼圓明,不相隔礙),我們見不到彼土聖衆(由業力故,不隔而隔)。極樂世界的佛菩薩,可以不動道場,分身自由顯現各維空間教化衆生。
西方極樂世界無有空間的拘限,一一微塵具足十方刹土無盡莊嚴,一樹之間,悉現十方無量佛國,廣狹自在,圓融無礙。極樂世界乃法界藏土,含攝法界,亦遍布法界。稱性功德不可思議,吾人往生到西方淨土,便能了達多維空間的真相,獲得自由出入各維空間的能力。
二、時間隧道,念劫圓融
時間問題是人類心智所面臨的巨大挑戰,自古以來,人們對時間問題或習焉不察,或打上括號存而不論,或予以常識性的诠釋。20世紀初,愛因斯坦從時空特性上打開一個缺口,作出相對論的重大發現,揭開了時間研究的新篇章。
相對論昭示:時間不是實在本身具有的,只是人解釋世界的工具,換言之,時間是人的錯覺。時間描述是相對的,對于一個觀察者是同時發生的事件,對于另一個觀察者來說卻不是同時發生的,對時間的感受隨參照系的不同而不同,時空相互滲透與轉換。盡管愛因斯坦對時間問題的闡釋有獨到的見地。然而,就時間本質問題,愛因斯坦承認自己未曾把握:“關于現在(The Now)有某種本質上的東西,恰恰是在科學領域之外。”意謂關于“現在”的本質性問題,不是科學探究所能解決的,應訴諸超常識的直覺把握。
自七十年代以來,國際上又掀起一股時間研究的風潮。在時間走向上(或謂時間箭頭),前衛科學者認爲:時間的持續是非直線的連續,而不是單一方向直線性的延伸(從現在流向未來)。時間序列同時多向共存,時間既可指向未來,也可由未來向過去進行。量子場論的數學表達昭示:對時間線有兩種不同的解釋方法,既可以看成是一個正電子順時針往上運動,也可以看成是一個負電子逆時針往下運動。這兩種解釋在數學上是等價的。一個反粒子從過去走向未來,也就是一個粒子從未來走向過去。粒子互動的相對性表明時間方向的對稱性。因而,今天進行的一項觀測可以影響到遙遠過去的實在建構;人亦能預知未來。時間因果關系在量子物理層面,具有超常識的神妙。
相對論闡釋時間與速度的相關——速度增加,時間延緩,對于以最大極速運動的光子來說,永恒只是一瞬間,這個理念爲太空探索星際旅行提供了理論基礎和可能。接近光速可使時間變慢,超過光速即可使時間倒流。假使乘坐一架超光速的太空船飛行,就可以追著以前地球上所做種種事情發出的光線,因此就像觀看反向的電影一樣。依次見到近代、古代所發生的事。時間相對性原理沖擊著人們固有的思維方式。七十年代以來,時間隧道、黑洞白洞等創說,即是在時間相對性基礎上豐富發展起來的。
上述在常人不免驚奇的觀念,在西方淨土則是日常經驗的一部分。時間無自性、時間的變化不僅與物質速率相關,更與心念相關。一念淨心,坐斷過去現在未來叁際,即可超越時間,任運掌握時間,或無量劫濃縮爲一念,或一念延宕爲無量劫;或過去劫入未來;或現在劫入過去;或未來劫入現在,叁際一如,延促同時。
淨土經典對超情離見的時間解脫功德,多有記載。《 無量壽經 》中,釋尊爲令與會大衆起信首唱自己功德:“以一餐之力,能住壽命億百千劫。”表明釋尊具有超越時間羁束、念劫圓融的功德。極樂世界的天人聖衆悉具超時間的德能,了知十方世界過去現在未來之事。十方衆生何時佛緣成熟,何時度脫,何時成就往生,都能預先知之。欲往十方佛刹供養諸佛,即可分身前往,經須臾間,回到極樂世界,足證極樂菩薩聖衆超越時空間距,神通自在。
極樂世界亦是超時空的妙土,既無歲月劫數之名,更無四時寒暑的遷變。彼土不受時間的剝蝕,無衰無變。彼土諸往生者亦不受時間的製限,壽命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極樂世界天人聖衆在時間上的解脫,爲其修因證果提供了最優化條件。
時間的相對性在念佛人的修持中亦能得到佐證。西方極樂世界距娑婆世界有十萬億佛刹之遙,念佛人于臨命終時,得阿彌陀佛光明加持接引,彈指間(或一念頃)即得往生西方淨土。可見在念佛人與阿彌陀佛願力交感狀況中,時空界限不複存在。往生者一念契入阿彌陀佛本願性海,又何有時間長短延促的分別呢
凡夫至心念佛即具超時間的功德。《 觀經 》下品下生章雲:“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念佛是現在世,罪因是過去世,罪報是未來世。凡夫至心念佛,念念皆融通叁世。叁際一如,淨心念佛功德不可思議。
綜上所述:了解現代自然科學的時間理論,有助于對西方淨土玄門的領悟;而西方淨土的超時間解脫境界,對當代時間論的研究亦有甚深的啓迪。凡夫衆生的迷惑顛倒,大多由時空羁束所致。以生滅心研究時間特性,正如坐在椅子上而欲舉起椅子一樣。所以,當代前衛科學家欲走出時間研究的怪圈,應求助于淨宗念佛悟境。淨業行人欲超脫時間纏縛,亦應精進持名念佛,契證念佛叁昧。
叁、全息互滲,重重無盡
現代前衛科學在思維方式上有一革命性的轉換,即把宇宙萬象,大至河外星系,小至基本粒子、遺傳基因DNA,看成是有機動態的網絡,其中部分與整體互滲相即,重重無盡,充滿著絢麗與神奇,試舉數例以證。
現代物理學認爲,物質世界不存在初始的基本粒子,每一個粒子都包含著其他粒子的某些個性。若幹粒子在一個自洽狀態中生成自己,並彼此關聯構成動態的有機網絡。每一個粒子都幫助産生其它粒子,其它粒子反過來又生成它。這種互滲相成的義理在量子物理學的一項著名實驗中得以體現。物理學家玻爾預言:假定一個粒子分爲兩半,這兩個分子在不受幹擾的情況下作反向運動(一個順時針旋轉,一個逆時針旋轉),運動到極遠處(比如宇宙的兩端),科學家若對其中一分子作觀測,就會推動另一分子的立即反應,並且是對稱性反應(正旋與逆旋的反應)。玻爾的這一預測得到了阿斯佩克特1982年試驗的證實,證明確有一種超光速的聯系存在于遙遠的時空區域之間,兩個被分離到宇宙兩端的粒子部分,能以某種方式組成單一的有機整體,即時感應。這個令科學界感到困惑與震驚的實驗結果,從一法具一切法,全息互滲的理念來觀照,亦屬法爾自然之事。
現代數學分形理論表明:系統中每一個元素都反映和包含整個系統, , 的性質和信息。分形理論的創立者是法國科學家曼德爾布羅特,1967年,他發表《 英國的海岸線究竟有多長 》一文,指出海岸線的長度與測量工具有關,尺子愈小,測得的海岸線長度愈長,愈精細地觀察海岸線,便能發現愈來愈多的海灣和海岬,並且悉爲自相似結構,即小海灣的形狀是大海灣形狀的濃縮。事實上是無法測定英國海岸線有多長的。分形理論啓發人們從部分認知整體,從有限把握無限,爲探索宇宙人生奧秘提供了一把鑰匙。
這種一多相即的全息律體現在宇宙人生的方方面面,例如,任一樹枝的結構均與大樹結構相似,包含著全樹的信息。人體的任一部位的經絡,諸如耳、鼻、手、腳、腹等的經絡即是全身經絡信息的濃縮。遺傳基因DNA(脫氧核糖核酸)中,含藏著種系與個體的全部遺傳密碼,其存儲、表達、複製、調控與傳遞的機製,構成了一個完整與自洽的環。任一細胞都是全能的,…
《淨土宗教程 第五編 西方極樂世界 依正莊嚴》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