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之弘且切,亦屬不可思議。亦表明阿彌陀佛因地本願——願一切凡聖速斷分段、變易二種生死,速成無上正等正覺,在果地上充分彰顯。故而十方無量世界諸菩薩摩诃薩往詣西方淨土,恭敬禮拜供養阿彌陀佛,得阿彌陀佛授記,皆大歡喜之盛況,亦屬法爾自然。
其五,四十八願的分布比例契合娑婆衆生的狀況,對機而說,妙合天然。四十八願充分彰顯阿彌陀佛的悲智,五劫的選擇、攝受與思惟,無量劫的積功累德,功不唐捐,其中蘊藏著淨宗無量的奧藏精髓。值得吾輩淨業行人反複諷誦,在佛地果覺之威神願力層面,建立淨宗不共的信心。
第叁節 核心七願之闡釋
阿彌陀佛以悲智凝結的四十八大願,願願悉爲濟度衆生疾速往生成佛。其中七願:國中無叁惡道、正定必至涅槃願、光明遍照十方願、諸佛稱名贊歎願、十念皆生我國願、勤修我皆接引願與菩薩一生補處願,乃阿彌陀佛大願之眼目,亦是釋迦如來一代時教的核心。吾輩淨業行人應如實領解這七願,體悟阿彌陀佛大悲心,增上堅固信願行。茲分述如下:
一、國中無叁惡道願
設我得佛,國有地獄、餓鬼、畜生者,不取正覺。
願文大意是:設使我成佛的時候,我所住持的刹土無有地獄、餓鬼、畜生叁惡道。如果此願不成就,便不成佛。
阿彌陀佛爲什麼要首先發起這個願呢?這是因爲法藏菩薩觀察他方世界的衆生,不信因果及輪回的事實,放縱貪瞋癡等煩惱,造作身口意諸多的惡業,感招叁界六道生死輪回的苦果,自作自受,如蠶繭自縛,實可憐憫。尤其是叁惡道的衆生更爲劇苦。爲此發大悲誓願,若我成佛,國中無有叁惡道的苦厄,欲令衆生至于畢竟常樂之處。
畜生,梵語底栗車,意爲畜養的衆生。這類衆生身體橫行,禀性愚癡,不能自立,爲他人所畜養,或被人啖食,或受人驅使。畜生悉有貪生怕死的本能,那被宰殺的場面可謂驚心動魄,比如平日笨笨的豬到了掙紮逃命的時候,倒也十分敏捷了!這些畜生也有佛性,形殊體不殊。現代遺傳基因研究表明畜生的遺傳基因密碼跟人的很接近。只是由于一念愚癡蠻橫,形體就橫了,披毛帶角了。而人是有理性的、正直的,所以人形是直立的,相由心轉。動物界奉行弱肉強食的原則,互相吞啖,受苦無量。畜生又稱血塗,由造作下品五逆十惡罪業所感。
餓鬼,梵語薜荔哆(劫初有鬼世界之王名薜荔哆,往彼生者,悉稱此名)。鬼者畏也,虛怯多畏,恒從他人,希求飲食,以活性命。餓鬼道衆生,惡業所感,常爲饑渴所逼惱。咽喉冒火,喝不到一點水。餓的要命,卻沒有飯食充饑,既便飯食到了餓鬼手上,都成爲焦炭。餓鬼到達有水的河池,河池即幹枯,可見衆生業力不可思議。鬼會觀察人,有福德智慧的人,周身有光,鬼便不敢靠近。反之,鬼會欺負無福德的人,時衰鬼弄人。餓鬼又稱刀塗,由造作中品五逆十惡罪業所感。
地獄,梵語那落迦、泥梨等,意爲地下之獄,暗冥不可樂。經雲地獄有叁類:1、孤獨地獄:在山間曠野樹下空中;2、近邊地獄:即八大地獄之各十六副地獄;3、根本地獄:在二金剛山之間,日月不照,窈窈冥冥。于此有八大熱地獄、八大寒冰地獄。每一個大地獄有十六個地獄圍繞。八大地獄即(1)想地獄;(2)黑繩地獄;(3)堆壓地獄;(4)叫喚地獄;(5)大叫喚地獄;(6)燒炙地獄;(7)大燒炙地獄;(8)無間地獄。最苦的是無間地獄,又叫阿鼻地獄,一人亦滿,多人也滿,這是空間的無間;受苦刑沒有間斷,這是時間的無間。萬死萬生,地獄衆生苦不堪言。地獄又稱火塗,由造作上品五逆十惡重罪所感。
阿彌陀佛這一願給予衆生最低限度的安樂底線!即便阿賴耶識中有叁惡道業力種子的衆生生到極樂刹土也不會遭受叁惡道的真實之苦。由于安養淨土沒有叁惡道的境緣,所以叁惡道的種子永遠不會起現行。地獄、餓鬼、畜生叁惡道裏的無量苦難,在西方淨土頓然舍離,這是阿彌陀佛悲心偏愍劇苦衆生,法爾自然肇立的首願。從中可感受到阿彌陀佛安樂一切苦難衆生的大悲愍心。其救度劇苦衆生的威神願力不可思議。惡業凡夫,按自己因果而言,決定墮叁途。然信願持名,仰憑彌陀悲願,得生安養。叁界惡業至縛,畢竟不再牽製。往生彼土,得不退轉,不斷煩惱得涅槃分,何可思議!
二、正定必至涅槃願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滅度者,不取正覺。
願文大意是:設使我成佛時,生到我刹中的天人,如果不能住入大乘正定聚(不退轉位)、必定證得大涅槃的話,我終不成佛。
此願是阿彌陀佛攝衆生願的核心願,直指彌陀大願的終極目標。阿彌陀佛慈悲濟度十方苦難衆生,不是給予衆生以天人福報的幻樂,不是暫立聲聞、緣覺的化城,而是給予衆生以成就佛果之真實大利。阿彌陀佛欲令十方凡夫衆生成佛的過程分叁步進行。第一步:令十方衆生信願持名,往生西方無憂惱處,脫離叁界六道的輪轉險途。第二步:令往生者得彌陀光明願力的加持,安住大乘正定聚,作阿惟越致菩薩,不再有退轉小乘的危險。第叁步:令住正定聚的往生者,直趨大乘佛果(大涅槃),避免墮入聲聞、辟支佛地。這叁步正是凡夫衆生自力修證的叁道難關:脫離生死輪回難、證入不退轉位難、直趨大涅槃難。阿彌陀佛深知業力凡夫的障難處,悲心啓建此願,以威神願力加持攝護衆生順利度過叁關。十方具縛凡夫,只要信願持名,仰憑佛力,帶業往生,即入正定聚,決定一生成佛。阿彌陀佛的正定必至涅槃願向十方衆生昭示:生命體的最高價值與目標,即是往生淨土圓成佛果。吾人宜應以此作爲人生的終極價值目標,用以組織這一期難得的人生。
叁、光明遍照十方願
設我得佛,光明有限量,下至不照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願文大意是:設使我成佛時,光明焰照不可限量,最低限度也能遍照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土,如果此願不成就,我終不成佛。
此願雖屬阿彌陀佛攝法身願,實則體現阿彌陀佛攝化衆生的究竟方便。阿彌陀佛以光明作佛事,光明即是彌陀大願的載體,光明調熟攝受十方衆生。吾人聞信淨土法門,執持名號,現生得到安樂,臨終蒙佛接引往生安養,圓成佛道。如是種種法利,悉由阿彌陀佛光明加持所致。阿彌陀佛的光明內具種種微妙殊勝的德用,《 無量壽經 》雲:“是故無量壽佛,號無量光佛、無邊光佛、無礙光佛、無對光佛、炎王光佛、清淨光佛、歡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斷光佛、難思光佛、無稱光佛、超日月光佛。”十二光德是阿彌陀佛威神光明的具化。能對治吾輩衆生厚重的煩惱。分述如下:
(1)無量光。阿彌陀佛智慧光明不可稱量,十方世界衆生蒙光照觸,便可開發智慧,催生善根。十方衆生無量,阿彌陀佛以光明傳遞的悲願亦無量,所以稱爲無量光。
(2)無邊光。阿彌陀佛無邊光,用以對治衆生見解上的偏執,以離念靈知消除衆生的邊見,令吾人的知見達到圓融中道的狀態。
(3)無礙光。阿彌陀佛無礙光能透穿牆壁高山等質礙之物,即衆生無明煩惱亦不能障礙。無礙光消解吾輩凡夫的煩惑,猶如陽光化解堅冰。
(4)無對光。無對光即是絕待圓融的光明,能令我們契入不二的心體,超越二(相對)的對待,回歸到無對無縛無脫的自性。
(5)炎王光。阿彌陀佛的光明赫奕熾盛,光中極尊。炎王光遍照一切處,乃至暗冥幽深的地獄。阿彌陀佛因地所發的度盡阿鼻苦衆生的宏願,便藉著炎王光的威德而兌現。
(6)清淨光。用以對治衆生的貪欲。吾人執持名號,即可伏斷淫欲煩惱,轉淫欲火爲智慧光,身心清涼,遠離熱惱。清淨光亦能除吾人多劫的罪垢,如清水珠,澄濁返清。
(7)歡喜光。用以對治瞋恚煩惱。阿彌陀佛大慈光明廣施一切衆生生起法喜,慈眼視衆生。
(8)智慧光。用以對治衆生的愚癡。阿彌陀佛以智慧光灼破吾人內心的無明黑暗,令吾人了知世間有爲法的苦空無常,生起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心,以文殊智專修一行叁昧,獲得離生死苦、得涅槃樂之大利。
(9)不斷光。用以對治衆生的懈怠放逸。阿彌陀佛不斷光的加持,能令吾人在菩提道上勇猛精進,恒久不怠。
(10)難思光。阿彌陀佛難思光照遍法界,令蒙光照觸的衆生信解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威神功德,于難信法生決定信。
(11)無稱光。阿彌陀佛光明妙德無能用語言文字來表達。離四句(有、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絕百非,非思議所緣境界。
(12)超日月光。日月光明是衆生業力招感的相光,遇到質礙物便不能穿過。日月光明也不能讓我們破除煩惱,悟明心性。而阿彌陀佛的光明不僅具有日月光明遍照的特點,而且能令衆生身心柔軟,催生善種,破除衆生的無明煩惱,乃至能治療各種身心疾病。阿彌陀佛的光明超勝日月的光明,所以就稱作超日月光。
阿彌陀佛以十二光的妙德,護念調熟十方衆生,對念佛行人尤加攝受。《 觀經 》雲:“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衆生,攝取不舍。”阿彌陀佛光明平等普照,而與念佛衆生最能感通;念佛行人得蒙佛光的照攝冥加,方能精進恒常念佛,成就往生。我在佛光中念佛,佛在光照中念我。念佛佛念,子光母光,圓融一體。阿彌陀佛光明即是大悲願力,即是清淨妙法,即是性德的全體大用。阿彌陀佛光明遍照十方,表證著十方衆生悉由彌陀願海所持。吾人生存在阿彌陀佛的光明願海中,只要一念回光,即可就路還家,成辦道業。阿彌陀佛的光明即是明淨的般若智慧,能除凡夫衆生的愚癡暗冥,執持名號即是與佛光溝通,能消業障、開智慧、成佛道。阿彌陀佛是法界身,入十方一切衆生心想中。彌陀名號稱念之處,即是彌陀光明赫奕之處。阿彌陀佛以光明開悟衆生,加…
《淨土宗教程 第四編 阿彌陀佛之本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