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宗教程 第四編 阿彌陀佛之本願▪P6

  ..續本文上一頁持衆生信願持名,成辦往生,可謂善作佛事。

  阿彌陀佛從因至果,複本心源,徹證自性無量壽之心體,稱體起用,光明無量。所以,光明遍照十方願亦含攝著壽命同佛永久願。無量光壽即是清淨智慧無爲法身,乃阿彌陀佛內證之德。阿彌陀佛由無量光壽二願衍生一切願。無量光壽亦即是衆生的寂照心體,是故阿彌陀佛的名號光明,與吾人的心性同體相契。

  

  四、諸佛稱名贊歎願

  

  設我得佛,十方世界無量諸佛,不悉咨嗟稱我名者,不取正覺。

  

  願文大意是:設使我成佛時,十方世界無量諸佛,悉皆稱揚贊歎我的名號功德,如果此願不成就,我終不成佛。

  此願亦是阿彌陀佛攝法身願之一,是實施普度衆生操作過程的重要一環。阿彌陀佛以大願大行,成就了超勝諸佛的淨土。西方淨土就像優質産品,亟需廣而告之,令衆知曉。否則,西方淨土再莊嚴勝妙,念佛法門再方便究竟,也等同虛設。由是阿彌陀佛因地預啓此願,發動十方諸佛來弘傳淨宗念佛法門,使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名播法界,普令十方衆生信願持名,往生彼刹。阿彌陀佛因地之願,在果地充分顯彰。十方諸佛悉皆伸出廣長舌相,遍覆叁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稱揚贊歎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勸令一切衆生往生彼土。由于十方諸佛過去已稱歎,現在正稱歎,盡未來際還繼續稱歎阿彌陀佛極樂世界不可思議功德,所以,阿彌陀佛淨土在法界中的知名度最高,阿彌陀佛名號在十方衆生內心的積澱也最深厚。社會生活中的男女老幼各色人等,無論信佛與否,于歡喜時、憂悲時、恐懼時、贊美時,常會沖口而出阿彌陀佛名號,而對娑婆本土教主釋迦牟尼佛,知之者反而不多;他方刹土的佛名,更鮮爲人知。這種不可思議的現象正是阿彌陀佛諸佛稱名贊歎願所致。

  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的名稱由大悲願心所緣起,故能開悟衆生的心性,覺動滋培衆生的信根。十方衆生有緣聽聞安樂淨土彌陀名號,便種下了金剛般的菩提善根,直至時節因緣成熟,信願稱名,往生成佛。天親菩薩偈贊雲:“梵聲悟深遠,微妙聞十方。”吾輩淨業行人得聞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之名號,既有多生多劫善根福德之因,亦端賴釋迦本師多次慈悲宣說爲增上緣,究實全仗阿彌陀佛此願之恩德。吾人應珍惜這一聞名生信之殊勝機緣,深體佛心,仰賴名號功德,成辦往生大事。

  

  五、十念皆生我國願

  

  設我得佛,十方衆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願文大意是:設使我成佛,十方世界一切衆生,聽聞到安樂淨土彌陀名號功德,便生起至誠至信之心,歡喜踴躍,願生我國,所念佛號乃至只有十聲,即得往生。若信願持名十聲者不得往生的話,我終不成佛。唯有犯五逆重罪而又誹謗正法的衆生,不爲此願所攝。

  此願是阿彌陀佛攝衆生願的核心,被尊爲大願之王。阿彌陀佛大願肇立西方妙淨刹土,欲令九法界衆生悉得往生,獲致成佛之真實大利。然十方衆生種類繁多,根機各別,如何能令所有衆生悉皆成就往生淨土呢

  這實在是一個煞費周章的大難題。阿彌陀佛因地五劫的思惟醞釀,終于從悲智願心中流現出這勝異方便的十念皆生我國願。十方衆生若聖若凡,若利根若鈍根,只要信願持念彌陀名號乃至十聲,阿彌陀佛即以威神願力予以攝受,接引往生淨土。此願是阿彌陀佛平等普度九界衆生的至極悲智的結晶,是阿彌陀佛無條件拯救凡夫衆生的一大創舉,體現出淨宗念佛法門不共之勝妙。吾輩淨業行人如能突破小我情見,站在阿彌陀佛的同體大慈悲心與不可思議的威神願力的層面,如實領解接納認同此願的真實義,將會當下獲得大安心、大安樂,即得往生。

  念佛法門自古以來素稱安樂法門。如果吾人修持淨業若幹年,尚未獲得安心之樂,種種憂慮自卑憧憧于胸,實則是信根未植、智慧淺陋所致。須知往生西方淨土,全仗彌陀願力,無須計較自己修行的功夫、煩惱業障的厚薄。當知阿彌陀佛爲接引我等衆生令離生死苦海,于無量劫中已立大願,預垂救度。爲度我故,種種善巧方便。垂臂待我,已曆十劫,念念不舍,過于慈親。我若回心向佛,如子憶母,則不逾當念,便得往生。善導大師勖勉吾人常作得生想,昙鸾大師自肯業事成辦,可謂深契彌陀願心。

  十念皆生我國願利益甚大,然而造作五逆並誹謗正法者,不在此願攝受之列。五逆罪是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前二種是背恩養,違人倫,失人性;後叁種是壞衆生福田,滅世間明燈。父、母、羅漢、佛、僧等對我們有世間或出世間的恩德,縱或粉身碎骨亦難以報其恩,現今惡業所覆,不僅不知恩報恩,反加以殺害,所以稱爲逆罪。五逆罪下地獄如箭射。然犯五逆罪,如果不誹謗正法,臨命終時,遇善知識開導,忏悔念佛,也能往生。《 觀經 》下品下生章:“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爲說妙法,教令念佛……命終之時,見金蓮花,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若有人犯五逆罪,又誹謗正法,那就無有感佛悲願加持往生之事了。何爲誹謗正法呢?廣義來說,五乘佛法皆名正法;狹義來說,是專指淨土法門。如有人妄言,西方極樂世界是幻想的産物,是現實人生顛倒的折射,是佛教衰微時兜售給苦難愚昧民衆的一張進入天堂的廉價門票等等。昔蓮池大師曾用一比喻來闡明誹謗念佛法門的罪過:于此有人每日出萬言,用以誹謗萬佛,積滿千歲,是人所作罪業,無量無邊。而複有人出一惡言,否認西方淨土的存在,阻撓他人念佛,那麼此人所犯的罪業,超過前者所作罪業的百千萬倍,乃至無可算計。何以故?十方世界微塵數諸佛,伸出廣長舌相,贊歎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惟願一切衆生信願持名往生成佛,而汝卻出誹謗之語,這即是誹謗十方無量諸佛,陷害衆生永沈生死苦海,不得成佛。罪業甚重,直入無間地獄,永無出頭之日。是知念佛法門就是讓吾人的生命獲得一個光明安樂的歸宿,犯五逆罪而又誹謗正法的複合罪業者,千佛難救,彌陀大願不攝,吾人當謹慎避免。釋尊但恐衆生造斯二罪,乃從抑止預防處建言,不得往生;並不是說阿彌陀佛厭舍此類衆生。如果此等複罪衆生萬一能忏悔念佛求生,阿彌陀佛亦平等攝受往生。如囚父害母的阿阇世王子,臨終忏悔,得無根信,上品中生。

  由此可見,十念必生我國願凝聚著阿彌陀佛普度九法界衆生的無盡悲心,尤其對常沒罪苦衆生,心偏愍念:如溺水之人,急須偏救。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即是吾輩罪惡生死凡夫唯一橫渡生死急流的舟筏。伏冀淨業行人深體佛願,死盡偷心,絕諸戲論,緊系佛號,如溺水之人緊緊抓牢救生圈,如是方不負彌陀古佛爲我等末法下劣凡夫所施設的究竟方便。

  

  

  六、勤修我皆接引願

  

  設我得佛,十方衆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衆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

  

  願文大意是:設使我成佛時,十方衆生,發起上求佛道、下化衆生的菩提心,修持六度萬行種種功德,以此功德至誠回向發願欲生我國,此人臨壽終時,我即與淨土聖衆,環繞此念佛人前,接引往生。如果此願不成就,我終不成佛。

  此願亦是阿彌陀佛攝衆生願之一,表達著阿彌陀佛對衆生如慈母般的護佑。具縛凡夫臨命終時,第六意識不行,第八阿賴耶識中煩惱習氣亂發,一生所作善惡,乃至多生多劫的善惡業種,俱時頓現。爾時業障凡夫多有顛倒,或起惡念,或起邪見,或系念妻兒財物,或迷悶發狂,種種惡相,障礙念佛往生。阿彌陀佛因地愍念凡夫臨終顛倒散亂之苦,特發臨終接引願,慈悲攝受衆生。淨業行人臨終蒙佛光注照,淨土聖衆蓮臺接引,心神安隱,如入禅定,神識離體之際,頓現阿彌陀佛與觀音、勢至蓮臺接引的景象,垂終自見坐金蓮華身已是淨土生陰。所謂文成(淨土蓮華化生身成)印壞(娑婆五蘊業報身壞),臨終在定之心,即是西方淨土七寶池受生之時,何其直捷穩當!吾輩下劣凡夫若無阿彌陀佛的臨終接引,靠自力決定難出生死業力網。阿彌陀佛對十方衆生的臨終關懷,可謂慈悲周全之至。由對死亡的恐懼轉化爲對法身慧命誕生的歡欣,乃是一切衆生最勝妙的臨終關懷。勤修我皆接引願昭示:吾輩衆生平素信願持名乃至只有一晝夜的功夫,臨命終時阿彌陀佛必定前來接引。換言之,吾人只要信願持名,阿彌陀佛已將臨終救度我等的辦法預先准備好了。無論吾人臨終的狀況如何,阿彌陀佛決定能拔濟吾輩安立西方淨土。萬修萬人去,信非虛語。

  

  

  

  七、菩薩一生補處願

  

  設我得佛,他方佛土諸菩薩衆,來生我國,究竟必至一生補處;除其本願自在所化,爲衆生故,被弘誓铠,積累德本,度脫一切,遊諸佛國,修菩薩行,供養十方諸佛如來,開化恒沙無量衆生,使立無上正真之道,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這一願意謂:如果我成佛的時候,他方微塵佛刹諸菩薩衆,生到我的國土,究竟必定得至一生補處的菩薩位。除其曾發願,祈佛加持,隨意而作佛事,爲救度衆生故,披上弘深誓願的铠甲,積功累德,以此爲因本,度化解脫一切厄難衆生,自在遊化諸佛刹土。修習自利利他的菩薩行,供養十方諸佛如來,開導教化恒沙無量衆生。安立衆生于無上正真之道(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超越出過常途修行位次,現前速疾修習普賢十大願王。如果此願不成就,便不成佛。

  菩薩一生補處願又爲總得究竟福智莊嚴願,菩薩從初發心,經曆叁大阿僧祇劫的修福修慧,然後百劫修相好,這一切都圓滿了,最後一生便補已滅度的佛而成佛。這就名爲一生補處菩薩。如彌勒菩薩,現正住在兜率內院,時節因緣成熟,將從兜率內院出,降誕于南閻浮提大…

《淨土宗教程 第四編 阿彌陀佛之本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