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宗教程 第一編 淨土宗的成立▪P4

  ..續本文上一頁淨宗在五教中,正屬頓教與圓教所攝。淨宗念佛法門,信願持名,即得往生淨土,一生成辦佛果,疾超速證,非漸教迂回屈曲可比,故爲頓教所攝。

  蓮祖基于賢首五教的立場,判釋《 阿彌陀經 》所示念佛法門正诠頓教,兼通終教與圓教。何謂攝于頓教呢?原由有二:其一,從取證佛果來看:通途法門靠自力斷惑證真,從初發心直至成佛,經五十五位真菩提路,乃至曆叁大阿僧祇劫方得成佛,其事甚難,其道甚遠。今此持名念佛,乘佛願力,即得往生,既往生已,即得叁不退(阿鞞跋致),可謂彈指圓成八萬門,一生取辦僧祇果。如將法王寶位,直接授與庸劣凡夫。不曆階級,頓超直入,非漸教迂回屈曲之能比擬。其二,從修證方法來看:頓教之旨,一念不生即名爲佛。今此持名念佛正謂無念,良由一心執持名號,則不以有心念(能念之心本體自空,所念之佛了不可得),不以無心念(能念之心惺惺不昧,所念之佛曆曆分明),不以亦有亦無心念(有處全空,空處全有,互奪兩亡,故非雙亦),不以非有非無心念(因有念顯無念,因無念顯有念,互成雙立,故非雙非)。離此四句,更有何念?雖然名爲念佛,實乃無念之念(由體起用),念而無念(攝用歸體),是名一心。是故持名一心不亂,與一念不生無二無別。是故《 阿彌陀經 》正屬頓教。

  何謂兼及終教與圓教呢

  大乘終教開顯中道妙有,定性闡提皆當作佛,稱合大乘至極之說。今淨土法門以一切衆生(蠕動蜎飛乃至阿鼻衆生)念佛,定當往生成佛,即定性闡提皆作佛義。

  圓教乃圓滿無缺圓融無礙之謂。《 大方廣佛華嚴經 》乃釋尊成佛之初,爲法身大士稱性直談的大不思議妙典。事事無礙法界具攝十玄門(通過此十種玄妙之門,能契入華藏世界無盡性海),彰顯圓教秘藏精髓,爲《 華嚴經 》所獨具。而《 華嚴 》十玄門亦體現在大小《 彌陀經 》中(《 無量壽經 》稱大本)。是故《 華嚴經 》全圓、《 彌陀經 》分屬圓教。會通二經圓融玄境,略有十同,分述如下:

  

  1、無情說法同

  華藏世界一塵一毛,有形無形之物,皆悉演出妙法言音,天鼓法爾流出苦空無我之音,俾令華藏大士遠離塵勞,增進道業。西方極樂世界亦複如是。寶池德水波揚無量自然妙聲,雜色之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香風拂樹演暢妙法,悉皆宣演五根、五力、七覺分、八正道分諸法門。諸往生者聞是音已,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無情說法,妙德難思。彰顯情與無情同圓種智的華嚴玄境與一切皆成佛的彌陀願心。

  

  2、一含無量同

  華嚴一微塵中,具足十方法界無盡莊嚴。善財童子贊歎彌勒樓閣雲:“是不動本處能普詣一切佛刹而莊嚴者之所住處。”佛母摩耶夫人雲:“又善男子,彼妙光明入我身時,我身形量雖不逾本,然其實已超諸世間。所以者何

  我身爾時量同虛空,悉能容受十方菩薩受生莊嚴諸宮殿故。”西方淨土亦複如是。于一一寶樹中,悉能顯現十方佛刹,猶如鏡中之像。又釋尊加持阿難及與會大衆,悉見阿彌陀佛淨刹無量莊嚴,諸菩薩衆宮殿隨身,遍至十方供養諸佛的景觀;大勢至菩薩天冠上的寶瓶光焰中,映現十方諸佛淨土,彼此都無增減,顯示空間廣狹自在的解脫境界。

   3、不動周遍同

  華嚴諸佛菩薩于寂滅道場本身不動,無量化身遍周法界,廣作上求下化的佛事。八住菩薩(童真住)即能現變化自在身,一刹那頃,遊行無數世界。又十行頌雲:“佛刹無邊無有數,無量諸佛在其中。菩薩于彼悉現前,親近供養生尊重。”西方淨土亦複如是。諸往生者,承佛威神,一食之頃,遍至十方無量世界,供養諸佛。昔覺明妙行菩薩,自極樂國來此土臨壇示偈雲:“一月光含千世界,分身無量照群迷。當知本體原無二,不動莊嚴變化機。”西方淨土諸菩薩身不動搖,而遍十方種種應化,開啓諸衆生煩惱淤泥中的正覺蓮華故,其悲智德用與華藏大士無二無別。

  

   4、見聞獲益同

  華藏世界種種景物,具彰法性,令見聞者悟入妙如來藏。一切寶蓋從菩薩行持波羅蜜所生出,一切華帳于佛境界清淨解所生,一切衣由無生法忍所生,一切寶宮殿從解諸法如夢歡喜心所生。若有衆生見藥王樹(依報)與佛身(正報),即能淨除業障,六根清淨。乃至彌勒樓閣即菩提相,勝熱婆羅門火聚刀山即是般若無分別智,令善財童子心開意解,至菩提道場。西方淨土亦複如是。諸往生者見阿彌陀佛道場寶樹,聞聲嗅香,嘗其果味,觸其光影,念樹功德,由此因緣,乃至涅槃,五根無患,心無散亂,皆于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得不退轉。複由見彼菩提樹故,獲叁種忍。何等爲叁?一者音響忍,二者柔順忍,叁者無生法忍。又諸衆寶蓮華、樓閣宮殿、百鳥鈴铎、寶池德水等,悉能令往生者獲致住相證果之法益。立像豎臂,觸目皆道;托事顯法,妙境無盡。

  

  5、八難頓超同

  八難是指遮止佛化的八種障難,即地獄、餓鬼、畜生、盲聾喑痖、世智辯聰、佛前佛後、北俱盧洲、無想天。這八類衆生或因劇苦、或因愚癡、或因根缺、或因享樂等原由,不能得到聖人的教化。然諸佛大悲不舍八難衆生,威神垂救。《 華嚴經 》中,釋尊告寶手菩薩言:佛爲菩薩時,于兜率天宮放大光明,名光幢王,照十佛刹微塵數世界。彼世界中地獄衆生遇斯光者,衆苦休息,鹹生歡喜,踴躍稱慶。從彼命終,生兜率天。天中有鼓,名甚可愛樂,爲彼天子說微妙法。諸天子聞法心解,證入十地。地獄衆生頓超證入十地,希有奇特,此乃毗盧遮那如來光明願力所致。阿彌陀佛亦複如是。阿彌陀佛因地發起平等普度九法界衆生之大願,尤其對叁惡道衆生備加愍念。度盡阿鼻苦衆生的大悲願,永恒地回響在虛空法界,成爲法藏菩薩捍勞忍苦圓成大願的不竭原動力,並在彌陀果地上得以兌現。阿彌陀佛至彼地獄最上之頂,垂金色臂慈音告敕,放大光明,其音隨光,直至地獄淵底。阿鼻受苦人及同受劇苦的獄囚,見彌陀光明,又聞慈音告敕,忽得本心,增益善念,踴躍歡喜,頭面頂禮,稱念佛名,隨光直上,往生淨土。至安養佛刹已,蒙佛摩頂授記,聽佛說法,應念悟道,即能飛行遊戲神通,分身他方刹土,上供諸佛,教化衆生。地獄衆生往生獲益如是,諸蜎飛蠕動衆生往生,亦不勝其數。往生集中所載鹦鹉、八哥、老鼠等往生事例,亦只是無數往生中聊舉叁五而已。證知阿彌陀佛光明願力遍一切時處,六道衆生但念佛者,悉得往生。八難頓超,彰顯阿彌陀佛與毗盧遮那共有的不可思議威神願力,吾人于此宜知恩報德,銘刻肺腑。

  

  6、出生無盡同

  華藏世界重重涉入,映現無窮。經雲:如來能于一身現不可說佛刹微塵數頭,一一頭出爾所舌,一一舌出爾所音聲,乃至文字句義充滿法界。西方淨土亦複如是。又衆寶蓮華,周滿世界。一一寶華,百千億葉。其華光明,無量種色。青色青光,白色白光,玄黃朱紫,光色赫然。炜烨煥爛,明曜日月。一一華中,出叁十六百千億光。一一光中,出叁十六百千億佛,身色紫金,相好殊特。一一諸佛,又放百千光明,普爲十方說微妙法。如是諸佛,各各安立無量衆生于佛正道。證知西方淨土與華藏世界一樣,同具重重無盡之玄境。

  

  7、雙垂兩相同

  華藏世界法報化叁身一體。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爲大菩薩示現智德圓滿報身盧舍那佛,爲劣根衆生示現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隨衆生心,應所知量;以方便智,廣度衆生。西方淨土亦複如是。阿彌陀佛于西方本土,爲諸菩薩現六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由旬之身,眉間白毫如五須彌,佛眼如四大海水。如是報身非凡夫心力所能觀想,是故阿彌陀佛爲劣機衆生示現丈六小身于池水上,以宿願力加持,有憶想者,必得成就,顯示阿彌陀佛與盧舍那佛同等的慈悲方便。

  

  8、教主法身同

  華藏世界以盧舍那佛爲教主,西方淨土以阿彌陀佛爲教主。清涼國師開示:阿彌陀佛即本師盧舍那。永明延壽大師亦雲:總持教中(指密宗——注),亦說叁十七佛皆毗盧遮那一佛所現。毗盧遮那內心證自受用,成于五智,從大圓鏡智流出東方阿閦佛,從平等性智流出南方寶生佛,從妙觀察智流出西方極樂世界無量壽如來,從成所作智流出北方不空成就佛。中央法界清淨智,即自當毗盧遮那。言叁十七者,五方如來,各有四大菩薩,即成二十五,加上四攝菩薩與八供養菩薩,故成叁十七。皆稱佛者,皆毗盧遮那一佛所現。蓮祖亦認定阿彌陀佛即盧舍那佛,茲又舉一例以作佐證:宋代道因法師,修《 華嚴 》圓頓教觀。臨終別徒衆曰:“華嚴世界,洞徹湛明,甚適我懷,今將行矣。”令徒衆舉所述彌陀贊曰:“無邊刹海海涵空,海空全是蓮華宮,蓮宮周遍遍空海,空海獨露彌陀容。阿彌陀佛不生滅,難覓難拈水中月,絕非離句如是身,如是感通如是說”。道因法師臨終于華藏虛空刹海的蓮華宮中,見到的卻是阿彌陀佛的金容。諸佛本迹,凡情難測。蕅祖曾開示“彌陀即是毗盧師,極樂即是華藏界”,信不虛言。由此可推知:釋迦牟尼佛即是阿彌陀佛的化身佛。如是,釋尊一代時教的結穴歸根總在念佛求生淨土,乃真實不虛也。

  

  9、不可思議同

   釋尊一代時教超情離見,不可思議,其圓頓教法尤顯大不思議妙德玄境。《 華嚴 》以甚深無礙法界緣起爲宗。華藏世界乃毗盧遮那如來無量劫備修勝因,悲智雙運,嚴淨刹海,無量因緣稱性肇起。如海印叁昧,同時朗現。相即相入,一法成一切法;因果同時,初發心時即成正覺。圓頓秘藏具攝萬法,故被譽爲衆經之王。誦經一偈能破地獄;沙彌心念《 華嚴 》經文幫助天帝,能令阿修羅大軍潰散。西國相傳,有讀此經者,以水盥掌,水沾蟲蟻,其蟲蟻舍命,皆得生天。足證《 華嚴 》妙典神力不可思議。西方淨土亦複如是。阿彌陀佛願心莊嚴的安樂世界,稱性緣起,同時完備,具…

《淨土宗教程 第一編 淨土宗的成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