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禅門開悟詩200首 第叁章 黃山谷的四首寓禅詞

  

第叁章 黃山谷的四首寓禅詞

   黃山谷宋代的一代巨家,其歸心禅宗,正如白居易一樣的虔誠,詩中寓禅之作甚多,習氣所及,故以詞寓禅,他在漁家傲詞下自注雲:江寒江口阻風,戲效寶甯贊禅師作古漁家傲,王環中雲:盧山中人頗欲得之,試思索,始記四篇。

   山谷之詞如下:

   萬水千山來此土,

   本提心印傳梁武。

   對朕者誰渾不顧,

   成死語,

   江頭暗折長蘆渡。

   面壁九年看二祖,

   一花五葉親分付,

   只履提歸蔥嶺去,

   君知否?

   分明忘卻來時路。

   這阕詞是完全包括菩提達摩一生的事迹而成,達摩來華,建立了禅宗,成爲中華初祖,相傳先見梁武帝,說法不契,遂渡江至嵩山。

  蓋欲以破梁武帝的名相執著,可惜梁武帝不能領悟,致達摩乃以一毪葦渡江,而至魏。

   下面一首詞,則系以靈雲見桃花悟道的公案而填成的:

   叁十年來無孔竅,

   幾回得眼還迷照。

   一見桃花參學了,

   呈法要。

   無弦琴上單于調。

   摘葉尋枝虛半老,

   拈花特地重年少。

   今後水雲人欲曉,

   非玄妙。

   靈雲合破桃花笑。

   靈雲志勤禅師,因見桃花盛開而悟道,事極玄妙,因而成爲公案。然在禅宗的理論上是不違悖的,因“色”“空”一如,體用不異,所以才說,河山並大地,齊露法王身,(郁郁黃花無非般若,青青翠竹總是法身)桃花也正可以顯示道的存在,睹花悟道,是歸于時節因緣的湊合,(從緣悟達,永無退失)然非偶然之功,因“叁十年來尋劍客”。

   第叁阕則以華亭船子的悟道公案入詞:

   億昔藥山生一虎,

   華亭船上尋人渡。

   散卻夾山拈坐具,

   呈見處,

   系驢橛上合頭語。

   千尺垂絲君看取,

   離鈎叁寸無生路。

   蓦口一桡親子父,

   猶回顧,

   瞎驢喪我兒孫去。

   船子德誠禅師,是藥山惟嚴的高弟,氣勢如虎,在華亭渡口,尋覓可渡之人,夾山善會禅師因道吾的開導,自知所悟未徹,于是拈起坐具,解散門徒,向華亭船子呈其所見,可被評,言語合道,不是根本,而有時是系驢的木柱。

  求道的人,如垂絲千尺的釣魚人,比喻求道人在悟而未悟的緊要關頭,悟則成佛,不悟則喪生失命,永劫沈淪。

   船子在夾山擬以言語回答所問之際一木槳把他打下水,免得陷于情識意想和言語道斷的危險中。結果開悟,于是師徒親如父子,得傳法要。

   下一阕詞,則系以古靈神贊禅師的公案和事迹,鋪敘而成:

   百丈峰頭開古鏡,

   馬駒踏下重蘇醒。

   接得古靈心眼淨。

   光炯炯,

   曆來藏在袈裟影。

   好個佛堂佛不聖,

   祖師沈醉猶看鏡。

   卻與斬新提祖令,

   方猛省,

   無聲叁昧天皇餅。

   以上四首詞,真是涉及多方,把禅理、禅典都納入詞中,不明白禅宗的公案和燈史,真不知道山谷這類的詞,意旨何在?內容爲何?所拈四阕,究其根由,明其奧義,起例發凡,圖引起研究詞學者的注意和興趣,以免明珠蒙垢,視同草芥,予以放棄不論,則不足以深知古人,而形成巨大的損失。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