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禅门开悟诗200首 第三章 黄山谷的四首寓禅词

  

第三章 黄山谷的四首寓禅词

   黄山谷宋代的一代巨家,其归心禅宗,正如白居易一样的虔诚,诗中寓禅之作甚多,习气所及,故以词寓禅,他在渔家傲词下自注云:江寒江口阻风,戏效宝宁赞禅师作古渔家傲,王环中云:卢山中人颇欲得之,试思索,始记四篇。

   山谷之词如下:

   万水千山来此土,

   本提心印传梁武。

   对朕者谁浑不顾,

   成死语,

   江头暗折长芦渡。

   面壁九年看二祖,

   一花五叶亲分付,

   只履提归葱岭去,

   君知否?

   分明忘却来时路。

   这阕词是完全包括菩提达摩一生的事迹而成,达摩来华,建立了禅宗,成为中华初祖,相传先见梁武帝,说法不契,遂渡江至嵩山。

  盖欲以破梁武帝的名相执着,可惜梁武帝不能领悟,致达摩乃以一毪苇渡江,而至魏。

   下面一首词,则系以灵云见桃花悟道的公案而填成的:

   三十年来无孔窍,

   几回得眼还迷照。

   一见桃花参学了,

   呈法要。

   无弦琴上单于调。

   摘叶寻枝虚半老,

   拈花特地重年少。

   今后水云人欲晓,

   非玄妙。

   灵云合破桃花笑。

   灵云志勤禅师,因见桃花盛开而悟道,事极玄妙,因而成为公案。然在禅宗的理论上是不违悖的,因“色”“空”一如,体用不异,所以才说,河山并大地,齐露法王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总是法身)桃花也正可以显示道的存在,睹花悟道,是归于时节因缘的凑合,(从缘悟达,永无退失)然非偶然之功,因“三十年来寻剑客”。

   第三阕则以华亭船子的悟道公案入词:

   亿昔药山生一虎,

   华亭船上寻人渡。

   散却夹山拈坐具,

   呈见处,

   系驴橛上合头语。

   千尺垂丝君看取,

   离钩三寸无生路。

   蓦口一桡亲子父,

   犹回顾,

   瞎驴丧我儿孙去。

   船子德诚禅师,是药山惟严的高弟,气势如虎,在华亭渡口,寻觅可渡之人,夹山善会禅师因道吾的开导,自知所悟未彻,于是拈起坐具,解散门徒,向华亭船子呈其所见,可被评,言语合道,不是根本,而有时是系驴的木柱。

  求道的人,如垂丝千尺的钓鱼人,比喻求道人在悟而未悟的紧要关头,悟则成佛,不悟则丧生失命,永劫沉沦。

   船子在夹山拟以言语回答所问之际一木桨把他打下水,免得陷于情识意想和言语道断的危险中。结果开悟,于是师徒亲如父子,得传法要。

   下一阕词,则系以古灵神赞禅师的公案和事迹,铺叙而成:

   百丈峰头开古镜,

   马驹踏下重苏醒。

   接得古灵心眼净。

   光炯炯,

   历来藏在袈裟影。

   好个佛堂佛不圣,

   祖师沈醉犹看镜。

   却与斩新提祖令,

   方猛省,

   无声三昧天皇饼。

   以上四首词,真是涉及多方,把禅理、禅典都纳入词中,不明白禅宗的公案和灯史,真不知道山谷这类的词,意旨何在?内容为何?所拈四阕,究其根由,明其奥义,起例发凡,图引起研究词学者的注意和兴趣,以免明珠蒙垢,视同草芥,予以放弃不论,则不足以深知古人,而形成巨大的损失。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