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們講的落日觀。落日觀呢,一個是給大家指方立向。西方極樂世界離此娑婆國度西去有十萬裏佛土,把大的方向要明白。在落日觀的過程中還有別的妙用。我們說阿彌陀佛、極樂世界都是無量光明。我們在娑婆世界的衆生呢,因爲煩惱執著無明,大多都是生活在一種自心的黑暗當中。用落日觀呢,可以讓我們自心漸漸住于明亮,漸漸住于光明。住于西方極樂世界無量光明,就是一種幫助,這是一種方便。
還有一種呢,是讓我們在落日觀的當下能夠看得見我們自己業障的輕重。所以我們在觀落日觀的時候,慢慢地能夠把自己的身體乃至我們外在的世界,地水火風都能夠交融于落日觀當中,內外一片光明,能見到我們業障的大小。當我們所觀察到的落日現前的時候,有的大有的小,你看你能觀大觀小。最初呢,像銅錢一般大小,慢慢有鏡面一樣的大小,隨著落日顯現的光明上有一種方便,看得清楚我們自己業障的輕重。我們觀察落日,落日雖然顯前了,但所觀察的落日上有黑雲上日那就是業障的顯現了。在觀察的時候呢,其他的有黃雲障日,還有白雲障日。所以有這些黑雲、黃雲障日,這裏可以看到衆生的業障。由于煩惱業障障閉了我們自心。所以我們觀察的境相就有清楚和不清楚的。所以說如果看到這種黑雲障日,白雲障日就說明我們自己業障還有很多。
這個時候我們要把道場莊嚴得清楚,安住佛像,我們自己清淨洗浴,把幹淨的衣服穿起來,燒香散花供養一切賢聖。在佛的形象面前來忏悔自己無始以來身口意所造的罪過,五業四重謗法重罪等等。我們就可以在佛面前來忏悔。所以說,能夠以誠懇心在佛面前深深忏悔來責備我們自己,來忏悔我們以前因爲無明所造作的罪過。隨著我們忏悔的作用,那種雲障日慢慢地就清除掉了。我們看落日就能夠清楚,所以有的是漸漸地滅的,不是一下就除滅的。看你忏悔的力度怎麼樣。在落日觀中不是觀一下就行了,有的時候需要觀察很多時間。就是觀察起來了,我們也要領心久住其上。落日觀你要能做到睜眼閉眼都能看得清楚,而且相續不斷。所以晝夜六時,我們常常用落日觀勤修忏悔。所以說,這就可以看我們業障有輕重。我們就在落日觀當中呢,能夠讓衆生心住于一境長期不變,就能鍛煉我們的心性。以達到這種定力。
我們現在念佛很多都是散心念佛,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增加自己的定力,落日的相狀非常清楚明白。長此以往這樣的修行能讓我們的自心住于鎮定當中。當定生起來,我們念佛就很好了。所以這是我們落日觀,從落中來達成各方面的方便。最主要的是能夠標明方向,能掌握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方向。
今天講水觀。
次作水想。見水澄清,亦令明了,無分散意。既見水已,當起冰想。見冰映徹,作琉璃想。此想成已,見琉璃地,內外映徹。下有金剛七寶金幢,擎琉璃地。其幢八方,八楞具足。一一方面,百寶所成。一一寶珠,有千光明。一一光明,八萬四千色,映琉璃地,如億千日,不可具見。琉璃地上,以黃金繩,雜廁間錯。以七寶界,分齊分明。一一寶中,有五百色光。其光如華,又似星月,懸處虛空,成光明臺。樓閣千萬,百寶合成。于臺兩邊,各有百億華幢、無量樂器,以爲莊嚴。八種清風,從光明出,鼓此樂器,演說苦、空、無常、無我之音。是爲水想,名第二觀。
第二觀稱爲水觀。水觀是要成就西方極樂世界的土地。我們說西方極樂世界這種土地極爲平整,不像我們娑婆世界有高山有大海,高高矮矮不一樣。我們娑婆世界爲什麼有高山有大海呢,那是我們人心不平的緣故。人心不平等,所以說顯現出高低不平的相狀,而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呢?西方國土是非常平整的。爲什麼是這樣的?阿彌陀佛以平等心行持佛事,度化衆生。所以說他不一樣。我們前面那種落日觀來表示西方極樂世界的無量光明。我們水觀呢,是說明西方極樂世界的土地不像五濁惡世一樣有高低不平。所以說,我們這個世界最平的是什麼呢?就是水。
我們把水觀想起來,水變成冰,冰觀想起來,冰變成寶地。實際上我們的目標是觀察西方極樂世界的寶地。但是我們有誰去過呢?沒見去過。所以說我們要這種觀想,要從自己周圍能接觸到的這種現象來開始觀。落日,世間上如果不是瞎子,我們把眼睛一睜開,基本上都能看到落日,就從我們看到的落日開始把這種印象印在我們腦海裏,把這種現象能明了。我們要觀察西方極樂世界的寶地,我們從來沒有看到過,所以說,諸佛就以這種方便來讓你見到西方極樂世界的琉璃寶地。諸佛有方便讓你看到,你就依這樣的水觀來觀,轉成琉璃寶地,就可以看到琉璃寶地是什麼了。用我們現在肉眼所看到的這些水,內心相似于琉璃寶地的,你就大概知道琉璃寶地的莊嚴是什麼。
在平時的講經說法過程中,給你講佛法當中你還沒有接觸到的現象,這樣來修你就比較容易些。所以我們這裏呢,先教你把水觀想起來。把水觀想來呢,水結成冰,這種冰呢觀想得清楚,轉成琉璃寶地。讓我們的琉璃寶地,西方極樂世界的土地相能夠清楚顯現于面前。要怎麼樣才能讓他顯現在面前呢,要端身正坐,包括你現在聽經,不要打瞌睡。身體的威儀不具備,你聽起來就沒有一種力量。所以你把腿盤起來坐得端正,那是身上的威儀要具足。
我們要觀察水就有一種方法。沒事的時候在安靜的地方取一碗水,放在自己面前,在自己眉中間放一顆綠豆。像佛的眉間百好相。自己低頭觀水,其他面上,你的眼睛不要看。你一心只看兩眉間的白的東西。這個時候一碗水的水波一波一波地蕩漾。這一碗水在地上放起來慢慢地不動了。水平穩了,沒有波紋了。我們自己再看,鼻子耳朵都顯現了出來。最初水還不穩當的時候呢,面相不清楚,那一碗水當中一會兒偏左,一會偏右,一會這裏多一點,一會兒那邊多一點。這些鏡象你在觀察過程當中都能看到,不要取那些眼耳鼻等等的相狀,不要拿來障礙自己。把其他東西,身心要放輕松。只看我們兩眉尖的白色的東西,明明了了地觀察。我們只看眉尖白色的東西。當我們不貪其他境相的時候,在碗當中都看得清楚。但是眼耳鼻都不障礙你了。你眼裏見到的只是白色的東西,心呢,就慢慢地停止下來。我們觀察事物的定力就慢慢地增加了,我們那種散亂心就開始慢慢地得到鍛煉。
所以說我們要看我們自心靜與不靜,在水觀當中就能看到自心究竟有沒有定力。可以鍛煉,可以看到。我們平時呢,心大都是散亂的,不能集中在一起。通過這一種相能修一種定功,能鍛煉一種一心不亂。所以那些世間上練舞的人愛學這種方法。觀水觀眉尖白毫相,或者在晚上黑暗當中點一根香,只看這一根香,不看別的。看久了,我們內心的定力就開始增長起來了。平時你沒經過鍛煉的,心一會兒看這,一會兒看那。通過觀法呢,祖師大德鍛煉,慢慢讓我們的心能清楚下來,定下來。還可以把一顆米丟在水裏面,水波又開始動起來。眉尖白色的東西也在動。還可以拿稍微大一點的豆,丟在碗裏面,水波就更大。從這裏你可以觀察我們自心。那一碗水是那樣,當他動起來,水裏面的相呢,就非常清楚明白。這是什麼意思呢?告誡我們這些同修,如果你的心不停地動來動去,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你所觀察到的相狀就不會清楚。這就是爲什麼要一心不亂地念佛。這都是水觀的附産物。你在觀水中有這些心得體會來告訴你,你心一動就像水在動。心動所觀察到的相狀也不清楚了。
所以要大家一門深入,平時你不懂這些道理,總是沒有這些方便。祖師大德呢,就有這些方便,啓發我們。我們自己心裏面不要亂想,不要有那些煩惱。當我們自心的波浪沒有了,我們修行就是非常清楚明白的法境。如果你的法境不清楚,你那就是迷茫的,修行不得利。你在念阿彌陀佛,但你內心並不清靜。念佛不得利原因就在這裏,你在觀水過程中你就可以看到。我們自心清淨,看你眉間白毫相。你自己所念的環境變來變去,表面上看來你也在修行,整天忙得不得了,但沒有多少功用。往往是這樣觀來,那樣念去,那你念佛就很難成功,是不得利。
我們要看到水動與不動相的時候,實際上是反觀我們內心裏動與不動相。看水裏面眉間的東西清不清楚,就是看我們內心明不明了。西方極樂世界先把這一碗水的相狀,透明的清清楚楚的,四平八穩地能觀起來。先把水觀觀起來之後,就要讓它慢慢地清楚明了。要讓它每一個相狀,都一個一個地觀。你不要水觀還沒觀成,你就去觀冰相了。冰還沒觀成,你又去觀琉璃寶地相,一個次第都沒進行好。我們在修行過程中也是這樣,每一個步驟要做好。在觀水的時候要見到水的澄清相狀。看好了之後呢,讓它明了,讓這顆心不分散。就是我們剛才所想的,所說的教你的那種方便,就可以讓心像水一樣清楚明了,就能觀察起來。
當把這種觀察起來之後,我們的心要住于水當中,不要輕易就變化了。就像我們觀察太陽落日一樣,乃至自己睜眼閉眼都要看得清楚。我想看水相的時候,水的清楚相狀清楚地顯現在那裏。乃至你在生活過程中,不管你高興了,還是煩惱了,你想看的時候你就能看到。當你煩惱的時候,今天有人罵了你一句,你心裏正在爲此煩惱。這時叫你去觀察水,水清楚明了,人家罵你的煩惱障一下沒有了。如果在生活中,你能隨時想觀起來就能觀起來。你說我不想煩惱我來觀水,一觀水煩惱就能對治。
水觀好了再來觀冰想。你把你曾經看過的水的澄清相在自己腦海裏要記憶清楚,想得清楚。就要從我們自己起心動念,把水的澄清相狀要想出來。當你想出來的時候,你的心就有進步了。這個時間,你一下想出來,有的時間開始很明了,慢慢地就不清楚了。爲什麼呢?內心晃動了。趕緊把勁要鼓足,要…
《觀無量壽經第四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