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中部93經 阿攝拉亞那經▪P2

  ..續本文上一頁圾家者,拿狗槽木或豬槽木或洗濯槽木或蓖麻木爲取火的上鑽木起火,使産生熱時,那樣的火也會有火焰、色澤、輝耀,且能以火作火應該作的,喬達摩先生!因爲,所有的火都有火焰、色澤、輝耀,且所有的火都能以火作火應該作的。」

  「阿攝拉亞那!在這裏,對婆羅門來說,有什麼力量、什麼自信而婆羅門們這麼說:『婆羅門是最上階級,其他的是下劣階級;婆羅門是白淨階級,其他的是黑色階級;婆羅門被淨化,不是非婆羅門;婆羅門是梵天自己從口所生之子,梵天所生,梵天所化作,梵天的繼承者。』呢?」

  「即使喬達摩尊師這麼說,但,婆羅門們仍這麼想:『婆羅門是最上階級,其他的是下劣階級;……(中略)梵天的繼承者。』」

  「阿攝拉亞那!你怎麼想:這裏,如果剎帝利少年與婆羅門少女一起從事性交,他們性交後生下兒子,那剎帝利少年與婆羅門少女所生的兒子會與母親相同被稱爲『婆羅門』,也會與父親相同被稱爲『剎帝利』嗎?」

  「喬達摩先生!那剎帝利少年與婆羅門少女所生的兒子會與母親相同被成爲『婆羅門』,也會與父親相同被稱爲『剎帝利』。」

  「阿攝拉亞那!你怎麼想:這裏,如果婆羅門少年與剎帝利少女一起從事性交,他們性交後生下兒子,那婆羅門少年與剎帝利少女所生的兒子會與母親相同被稱爲『剎帝利』,也會與父親相同被稱爲『婆羅門』嗎?」

  「喬達摩先生!那婆羅門少年與剎帝利少女所生的兒子會與母親相同被稱爲『剎帝利』,也會與父親相同被稱爲『婆羅門』。」

  「阿攝拉亞那!你怎麼想:這裏,如果母馬與驢子交配,他們交配後生下仔,那母馬與驢子所生的仔會與母親相同被稱爲『馬』,也會與父親相同被稱爲『驢』嗎?」

  「喬達摩先生!因爲混種,那是騾,喬達摩先生!這裏,我看見後者有特殊差異,但我看見前兩者無任何特殊差異。」

  「阿攝拉亞那!你怎麼想:這裏,如果有兩位學生婆羅門是同胞兄弟,一位是好學、敏捷者,一位是不好學、不敏捷者,在這裏,婆羅門們在亡者供養會中或一盤調理食物中或牲祭中或飨宴中會令誰先食用?」

  「喬達摩先生!在那裏,婆羅門們在亡者供養會中或一盤調理食物中或牲祭中或飨宴中會令那位好學、敏捷的學生婆羅門先食用,喬達摩先生!因爲,對不好學、不敏捷者施與,怎會有大果?」

  「阿攝拉亞那!你怎麼想:這裏,如果有兩位學生婆羅門是同胞兄弟,一位是好學、敏捷、破戒、惡法者,一位是不好學、不敏捷、持戒、善法者,在這裏,婆羅門們在亡者供養會中或一盤調理食物中或牲祭中或飨宴中會令誰先食用?」

  「喬達摩先生!在那裏,婆羅門們在亡者供養會中或一盤調理食物中或牲祭中或飨宴中會令那位不好學、不敏捷、持戒、善法的學生婆羅門先食用,喬達摩先生!因爲,對破戒、惡法者施與,怎會有大果?」

  「阿攝拉亞那!在[此]之前,你落入出生;落入出生後,落入聖典[的學習成就]中、落入苦行;落入苦行後,回歸到四種階級的清淨,如我安立的。」

  當這麼說時,學生婆羅門阿攝拉亞那變得沈默、羞愧、垂肩、低頭、郁悶、無言以對而坐。那時,世尊知道學生婆羅門阿攝拉亞那變得沈默、羞愧、垂肩、低頭、郁悶、無言以對後,對學生婆羅門阿攝拉亞那這麼說:

  「阿攝拉亞那!從前,當七位婆羅門仙人住在林野處的樹葉小屋時,生起這樣邪惡的惡見:『婆羅門是最上階級,其他的是下劣階級;……(中略)梵天的繼承者。』阿攝拉亞那!阿私陀爹哇拉仙人聽聞:『聽說當七位婆羅門仙人住在林野處的樹葉小屋時,生起這樣邪惡的惡見:「婆羅門是最上階級,其他的是下劣階級;……(中略)梵天的繼承者。」』阿攝拉亞那!那時,阿私陀爹哇拉仙人梳理發須,穿深紅色的衣服,穿上靴,拿金杖後,出現在七位婆羅門仙人的仙居處。阿攝拉亞那!那時,阿私陀爹哇拉仙人在七位婆羅門仙人的仙居處邊經行邊這麼說:『啊!這七位婆羅門仙人尊者們去哪裏了?啊!這七位婆羅門仙人尊者們去哪裏了?』阿攝拉亞那!那時,七位婆羅門仙人這麼想:『這位像鄉下佬的,在七位婆羅門仙人的仙居處邊經行邊這麼說:「啊!這七位婆羅門仙人尊者們去哪裏了?啊!這七位婆羅門仙人尊者們去哪裏了?」是誰啊?讓我們詛咒他。』阿攝拉亞那!那時,七位婆羅門仙人詛咒阿私陀爹哇拉仙人:『成灰燼吧!賤民!成灰燼吧!賤民!』阿攝拉亞那!七位婆羅門仙人如是如是詛咒阿私陀爹哇拉仙人,阿私陀爹哇拉仙人如是如是變得更英俊、更好看、更端正。阿攝拉亞那!那時,七位婆羅門仙人這麼想:『我們的苦行確實無用,梵行無結果,因爲,之前凡我們詛咒:「成灰燼吧!賤民!成灰燼吧!賤民!」者,那人就變成灰燼,而我們如是如是詛咒這位,他如是如是變得更英俊、更好看、更端正。』

  『尊師們的苦行非無用,梵行非無結果,來吧!尊師們!請你們舍斷那對我的瞋意。』

  『尊師!我們已舍斷那對你的瞋意,尊師是誰?』

  『尊師們聽過阿私陀爹哇拉仙人嗎?』

  『是的,先生!』

  『先生!我就是。』

  阿攝拉亞那!那時,七位婆羅門仙人去問訊阿私陀爹哇拉仙人。阿攝拉亞那!那時,阿私陀爹哇拉仙人對七位婆羅門仙人這麼說:

  『先生!我聽聞:「聽說當七位婆羅門仙人住在林野處的樹葉小屋時,生起這樣邪惡的惡見:『婆羅門是最上階級,其他的是下劣階級;婆羅門是白淨階級,其他的是黑色階級;婆羅門被淨化,不是非婆羅門;婆羅門是梵天自己從口所生之子,梵天所生,梵天所化作,梵天的繼承者。』」』

  『是的,先生!』

  『但,尊師們知道:生你的母親只來自婆羅門,而無非婆羅門嗎?』

  『不,先生!』

  『但,尊師們知道:生你的母親之母親一直到第七代,只來自婆羅門,而無非婆羅門嗎?』

  『不,先生!』

  『但,尊師們知道:生你的父只來自婆羅門,而無非婆羅門嗎?』

  『不,先生!』

  『但,尊師們知道:生你的父親之父親一直到第七代,只來自婆羅門,而無非婆羅門嗎?』

  『不,先生!』

  『但,尊師們知道如何有胎的下生嗎?』

  『先生!我們知道如何有胎的下生:這裏,有父母的結合,母親是受胎期者,有幹達婆的現起,這樣,叁者的結合而有胎的下生。』

  『但,尊師們知道幹達婆確實是剎帝利或婆羅門或毗舍或首陀羅嗎?』

  『不,先生!我們不知道那幹達婆確實是剎帝利或婆羅門或毗舍或首陀羅。』

  『先生!當存在這樣時,你們知道你們應該是什麼嗎?』

  『先生!當存在這樣時,我們不知道我們應該是什麼。』

  阿攝拉亞那!那七位婆羅門仙人在自己的出生論上被阿私陀爹哇拉仙人審問、質問、追究而不能夠解答,而你現在在自己的出生論上被我審問、質問、追究如何能夠解答呢?依著老師的你還不如[爲他們]拿杓子的富樓那呢!」

  當這麼說時,學生婆羅門阿攝拉亞那對世尊這麼說:

  「太偉大了,喬達摩先生!……(中略)請喬達摩尊師記得我爲優婆塞,從今天起終生歸依。」

  阿攝拉亞那經第叁終了。

  漢巴經文比對(莊春江作):

  「余尼及劍浮國(MA.151)」,南傳作「在臾那與劍浮阇」(yonakambojesu),菩提比丘長老解說「臾那」(yona)可能是「愛奧尼亞」(Ionia),爲希臘在波斯的屬地「巴克特裏亞」(Bactrian Greeks),而「劍浮阇」(kamboja)則是印度北方中部的國家(the north of the Middle Country)。

  「大家(MA.151)」,南傳作「主人」(ayyo),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爲「主人」(masters)。

  「駒(MA.151)」,南傳作「仔」(kisoro),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爲「仔」(foal)。

  「屧(MA.151)」(音「謝」),南傳作「靴」(paṭaliyo upāhanā),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爲「堅固的涼鞋」(stout sandals)或「短靴」(boots, SN.11.9)。

  「合會(MA.151)」,南傳作「結合」(sannipatitā,原意爲「集合」),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爲「結合」(union)。

  「無滿堪耐」(MA.151),「母滿精堪耐」(MA.201),南傳作「母親是受胎期者」(mātā ca utunī hoti,另譯爲「母親是月經婦」),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爲「母親對時(在當季中)」(the mother is in season)。

  「香陰(MA.151)」,南傳作「幹達婆」(gandhabbo),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照錄原文,並解說,這不是有什麼無形的精靈(disembodied spirit)站在旁邊看著未來的父母性交,而是一位由于在那時將被再生而被業力機製驅動的生命(a being driven on by the mechanism of kamma, due to be reborn on that occasion)。這個外來字(exact import of the word)在尼科耶中並未被解說,在DN.15中用的是「識」,這樣,我們可以認定(identify)幹達婆是指帶著過去業力累積與個人雜染的「識流」(the stream of consciousness)。按:「幹達婆」(gandhabbo),也是「音樂神(以香氣爲滋養的神,服侍帝釋的樂神之一)」的名字。

  「受胎(MA.151)」,南傳作「胎的下生」(gabbhassa avakkanti hotīti),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爲「下來形成胎」(the descent of an embryo comes about)。

  「混種」(Kuṇḍañhi,原意爲「扭曲;彎曲;跛腳」),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爲「因爲它不屬于兩者的任何一種」(since it does not belong to either kind)。

  「你落入出生」(jātiṃ agamāsi),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爲「你取你的立足點于出生」(you took your stand on birth)。「(你)落入」(agamāsi, 原形爲gacchati),另譯爲「到;去;行去;走」。「出生」(jātiṃ),另譯爲「血統;誕生;種類」。

  「拿杓子」(dabbigāho),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爲「他們的拿湯匙者」(their spoon-holder),並引注釋書解說,「富樓那」(puṇṇo)是那七位婆羅門仙人的侍者,專門伺候他們飲食。

  

《中部93經 阿攝拉亞那經》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