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中部73經 婆蹉大經▪P2

  ..續本文上一頁的心。」』當有處的存在時,不論在哪裏,你都將達到作證的能力。

  婆磋!只要你希望:『願我回憶起許多前世住處,即:一生、二生、叁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叁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十萬生、許多壞劫、許多成劫、許多壞成劫:『在那裏是這樣的名、這樣的姓氏、這樣的容貌、[吃]這樣的食物、這樣的苦樂感受、這樣的壽長,從那裏死後生于那裏,而在那裏又是這樣的名、這樣的姓氏、這樣的容貌、[吃]這樣的食物、這樣的苦樂感受、這樣的壽長,從那裏死後生于這裏。』像這樣,他能回憶起許多前生住處有這樣的行相與境遇。』當有處的存在時,不論在哪裏,你都將達到作證的能力。

  婆磋!只要你希望:『願我以清淨、超越人的天眼,看見當衆生死時、往生時,在下劣、勝妙,美、醜,幸、不幸中,能了知衆生依業流轉:『這些衆生諸君,具備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斥責聖者,邪見與持邪見之業行,他們以身體的崩解,死後往生到苦界、惡趣、下界、地獄,或者這些衆生諸君,具備身善行、語善行、意善行,不斥責聖者,正見與持正見之業行,他們以身體的崩解,死後往生到善趣、天界。』像這樣,能以清淨、超越人眼的天眼,看見當衆生死時、往生時,在下劣、勝妙,美、醜,幸、不幸中,能了知衆生依業流轉。』當有處的存在時,不論在哪裏,你都將達到作證的能力。

  婆磋!只要你希望:『願我以諸煩惱的滅盡,當生以證智自作證後,能進入後住于無煩惱的心解脫、慧解脫。』當有處的存在時,不論在哪裏,你都將達到作證的能力。」

  那時,尊者婆磋氏歡喜、隨喜世尊所說後,起座向世尊問訊,然後作右繞,接著離開。

  那時,當尊者婆磋氏住于獨處、隱退、不放逸、熱心、自我努力時,不久,以證智自作證後,在當生中進入後住于那善男子之所以從在家而正確地出家,成爲非家生活的梵行無上目標,他證知:「出生已盡,梵行已完成,應該作的已作,不再有這樣[輪回]的狀態了。」

  尊者婆磋氏成爲衆阿羅漢之一。

  當時,衆多比丘爲了見世尊而行,尊者婆磋氏從遠處看見那些走過來的比丘。

  看見後,去見那些比丘。抵達後,對那些比丘這麼說:

  「嗨!尊者們!你們要去哪裏?」

  「學友!我們爲了見世尊而行。」

  「那樣的話,尊者們!請你們以我的名義以頭禮拜世尊的足,請你們這麼說:『大德!婆磋氏比丘以頭禮拜世尊的足,他這麼說:「我尊敬世尊,我尊敬善逝。」』」

  「是的,學友!」那些比丘回答尊者婆磋氏。

  那時,那些比丘去見世尊。抵達後,向世尊問訊,接著在一旁坐下。在一旁坐好後,那些比丘對世尊這麼說:

  「大德!尊者婆磋氏以頭禮拜世尊的足,他這麼說:『我尊敬世尊,我尊敬善逝。』」

  「比丘們!先前,我以心熟知心後,知道婆磋氏比丘:『婆磋氏比丘有叁明、大神通力、大威力。』天神們也告訴我此義:『婆磋氏比丘有叁明、大神通力、大威力。』」

  這就是世尊所說,那些悅意的比丘歡喜世尊所說。

  婆磋大經第叁終了。

  「尊師」(bhavant, bhavaṃ),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爲「大師」(Master)。漢巴經文比對(莊春江作):

  「具足奉事(SA.964)」,南傳作「我尊敬世尊」(pariciṇṇo me bhagavā,直譯爲「世尊被我所尊敬」),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爲「世尊已被我尊敬;世尊已被我供奉」(The Blessed One has been worshipped by me),並解說,這是報告世尊他證得阿羅漢果的方式,但那些比丘不了解此點,因此佛陀爲他們解說。按:「尊敬」(pariciṇṇo),另譯爲「奉事」。

  「融入涅槃」(nibbānaṃ āhacca tiṭṭhati,直譯爲「打破而存續于涅槃」),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爲「融入涅槃」(merges with Nibbāna)。

  「學明」(sekhāya vijjāya),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爲「較高訓練弟子之真實理解」(the true knowledge of a disciple in higher training)。按:「學」指初果到叁果的「有學」。

  「當有處的存在時」(sati sati-āyatane),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爲「有適當的基礎」(there being a suitable basis),或「每當獲得必要的條件」(whenever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obtain, AN.3.102),並引注釋書的解說,「適當的基礎;處」(āyatana)或「必要的條件」,對前五種證智是指第四禅,第六種證智是指基于定的觀之修習。

  

《中部73經 婆蹉大經》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中部74經 長爪經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