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中部58經 無畏王子經

  漢譯經文中部58經/無畏王子經(屋主品[6])(莊春江譯)

  我聽到這樣:

  有一次,世尊住在王舍城栗鼠飼養處的竹林中。

  那時, 無畏王子去見尼幹陀若提子。抵達後,向尼幹陀若提子問訊,接著在一旁坐下。在一旁坐好後,尼幹陀若提子對無畏王子這麼說:

  「來!王子!你去論破沙門喬達摩,你必有這樣的好名聲傳出去:『這麼大神通力、這麼大威力的沙門喬達摩被無畏王子論破。』」

  「但,大德!我如何論破這麼大神通力、這麼大威力的沙門喬達摩呢?」

  「來!王子!你去見沙門喬達摩,抵達後,對沙門喬達摩這麼說:『大德!如來會說他人不愛的、不合意的話嗎?』王子!如果沙門喬達摩被這麼問而這麼回答:『王子!如來會說他人不愛的、不合意的話。』你應該對他這麼說:『大德!你與任何一般人有何差異?因爲,一般人也會說他人不愛的、不合意的話。』但,如果沙門喬達摩被這麼問而這麼回答:『王子!如來不會說他人不愛的、不合意的話。』你應該對他這麼說:『大德!爲何提婆達多被你記說:「提婆達多墮惡趣,提婆達多墮地獄,提婆達多持續一劫,提婆達多不可救濟。」提婆達多因你的那些話而成爲憤怒的、不滿意的。』王子!當沙門喬達摩被你問這個兩難的問題時,他既不能吐出、也不能咽下,猶如十字鐵被附著在男子的喉嚨,他既不能吐出、也不能咽下。同樣的,王子!當沙門喬達摩被你問這個兩難的問題時,他既不能吐出、也不能咽下。」

  「是的,大德!」無畏王子回答尼幹陀若提子後,起座向尼幹陀若提子問訊,然後作右繞,接著去見世尊。抵達後,向世尊問訊,接著在一旁坐下。

  在一旁坐好後,無畏王子看了太陽後,這麼想:「今天非論破世尊的時機,明天我將在自己的住處論破世尊。」而對世尊這麼說:

  「大德!請世尊同意明日我的請食。」

  世尊以沈默同意了。

  那時,無畏王子知道世尊同意後,起座向世尊問訊,然後作右繞,接著離開。

  那時,當那夜過後,世尊在午前時穿好衣服後,取缽與僧衣,去無畏王子的住處。抵達後,在設置好的座位坐下。

  那時,無畏王子親手以勝妙的硬食與軟食款待與滿足世尊。

  那時,世尊食用完畢手離缽時,無畏王子取某個低矮坐具後,在一旁坐下。

  在一旁坐好後,無畏王子對世尊這麼說:

  「大德!如來會說他人不愛的、不合意的話嗎?」

  「王子!在這裏,不一向地[回答]。」

  「大德!在這裏,尼幹陀沒聽過了。」

  「王子!爲何你這麼說:『大德!在這裏,尼幹陀沒聽過了。』」

  「大德!這裏,我去見尼幹陀若提子,抵達後,向尼幹陀若提子問訊,接著在一旁坐下。大德!在一旁坐好後,尼幹陀若提子對我這麼說:『來!王子!你去論破沙門喬達摩,你必有這樣的好名聲傳出去:「這麼大神通力、這麼大威力的沙門喬達摩被無畏王子論破。」』大德!當這麼說時,我對尼幹陀若提子這麼說:『但,大德!我如何論破這麼大神通力、這麼大威力的沙門喬達摩呢?』『來!王子!你去見沙門喬達摩,抵達後,對沙門喬達摩這麼說:「大德!如來會說他人不愛的、不合意的話嗎?」如果沙門喬達摩被這麼問而這麼回答:「王子!如來會說他人不愛的、不合意的話。」你應該對他這麼說:「大德!你與任何一般人有何差異?因爲,一般人也會說他人不愛的、不合意的話。」但,如果沙門喬達摩被這麼問而這麼回答:「王子!如來不會說他人不愛的、不合意的話。」你應該對他這麼說:「大德!爲何提婆達多被你記說:『提婆達多墮惡趣,提婆達多墮地獄,提婆達多持續一劫,提婆達多不可救濟。』提婆達多因你的那些話而成爲憤怒的、不滿意的。」王子!當沙門喬達摩被你問這個兩難的問題時,他既不能吐出、也不能咽下,猶如十字鐵被附著在男子的喉嚨,他既不能吐出、也不能咽下。同樣的,王子!當沙門喬達摩被你問這個兩難的問題時,他既不能吐出、也不能咽下。』」

  當時,有一愚鈍仰臥的幼兒坐在無畏王子的腿上。那時,世尊對無畏王子這麼說:

  「王子!你怎麼想:如果隨著你或奶媽的放逸,這幼兒抓木片或小石入口,你會對他怎麼做?」

  「大德!我會取出,如果不能立刻取出,會以左手掌握頭,然後以右手作屈指鈎出,即便有血,那是什麼原因呢?大德!我對幼兒有憐愍。」

  「王子!同樣的,凡如來知道那他人不愛的、不合意的話是不真實的、不如實的、不具利益的者,如來不說那個話;凡如來知道那他人不愛的、不合意的話是真實的、如實的、不具利益的者,如來不說那個話;凡如來知道那他人不愛的、不合意的話是真實的、如實的、具利益的者,在那裏,如來是記說那個話的識時機者;凡如來知道那他人愛的、合意的話是不真實的、不如實的、不具利益的者,如來不說那個話;凡如來知道那他人愛的、合意的話是真實的、如實的、不具利益的者,如來不說那個話;凡如來知道那他人愛的、合意的話是真實的、如實的、具利益的者,在那裏,如來是記說那個話的識時機者,那是什麼原因呢?王子!如來對衆生有憐愍。」

  「大德!凡這些賢智的剎帝利們、賢智的婆羅門們、賢智的屋主們、賢智的沙門們爲作問題後來見如來,然後詢問,大德!這先在世尊心中被審慮:『凡他們來見我而這麼詢問者,當我被這麼詢問時,我將這麼回答。』或者,這(答案)立即在如來心中出現的呢?」

  「那樣的話,王子!就這情況我要反問你,就依你認爲妥當的來回答。王子!你怎麼想:你是車子各部分的熟練者嗎?」

  「是的,大德!我是車子各部分的熟練者。」

  「王子!你怎麼想:如果他門來見你後,這麼問:『車子的這部分叫什麼名字?』這會先在你心中被審慮:『凡他們來見我而這麼詢問者,當我被這麼詢問時,我將這麼回答。』或者,這(答案)會立即出現呢?」

  「大德!我是車子各部分稱呼的熟練者,車子各部分全被我善知,這(答案)會立即出現于我[心中]。」

  「同樣的,王子!凡那些賢智的剎帝利們、賢智的婆羅門們、賢智的屋主們、賢智的沙門們爲作問題後來見如來,然後詢問,這(答案)立即出現于如來[心中],那是什麼原因呢?王子!因爲,對如來來說,那法界被善通達,以法界被善通達狀態而這(答案)立即出現于如來[心中]。」

  當這麼說時,無畏王子對世尊這麼說:

  「大德!太偉大了,大德!太偉大了,……(中略)從今天起終生歸依。」

  無畏王子經第九終了。 漢巴經文比對(莊春江作):

  「沒聽過了」(anassuṃ,解讀爲an-assuṃ),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爲「失敗了;遺漏了」(have lost)。

  「爲作(後)」(abhisaṅkharitvā,另譯爲「行作;調配」),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爲「製定」(formulating)。Sister Upalavanna英譯爲「編造」(concoct)。

  「法界」(dhammadhātu),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爲「事情的元素」(That element of things),並引注釋書的解說,這是指佛陀全知之智(Buddha”s knowledge of omniscience),並進一步解說,這裏的法界,不應與「心的對象」(mind-objects)混淆,也沒有大乘「無所不包的宇宙的原則」(an all-embracing cosmic principle)的意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