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安居講法第十九講▪P2

  ..續本文上一頁叫我不說怎麼行呢?我眼睛看到,我耳朵聽見你叫我不說怎麼行呢?他就把眼耳鼻舌身意放不下。我們要有這種智慧,你要放下,知道這些都是由業而生。我們接觸的都是欲望的外境,聽到耳朵裏你就信以爲真,誰的話你都聽,一個瘋子的話你都聽,你是不是自己找煩惱呢?所以要善于保護自己。

   我們在接觸六塵的時候要能選擇,對我修行有利益有幫助的我就聽,對我沒有幫助的我不聽,那是障礙自己,分散自己的精力,沒有必要。是非處處有,哪裏沒有呢,所以說看我們選擇什麼,當你去在意那些是非,自己就稱爲是非者。當你在是非過程中,你的心就不清淨,常在煩惱當中,所以我們要有所選擇地接納,我看到的對我修行有沒有幫助?有幫助我看,沒有幫助我不看。孔子儒家學問當中給我們說非禮勿視呀,不符合禮的我們不要看。所以在學佛過程中也是這樣,學佛人大熱天來了,走到路上有不該看你不要看。比丘走路,學佛人走路要講究行動坐臥威儀。眼觀鼻,鼻觀心。比丘走在路上眼睛只看到前面一尺遠的地方。其它的世間上的男女一概不看。要有這樣的定力。否則不該看的你看了,你心裏就動搖了。所以要注意。耳朵上也是這樣,非禮勿聽。以前寺廟裏的蓮花開得非常好。有一個比丘就伸長鼻子去吻,護法神就呵他,這寺廟裏哪一朵花是你的,是供養諸佛菩薩的,不是供養你這個凡夫的。這種花香也不是你該聞的,不屬于你的東西你不要去聞。今天我們的衆生也喜歡去聞。見了玉蘭花,不可以摘的,那是偷盜。有一朵花放在那裏自然地供佛就好了。所以鼻子聞都不能聞,何況你把花摘下來。我們眼耳鼻舌身意都要注意這種情境,不該自己看的不要去看,不該聽的不要聽,不該聞的也不要聞。講究的是我們炒供飯菜的時候,我們端的時候要高出于我們鼻子上面。免得你出些臭氣,不該聞的你聞了,不該享受的你享受了,那就不行,要特別地注意。我們常住上做這種供菜供飯的時候,你要特別注意,要如理如法。

  第二種叫外空,相對于自己眼耳鼻舌身意,眼對色,耳對聲,身對處,六根所對的六塵境界就叫外部的法。要把外部的法也能夠空。色是空沒有我,也沒有我所。一切的香兜潰渑磺械姆ǘ際欽庋蛟鄧揮凶孕裕灰醋牛湍芄話淹蚍障呂礎

  br>

   第叁種是內外空,就是六根相對于六塵的時候,能夠有這些十二入。眼睛入色法叫眼入,現在你要不進去就是眼入。你這個眼看到外在的世界,什麼事情外在都要去看就入了色塵了。當你不去看的時候,一心一意念佛的時候,心不在,十二入你要空下來,沒有內外法。

   第四種空空,就是用空法來破除內空外空內外空,都能破除叫空空。

   第五種叫大空,十方虛空無有邊境,大而無外。每一種大都能遍一切處,這叫大空。東南西北,上下左右都是這樣的。

  

   第六種叫第一谛空,般若很殊勝,但這也要空掉,也不要執著。佛法是究竟不能改變的,是最殊勝的。這時一旦我們執著,也會成爲我們修行的障礙。所以涅槃第一谛空,勝義空,到最後還是要對治這些煩惱,就住于平等當中。

   第七種是有空,在叁界之內,這些有爲法,五蘊十二入,十八,等等,是因緣和合而生,沒有自性。所以叫有爲法空。沒有我所,沒有長恒不變的相,究竟不可得,這叫空。

   第八是無爲空,無爲法叫無因緣,常不生不滅如虛空一樣。相對于有爲法而說無爲法,無爲法不可得。從前面八種空中破除一切法的執著。

   第九是畢竟空,把前面的空全部空掉,沒有一點執著。前面這些諸法都能畢竟空掉。沒有執著的。到最後究竟涅槃,極滅相也是歸于畢竟空,一點也不執著。

   第十種叫無際空,我們從現在往過去一推,過去還有過去,沒有一個開端。所以一切世間若衆生若法都沒有一個開始的,煩惱從哪裏開始的?好象有一個開始,但是究竟說是一個輪回的圈子。究竟沒有,從哪裏開始?是一個圈,輪回。衆生的無明是從無史以來,沒有開始可以得到。所以這種時間順序,在時間過程中也能破除這種執著。

   第十種叫散空,我們五蘊和合,和合而有,如果用智慧,我們五蘊當中色受相形式我們一個一個地去分別,哪裏有呢?沒有。虛妄的東西,一個一個都是衆因緣所生,空無所有。所以說每一個都是沒有究竟自性的。

   第十一種無變異空。性空,就是自性不帶因緣。如果有因緣就不名爲性了。有條件的是假法,就沒有自性了,現在世初世間法當中都沒有自性。

   第十二種本性空,因爲一切有爲法都是從條件因緣中所生的,凡是因緣生就是有爲做法,不從因緣和合就是無法。一切諸法了不可得,叫本性空。

   第十叁種是自相空,一切法的相狀有總相,別相。每一個人都有生老病死,總結起來,一切法都是無常,無常相就是總相,相對于每一個人的生老病死來說叫別相,總相和別相都究竟不可得,都是自性本空,所以說這叫自相空。

   第十四種叫諸法空,一切法都有名字。一切的法有相,無相等等一切相狀。到最後,這些都是名言。實有呢,這些名相都沒有自性,是善巧安利。

   第十五種叫不可得空。一切法以及因緣條件畢竟不可得,當你空不究竟的時候,空就是有。你認爲你那種空是實實在在的空,剛好與自己的空相矛盾。你說你空早已墮在有中了,不究竟。頑空當中你執著有空可得,空也是一種有。就不是空了。所以說,這叫不可得空。

   十六種是無法空,十七種是有法空,十八種是無法有法空。這些空呢在我們修行空的時候不同的修法,這些平時大家因爲沒有聽過。所以今天把名相給你列舉一下,你一心念佛的時候什麼都空了,現在你不會這種空,你只要抓住念佛法門不幹其它的事情,自然就空下來了。以簡單的法門,修最簡單的法義。世間上的一切,當你不管它,你專心修行它不空自然就空。有一幅對聯叫薪盡火滅,世間上你執著這樣放不下那樣放不下。你一口氣不來你還得放下,你不空,你吃了頓飯管一輩子好多,但你不行,每天你都要吃,照樣要空。所以我們要在念佛的過程中一心不亂地念佛,自然就空下來了。所以空無相無願叁昧,不生不滅叫涅槃諸叁昧門。

  能安住于一切叁昧當中,遠離聲聞緣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是發了大菩提心,就不再修那些聲聞法,緣覺法。修一乘法,究竟成佛的法門,雖然從斷煩惱上來說,還是有相應的內凡位,外凡位,菩薩位,還是有階位,但那僅是名相上的,和我們現在說的聲聞緣覺乘的修法是不一樣的。

   阿難,彼諸菩薩,成就如是無量功德,我但爲汝略言之耳。若廣說者,百千萬劫不能窮盡。所以說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好處是不能說完的,不要光聽別人說得好,別人說得再好你一點都得不到。我常說釋迦牟尼佛把佛法講說了叁藏十二部經典,這麼多好話已經說盡了,但你得到多少。你要從自己的體驗中去修,如果自己不體驗,不往生,所有的功德你一點都得不到。所以我們要自己親自來體驗,你要好好地修,道理上懂了,你能不能做到?你修得一分是一分,要圓滿自己的佛法。佛法不僅僅是一種道理,是完全可以實踐的,所說的利益功德我們都能得到,看一遍讀一遍,再說得好,你沒有信心願心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能得到好處嗎?不能。所以真正的好處是要讓我們自己起信心,將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自己得到才算。

   所以說我學習佛法,是有次第的。叁世因果中,想想貪心是不是這種結果?一看釋迦牟尼佛說得好。嗔恨有什麼過患,我在嗔恨心中是不是有這些過患,一檢查才知道釋迦牟尼佛說的是真實的。現在的因果立杆見影,煩惱是生起苦的結果。我從世間上的疾與苦,世間因果中我已經體驗了,這種是自己可以證到的。貪心你有沒有?有,貪心的結果你就能知道釋迦牟尼佛所說的真實不虛。你檢查嗔恨的結果,就知道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是真的,知道釋迦牟尼佛所說的心念,及心念引起的因果,我能相信了。

   叁世十二因緣我還沒有弄懂,慢慢來,在出世間法當中,我現在不能滅掉這種生死,我能滅掉這種貪心,根本的種子除不掉,我能出離現形。我現在不貪,當下不貪當下就解脫,馬上就可以應證的。所以說我們從可以體驗到的佛法當中來,你有能力能證明釋迦牟尼佛所說的道理真實不虛。我們能體證,能覺悟,在這些最容易修的法門當中來逐步深入佛法,你每走一步你都會贊歎佛法的偉大。所以說這個世間上,我們現在好多人學法,一看叁藏十二部經典,這麼多怎麼學得過來?他一上藏經樓一看這麼多書,我看一本就不得了。人家世間上所說的,四大海的水那麼多,當你渴了之後,是不是所有的河水你都要喝進去?不一定,喝一點能解你的渴就對了,所以說能解決我的問題就對了。佛法呢,解決自己的問題的嘛。我們能解決自己的問題,佛法的功效就顯現出來了,所以我們自己要知道佛法當中,我們在一個法門中能得利益就能解決你的生死就行了。當你解脫了自己的問題,出離了這些煩惱,將來有大功德的時候,福德智慧不斷地增長擴大。將來這種智慧門就打開了,修善,這種善法,一個善法開發一個善法,善緣無盡。你在行善積德的過程中就把自己的心靈智慧之門打開了,無窮無盡的好處就會到來。現在就說念佛法門,現在所說的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好處是源源不斷能體驗到的。

  上面八段說起來就是專門解說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這種殊勝的快樂的種種事情。下面專門勸我們往生有這麼多好處,誰不願意得到呢?今天說雲南能發財,所有的人都去了。你不用勸他都去了,爲什麼?有好處啊,西方極樂世界有這麼些好處,所以我們自己要修。

   佛告彌勒菩薩、諸天人等:無量壽國聲聞、菩薩,功德智慧,不可稱說。又其國土,微妙安樂清淨若此。何不力爲善,念道之自然。著于無上下,洞達無邊際。宜各勤精進,努力自求之。必得超絕去,往生安樂國。橫截五惡道,惡道自然閉。生道無窮極,易往而無人。其國不逆違,自然之所牽。何不棄世事,勤行求道德。可得極長生,壽樂無有極。

   釋迦牟尼佛就勸這些人,上面有這麼多的好處,我們要修行,他告訴彌勒菩薩以及所有的天人等等。前面是告訴阿難,後面是告訴彌勒菩薩。阿難是前面的凡夫,告訴他西方極樂世界有什麼樣的好處自然就能生起往生心,歡喜心。彌勒菩薩呢?因爲彌勒菩薩是未來佛,將來要教化衆生的,所以下面這些法,彌勒菩薩聽起來正是當機。釋迦牟尼佛告訴彌勒菩薩,無量壽國聲聞菩薩,功德智慧,不可稱說,說不完,再怎麼贊歎也說不完,所以這把前面所說的西方極樂世界那些聲聞菩薩的功德智慧不可稱說。

   又其國土,微妙安樂,清淨苦此。贊歎西方極樂世界這種安養國土非常殊勝,何爲微妙安樂呢?微妙,就是說西方極樂世界有各種莊嚴,七寶莊嚴,宮殿樓觀都是阿彌陀佛的自心顯現,由這些諸種功德莊嚴的國土世界,超出于一切世界的美妙,叫微妙。非常深入。我們在講西方極樂世界的時候,常說西方極樂世界所有的顯現都是非常細致的,西方極樂世界隨時隨地都能透視。他拿著一把斧頭能當電視看,能看到其它世界你想看的事情,非常微細,是自心變顯出來的。用自心莊嚴而造就的國土莊嚴,超出一切世界的功德,所以叫微妙。安樂呢?就是非常安穩快樂,不再墮落于輪回當中。所以說,他能安住,就是安身立命的地方。沒有苦惱,沒有生老病死,所以一生辦佛道,沒有苦惱,所以稱爲安樂世界。清淨呢,就是沒有染汙,與實相安住在一起,沒有煩惱執著,沒有虛妄分別,所以說是一種清淨的世界。贊歎西方極樂世界的各種好處。從衆生來說是功德無量,智慧無量。從山河大地,國土世界來說是自心變顯,沒有苦惱,清淨沒有染汙,這把前面贊歎的西方極樂世界的各種好處再給我們說一遍。

   何不力爲善,念道之自然。著于無上下,洞達無邊際。宜各勤精進,努力自求之。西方極樂世界有這麼多好處,我們見到後,爲什麼不努力做善事來回向于西方極樂世界?這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往生法門,萬善齊修,讀誦大乘,恭敬叁寶,度化衆生,修行六波羅蜜,把這些所有的善法回向于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通過功德門回向可以往生的。念道之自然,我們念佛自然就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兩種門,一是專門稱念阿彌陀佛這種名號,叫稱名念佛這種善法,就是一切善的根本。現在一切善的根本就是念佛念法念僧的過程中,勸化我們自己要修行,勉勵自己修行一切善法,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利爲善,而這種善法呢,有兩種。第一是稱名念佛,這是諸善之本。一切衆生想修行其他善法的時候,總是有限製。今天如果說能稱名念佛,一修一切修,這是萬善的根本。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之後,由于念佛往生的功德,能得到一切善法相續生起,我們把稱名念佛稱爲衆善之本。我們有信願之心,我往生就自然了。只要我們跳上阿彌陀佛的大願船,別的事情就不用管了,就自然能往生。憑自己的修行,你知道什麼時候才能修到西方極樂世界的好處。

  

  

《安居講法第十九講》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