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色相好,功德辩才,具足庄严,无与等者。恭敬供养无量诸佛。常为诸佛所共称叹。究竟菩萨诸波罗蜜,修空无相无愿三昧,不生不灭诸三昧门。远离声闻缘觉之地。阿难,彼诸菩萨,成就如是无量功德,我但为汝略言之耳。若广说者,百千万劫不能穷尽。
赞叹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同修他们自身成就功德殊胜,具足庄严。恭敬供养无量诸佛,常为诸佛所共称赞。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共同赞叹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所有同修,究竟圆满菩萨诸波罗蜜,修空、无相、无愿三昧,不生不灭诸三昧门。表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同修把菩萨所修的法门,在西方极乐世界都能够具足修、究竟修、圆满修。
诸德总叹显胜。于中有四,一自德殊胜,二为佛共叹,三究竟大乘,四超出小乘。四门来总的赞叹,下面就是总结。
阿难,彼诸菩萨,成就如是无量功德,我但为汝略言之耳。若广说者,百千万劫不能穷尽。上面赞叹了这么多,释迦牟尼佛最后说,他还是非常简略地赞叹,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功德无量,详细说百千万劫不能穷尽。所以说,用上面所说的这些功德来会通于无量无边不能穷尽的功德。只有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自身才能穷尽这些功德,再给你说得多也说不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利益无穷。所以我们来看最初赞叹西方极乐世界,自证功德具足。
身色相好,功德辩才具足庄严。无与等者。恭敬供养无量诸佛,常为诸佛所共称赞。表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些同修无量无边的功德相好庄严和阿弥陀佛都是一样的。身色相好,功德辩才,他们自己修行所具足的功德乃至辩才讲经说法来具足功德、辩才、相好庄严,这一个具足就把前面的许多都包含了。由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无量无边的功德辩才来庄严自心,所以西方极乐世界这些同修的功德庄严,辩才庄严,身色相好的庄严。整个西方极乐世界都是无与伦比的庄严,怎么看怎么舒服。无与等者,就是再也找不到比西方极乐世界更好的世界了。到了西方极乐世界,最重要的是能够恭敬诸佛,供养诸佛。我们在恭敬当中修道,在供养当中修,在亲近善知识当中修道。善知识当中以佛为第一,我们亲近诸佛是第一大善知识。我们能供养这些第一大善知识,这样的第一大善知识无量无边,那就能得到多少的好处呢?大家就可想而知。我们今天亲近一个释迦牟尼佛,听到这么多经法。我们都能听到,我们现在修行,功德也是无量无边。将来的利益呢,更是无量无边,这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人人有份。这些功德呢,我们也人人有份。
常为诸佛所供称赞。我们现在的人很希望别人赞叹我们,别人一赞叹就象脸上打了粉一样很漂亮,很过瘾。人家一拍马屁的时候你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是不是这样?众生就是这样,世间上遇到越是有能力有智慧的人赞叹你,这些赞叹才值钱呢。世间上那些恶人赞叹你就成问题了。所以说,这些诸佛菩萨来赞叹的时候,这个赞叹我们听着更舒服,听到你的老师,你的师父赞叹你,你心里很高兴。我们现在恭敬佛法僧三宝,三宝来赞叹我们心里更舒服。这样的赞叹可以鼓励我们,增加我们自己的信心。
在《弥陀经》当中是什么?东方有佛,西方有佛,南方有佛,北方有佛。都有佛在赞叹,赞叹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功德无量。你要是没有定力晕头转向,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加被,定力具足,诸佛赞叹你更有定力,更有信心。我们现在呢,也要学习诸佛的赞叹法门。见了众生如实赞叹,对于众生是一种鼓励,听了这种鼓励就很好,所以我们要学会称赞法门。这些众生是,你要常赞叹他,你今天听经闻法很好。你现在身体很健康,能行诸功德,能买生放生,你赞叹他,他就能常这样做。众生喜欢赞叹,我们就如实赞叹他,让他能长久修持这种功德法门,赞叹也是一种善的法门。你对一朵花,有的人用非常欣赏的眼光来呵护它,给它浇水,整天给它说话,假如同样一朵花,我们整天批评它,你的花朵太小,你的叶子太难看。你经常批评它,花也有感觉,那花就长得不好看,何况这个人呢?人也是这样,你经常赞叹它的时候,它就喜笑颜开。你要经常批评他就是苦瓜脸,所以学会称赞法门。你现在很不容易称赞人,大家都学这种称扬赞叹。
第三门是究竟菩萨诸波罗蜜,修空、无相、无愿三昧,不生不灭诸三昧门。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都能修行起来。我们在现在的世间你能修行多少的法门呢?布施修行没有?持戒、禅定、忍辱修行了没有?要常落实在六波罗蜜的修正过程当中。所以到了西方极乐世界,我们就能圆满修行诸波罗蜜。在我们娑婆世界呢,很多同修修行非常艰难的。我昨天说了布施度是最容易修的,在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身上布施度很艰难,修不起来。不要说无畏布施法布施,更平凡一点的财布施我们自己都不能很好地修行。更不要说持戒了,布施相对持戒来说就容易一些。布施修不好,你很难把持戒修好,持戒波罗蜜要在布施波罗蜜的基础上很好地修。你要常把我们自心的财宝、智慧能布施出来利益众生,当我们能布施出来利益众生的时候,我们对众生慢慢地就形成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不再去损伤众生。当我们不再损伤众生的时候,我们就具备了守戒的基本素质。要利益众生,把戒要守好,你忍辱才能修行起来。布施修好了,持戒波罗蜜就能修行起来,持戒波罗蜜修好了忍辱也非常好。我们为什么不能忍辱,往往就要求别人来利益自己,不是要求我们自己利益别人。我们只知道损伤众生成就自己的利益。所以别人对我一点小的冒犯我自己忍不下来。如果我们转移一个视角,我们把自己奉献出来利益众生,这个时候别人对我有一点冒犯也不算什么。所以忍辱就能忍下去了。当你忍得好的时候,你精进就能修起来了。你要忍受不了这些对你的诱惑,就没有办法。培养自己对于那些违怨要能有能力去战胜它。当你有能力了,精进于佛法,基础你就具备了。当你能精进修行了,你的心就能达到一心不乱了,就能达到禅定功夫了。我们之所以不能修到禅定境界就是我们的散乱心。修行善法当中总是很散慢放逸,那你什么时候能达到禅定功夫呢?所以你精进修好了,禅定功夫自然显现。当你能够一心不乱了,开智慧是早晚的事情。
所以说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是有次第的。我们修行就是我们自己容易做到的开始修,这样容易培养自己的信心。让自己在容易塑造的佛法当中一点一点地增加自己的功夫,当你做到了自信很容易建立,对佛法的欢喜非常容易建立。我们修行人要知道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努力修行,那些高深的佛法我们没有办法,是不是所有的佛法都没有办法呢?从我自己最容易修的我先修起来。我最容易对治的烦恼我先对治下去,这是修行的决巧。你分辨自己的烦恼,看哪些烦恼稍微用一点力我就对治了。在这种时候,他就很具足。
弘一大师教我们持戒,就说比如比丘受了二百五十条戒,拿来检查哪些戒条我最容易做到,把这些戒条调出来放到一边,这里我坚决要持守,你轻而易举就不犯了,你已经能够做到了。随时随地这些戒律我都没有犯,功德无量来赞叹自己鼓励自己。每一天都给自己感觉,这样自信心就通过生起来了。把难一点的戒律,稍微努力一点这戒就能守好了,这是第二类。在这种过程中,自己随时提高自己的注意力,警觉性,那你就不会犯这些戒律。第三个,你在这一生这一世过程中,通过学习,能克服这些烦恼。还有最难守的戒律,实在没有能力的戒怎么办呢?弘一大师教大家,不舍掉这种戒体,我放一放,诸佛菩萨加被,你们鼓励我,我有能力我一定守好,希望诸佛慈悲开示。分成这四大类你修行戒律就比较好了,你修行的时候也是这样。你日常生活过程中哪一点修行最容易啊?实在不能做的,高深的禅法密法,这些不是我不学,我一定要学,现在没有能力。我先念阿弥陀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有这样的能力我再来修行这些高深的法。依念佛法门总持一切法门,不要发愿不学。你发愿要学,将来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没有障碍了。要发善愿,所以说,要能够具足这些波罗蜜,修行过程中有这种决巧要掌握到。
空三昧,能空了能对治这些烦恼,经常修这些空三昧。我们现在开始修学佛法,所以说内空外空,十八种空,二十四种空,这些都是修空三昧。能对治烦恼,修空就是学会放下。空不是说什么都没有,而是把我们内心放不下的放下,这叫空,要舍弃我自身的执着。什么叫无相三昧呢,安住于实相,以实相来应万相。就能破除世间上一切虚妄的相状。我们见了男相、女相、烦恼相都以实相。修实相无相三昧,内心不执着于一切相,所以这叫无相三昧。
无愿三昧呢?我们能安住于真心而怡乐。我们从实相上开始修行,回归到理上。所以只要如实认识自性就是一切功德宝藏,所以你还有什么妄想呢?要知道我们自性过程当中就具备了这些功德。能把这所有的功德能还归于我们自性,自性本质具足。所以修这种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愿三昧,在我们现在的佛法当中叫三解脱门。一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无愿解脱门。三门打开,看你修哪一道门,这些都是我们来选择来修行。把一切的空总结成十八种空:
第一是内空,内在的法,我们要舍弃这种执着。眼耳鼻舌身意这叫六根,六根本自具足。我们在六根当中来学习无眼无耳无鼻无舌无身无意,来修行这种般若,那叫内空。你能修行吗?以前有一个故事,老和尚给小和尚讲:说到无眼耳鼻舌身意。小和尚整天在念,有一天就相应了,他就问师父,你说没有眼耳鼻舌身意,我这是什么?他捏着自己的鼻子说这是什么?师父回答不出来,说你出去参学回来告诉我。整天说是非烦恼深重。老居士就说你…
《安居讲法第十九讲》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