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孩子。到最後,孩子的孩子這個老人家還要照顧。孫子一代照顧完了,也許麽麽一代又來了。
所以說,這個世間上人的責任和義務有很多,我們的心絕大部分就是分到現世當中去了。在現實當中,如果說不把佛法落實下去的話,我們趨向于後世安樂的,像淨土法門,想往生這些上士的一種淨土世界,往往我們自己因爲在現實當中沒有受用。沒有受用,對佛法升不起一種親切感,總感覺到這種佛法離我們很遠。就因爲這種心,所以說在修行過程當中,那就始終不能夠香象過河,不能夠腳踏實地。所以說,這個藥師經法實際上對應于我們現實世界,把這樣的道理就講得非常非常明了。
所以說,在以後的這幾天晚上,我們都能夠和大家一塊兒學習。今天,就先把《藥師經》的,可以說是一種玄義,就是《藥師經》的根本意旨給大家提出來。要是不給你提出來,講了半天,你不知道《藥師經》講些什麼。《藥師經》講些什麼呢?我們這一輩子的消災免難,我們要想得到現世利益,怎麼辦?就要體用佛法的真理,體認因果關系。從因果關系當中,來反省我們自己身、口、意叁業。通過學習《藥師經》,我們就希望大家能夠建立這種因果關系。能夠把這種因果關系,對應于自己身口意叁業。這種因果不在外面,而在于每個人的行爲。我們自己的行爲,不要依賴于別人,也不要依賴于佛,也不要依賴于善知識,也不要依賴于我們自己之外的任何一個人,要依賴于自己修行。
我們修行是幹什麼?不僅僅是燒燒香,不僅僅是念念佛,而是要懂得這種修法,懂得這種道理。落實在現實過程當中。看看我們自己,把叁句話落實好:起好心,說好話,辦好事。在一天二十四個小時當中,真要把這叁句話很好地落實下去了,那麼我們心態很好,我們自己不往那種煩惱角落裏鑽。我們說的語言,是自利利人的,不去說那些長長短短,不去說那些沒有意義的,世間上的那些玩笑話,沒有實在意義的話,聊天一聊就是一整天。聊過了,聊些什麼呢?什麼也沒聊。無非不過是圖嘴巴熱鬧。所以說,就要把這種徹底改變。
還要從行爲上,要真正的對自己有利益,真正的對衆生有利益。你要看這種行爲,那是在修行善業。隨時隨地遠離于殺、盜、淫、妄,隨時隨地能夠發菩提心。依菩提心的攝持,讓我們自己起心動念,吃喝拉撒都能夠積聚善根福德因緣;都能夠把我們自己身、口、意叁業點石成金;都能夠讓這種高深的佛法,落實在我們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以內。應該說,我們講《藥師經》,學習《藥師經》,應該要把這樣的心態樹立起來。那就很好。
看看我們在以後的學習時間裏面,能不能夠把這樣的一種目的升起來。所以說,一般法師在講經之前,先要講一個玄義。這個玄義實際上是什麼?就是講經的宗旨,講經的目的。這個要說清楚。你要是把這種宗旨和目的要忘記了,說了半天不知道要幹啥。就像我們修行一樣,很多人修行不知道怎麼修。爲啥呢?他沒有靶子,沒有目標。沒有目標,沒有靶子的這種修行,那個就是盲目的,沒有目標的修行。你說那個盲目的修行,我們盲修瞎練。盲修瞎練怎麼能成功呢?說:“你爲什麼要修這個法呀?”他說:“我歡喜。人家都在修,我就修了嘛!”沒有對治性,目標不強烈。修了一輩子,人家也在念,我也在念。大威德念,《藥師經》念。念過去,念過來,自己到底爲什麼念,自己不去研究它,不去追究它,不追求這種法的一種目標。
一切佛法都是對治煩惱,但是我們只能夠拿佛法去對治別人的煩惱,不拿佛法來對治我們自己的煩惱,那怎麼能夠成功呢?也許你說了半天,人家的煩惱被對治了,但是你自己還在煩惱當中。這個就是“馬列主義打電筒”,經常去照別人,不照自己。而佛法,最開始就是要建立一種關系,一種方向,要向內心裏面回歸。要自己檢查自己。學了佛法之後,要檢查自己身、口、意叁業,而不是檢查別人。如果說你檢查別人,哎喲,完了!那個煩惱就太多了!我們今天,每走一個寺廟,這個寺廟不如法,那個寺廟不如法;這個師父不如意,那個師父也不如意;這裏的居士不圓滿,那裏的居士不圓滿。我們看看整個佛門,就好像一團糟。其實,是不是一團糟呢?糟就糟在我們自己內心。我們的內心太糟糕了。你的方向用偏了。你去檢查別人,去挑揀別人的是非,而從來不挑揀自己的是非。
所以說,用功夫用偏了。越學,煩惱就越深重。所以說,這樣學習,那就越學越遠,南轅北轍。這種方向用偏了。你要檢查別人的時候,越檢查就越多,越看現實世界的一種過患,那就越多。“哎呀,那個現在世界哪裏還能夠找大德善知識啊!哪裏還能夠找真正清淨的道場啊!哪裏能夠找圓滿的佛法啊!我看現在世界都變了!”什麼變了?就是你的心變了,你那個方向用岔了。真正的修行人“他非我不非”,在我自己內心裏面對治煩惱。只要你把心用好了,用端正了,一切是非從自心上消,一切過錯從自己內心裏面來消。這樣子,是非就越修越少,功德越修越多。就在這樣的過程當中,真實的佛法就在我們內心裏面,就像白月一樣,初一、十五不斷的圓滿。一到十五的時候,放大光明。
所以說,修行應該建立這種方向。如果說最初的方向,你改變了,那就是很不容易成功了。所以說,有一句話就是說“最初,出家一年,佛在眼前;出家叁年,佛在天邊”。也許我們皈依也是這樣。剛剛皈依,“哎喲,這個佛法好殊勝!”皈依兩年、叁年,昭覺寺也好,文殊院也好,寶光寺也好。“哎呀,寺廟我走多了,這和尚我見多了。哪個是好和尚?”那個佛法跑到天邊去了。爲啥呢?因爲不懂佛法怎麼用功,不懂這種佛法是在回歸到內心。隨時隨地,學了這些佛法,標准提高了。但是這種標准是拿來檢驗誰的?不是檢驗外在的,而是檢驗我們自己的。我們今天的人說這些衆生都顛倒。顛倒在什麼地方呢?就顛倒在這個地方。不朝裏面尋求,而要在外面尋求;不檢討自己的過失,要檢討別人的過失。
于是,就形成一個強權的社會;于是,就形成一種顛倒的社會。人人你來指責我,我來指責你。這個世間上就充滿鬥爭,充滿是非。有這種是非,看誰說得最有理,誰最有力量,誰的武器最先進,誰打得贏誰就是大哥。這不是一個強權的社會嗎
!強盜邏輯!而這種強盜邏輯,根本就違背了我們的一種正確的因果關系。所以說,整個《藥師經》,我的理解就是要把這種正確的因果關系,要推薦給大家,讓大家認知這種因果關系。而且,知道這種因果關系以後,我們能夠斷惡,能夠修善。這就是消災免難的根本方法。所以說今天晚上,就把這幾天所要說的宗旨,先給大家報告。
時間差不多了,是吧?今天我們就到這兒。阿彌陀佛!謝謝大家!
《藥師經 講記 一》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