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笃信因果

  

笃信因果

  又修淨土者,當提倡因果。在上智之人,固本乎倫常,了知其所當爲,與其所不當爲者。對中下之人,若不將因果之說,詳細剖明,報應事迹,昭然揭示,何以警其操行,而束其身心。故因果爲入道之初門。且笃信因果,亦自不易。小乘初果,大乘初地,乃真能笃信因果者。初地以降,初果以還,一遇違緣,殺盜淫妄,且不可保,起惑造業隨之。而聰明之士,猶或小視因果,以爲此不過爲中下人告。不知粗知其意,不足稱爲信也。知而不能躬行實踐,亦不足稱爲信也。惟初果初地預流聖人,乃能不受後有。不受後有,不入色聲香味觸法之人,乃能稱爲笃信。(文鈔叁編卷四〈淨土法門說要〉)

  佛之所以成佛,常享真常法樂,衆生之所以墮地獄,永受輪回劇苦者,皆不出因果之外。凡人欲治身心,總不能外于因果。

  現在人徒好大言,不求實際,辄謂因果爲小乘法,實爲大謬。讵知大乘小乘,總不外因果二字。小乘是小因果,大乘是大因果。小因,是依生滅四谛[1],知苦斷集,慕滅修道;小果,是證阿羅漢果。大因,是修六度萬行[2];大果,是證究竟佛果。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有其因,必有其果,未之或爽也。

  所以不獨世間人皆在因果之中,即菩薩佛,亦不出因果之外。若謂因果爲小乘,則菩薩佛,亦是小乘矣。其言之狂悖可知矣。(文鈔叁編卷四〈上海護國息災法會法語〉)

  


  [1] 四谛,即苦谛、集谛、滅谛、道谛。此四聖谛括盡了世出世間的兩重因果,集是因,苦是果,是迷界的因果;道是因,滅是果,是悟界的因果。生滅四谛,此系叁藏教之說,主張因緣生滅實有。

  

  [2] 略則六度:一布施,二持戒,叁忍辱,四精進,五禅定,六智慧。廣則萬行,而六度是包括了菩薩所修的一切行門。

  

✿ 继续阅读 ▪ 因果普遍存在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