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彌陀經》解首推叁疏

  

《彌陀經》解首推叁疏

  西天文殊,普賢,馬鳴,龍樹。東土遠公[1],智者[2],善導,永明。或發願而說經,(文殊有《發願經》,普賢說《行願品》。)或注經而造論。莫不以此法門自行化他,普利含識。而古人欲令舉世鹹修,故以《阿彌陀經》列爲日課。以其言約而義豐,行簡而效速。宏法大士,注疏贊揚。自古及今,多不勝數。于中求其至廣大精微者,莫過于蓮池[3]之《疏鈔》。極直捷要妙者,莫過于蕅益之《要解》。幽溪法師,握臺宗谛觀不二之印,著《略解圓融中道之鈔》,理高深而初機可入,文暢達而久修鹹欽。奈流通既久,錯訛甚多。因校訂重刻,俾複舊觀。《彌陀》一經,得此叁疏,法無不備,機無不收。隨研一種,亦可知其指歸。遍閱叁書,方堪徹其阃奧。(增廣文鈔卷四〈重刻彌陀略解圓中鈔勸持序〉)

  


  [1] 慧遠(334-416)東晉高僧,居廬山,創立蓮社,弘揚淨土,爲淨土宗之始祖。雁門樓煩(山西崞縣)人,俗姓賈,爲別于隋代淨影寺之慧遠,後世稱爲“廬山慧遠”。

  

  [2] 天臺智顗大師之德號。隋開皇十一年(591),晉王楊廣從依智顗大師受菩薩戒,並尊奉爲“智者”之德號。

  

  [3] 蓮池(1532-1612)明代高僧。俗姓沈,名祩宏,號蓮池。常精修念佛叁昧,力闡禅淨雙修。居杭州雲棲山,因又稱雲棲大師,爲淨土宗第八代祖師。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