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印光大師說:
淨土一門,叁根 普被,利鈍全收。上之則觀音勢至文殊普賢,不能超出其外;下之則五逆 十惡 ,阿鼻 種性,亦可預入其中。使如來不開此法,則末世衆生,欲即生了生脫死,便絕無企望矣。
然此法門如是廣大,而其修法又極簡易,由此之故,非宿有淨土善根者,便難谛信無疑。不但凡夫不信,二乘猶多疑之。不但二乘不信,權位菩薩 ,猶或疑之。唯大乘深位菩薩,方能徹底了當,谛信無疑。能于此法深生信心,雖是具縛凡夫,其種性已超二乘 之上。
由以信願持佛名號,即能以凡夫心,投佛覺海。故得潛通佛智,暗合道妙也。欲說淨土修法,若不略陳諸法仗自力了脫之難,此法仗佛力往生之易,則不是疑法,便是疑自。若有絲毫疑心,則因疑成障。莫道不修,修亦不得究竟實益也。由是言之,信之一法,可不急急講求,以期深造其極乎哉。
若論念佛法門,唯以信願行叁法爲其宗要。叁法具足,決定往生。若無真信切願,縱有真行,亦不能生。況悠悠泛泛者哉。蕅益所謂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乃叁世不易之常談,叁根普被之妙道也。宜通身靠倒,庶親證實益耳。
吾人欲了生死,實不在多,只一“真信、切願、念佛求生西方”足矣!縱饒讀盡大藏,亦不過爲成就此事而已。
大家要曉得:仗自力修持,“自”有何種力?但是無始以來的“業力”,所以萬劫千生,難得解脫。仗阿彌陀佛的弘誓大願力,自然一生成辦。
阿彌陀佛萬德洪名,如大冶洪爐。吾人多生罪業,如空中片雪。業力凡夫,由念佛故,業便消滅。如片雪近于洪爐,即便了不可得。又況業力既消,所有善根,自然增長殊勝,又何可疑其不得生,與佛不來接引乎。
信我是業力凡夫,決定不能仗自力,斷惑證真,了生脫死。信阿彌陀佛,有大誓願。若有衆生,念佛名號,求生佛國,其人臨命終時,佛必垂慈接引,令生西方。
淨土法門超勝一切法門者,在仗佛力。其余諸法門,皆仗自力。自力何可與佛力並論乎!此修淨土法門之最要一關也。
好高鹜勝者,每每侈(音chǐ)談自力,藐視佛力。不知從生至死,無一事不仗人力,而不以爲恥。何獨于了生死一大事,並佛力亦不願受,喪心病狂,一至于此。淨宗行者,所當切戒!
來生做人,比臨終往生還難。求生西方,比求來生做人尚容易。
須知佛法,法門無量,若欲以通身業力之凡夫,現生即得了生脫死,離此信願念佛求生西方一法,佛也說不出第二個法門了。
彌陀如來在因地中,發四十八願,願願度生,中有“念我名號,不生我國,誓不成佛”。今者因圓果滿,故“我今念佛,必得往生。”
只要能深信,只要能發願,只要能念佛,無論何人,都可以往生去的。故曰:萬修萬人去。
念佛之人,若是一心念佛,不念世間家業兒女,決定可以蒙佛慈力,接引往生。無論修持久近,乃至臨終始得善友開示,一心念佛,或止念上十聲即命終,亦得往生。以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第十八願雲,若有衆生,聞我名號,志心信樂,求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由此因緣,平素不念佛人,臨終善友開示,大家助念,亦可往生。
淨土法門爲佛法中最平常、最高深之法門。若非宿具善根,實難深生正信。勿道儒者不易生信,即通宗通教之知識 ,亦每每以宗教之義論判之。致于此令博地凡夫,未斷煩惑,即于現生了生脫死、超凡入聖之不思議法,不但不肯自修,而且不肯教人修。以不知此法乃佛法中之特別法門,彼以宗教之義爲准,故致有此過咎也。使彼最初即知此義,則其利大矣。
本書集錄印光大師有關淨土修行的精要法語,爲欲修念佛法門而出離生死者之寶典,祈讀者時時翻看、切實遵行,以共作極樂之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