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不喜歡熙熙攘攘的人流…因爲那裏的人氣味很濃,人氣旺!其實有很多時候熱鬧也未嘗不可,因爲人間畢竟還有很多繁華的夢…不是你冷,就要繁華人間也和你一起結冰……重要的不是人間有多麼浮華,而是我自己的心有多麼靜!
75,“寂寞讓我如此美麗!”這是一句歌詞,很多時候享受孤獨是非常美好的…靜靜的面對自己,和自己好好聊聊,這個時代我們大多數人在追尋中走失!難得的孤獨我們卻害怕面對自己而去了KTV和酒吧,在那裏迷醉自我或心存狩獵。找個孤獨時光,手放在胸口,和自己好好聊聊吧…這必將是一個奇妙!
76,面對女性,如果我把她看的過分美麗,那是增加了欲望去看的;如果過分醜陋,那是增加了厭惡去看的。其實無論美醜,在這個世界上她都是“獨一無二”的美麗……重要的不是她美醜,而是我以什麼心態去看她。她只是她,不增不減。
77,常以爲皈依佛,就是去依靠佛……其實佛陀去世時親口告訴弟子“當自己依靠自己,莫要依靠外在!”真皈依就是確認這個世界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依靠,我們還能夠依靠誰呢?假如我們生病或者將要死亡,誰可以代替我們?唯有自己!學習佛法就是爲了明白:自己必須爲自己負責!不逃避才是皈依。
78,有時候很多人和事,我們希望馬上就遺忘!我們越想遺忘,那些東西卻越是在腦海盤旋……其實沒必要去努力遺忘,時間久了一切都會化爲塵土,叁百年後誰還記得誰呢?不能遺忘,是因爲我們依然非常在乎罷了!放不下的不是那些人和事,而是我們自己的執著。
79,佛陀教導做生意的弟子:財富分成叁份,一份用來投資;一份用來養家;一份用來幫助他人。
80,平安不是祈求來的,平安有平安的道!想想自己多麼渴望平安,別人也一樣的渴望平安,假如你破壞了別人的平安,你能夠平安嗎?請慷慨的給于他人平安……只要心安,一切平安!
81,佛法常常說“般若智慧”,這是很多人想要的!般若智慧不是一個茶壺,可以放在手裏把玩,這是一個指導生活的學問:大智慧是自己開心幸福同時也可以讓別人幸福,這叫做“自利利他”雙贏;小智慧是管好自己開心幸福,但是不傷害他人;愚癡的小聰明就是把自己的開心幸福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
82,我們常常會看到很多人,事,物。無論我們喜歡或討厭,那些事物總是在那裏,不會因爲我們的喜厭而有所改變……真正會看的人是看見自己心裏的東西,不會看東西的時候去添加了自己的喜歡或者討厭,而是去讓一切如其本然,結果培育出一顆平靜的接受和欣賞的心……看只是看,不增不減……
83,一來訪者,非常煩惱他的表現,說心裏常常有貪,嗔,癡……看見美女會多看,被人罵會憤怒,常常會莫名其妙的煩惱……其實他的問題在于“不接受自己”。以爲修行就是要沒有煩惱,這個怎麼一下子可能!有這些煩惱,證明很健康,內分泌沒有失調……然後去慢慢引導。
84,那個你認爲是自己的東西並不是你,只是一種幻相,由于迷惑,最初你誤認它是你自己,然後又浪費一生來滿足它、讓它快樂,這樣的企圖才是唯一沒有希望的。除非你知道自己在作夢,否則無法逃出夢的陷阱;要讓自己解脫,你必須明白自己的錯誤,然後從其中醒悟過來。事情就是這麼簡單,也是這麼複雜。
85,我們有一張口,巧舌如簧,這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可是我們往往用錯了這個會說話的幸福,看看那些想表達不清楚,想語言說不出的人們吧!好好的珍惜這個會說話的福氣,好好的說話……我們可以口吐蓮花,出語芬芳;也可以言若利劍,傷人無形。重要的是必須記住:你怎麼說人,人也將怎麼說你。
86,幸福是什麼?我以前也常常思考!有一次我大病到死亡的邊緣,瀕死的經驗讓我明白什麼才是真正的幸福……幸福就是此刻我還可以呼吸!其余什麼不是建立在此刻我竟然還活著的基礎之上的?離開了你的存在,你認爲的所有的幸福還在哪裏?幸福的基礎就是“此刻我還可以呼吸!”其余的定義隨便你無限延伸……
87,無論我們過去是多麼艱困,總是可以從現在開始!上一秒一旦過去,就永不會再來;下一秒還沒有來到;重要的是這一秒的我竟然還可以呼吸,幸福從來離不開我們此刻的存在,沒有這個人的存在一切才是無意義的!其實現在這一秒刹那間過去……只要你願意:每一個呼吸都可以是新的芬芳…呼…吸…
88,我們努力創造財富的目的只有一個“活的更加幸福!”可是我們往往是忘記了這個根本目的去努力的,結果眼睛裏只有錢…有了錢,我們失去了幸福;沒有錢我們覺得不幸…沒有錢我們不幸;有了錢我們不幸福,那麼有錢的人和沒有錢的人又有什麼區別呢?一定要時時記住“重要的是幸福,不是錢!”
89,我們常常吃飯不是因爲餓了,而是因爲“貪心”!貪心是沒有止境的,因此我們的吃也沒有節製,結果吃出許多病來!吃是爲了治療我們的饑餓,吃的時候慢慢的吃,傾聽我們的身體,體會每種食物真正的味道,讓我們的胃部告訴我們什麼時候該停,而不是我們的貪心和眼睛……淡有淡的味道!
90,人,在世界上,受外在條件的製約,這是“客觀的被動性”,外在有時候我們難以把握;但是內在的條件卻是自己可以創造的,這是“主觀的能動性”。如果只是去埋怨外在的不公平而忽視了自己的學習和修爲,忽略自己,看輕自己,消磨自己…那才是人生的大損失!是要在不滿中度過,還是要在自我實現裏超越?
91,存在中的沒有什麼是永遠堅固的,其實都脆弱的不堪一擊!一個事物看起來好像是不變的,那是因爲支持他的條件好與壞的力量基本持平而已……一切事物都是由衆多條件支持的,這就是佛教的“緣起觀”,一切都可以變好或者變壞,重要的是看你怎麼去維持平衡,並且創造向美好發展的那些緣起……權在自己手裏!
92,有時候我們想靜一靜,可是外來的某些聲音真是響個不停!因此常常很氣惱……其實,不是那個聲音來影響我們,是我們去影響了聲音。傳來的聲音是沒有標示“這是爲了影響某某人的安靜而響的!”聲音向各處發散,是我們自己跑出來和噪音連接!聽只是聽,聲音只是聲音,不增不減……
93,“阿彌陀佛”什麼意思?這是印度語言,譯成中文是“無量光明,無量壽命…”爲什麼?因爲阿彌陀佛在沒有成爲佛以前,發大誓言,要爲人們創造美好的世界,讓人們都過上清淨平等無憂的日子,因此他光明遍照壽命無限的去延續人們需要極其快樂的心願!人人都希望極其快樂的活著,這是佛教淨土人文的大貢獻…
94,有時候很多事必須忍耐,但是我們往往忍耐的非常辛苦郁悶,其實忍也可以是非常輕松快樂的!比如有時候公司高層說話我們不想聽,但是必須坐在那裏不能動,難受!其實很簡單,注意自己的心態和呼吸,可以把他們的絮叨話語轉化成王菲或者劉德華的歌曲……只要你願意!忍,其實很多時候是智慧。
95,極樂世界的人都是極其快樂,如果我們現在是個苦瓜,恐怕不會被極樂世界看中……極樂世界其實就是要極其快樂的活!
96,一位禅師說“能夠離開你的就絕不是道!”可以把這句話這樣說“能夠離開你的就絕不是幸福!”幸福從來沒有離開過我們,是我們背棄了幸福!此刻反觀自己,竟然可以呼吸,可是我們從來沒有以爲可以呼吸就是幸福;我們竟然可以走路,可是我們從來不曾覺得會走路就是一種幸福……我們的幸福還有很多…很多…
97,痛苦來自于不斷追尋,而幸福源于當下;追尋即預示了此刻的不滿。所以佛陀常說“我已經停下!”經文也說:止息,無欲,寂滅,涅槃……
98,靜靜的坐下來,身體端正,讓心回來……此刻,注意自己的呼吸,就只是靜靜的注意呼吸就好了!心中的雜念就讓他自然的飄過就好了,有雜念是個好消息,因爲我們平時心太散,是注意不到自己的心念的!此刻只是靜靜的坐著,讓一切自然發生,自然消逝……我們只是保持覺知,開始呼…吸…呼…吸…
99,站只是站著,保持身和心的同在……觀察自己獨立于天地之間,此刻只有自己面對自己,體會自己的獨立存在性!觀察自己有什麼???伸手不及,我們其實一無所有!無論我們的地盤有多大,此刻我們就是一人,並且事實上就是一無所有!真正明白自己一無所有的人,才能知道什麼是真正的擁有。
100,佛教有以走路爲修行的方法,就是用心體會當下走路的感覺,但是不是去分析誰走的?怎麼走的?走的是什麼路……而是單單的“走只是走”,保持覺知,身心合一,看著自己走……生活中可以經常練習這個方法,讓心回來。現在的人太忙碌了,但路我們總是經常走的,只是不知道自己在走路罷了!
《雲鄉禅師 法語一百則 之十一》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