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要禅修的弟子們:少事,少業,少希望,就可以平靜的安住在禅境裏。今人事業太多,希望太大,一直處于“待機狀態的心”是不可能進入禅境的!
67,今日農曆十一月十七,阿彌陀佛聖誕。阿彌陀,譯爲無量光(空間無限大)無量壽(時間無限長)。因此,這一佛是一切佛的總和,念“阿彌陀佛”即念一切佛的名字。此佛居“極樂世界”,意思是:極其快樂的活在世界上。念佛想上西天的,先看自己快樂不?再看極其快樂不?快樂是極樂世界的入場券吖!
68,修行不光是你可以靜靜的坐在蒲團上幾個小時,還有平常時候面對許多紛雜的人事,你依然可以氣定神閑處變不驚。
69,時刻感覺得“自己正在存在”這是真正的禅修行者所要達到的境界。
70,一件事情你必須嘗試,也許要錯誤幾次,每一次你都留心爲什麼錯誤,一定會有一次恰到好處……這就是修行!
71,心的本性猶如虛空,廣大涵容,湛然不動!一切雜念妄想等等就是這虛空的雲,沒有這些虛空一片寂沈。因此,禅修沒必要害怕這些雜念妄想,並且再妄想去祛除,就好像要祛除天空的雲。只需看著,欣賞他來來去去,而你是那湛然不動廣大無垠的虛空之城!當不再抗拒一切,而能夠涵容,就靜了……這就是心的本性。
72,佛陀與弟子遊經一片田野,佛陀突然說“毒蛇”,弟子也說“真的是毒蛇”,農夫聽見去看,哪有毒蛇,明明一堆金子啊!不久國王調查金庫失竊案,有舉報農夫暴富,原來強盜偷後來不及帶走遺失路邊,農夫因此被逋。臨刑處死,大悟佛陀遠見——貪心遠勝毒蛇!蛇毒尚可救治,貪毒難救!
73,佛法的一切禅修,都離不開觀察“身心”,佛法叫做“四念住”——身體感受,心理念頭。只要不斷觀察自己的身心,我們一定可以發現“無我的真相”,這就是佛陀說的:“所謂“我者”其事如幻,不久磨滅!”
74,禅修——從古到今最好的提升性靈的方法。更加是現代人的“救命稻草”。
75,《金剛經》說:無我,無人,無衆生,無壽者!那究竟還剩下什麼?
76,不刻意去取悅任何人,同時也不刻意去觸怒任何人,讓我們如風中的樹一樣自由自在的搖曳著……
78,昔祖師問弟子:現在你如何用功?答:譬如牧牛,執杖視之,不令犯人苗稼。(修行如同牧牛,不要輕易讓心的覺性走失,要時時刻刻觀照,看看自己在不在當下,如果在就“自在”!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79,默觀吧!默觀你將發現真正的“解脫之匙”……
80,觀心——圓同太虛,無欠無余,良由取舍,所以不如!只要你即刻開始默觀,你不覺得就在這當下的靜默裏,你一直都在嗎?那個常常被我們遺忘了的“存在”不是“一直都在”嗎?你一直都在“向外而覓”,殊不知“向內而觀”……和我一起靜靜“默觀”吧!因此,我將這個地方的禅修堂取名爲——〔默觀堂〕。
81,欲修行——“戒律規則”是第一步,“法的正見”必須緊緊跟隨,“禅修”是基本功課;還有重要的一個基礎就是“福氣”,沒有福氣就是天天禅修打坐也不會有多大提升!培植自己的福氣,多爲大衆做事服務,放下“以我爲尊”的觀念,舉手之勞成人之美……厚福之人,自然有大慧。
82,你必須依靠智慧去穿越煩惱,絕對不是修負氣!要記得:你修行的只是智慧,不是肚子脹。
83,修行,以因果爲重;觀人,以德行爲尊;處事,以做人爲主;讀書,以通達爲能。
84,昔一僧欲住某寺,一老僧言:汝與此,僅一宿早粥之緣爾!僧未信然,乃于午後投宿,未料律寺持午,遂空腹眠。次早果食粥,心思午齋必食,老僧胡言爾!然未午竟犯律則,觸怒衆僧被擯。後問老僧言:汝前世爲僧,挂單于寺,衆僧坡事,汝心存怨言,僅搬磚幾塊,感果如此!”始信因果不虛,一切自有因緣在。
85,星期天,你也可以抽出半個小時或者一個小時,按照這個方法試一試禅修。#行禅#——走,只是走,沒有其余;#坐禅#——坐,只是坐,沒有期待。褪去一切帶著“欲望的行動”,回複“行動就只是行動的本身”……不附加任何期望的行動,本身就是解脫了!
86,#行禅#——走路本身是解脫的,總是在走上賦予太多其他,以至于“走,不是走”,行禅就是要讓“走,只是走”,身心合一,了知當下的一舉一動的走。#坐禅#——本身不是爲了一個什麼,不要心存“期待”,而是“什麼都不爲”,就是靜靜地坐著,看著身及心的一切動靜……
87,苦,其實是修行路上最好的老師!
88,修行,一定要平平淡淡,自自然然……
89,“平常心是道”——我們總是不斷折騰,希望自己不平常,與衆不同,其實修行就是“回複平常”,吃飯穿衣上廁所……一切正常!涅磐是“平息折騰”的意思,依靠不斷折騰的修行,修不出真正的涅磐!
90,面團是有“柔和”的個性,因此會化掉剛猛的力量,不能猛力揉搓,這樣費力不討好!必須柔和均勻的用力,如果帶著“正念”就更好了,體會用力的強度,面塊回給你的反作用力,然後將以“耐心”收功夫……一切事物,你也都可以讓它成爲“禅修的藝術”。
91,一切都是一種錯覺!
92,法師,能不能“通俗易懂”解釋一下輪回究竟是怎麼回事?答:爺爺生爸爸,爸爸生兒子,兒子生孫子,孫子生曾孫……祖祖輩輩都做著同樣的事情!走不出一條新路來,這就是輪回。
93,得到了你所渴望的和沒得到你所渴望的,同樣另人失望!因爲永遠不滿足……
94,有求皆苦,無求即樂!
95,愚人只知道追求財富和名譽,這些對自己究竟有多少利益?可能瑣碎了他的幸福,並且讓他剛愎自用……面對死亡及煩惱,財富與名譽似乎加深了他的痛苦,因爲他更加放不下他的一切!
96,色彩豔麗的假花,不能夠給佩戴者多大的利益;聽聞佛法,不能夠身體力行也沒有多少意義!
97,當一個人的言談和舉止懷著良善動機時,快樂就會如影子一樣跟隨他!
98,昔在寺院竈房洗菜,每天都要洗一籃子土豆,一個個洗淨刮皮非常費勁,後來老和尚手把手教我——半竹框土豆放在水龍頭下,一邊放水一邊搖晃攪和,不多大功夫,土豆們自己磨合幹幹淨淨。老和尚說:修行人亦如此!大家一起相互磨練,直到一起成就修行,一個人關在房間的修行是經不起煩惱勘驗滴。無上秘笈
99,無論面對什麼都可以好心情,只有好心情才是屬于自己滴……笑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100,人海茫茫,回眸一笑亦是一個因緣,何況菩提道上的道友法眷,怎麼能夠輕易忘記
《雲鄉禅師 法語一百則 之四》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