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鄉禅師 法語一百則 之五
1,自性見——這是一切錯覺的開始,也被稱之爲“無明”,就是不明白緣起無自性的事物真相,當悟道一切煩惱皆是自己最初的錯覺造成,那就是“明生”,解脫的開始……生死以自性見的錯覺開始,也以這個錯覺的消失爲結束,這就是常說的:從哪裏開始,從哪裏結束!
2,世界是一半一半滴!想要圓滿的是貪心,只要自己喜歡的一半的是貪心,拒絕不好的一半的還是貪心……很多時候努力修行,渴望圓滿是在修貪心——真正的修行其實只是放下這些渴望,與圓滿不圓滿沒關系的吖!
3,平等——有人大談平等,細聽其實不然,他要的平等是因爲那些他沒有得到!我以爲平等是:我們都會死,沒人例外;我們都只活在當下這一秒,無論你壽命長度;我們都只能成爲自己,無論你模仿別人有多像;我們注定孤獨,無論你有多少眷屬都無法替代你活著;我們受人類身體的局限,再折騰也還是人。
4,生活裏你可知道你其實一直是個戲子!演出你不想演的節目,重複你不喜歡重複的角色
5,開口就“心性空有”一番,其實自己什麼都還是執著的一塌糊塗!煩惱重重……更有大談“神通”的,孰知自己所謂的神通,也可能已是“神”經病的“通”道!觀音菩薩說:從聞、思、修,入叁摩地。實在是最好的方法,免得多少“盲修瞎練”。神經道與正常道是有很大差別滴!
6,沒有人可以遺棄你,一定是你自己忘了我們生來就是孤獨的——獨生獨死,一切皆然!難道有人會有例外嗎?享受孤獨,你會發現恰恰只有在孤獨的時候我們才是完整的。
7,那個人不認爲自己是最優秀滴?
8,誰不希望“走光”(走向光明)?但是又有多少人願意打開心門,讓光明進入?心門必須打開,才有可能迎接燦爛光明!
9,人類心理上有兩種根深蒂固的觀念——自衛與自存!爲了自衛,創造上帝,取得安全與依祜,就如小孩子依賴父母;爲了自存,想象出靈魂(神我)不滅的主意,希望恒古長存。又因爲愚昧,懦弱,恐懼及貪婪,人類太需要這兩樣東西來安慰自己,因此他緊緊地,狂熱的抓住他們。人類,真是太神了!
10,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我們總是不愛惜自己,折騰自己,美其名曰“我不會放過你!”事實是“我一直和自己過不去!”。佛法所謂“放下屠刀”其實是“放下”自己那把一直在“屠”殺自己的“刀”,就“立地成佛”了。我們許多人只是自己一刀一刀在割自己的心罷了!!!淚奔。
11,人,如果無法反省自己,徹底而深刻的看見自己的缺點及不足,偏執及脆弱,講什麼“修這法,行那行”,都是“肌無力”滴!
12,如果一個男孩想爬上一棵樹,你若阻止他如此,他可能會憤怒怨言!但是,如果你能夠讓他發現他確實爬不上去,他會自己因爲不可行而“心甘情願”——這是善教導的秘密。
13,聰明正直——任何人哪能沒有一點差錯呢!有了差錯能及時察覺,這就是“聰明”;察覺錯誤後,不爲自己護短,並能及時糾正,這就是“正直”!(傳說這是城隍顯聖時候說滴,真好!)
14,當信仰偏離理性時,它就成爲“迷信”;當它與理性對立時,更加可怕!而當與理性結合時,它使得理性不再是一種簡單的智力遊戲……這信仰一定會化爲生命的全部!
15,路邊的小花,無人理睬,沒有誰欣賞,但是他依然如此這般開放,這就是風骨
16,有緣相遇,並且爲了追尋快樂而結伴同行,這是多麼殊妙的緣分啊!
17,當枝頭飄落黃葉,你可曾看見“無常”!傳說以前無佛出生,一些根基“非常”的人因爲看見“飛花落葉”而悟道——一切皆是衰敗脆弱之相……
18,俗話說:滴水之恩,湧泉以報!那麼,法水之恩,如何以報?
19,偶的偶像印順導師曾今對他的一位弟子~證嚴法師(慈濟功德會創辦人)如是說:爲佛教,爲衆生!
20,爲甚活著
21,掌控,一定會帶來痛苦(掌控的內在機製其實是強烈的渴望與不安全感)!無我——就是讓一切自然發生,自然結束……“我”現在要休息一下啦!
22,遇見負面情緒總想去做些什麼!不外掩蓋、替代、發泄…其實,有時候就什麼都不做等待看看,也許你就發現奇迹——情緒就像一團煙霧,終究灰飛煙滅,不會永存,好壞情緒都一樣會離開…沒什麼大不了的!其實一切最初只是一個想法,執著他是真實的就壓跨了自己。
23,無事不登叁寶殿——一說:平常不修行,有了事情才想起去拜佛。一說:沒有事情不要去佛門淨地打擾,免得不恭敬招致罪過。去佛教寺院最好是可以提問佛法,修行良善,提升人格,淨化身心……無事不登叁寶殿!
24,假如一個人能夠痛改前非而開始行善事,就如同明月不受烏雲的遮閉,能夠照亮大地!
25,朋友的讒谀有時候會敗壞我們的警惕,同樣敵人的侮辱也可能避免我們再犯錯誤!
26,佛說——妻子應以五種方式對待丈夫:一,處理家務井然有續;二,幫助丈夫的親屬;叁,對他忠貞不二;四,聰明的管理及分配丈夫的薪饷所得;五,勤勞而不懶惰。
27,佛說——丈夫應以五種方式對待妻子:一,稱贊對方優點;二,不輕視對方;叁,對她忠貞不二;四,授予處理家務的職權;五,常送給她精致的服飾。
28,看到令自己恐懼和擔憂的情緒,不要繞行。更不要被它控製。什麼也別做,靜靜地穿越它。只要成功穿越一次,你就再也不會怕了。穿越它。
29,任何痛苦的産生都是因爲你有所期待。對于外在的不能有所期待,對人或對物都不能。一絲的期待也沒有,然後你就自在了!
30,面對自己是很有意思的事情。真正做到面對與觀察自己的身心,才可以享受孤獨。而不是一邊孤獨一邊生氣。
31,所有衆生都渴望安樂,爲了自己的安樂以刀仗殺害衆生的人,以後不得安甯!
32,通常發生這個情形:當一個人經曆了一個壞醫生的診療之後,他連好醫生也從此不再相信!
33,假如手上沒有傷口,就可以拿著有毒的東西而不被毒害。同樣的道理,假如沒有做過惡的人,又怎麼會承受惡的果報。
34,一切皆有因緣!不必羨慕他人所得,看看自己怎麼創造善緣……
35,不嫉妒,不貪婪,不嗔恨,沒有私欲,在所有情況下內心都保有那份淡定,這就是高尚!
36,甯靜來自內心,勿向外尋求!放下過去的煩惱,不擔憂未來,莫執著現在,你的內心就會平靜。
37,我們被聲音打擾,不是因爲那聲音在響著,而是因爲我們障礙了聲波。聲音並沒有挂著一個標簽,注明它就是專門吵你的。是你自己內在的煩惱吵到了你!
38,真見這個世界“一切皆在頃刻之間謝滅”!對一切就自然不會有強烈的留戀,“出離心”從此以後真正開始……
39,“拿起”不見得就是擔當及勇氣,因爲我們不具備“看清真相”的智慧,往往拿起後才覺得這是“煩惱”吖!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有木有吖?
40,雲峰寺簡介:專門培養禅修的道場——沒有許多條框,來人都是主動發心,自己約束管理自己修行,寺院不販賣任何東西,食宿免費,清靜簡單…同以“佛陀”爲師,以“法”爲中心,禅風自由自在,不以“凡夫俗子——人”爲領袖,不“造神(個人崇拜)”大家共同在“佛的遺教”引導中前進!
41,別人認爲你是那種人並不重要,重要的你是哪一種人?遇到批評,先看自己是否“問心無愧”,如果問心無愧自然“心安理得”!
42,有些人“自以爲是”到了水潑不進,業障遮住善根嚴嚴實實,對于這樣的人,那就只有“慈悲等待”等待他自己善緣成熟了!
43,別人對你好,因爲你們前世有緣;別人對你壞,因爲你們前世有冤。但不管對你好或者壞,你會被他影響,那是因爲你的心跑過去了。我們的存在只在這裏,不在別處。回到這裏,守住這裏。安住在當下才是完美的。只要你還在追逐,就不可能完美。于是在不完美裏輪回。
44,一個人越清高,往往就越銳利,像一根針,自己站立不穩,別人接觸到也會痛。做人要像大地一樣,寬厚,平坦,讓所有的人都可以走來走去,而不是去分別所謂“好人”或“壞人”。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45,輪回豈在遠方,一念返觀,當下你就看見輪回!
46,無論如何?修行人必須真誠,這是重要的!真誠無僞無過失……
47,如果一件事,連生氣都不能解決,那就別生氣。
48,我只存在在此刻的當下!全然的存在,全然的圓滿解脫——佛——覺醒的完全顯現。
49,身心同在,即是當下!身心分離,當下不在。
50,身體要依靠食物來滋養,才能保證健康;心靈要依靠智慧來滋養,才能保證安詳。
51,假如你的慈悲不包括你自己,那這個慈悲就是不圓滿的!這也是《慈經》裏面爲什麼先說:願我快樂!然後才是“一切衆生快樂”的原理所在。一個無法愛護自己的人又如何能夠真正的愛護他人……
52,別折磨自己,要善待自己。你嘴上說要度盡衆生,卻忽略了離你自己距離最近的一個衆生,就是你自己。
53,說話要輕,論點要精;做事要專,做人要寬!
54,蓋世功名,驚人富貴怎敵的過無常之力——一切都在迅速生成與衰敗!
55,人在慈悲的同時恰恰改變了自己,就在這同時你的世界也開始改變!
56,人生中有兩件事不能做,一是控製,二是改變。尤其是對人。但不控製,不改變,不等于對所有人都冷冰冰的。慈悲!慈悲!
57,我們的人際關系何以如此複雜而糾結?根本就是我們總是相互有太高的期待,希望另外一個活生生的有思想感情的生命必須“如我所願”,這個怎麼可能!土豆只是土豆,紅薯依然是紅薯……我們唯一能夠做到的就是“隨順個性”,佛法才是真正的“以“人”爲本”!
58,我們總是想掌控別…
《雲鄉禅師 法語一百則 之五》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