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鄉禅師 法語一百則 之六
1,晨醒即微笑,美妙在心中,過好每一刻,慈眼視衆生!(^_-)
2,幸福就是這當下的感覺!你感覺不到,就沒辦法幸福……感覺到了,就是幸福……腳著是啥就是啥!
3,“佛法即是活法”——學佛之後,你一定會發現“人生竟然還可以這樣子活法”——隨心入禅境,曠達話人生……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4,造物所忌,曰刻曰巧;賢聖處世,惟厚惟寬!
5,太過自由,不見得好!
6,施比受快樂!
7,你必須學習微笑,因爲微笑或哭泣只有你自己感覺得到!別委屈自己,微笑吧!當你對世界微笑,世界也正在對你笑(^_-)
8,存好心,說好言,做好事,一切皆好;存薄心,出薄言,行薄事,處處皆薄!
9,寺院的大門進去,天王殿迎面而看見的第一尊像就是大肚笑佛~彌勒菩薩,什麼意思?學佛,進佛門第一件事情就應該是學習開心。也許你帶著憂愁來,但是一定要帶著歡喜離開。(^.^)
10,#禅修#最好的地方~就在你此刻身體所在的地方,就在你心裏!
11,願我自己充滿慈愛,願我一切安好,願我平靜而自在,願我快快樂樂……(找個地方,靜靜地坐著,對自己重複這些話語……讓心充滿慈愛!)
12,你正在努力,一心想要控製錢,結果錢也同時正在控製你!“信不信由你,反正我是相信了……”
13,正念——覺知你當下的身心,看看正在發生著什麼?這就是修行……
14,把絕境走成絕技,把絕境走絕,方顯智慧。
15,鳥在佛頭上拉屎。一客見,頓失信心,“佛真有靈,何以致此?”一客見,忙頂禮膜拜,“佛真有靈,慈悲若是!”雲鄉子曰:同是一“屎”,心態不同,昭然若揭,兩個世界!
16,很多時候,無需語言!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17,生日,在佛教是對母親表示感謝與懷念的日子!十月懷胎,雖日日呵護,日日危險,最後的生産對于母親,這是最危險的事件。母親冒著死亡的危險,助緣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我們以爲這是“生日”,但是對于母親這是一個“難日”。有慶生習慣的人民,請勿忘你的老母…
18,刀子有刀鋒,刀背,刀柄這叁者,拿起刀子也同時拿起叁者。你可以只單單拿起刀刃嗎?沒有這事情!同樣,拿起樂,苦便一起跟著;拿起好,壞也一定來了……
19,想象自己比別人強,這是不正確的;比別人弱,這是不正確的;和別人一樣,這還是不正確的!我們只是自己……
20,一塊石板對石佛說:同是石頭,憑什麼你被人頂禮膜拜?石佛淡淡的對石板說:因爲我曾被千刀萬剮、又被千琢萬磨,而你僅是被一刀劈開就停止了磨難!
21,爲什麼我們要集體自殺?科技的盲目發展如果遺失了人類性靈的升華,造成我們集體自殺,那真是代價太大了••••••如果我們沒辦法停下來思考思考,結果恐怕是指日可待!
22,所謂痛苦,會在欲望的升起時,自然來臨。所謂幸福,會在欲望的暫息時,自然來臨。
23,惠我者恩小,攜我“修善”者恩大;傷我者惡小,導我“爲惡”者仇大。
24,佛說:衆生無始以來輪回受苦,所流的眼淚遠過海水之多!
25,#問心無愧#,常常把手放在心上“問心”,問問自己:假如別人這樣等待我,我會怎麼樣呢?這樣就明白自己該怎麼做了——用自己希望別人對待自己的方式對待別人!如此則處事“無愧”,此謂——問心才能無愧。
26,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放下“自我”意見,讓世界自己運轉看看是什麼情況?也許你對很多事情從此以後的看法將大大不同……
27,#禅修#——靜下來,關注你此刻身心正在發生著什麼?是謂“活在當下”。
28,“虛榮”會帶來“虛弱”,于是乎“需要很多”來補補!結果折騰來很多可有可無的東西……
29,努力工作的目的是有一天可以去“休閑”,結果我們越努力越忙,越忙越努力,最終變成了“奴隸”。
30,斤斤計較,時時煩惱,心意豁達,自在逍遙!
31,儒家學行之“慎獨”,雖孤處暗室,必恭敬若有神明。
32,沒有放不下的別人,只有放不下的自己!
33,虛靜寂寞,平淡天真,非去非來,勿忘勿助!
34,如果就只是端正的坐著,看著不安與恐懼,他們終究會離開……如果爲了逃避這些感受,而折騰許多其他東西,只要一安靜下來你就會發現他們還在!
35,見他不是,萬惡之本;見自過處,萬善之源。
36,富貴貧賤,總難稱意,知足了當下即稱心如意;山林泉野,無恒主人,欣賞者頃刻便被爾擁有!
37,要足何足,知足便足;想閑不閑,偷閑即閑…
38,歡聞人過,不如審察自惡;喜道自功,不如傳揚他德。
39,悟道……這是最神奇的一件事情!沒有“思想者”,卻有思想;沒有“看者”,卻可以看;沒有“聽者”,卻可以聽;最後有生有死,卻沒有“生死者”,你知道這有多麼奇妙嗎?
40,所有都可以忘了,千萬記得你只能夠“活在此刻”,這是重要的修行功課,假如你不在此時此地,你還要等待何時何地呢?
42,修行本來是一件簡單、輕松、快樂的事情!如果你真的覺得修行的已經很累了,我常常會放下一切的神馬“修行”,去看看螞蟻上樹,看看魚及天上的鳥……或者自己做一點美食,去遊曆一段時間……你會發現,修行一直都在,因爲,“有修”而來滴,一定會因“無修”而去!——道不屬修,只此不汙染。
43,禅修——試試吧!讓“身心合一”,保持“當下的覺知”,無論你此刻正在幹什麼都要理解你當下的心動及行爲……除此而外,沒有別的什麼了!
44,行以徐而穩,立以定而恭,坐以端而敬,言以輕而和。
45,涵養沖虛便是身世學問,省除煩惱何等心性安和。
46,能容小人是大人,能培薄德是厚德!
47,愛,就在你心中。不要埋沒它,要常常用"愛"做事情,就是儒家"仁"的境界。
48,安詳淡然,修性事功;慈悲真誠,處衆無礙。
49,用“受害者”的眼光看世界,則怨恨滋生。用“救贖者”的眼光看世界,則神性湧顯。用“無我者”的眼光看世界,則慈悲充盈。
50,多說無益,但修自己,諸位我們都必須好好努力,從身邊的小小事情做起:舉手之勞,成人之美;點頭微笑,布施歡喜;敬上謙下,彬彬有禮;勿忘勿助,守志不移。
51,以鏡自照見形容,以心自照知吉凶!
52,靜坐——然後知平日之氣浮,守默——然後知平日之言躁,省事——然後知平日之心忙,閉戶——然後知平日之交濫,寡欲——然後知平日之病貪,修慈——然後知平日之行刻。
53,智慧的人,不但可以把未來“打算”的好,重要的是他還能夠把今天“過”的很好……
54,快樂與痛苦就像白天和黑夜難以分開,假如你一直要白天,是否對黑夜公平?而且也不可能永遠是白天,就像不可能永遠是痛苦或快樂。黑白交替,苦樂轉換,或長或短,自然而然,不自然的是自己的貪圖,破壞了自然的轉換,還以爲自己可以掌握乾坤,創造快樂,其實是製造刺激與下一個更深的苦悲。折騰吧!
55,被罵,沒必要難過,不是因爲你真的很差,多半因爲他“心情不好”,你是要和他一樣心情不好開始對罵,或一個人去生悶氣?還是要“慈悲心腸”愛他,說出安慰柔軟的語言以開解他呢?
56,#禅修#一段時間後,你還是感覺到一點點長進都沒有,你依然在經曆痛苦、憂傷、沮喪、失落等負面情緒……可是,你有沒有發現你現在可以更加清楚的看著這些情緒,這是一個好消息,以前總是莫名其妙的煩,現在可以清楚的知道爲什麼煩,改變——就是從知道“爲什麼煩”開始滴吖!
57,不需仰視他人,也不需俯視他人,但必須平視衆生!這個都沒有做到,是因爲我不能平視自己,不是把自己看高了些,就是把自己看低了些……平視自己,才能平視衆生。
58,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竊名;上士閉心,中士閉口,下士閉門。
59,話說:很多事你“接”不接,都得“受”;那就學習“接受”吧!
60,“世界上最大的茶幾有960萬平方公裏,上面放著13億杯具!”爲什麼?爲什麼要這樣說?可不可以這樣說:世界上最大的茶幾是個圓形滴,上面寫滿無數個杯具的墓碑!
61,無論此刻你身處何地,心處在什麼狀態,你都要正念正知,時刻觀察自己的狀態這就是很好的禅修方法了!深刻觀察,你就會看見什麼使得你受苦?什麼使得你避免苦?這就是四念處的禅修與四谛道的配合,佛說這樣一來就可以“究竟苦的邊際”。
62,由吃素達到“素心,素口,素行爲”!
63,聽見有人不實際情況的貶低自己,不要急于反駁,因爲他需要的是凸顯一些自己!應該給與他贊美——因爲他還沒有明白“當我們努力貶低別人的時候,是否真的就能夠凸顯自己?”
64,佛法的“平靜”不是得到滴,是因爲修行後你發現了“他一直都在”!
65,我們看問題總是在全面裏抽取自己喜歡的一部分,這個本來沒有問題,問題是:我們以爲自己的選擇就是全部,結果抹殺了另外的選擇,也忽略了另外一路方法的存在!其實,放下自己的看法,冷靜觀察——別人沒有按照你的方法論,他也許同樣可以把一切處理的很好!不一定要“非我不可”吖……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66,以前家師告訴我:要成聖人,先“裝”聖人,裝的久了成了習慣,也就離聖人差不多了吧!所謂“莊嚴”也就是“裝(莊)”的非常“嚴”密,也就成了“裝嚴”吖……
67,人總是不滿現在擁有滴,向往自己沒滴,羨慕人家正在享受滴……
68,人注定孤獨!把孤獨的人生,活到不孤獨,才是真正的高手……想不孤獨,…
《雲鄉禅師 法語一百則 之六》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