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965年生。13歲出家,17歲到泰國讀佛教大學,畢業後,1989年來臺灣,任教於開元禅學院,教授巴利文、梵文、佛學。並於成功大學攻讀曆史語言研究所,1995年獲得碩士學位。現任教於原始佛教學院,臺南開元禅學院、德化堂。
法藏講堂
原始佛教學院臺灣‧臺南縣歸仁鄉民權八街85巷1號Tel:(886)(6) 230-1406 ; 090-801585慶定法師1950年生,14歲在國內傳統佛教出家學法,十多年前認同四念處是可見、可知、實際的佛法後,於八年前開始原始佛法的推動。目前法藏堂較積極於選擇近代學者原始佛教的著作,倡印流通。曾提供講堂場地供新雨社辦禅修及演講,也與其它道場共同推展原始佛法。現任原始佛教學院院長。
慈蓮寺臺灣‧臺南縣左鎮鄉岡林村10號Tel:(886)(6) 573-0047, 573-0105;Fax:(886)(6) 573-0184板橋精舍臺灣‧臺北縣板橋市田單街49巷1弄17號Tel:(886)(2) 2251-9596慈蓮寺臺南蓮華精舍臺灣‧臺南縣永康市小東路685巷9號Tel:(886)(6) 311-5695 ;Fax:(886)(6) 312-3454網址:http5730047.tw.to本寺由大願法師創建。環境幽靜,占地六甲。由大乘佛教轉原始佛教四念處修行。
高雄 共修會臺灣‧高雄縣鳳山市澄清路139巷11號Tel:(886)(7) 742-1148;742-4882鄭小姐每星期二《雜阿含經》讀書會。
臺灣原始佛教中心臺灣‧高雄市苓雅區四維四路5號5樓之5Tel:(886)(7) 331-9857;Fax:(886)(7) 331-8912創立於1995年3月。創立人阿難陀法師 (Bhante Pannila Ananda,斯裏蘭卡籍)阿難陀法師在斯裏蘭卡的寺院:Raja Maha ViharayaAttanagalla, Urapola (W.P.)SRI LANKA Tel:(94) 33-80233
正覺學會臺灣‧高雄市前鎮區興仁路167巷20號Tel:(886)(7) 802-1340 吳靜芬; 801-6884香雲小築:嘉義縣中埔鄉同仁村荖園仔18-4號Tel:(886)(5) 253-5096創立人:本修法師,37歲,福嚴佛學院畢業,教葛印卡禅法及帕奧禅法。辦一日禅、十日禅。
馬錫山禅修中心 (靈佑寺)臺灣‧花蓮縣光複鄉大華街109巷12號Tel:(886)(38) 701-367; 703-306E-mail:pm1712 @ ms22.hinet.net創立人悟達比丘1940年生,1981年出家,1988年接任靈佑寺,約在那時接觸原始佛教,近年來則積極學習與推動。曾參加葛印卡的十日禅。1996年曾到緬甸馬哈希禅修中心實修十個月。經常舉辦禅修活動。
甘露精舍臺灣‧臺東縣關山鎮永盛路3之3號Tel:(886)(89) 931-618 (早上)創立人:宏真比丘尼(1952年生)。目前以自修爲主。
Myanmar 緬甸
前 言
位於亞洲的東南方,海岸線部份濱臨安達曼海(Andaman Sea),和孟加拉灣(Bay of
Bengal),國土與孟加拉、泰國相鄰。面積678,500平方公裏(臺灣的18.8倍)。熱帶型的氣候,從五月底到十月初,約有五個月爲雨季,經常連綿下雨,比較潮濕,但是天氣不熱,適合禅修。雨季過後就很少再下雨。十一月中到二月初爲小冬天,在一月最冷也才15度左右,適合禅修。叁月到五月中比較乾燥和熱,最高溫約在叁十叁、四度左右。時差比臺灣慢1.5小時。人口48,081,302人 (1999.7.估計)。平均壽命54.74 歲。佛教89%、基督教4%
回教4%、其他3%。語言:緬語 (Burmese)。民族:緬甸人68.9%、Shan(百夷人)8.4%、Karen(克倫人)6.2%等少數民族,在上緬甸Mandalay有很多華人,多數由雲南來的移民。政治體製:聯邦製(軍事獨裁)。緬甸爲中南半島最大的國家,它是一個佛教國家,人民生活與佛教的關系極爲密切,甚至有一普遍的說法:「要做緬甸人,就要做佛教徒。」全國各地都有佛塔和僧院,優雅尖錐狀的白色佛塔,構成緬甸風景的基本部分,緬甸因此常被稱作「佛塔之國」。緬甸的佛教對保存和發揚上座部佛教有極大的貢獻,在十九世紀,緬甸淪爲英國殖民地,佛教傳統受到破壞,到1948年緬甸獨立,佛教又恢複了重要的地位。現今緬甸僧團,主要分九派,哆達磨派(Thudhamma)、瑞景派(Shwegyin)、達婆羅派( Dvara)、藝敦派、韋努濕派、木各具派等。哆達磨派是最大的派別,約占全國比丘人數的85%,戒律較寬。瑞景派由瑞景法師於19世紀創立,戒律、組織較嚴格。達婆羅派由奧波法師1855年創立。叁派對叁藏聖典同樣遵奉,唯戒律上、生活儀節略有差別。緬甸的佛教禅修的氣氛可能較其他上座部的佛教國家濃厚。緬甸人更關心他們的宗教,並願意花更多的時間在寺廟裏禅修,以淨化心靈,但是長年累月的禅修,也僅是少數的行者,其余的佛教徒致力於儀式、學術研究和社會服務。緬甸超過一萬座寺廟當中,約有一千間是禅修道場。緬甸位於熱帶地區,季節分叁季,10月中旬至 2月中旬是涼季,諸多觀光旅客或行者皆喜歡此季進入,2月中旬至5月中旬是夏季,平均溫度爲攝氏30度以上,酷熱難耐,有些人即往北部上緬甸避暑,5月中旬至10月中旬是雨季,7-10月是出家僧衆雨季安居,精進辦道,也有很多老行者會放下世務雜事,進入道場和出家僧衆共修。若欲到緬甸長期修行者,應事先向欲前往進修的道場申請sponsorship,否則以觀光簽證28天內必須離境。觀光簽證者入境時須在機場換300美元的FEC(外彙券),外彙券等同美元使用,若離境前未用完,可換回美元。黑市1美元約300~400緬幣(kyat)。長期行者,在入境後一、二周左右即要申請禅修簽證(Meditation Visa),兩寸照片約十張,叁個月至一年,叁個月費用36美元加9美元FRC(外國人居留證),一年費用90美元加9美元FRC,請人代辦小費6~10美元。若有事外出或想換道場,皆要先向禅師報告,切莫任意行動。離境緬甸之前應辦好Departure Form(離境證), 122, Pansodan Street, Kyauktada
Township, Yangon,機場稅10美元。目前華信航空(中華航空的子公司,(886)(2)2717-1188,仰光電話:(95)(1)245-484,網站:httpwww.mandarin-airlines.com)每周二、四、六直飛仰光,來回機票費約15,000元,旅行社代辦簽證費約1,200~1,500元。仰光及其鄰近地區Buddha Sasana Nuggaha OrganizationMahasi Meditation Centre(佛法弘揚協會--馬哈希禅修中心)16 Thathana Yeiktha Road,Yangon 11201, MyanmarTel:(95)(1) 550-392‧552-501‧551-472位於仰光市內,離仰光機場約二十分鍾車程。本中心成立於1947年,新獨立的政府,禮請馬哈希西亞多(Mahasi Sayadaw 1904~1982)駐錫,指導內觀禅修法。馬哈希西亞多采用觀照腹部上下的理由至少有:一、容易觀照、下手。二、容易辨識及容易獲得專注。叁、觀照腹部上下即是觀照身念處的風大,可直接觀察法的本質。四、行者統一采用相同的方法。對那些觀照力弱的行者授予觀腹部上下當做禅修對象,對觀照力已強化的行者,則開始觀六根對境界的明白生滅。觀腹部上下並非強製性的,對已習慣用安那般那念(觀呼吸)的行者,可被允許觀照呼吸的進出。整日密集坐禅、行禅交互進行。坐禅時,一般都由觀察腹部上.下.起.伏下手,行禅觀腳步「提、進、放」,從最簡單、最基本的動作,觀照到身心生滅的真相。中心內無早晚課誦、佛事經忏、灑聖水加持等,四衆弟子皆依四念處自我觀照和遵循禅師指導,生活作息井然有序。每天持續十六小時的靜坐和經行交替練習,即使從未修學過的在家人,也可迅速開發定力和正念。馬哈希一開始就以嚴格的內觀練習做爲開發正念的手段,沒有以別的特定所緣對象做爲開發定力的前方便。一起步即對刹那變化的身心現象覺照觀察,對每一生起身心無我的現象命名稱念。這種命名稱念的技巧,也有助於把思想活動的內容導向做爲觀察目標,它幫助行者跳離對各種體驗內容認同或介入。命名稱念只是爲了能更清楚觀察的輔助。有95%的努力用在直接體驗所緣目標,僅5%的心力對這個目標命名稱念。在練習過程中,若有什麼樣的期待是很危險的,你只須對每一刻真正體驗到的情況,培養愈來愈清晰和深刻的覺察力。這時修行會加深,內觀和智慧也會自然且深度地開發出來。在這套修法裏,重點不在被觀察的目標,而在於培養清晰、無執著的覺照力,以透視它的實相。中心內平常有幾百人修禅,…
《亞洲上座部佛教道場通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