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色不應執有心 有心不應執無色
般若經中佛俱遮 彼等對法俱說有
二谛次第縱破壞 汝物已遮終不成
由是次第知諸法 真實不生世間生
經說外境悉非有 唯心變爲種種事
是于貪著妙色者 爲遮色故非了義
佛說此是不了義 此非了義理亦成
如是行相諸余經 此教亦顯不了義
佛說所知若非有 則亦易除諸能知
由無所知即遮知 是故佛先遮所知
如是了知教規已 凡經所說非真義
應知不了而解釋 說空性者是了義
計從共生亦非理 俱犯已說衆過故
此非世間非真實 各生未成況共生
若計無因而有生 一切恒從一切生
世間爲求果實故 不應多門收集種
衆生無因應無取 猶如空花色與香
繁華世間有可取 知世有因如自心
汝論所說大種性 汝心所緣且非有
汝意對此尚愚暗 何能正知于他世
破他世時汝自體 于所知性成倒見
由具彼見同依身 如計大種有性時
大種非有前已說 由前總破自他生
共生及從無因生 故無未說諸大種
由無自他共無因 故說諸法離自性
世有厚癡同稠雲 故諸境性顛倒現
如由翳力倒執發 二月雀翎蜂蠅等
如是無智由癡過 以種種慧觀有爲
說癡起業無癡滅 唯使無智者了達
慧日破除諸冥暗 智者達空即解脫
若謂諸法真實無 則彼應如石女兒
于名言中亦非有 故彼定應自性有
有眩翳者所見境 彼毛發等皆不生
汝且與彼而辯诤 後責無明眩翳者
若見夢境尋香城 陽焰幻事影像等
同石女兒非有性 汝見不見應非理
此于真實雖不生 然不同于石女兒
非是世間所見境 故汝所言不決定
如石女兒自性生 真實世間俱非有
如是諸法自性生 世間真實皆悉無
故佛宣說一切法 本寂靜離自性生
複是自性般涅槃 以是知生恒非有
如說瓶等真實無 世間共許亦容有
應一切法皆如是 故不同于石女兒
諸法非是無因生 非由自在等因生
非自他生非共生 故知唯是依緣生
由說諸法依緣生 非諸分別能觀察
是故以此緣起理 能破一切惡見網
有性乃生諸分別 已觀自性鹹非有
無性彼等即不生 譬如無薪則無火
異生皆被分別縛 能滅分別即解脫
智者說滅諸分別 即是觀察所得果
論中觀察非好诤 爲解脫故顯真理
若有解釋真實義 他宗破壞亦無咎
若于自見起愛著 及嗔他見即分別
是故若能除貪嗔 觀察速當得解脫
慧見煩惱諸過患 皆從薩迦耶見生
由了知我是彼境 故瑜伽師先破我
外計受者常法我 無德無作非作者
依彼少分差別義 諸外道類成多派
如石女兒不生故 彼所計我皆非有
此亦非是我執依 不許世俗中有此
由于彼彼諸論中 外道所計我差別
自許不生因盡破 故彼差別皆非有
是故離蘊無異我 離蘊無我可取故
不許爲世我執依 不了亦起我見故
有生傍生經多劫 彼亦未見常不生
然猶見彼有我執 故離五蘊全無我
由離諸蘊無我故 我見所緣唯是蘊
有計我見依五蘊 有者唯計依一心
若謂五蘊即是我 由蘊多故我應多
其我複應成實物 我見緣物應非倒
般涅槃時我定斷 般涅槃前諸刹那
生滅無作故無果 他所造業余受果
實一相續無過者 前已觀察說其失
故蘊與心皆非我 世有邊等無記故
若汝瑜伽見無我 爾時定見無諸法
若謂爾時離常我 則汝心蘊非是我
汝宗瑜伽見無我 不達色等真實義
緣色轉故生貪等 以未達彼本性故
若謂佛說蘊是我 故計諸蘊爲我者
彼唯破除離蘊我 余經說色非我故
由余經說色非我 受想諸行皆非我
說識亦非是我故 略標非許蘊爲我
經說諸蘊是我時 是諸蘊聚非蘊體
非依非調非證者 由彼無故亦非聚
爾時支聚應名車 以車與我相等故
經說依止諸蘊立 故唯蘊聚非是我
若謂是形色乃有 汝應唯說色是我
心等諸聚應非我 彼等非有形狀故
取者取一不應理 業與作者亦應一
若謂有業無作者 不然離作者無業
佛說依于地水火 風識空等六種界
及依眼等六觸處 假名安立以爲我
說依心心所立我 故非彼等即是我
彼等積聚亦非我 故彼非是我執境
證無我時斷常我 不許此是我執依
故雲了知無我義 永斷我執最希有
見自室壁有蛇居 雲此無象除其怖
倘此亦能除蛇畏 噫嘻誠爲他所笑
于諸蘊中無有我 我中亦非有諸蘊
若有異性乃有此 無異故此唯分別
我非有色由我無 是故全無具有義
異如有牛一有色 我色俱無一異性
我非有色色非我 色中無我我無色
當知四相通諸蘊 是爲二十種我見
由證無我金剛杵 摧我見山同壞者
謂依薩迦耶見山 所有如是衆高峰
有計不可說一異 常無常等實有我
複是六識之所識 亦是我執所緣事
不許心色不可說 實物皆非不可說
若謂我是實有物 如心應非不可說
如汝謂瓶非實物 則與色等不可說
我與諸蘊既叵說 故不應計自性有
汝識不許與自異 而許異于色等法
實法唯見彼二相 離實法故我非有
故我執依非實法 不離五蘊不即蘊
非諸蘊依非有蘊 此依諸蘊得成立
如車不許異支分 亦非不異非有支
不依支分非支依 非唯積聚複非形
若謂積聚即是車 散支堆積車應有
由離有支則無支 唯形爲車亦非理
汝形各支先已有 造成車時仍如舊
如散支中無有車 車于現在亦非有
若謂現在車成時 輪等別有異形者
此應可取然非有 是故唯形非是車
由汝積聚無所有 彼形應非依支聚
故以無所有爲依 此中雲何能有形
如汝許此假立義 如是依于不實因
能生自性不實果 當知一切生皆爾
有謂色等如是性 便起瓶覺亦非理
由無生故無色等 故彼不應即是形
雖以七相推求彼 真實世間皆非有
若不觀察就世間 依自支分可安立
可爲衆生說彼車 名爲有支及有分
亦名作者與受者 莫壞世間許世俗
七相都無複何有 此有行者無所得
彼亦速入真實義 故如是許彼成立
若時其車且非有 有支無故支亦無
如車燒盡支亦毀 慧燒有支更無支
如是世間所共許 依止蘊界及六處
亦許我爲能取者 所取爲業此作者
非有性故此非堅 亦非不堅非生滅
此亦非有常等性 一性異性均非有
衆生恒緣起我執 于彼所上起我所
當知此我由愚癡 不觀世許而成立
由無作者則無業 故離我時無我所
若見我我所皆空 諸瑜伽師得解脫
瓶衣帳軍林鬘樹 舍宅小車旅舍等
應知皆如衆生說 由佛不與世诤故
功德支貪相薪等 有德支貪所相火
如觀察車七相無 由余世間共許有
因能生果乃爲因 若不生果則非因
果若有因乃得生 當說何先誰從誰
若因果合而生果 一故因果應無異
不合因非因無別 離二亦無余可計
因不生果則無果 離果則因應無因
此二如幻我無失 世間諸法亦得有
能破所破合不合 此過于汝甯非有
汝語唯壞汝自宗 故汝不能破所破
自語同犯似能破 無理而謗一切法
故汝非是善士許 汝是無宗破法人
前說能破與所破 爲合不合諸過失
誰定有宗乃有過 我無此宗故無失
如日輪有蝕等別 于影像上亦能見
日影合否皆非理 然是名言依緣生
如爲修飾面容故 影雖不實而有用
如是此因雖非實 能淨慧面亦達宗
若能了因是實有 及所了宗有自性
則可配此合等理 非爾故汝唐劬勞
易達諸法無自性 難使他知有自性
汝複以惡分別網 何爲于此惱世間
了知上說余破已 重破外答合等難
雲何而是破法人 由此當知余能破
無我爲度生 由人法分二
佛複依所化 分別說多種
如是廣宣說 十六空性已
複略說爲四 亦許是大乘
由本性爾故 眼由眼性空
如是耳鼻舌 身及意亦爾
非常非斷故 眼等內六法
所有無自性 是名爲內空
由本性爾故 色由色性空
聲香味及觸 並諸法亦爾
色等無自性 是名爲外空
二分無自性 是名內外空
諸法無自性 智者說名空
複說此空性 由空自性空
空性之空性 即說名空空
爲除執法者 執空故宣說
由能遍一切 情器世間故
無量喻無邊 故方名爲大
由是十方處 由十方性空
是名爲大空 爲除大執說
由是勝所爲 涅槃名勝義
彼由彼性空 是名勝義空
爲除執法者 執涅槃實有
故知勝義者 宣說勝義空
叁界從緣生 故說名有爲
彼由彼性空 說名有爲空
若無生住滅 是法名無爲
彼由彼性空 說名無爲空
若法無究竟 說名爲畢竟
彼由彼性空 是爲畢竟空
由無初後際 故說此生死
名無初後際 叁有無去來
如夢自性離 故大論說彼
名爲無初際 及無後際空
散謂有可放 及有可棄舍
無散謂無放 都無可棄舍
即彼無散法 由無散性空
由本性爾故 說名無散空
有爲等法性 都非諸聲聞
獨覺與菩薩 如來之所作
…
《入中論日光疏(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