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即在此拘屍那羅城。其城東西長十二由旬,南北寬七由旬。「阿難,此拘舍婆提首都甚爲廣闊繁榮,人民彙集,充滿各種食品,正如諸天之首都阿拉卡曼達,廣闊繁榮,民衆及諸天神荟集,各種食品充滿。阿難,拘舍婆提首都亦複如是。「阿難,此拘舍婆提首都日夜發出十種聲音,如:象聲、馬聲、車聲、鼓聲、手鼓聲、琵琶聲、歌聲、缽铙缽聲、鑼聲及「吃、喝、嬉笑聲」。
19 「阿難,你去拘屍那羅通知該地的馬拉說:『瓦舍塔們,今晚更末如來將取涅槃,你們請自便,不要後來自責說:『如來在我們的鄉村圓寂,而我們失去最後觐見的機會。』「是,世尊,」尊者阿難回答說。他遂著衣持缽,有另一比丘作伴,走向拘屍那羅。
20 爾時拘屍那羅的馬拉正集于會廳商議公事。尊者阿難走向該會廳。到已,他告訴馬拉說:『瓦舍塔們,今晚更末如來將取涅槃。你們請自便!不要後來自責說:『如來在我們的鄉村圓寂,而我們失去最後觐見的機會。』
21 聞尊者阿難如是語已,馬拉們與其少年、少女及妻子皆悲哀慘淒,中心憂傷,當一念及:「薄伽梵取涅槃何如是其迅速!慈尊取涅槃何如是其迅速!世界之光熄滅何如是其迅速!」他們或披頭散發而哭,或伸臂而哭,或自投地宛轉而哭。爾時馬拉們與其少年、少女及妻子皆悲哀慘淒,中心憂傷走向烏帕瓦塔那、馬拉的娑羅樹林尊者阿難的所在處。
22 爾時尊者阿難如是思維:「若我許拘屍那羅的馬拉們一一向佛作禮,恐全部禮佛未畢即將天明。今且令彼等分隊站立,每家爲一隊向世尊引見說:『世尊,今有某某馬拉與其妻子,侍從,親友等頂禮佛足。』」尊者阿難遂將拘屍那羅的馬拉們每家組成一隊向薄伽梵敬禮說:「世尊,今有某某馬拉與其妻子侍從親友等頂禮佛足。」采用如此方法,尊者阿難于一更時分已令拘屍那羅的全部馬拉進前禮佛。
23 爾時有一遊行者蘇跋陀抵達拘屍那羅。彼聽說:「今晚叁更時分沙門喬達摩將入無余涅槃。」于是遊行者蘇跋陀如是思維:「我曾從諸長老、師父與弟子遊行者處聞來:『正等正覺阿羅漢如來之出世是甚爲希罕。』但在今夜叁更時分沙門喬達摩即將入涅槃。今我心有疑。然我對沙門喬達摩有信心;我想他能揭示真理,用釋我之疑惑。」
24 于是遊行者蘇跋陀走向烏帕瓦塔那.馬拉的娑羅樹林,尊者阿難的所在處。到已,他向尊者阿難說:「尊者阿難,我曾從諸耆宿長老、師父與弟子遊行者處聞來:『正等正覺阿羅漢如來之出世是甚爲希罕。』但在今夜叁更時分沙門喬達摩即將入涅槃。今我心有疑。然我對喬達摩有信心;我想他能揭示真理,用釋我之疑惑。尊者阿難,或者我也被許可去見沙門喬達摩?」「止止,朋友蘇跋陀,請不用勞擾如來,他很倦乏。」第二第叁次遊行者蘇跋陀向尊者阿難說:(其詳見上)
25 當薄伽梵聽到尊者阿難與遊行者蘇跋陀的談話,彼告尊者阿難說:「止止,阿難,不用阻攔蘇跋陀,且聽他瞻仰如來。隨彼所問,是因求知而問,非爲勞擾;而隨我所答,彼將迅速了解。」于是尊者阿難向遊行者蘇跋陀說:「請進,朋友蘇跋陀,如來已給了許可。」
26 遊行者蘇跋陀遂走向佛前致敬,與之互相問訊後,即就座其側,白佛言:「喬達摩,彼諸宗教領袖,門徒之首領,教派之創建者,遠近知名,群衆欽仰其爲賢者如:(一)富蘭迦葉,(二)末伽梨□舍梨,(叁)阿浮多,翅舍欽婆羅,(四)波浮迦旃延,(五)薩若□耶梨弗,(六)尼犍子等,依照其自稱,是否他們已徹底了解諸法?或有了解,或有不了解者?」「止止,蘇跋陀,且放下:『依照其自稱,是否他們已徹底了解諸法?或有了解,或有不了解者』,我將向你說法,且專心谛聽!」「是,世尊」,遊行者蘇跋陀回答說。
27 于是薄伽梵說:「蘇跋陀,若于任何法中無八聖道者,則無第一、第二、第叁及第四沙門果。若于任何法戒中有八聖道者,則有第一、第二、第叁及第四沙門果。今我法戒中有八聖道,蘇跋陀,亦有第一、第二、第叁及第四沙門果。外道諸師之法皆空幻,無沙門果,蘇跋陀,若比丘能行正道,則世間不會缺少阿羅漢。『蘇跋陀,我年二十九,出家求善道。自出離已來,已逾五一年。道法廣闊界,常遊巡仰企;于其領域外,實無沙門果。不但無第一沙門果,且無第二、第叁及第四沙門果。外道諸師之法皆空幻、無沙門果。蘇跋陀,若比丘能行正道,則世間不會缺少阿羅漢。」
28 當其如是語已,遊行者蘇跋陀白佛言:「世尊,你之法語優妙絕倫,正如傾者扶之,晦者顯之,迷途者示以正道,住黑暗者示以明燈,因而有眼者能視外物。薄伽梵以衆多譬喻爲我開示真理亦複如是。因此,世尊,我皈依佛法僧,甚願能許我在佛前出家及受具足戒。」
29 「蘇跋陀,若人先爲外道門徒,欲來此法戒中出家或受具足戒,他應有四月試習;四月期滿,諸比丘喜悅聽其出家或受具足戒。但我宣布此事是因人而異。」「世尊,若人先爲外道門徒欲來此戒法中出家或受具足戒,此人應試習四月;四月期滿,諸比丘喜悅,聽其出家,或受具足戒。現我願試習四月,四月之後,諸比丘喜悅聽我出家或受具足戒。」爾時薄伽梵告尊者阿難說:「阿難,聽許蘇跋陀出家。」「是,世尊,」尊者阿難回答說。
30 爾時遊行者蘇跋陀向尊者阿難說:「阿難,你親從導師沾潤而爲此僧團之弟子,你獲大饒益,你得大福利。」是時遊行者蘇跋陀于薄伽梵之僧團出家並受具足戒,尊者蘇跋陀于受具足戒之後即堅定精勤,離群獨居。不久即證得最高梵行境界。爲此之故,族姓子舍棄各種家庭利益與舒適而出家。誠然,于現世以自力證取最高目標。他自知生死已斷,梵行已立,所作已作,今生後不再有來生。尊者蘇跋陀成了阿羅漢之一,他爲薄伽梵所化的最後弟子。
第五章竟
《南傳大般涅槃經 第五章》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