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南傳大般涅槃經 第一章

  第一章

  01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住在王舍城靈鹫山峰。爾時摩竭陀阿□世王━━韋提希之子立意欲征伐越祗人,彼自念言:「我將摧毀越祗人使之根絕種滅,雖然說彼等是很強盛」。

  02 于是他告摩竭陀宰相瓦沙卡羅說:「來,婆羅門,你去薄伽梵處稱我名頂禮佛足,問其少病少惱,健愉輕安否?你白佛言:『世尊,摩竭陀阿□世王頂禮佛足,並問候世尊少病少惱,健愉輕安否?』又說:『世尊,摩竭陀阿□世王立意欲征伐越祗人,他曾說:『我將摧毀越祗人使之根絕種滅,雖然說彼等是很強盛。』凡薄伽梵所指示者應善憶念,轉述于我,因爲如來是不語虛妄。」

  03 「誠然」,摩竭陀宰相瓦沙卡羅回答說。他下令准備好許多輛精美車乘,自己坐上一輛車,與其侍從離開王舍城進向靈鹫山峰。凡可通車的地方皆以車行,後乃下車步行去到佛陀的住處,到已,同佛陀互敘寒暄及問候起居,就座其側以後,摩竭陀宰相瓦沙卡羅白佛言:「世尊,摩竭陀阿□世王━━韋提希之子,頂禮佛足,並問候慈座少病少惱,健愉輕安否?彼立意欲征伐越祗人,他曾說:『我將摧毀越祗人使之根絕種滅,雖然說彼等是很強盛』」

  04 爾時尊者阿難立于佛後用扇扇佛。薄伽梵語尊者阿難說:「阿難,你是否聽聞越祗人常相集會?」「我聽聞越祗人常相集會,世尊。」「阿難,當越祗人仍常相集會,則彼等是只會興盛,不會衰微。阿難,你是否聽聞越祗人是一心一德相會、相起及相負責任?」「我聽聞越祗人是一心一德相會、相起及相負責任,世尊。」「阿難,當越祗人仍是一心一德相會、相起及相負責任,則彼等是只會興盛,不會衰微。阿難,你是否聽聞越祗人凡有所作爲皆依照越祗古昔所傳製度,而是未興者不興,已興者不廢?」「世尊,我聽聞越祗人凡有所作爲皆依照越祗古昔所傳製度,是未興者不興,已興者不廢。」「阿難,當越祗人凡有所作爲皆依照越祗古昔所傳製度,仍是未興者不興,已興者不廢,則彼等是只會興盛,不會衰微。阿難,你是否聽聞越祗人恭敬尊奉其年長者並接受其忠告?」「我聽聞越祗人恭敬尊奉其年長者並接受其忠告,世尊。」「阿難,當越祗人仍恭敬尊奉其年長者並接受其忠告,則彼等是只會興盛,不會衰微。阿難,你是否聽聞過越祗人不誘迫其本族的婦女與之同居?」「我聽聞越祗人不誘迫其本族的婦女與之同居,世尊。」「阿難,當越祗人仍不誘迫其本族的婦女與之同居,則彼等是只會興盛,不會衰微。阿難,你是否聽聞越祗人恭敬尊奉其城市或鄉鎮的神舍,不廢棄往昔所規定,所遵行的正當祭獻?」「我聽聞越祗人恭敬尊奉其城市或鄉鎮的神舍,不廢棄往昔所規定,所遵行的正當祭獻,世尊。」「阿難,當越祗人仍恭敬尊奉其城市或鄉鎮的神舍,不廢棄往昔所規定,所遵行的正當祭獻,則彼等是只會興盛,不會衰微。阿難,你是否聽聞越祗人對諸阿羅漢有適當的保護,防衛及供養,其在遠地者將趨赴境內,而已在境內者會平安居處?」「我聽聞越祗人對諸阿羅漢有適當的保護、防衛及供養,其在遠地者將趨赴境內,而已在境內者會平安居處,世尊。」「阿難,當越祗人仍對諸阿羅漢有適當的保護、防衛及供養,其在遠地者將趨赴境內,而已在境內者會平安居處,則彼等是只會興盛,不會衰微。」

  05 于是佛陀語摩竭陀宰相瓦沙卡羅婆羅門說:「婆羅門,往昔我住在□舍離的沙然達達神舍,以此七興盛法教越祗人,當此七法尚存在于越祗人中,當越祗人仍諄諄以此相訓,婆羅門,則彼等是只會興盛,不會衰微。」時摩竭陀宰相瓦沙卡羅白佛言:「喬達摩,若越祗人有此七興盛法之一,已只會興盛,不會衰微,何況彼等有此七法,若如是,喬達摩,摩竭陀國王是不能屈伏越祗人;那是說在戰爭中得采用詭謀,或離間其同盟,國事繁忙,現請告辭。」佛言:「婆羅門,可宜知時。」時摩竭陀宰相瓦沙卡羅對佛陀的教言發生欣喜,遂離座而去。

  06 瓦沙卡羅去已,薄伽梵語尊者阿難說:「阿難,你往告住在王舍城附近的諸比丘盡集講堂。」「是,世尊。」尊者阿難回答說。他即往告住在王舍城附近的諸比丘盡會講堂。回來時他向佛作禮,退立一面說:「世尊,比丘僧衆已齊集講堂,唯聖知時。」爾時佛陀即從座起,走向講堂,就座後,告諸比丘說:「諸比丘,我將宣說七種興盛法,且專心谛聽!」「是,世尊。」諸比丘回答說。薄伽梵說:「諸比丘,當諸比丘(一)仍常相集會;(二)當彼等仍是一心一德相會、相起及相盡力于僧團職務;(叁)當彼等依照所製定的律法而行,仍是未興者不興,已興者不廢;(四)當彼等仍恭敬尊奉年高望重富于經驗之長老,僧伽之師父,並接受其忠告;(五)當能使人轉世的貪欲既起,彼等仍不爲其所影響;(六)當彼等仍樂于隱居;(七)當彼等仍守心于一,其同道中之良善者將趨赴之,而已來者將平安居處,則彼等是只會興盛,不會衰微。當此七法尚存在于諸比丘中,當諸比丘仍諄諄以此相訓,則彼等是只會興盛,不會衰微。」

  07 「諸比丘,複有七種興盛法,我將宣說,且專心谛聽!」「是,世尊。」諸比丘回答說。薄伽梵說:「諸比丘,(一)當諸比丘仍不喜沾染俗務;(二)當彼等仍不愛好閑談;(叁)當彼等仍不喜偷懶;(四)當彼等仍不喜交遊;(五)當彼等仍不懷邪欲,或爲邪欲所左右;(六)當彼等仍不與惡人爲友或伴侶;(七)當彼等仍不因已證小果而停止進趣最高聖位,則彼等是只會興盛,不會衰微。當此七興盛法尚存在于諸比丘中,當彼等仍諄諄以此相訓,則彼等是只會興盛,不會衰微。」

  08 「諸比丘,複有七種興盛法,我將宣說,且專心谛聽!」「是,世尊。」諸比丘回答說。薄伽梵說;「當諸比丘仍有(一)信心,(二)恥心,(叁)畏惡,(四)多聞,(五)精進,(六)警勤,(七)多智慧,則彼等是只會興盛,不會衰微。當此七興盛法尚存在于諸比丘中,當彼等仍諄諄以此相訓,則彼等是只會興盛,不會衰微。」

  09 「諸比丘,複有七種興盛法,我將宣說,且專心谛聽!」「是,世尊。」諸比丘回答說。薄伽梵說:「諸比丘,當諸比丘仍修七菩提分:(一)念菩提分,(二)擇法菩提分,(叁)精進菩提分,(四)喜菩提分,(五)輕安菩提分,(六)禅定菩提分,(七)舍菩提分,則彼等是只會興盛,不會衰微。當此七興盛法尚存在于諸比丘中,當彼等仍諄諄以此相訓,則彼等是只會興盛,不會衰微。」

  10 「諸比丘,複有七種興盛法,我將宣說,且專心谛聽!」「是,世尊。」諸比丘回答說。薄伽梵說:「諸比丘,當諸比丘仍有(一)無常觀,(二)無我觀,(叁)不淨觀,(四)邪念危險觀,(五)舍離觀,(六)心清淨觀,(七)涅槃觀,則彼等是只會興盛,不會衰微。當此七興盛法尚存在于諸比丘中,當彼等仍諄諄以此相訓,則彼等是只會興盛,不會衰微。」

  11 「諸比丘,複有六種興盛法,我將宣說,且專心谛聽!」「是,世尊。」諸比丘回答說。薄伽梵說:「諸比丘,當諸比丘仍在公在私均以(一)身慈,(二)口慈及(叁)意慈對待其同道;(四)當彼等仍公平分配及與其善友分享從僧伽所獲得之法定淨物,下至缽中所有;(五)當彼等在公在私仍與聖者同居,修習那圓滿、不缺、不染、清淨、助長智慧,爲賢者所稱贊,及不爲後世欲所玷汙的德行;(六)當彼等與聖者同居仍在公在私執持那依之而行可以使痛苦完全毀滅的正見,則彼等是只會興盛,不會衰微。當此六興盛法尚存在于諸比丘中,當彼等仍諄諄以此相訓,則彼等是只會興盛,不會衰微。」

  12 薄伽梵住王舍城靈鹫山峰與諸比丘如是宣說關于戒定慧的法要。彼謂:「修戒則定有很大利益與果報;修定則慧有很大利益與果報;修慧則心從漏得解脫━━欲漏、有漏、見漏及無明漏。」

  13 爾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隨宜住已,語尊者阿難說:「來,阿難,我等去安巴拉提卡。」「是,世尊。」尊者阿難回答說。于是佛與大比丘僧衆向安巴拉提卡進行。

  14 于安巴拉提卡,佛陀住在王宮內。彼亦向諸比丘宣說關于戒定慧的法要。彼謂:「修戒則定有很大利益與果報;修定則慧有很大利益與果報;修慧則心從漏得解脫━━欲漏、有漏、見漏及無明漏。」

  15 爾時薄伽梵在安巴拉提卡隨宜住已,語尊者阿難說:「來,阿難,我等去那爛陀。」「是,世尊。」尊者阿難回答說。于是佛與大比丘僧衆向那爛陀進行。到已,佛住在帕瓦哩卡□果林。

  16 爾時尊者舍利弗走向佛之住處向佛作禮,就座其側以後,白佛言:「世尊,我于如來有如是信心:于過去、未來及現在,在高深智慧方面,沒有任何其他沙門或婆羅門比如來爲更偉大及聰慧。」「舍利弗,你所說如獅子吼是偉大而勇敢。舍利弗,誠然,你發出喜不自勝之歌。你當然知久遠世過去諸佛爲阿羅漢,正等正覺。是否以你的心了悟彼等的心,並覺知其操行、智慧、生活方式及所證之解脫?」「世尊,不如是。」「既如是,舍利弗,你當然知久遠世未來諸佛爲阿羅漢正等正覺。是否以你的心了悟彼等的心,並覺知其操行、智慧、生活方式及所證之解脫?」「世尊,不如是。」「既如是,舍利弗,最低限度你知我爲現在世阿羅漢、正等正覺。是否以你的心了悟我的心,並覺知我之操行、智慧、生活方式及所證之解脫?」「世尊,不如是。」「既如此,舍利弗,你是不能以你的心了悟過去、現在及未來阿羅漢、正等正覺諸佛的心。舍利弗,爲何你所說如獅子吼,是偉大而勇敢?你爲何發出如是喜不自勝之歌?」

  17 「世尊,我不能了解過去、未來及現在阿羅漢、正等正覺諸佛的心,我只知傳承的信仰。世尊,譬如國王有城在其邊境,城基城牆及城樓均甚堅固,且唯有一門;其守門者精敏多智,拒納陌生人,唯許相識者入內。當其環巡該城附近,…

《南傳大般涅槃經 第一章》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