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譯經文相應部36相應3經/舍斷經(受相應/處篇/修多羅)(莊春江譯)
「比丘們!有這叁受,哪叁個呢?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
比丘們!對樂受的貪煩惱潛在趨勢應該被舍斷,對苦受的嫌惡煩惱潛在趨勢應該被舍斷,對不苦不樂受的無明煩惱潛在趨勢應該被舍斷。
比丘們!當比丘之對樂受的貪煩惱潛在趨勢被舍斷,對苦受的嫌惡煩惱潛在趨勢被舍斷,對不苦不樂受的無明煩惱潛在趨勢被舍斷時,比丘們!這被稱爲:『無煩惱潛在趨勢、正見者,切斷渴愛,破壞結,以正現觀慢而得到苦的結束之比丘。』
當感受樂時,不知解受者,
他有貪煩惱潛在趨勢,是不見出離者。
當感受苦時,不知解受者,
他有嫌惡煩惱潛在趨勢,是不見出離者。
寂靜的不苦不樂,被廣慧者教導,
即使歡喜它,苦就不被釋放。
但,當熱心的比丘不疏忽正知,
因此那賢智者遍知一切受。
遍知受後,他當生是無煩惱者,
以身體的崩解,站在法上,明智者難以被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