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淫欲不斷,可否帶業往生?
答:往生淨土是佛的願力,淫欲不斷往生西方叫帶業往生,而最主要是你對阿彌陀佛要充滿信心。不過廣欽老和尚說過:「對這個娑婆世界有一根草執著,也不能往生西方去。」所以要看清自己的本來面目,對極樂世界才會真正的生起信願。
2.一貫道的道親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嗎?
答:當然可以,問題是有沒有意願,他有相信阿彌陀佛、有發願要去嗎?他也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重點是有的道親,因爲看了《六祖壇經》,他就開始說:「那個西方極樂世界比較低,我們這個比較高。」有這種分別、傲慢心的時候,他就去不了了。六祖慧能大師說《壇經》,並不是要批判西方極樂世界,因爲《壇經》是一本禅經,它講的是心法,心法哪有什麼東西方呢?所謂十萬八千裏,講的是我們要修十善業、要去除八不正道,你就到西方了,這是從真理的角度講的。但實際上,西方極樂世界是真實存在,但是《壇經》是講空性的,它不講有沒有這個事情存在,所以不能拿《壇經》來批判西方極樂世界。任何人要去極樂世界都可以,只要他有意願,對阿彌陀佛有信心,有真的在念佛。
3.弟子一邊聽師父說法,一邊手拿佛珠念佛,這樣一心二用是不是不如法?
答:要聽經就專心一點,邊聽邊念佛不容易,有時候還會吵到隔壁,所以建議要念佛就專心念佛,要聽課就專心聽課,這樣比較好。當然念也有功德,我們也是隨喜贊歎,因爲有的人有這個習慣。
4.弟子念佛有觀阿彌陀佛的叁十二相,若起法執和我執,這樣是否行邪道?如何做到淨念相續呢?
答:這些都是我們常會遇到、想到的問題,《金剛經》裏的:「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有兩種解釋:一、從空性的角度來解釋,你如果還是住在音聲、住在色上,你就沒有了達這個音聲和色的本質,所以見不到佛;二、從凡夫的角度解釋,一個人雖然見到佛的相,聽到佛的聲音,但這個人依然處在邪道當中,他自己還在造作惡業,不能依佛的音聲依教奉行,不能看到佛的相好起羨慕心,因爲佛的相好是持戒、修福而來的,所以如果這個人雖見佛、雖聞佛聲,但他還在邪道當中,等于沒有看到佛一樣。這兩種解釋你都明白了,下一個問題也就解決了,所以見到佛的叁十二種相好,起法執和我執這是好的,因爲諸佛菩薩萬德莊嚴的像,你能夠執著想要學習,表示你有善根。至于怎樣做到淨念相繼,你要做功夫上的訓練,就是前一念善,你能把這個善保持下來。所以念阿彌陀佛需要念念不斷,有念頭打叉了不要緊,只要時時記得把它拉回來,功夫漸深,就能夠做到淨念相繼。
5.和同修受菩薩戒好幾年了,有自然的夫妻生活可以嗎?在家如何修到一心不亂必生淨土?
答:夫妻一起受菩薩戒,互相約定小孩生完了,不要再有男女的淫欲關系,這當然可以;但是如果是正當的男女淫欲行爲,也沒關系。怎樣修到一心不亂必生淨土?首先要練習常常念佛、靜坐,不被種種的境界所影響,能夠幫助一心不亂。至于如何必生淨土呢?只要有信心、有發願、有在念佛,就必定能生淨土。
6.要如何確定,是阿彌陀佛來接我們到極樂世界?
答:佛教講信心,這個信心就像你拿著風筝,那風筝飄在半空中,好遠啊!但是你手上握著那條線好實在。阿彌陀佛來接引我們在什麼時候呢?就是在我們臨命終前,你有保持正念念阿彌陀佛,一定會親眼看到阿彌陀佛來接引你。所以現在呢?我們只要有信心、有發願、有念佛,將來必定得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7.吃長素的佛弟子,參加宴會時,見人吃大魚大蝦,可以念阿彌陀佛嗎?
答:首先我們隨喜你吃長素,這時念佛當然可以,而且你去燒葷菜的店,還可以幫那些活魚、活蝦受叁皈依,對已經死掉的可以念佛號、念觀世音菩薩的六字大明咒,方便的話可以出聲,也可以默念。
8.我吃素食但是偶爾會破戒?這樣可不可以參加助念?
答:受過戒不可以故意破戒,不過還是有功德。助念就算沒有吃素食,要去助念之前刷牙漱口,念個淨口業真言、或是念佛號都可以。當然有持戒、吃素食,這樣助念功德更大。
9.我平常以念阿彌陀佛爲主,觀想心中有一尊阿彌陀佛。請問我往生的時候,阿彌陀佛會不會來接我?
答:你這樣一講就不會了,懷疑了嘛!阿彌陀佛百分之一百會來接你。你在念阿彌陀佛的時候,他就在你頭頂,只是你現在不需要看到他,等你臨命終時,阿彌陀佛會加持讓你看到他;所以念阿彌陀佛佛在面前,不是臨命終時,而是現在我們在念佛,阿彌陀佛就在我們的頭頂。佛來接迎我們,跟我們有沒有修行沒關系,跟我們的信心、發願有關系。那跟我們念不念佛是否有很多大關系呢?我想每個人都有念了,一念乃至十念都沒問題,重點是有信心、有發願,佛一定來接迎。
10.請解釋「四生登于寶地,叁有托化蓮池,河沙餓鬼證叁賢,萬類有情登十地」?
答:「四生登于寶地」,佛經說這個世間的衆生,從出生的形態來說,可以分爲胎、卵、濕、化四類。所以祈願所有胎卵濕化四種衆生,都能夠往生到叁寶的地方,也就是西方極樂世界。「叁有托化蓮池」,什麼叫「叁有」呢?叁有,又稱爲叁界;有,是指生存、存在的意思,叁有包括:(一)欲有,欲界的天、人、修羅、畜生、餓鬼、地獄,各個隨其業因而受果報,稱爲欲有、欲界。(二)色有,色界四禅天,雖然沒有欲界粗染的身體,但有清淨的色身,稱爲色有、色界。(叁)無色有,無色界四空天,雖然沒有物質的障礙,也同樣隨他們所作的因受果報,稱爲無色有、無色界。佛經稱這些世間六道輪回的衆生,也叫做叁有四生;所以這一偈,是祈願這些叁有六道輪回的衆生,都能夠托胎化生于極樂世界的蓮池中。不但如此,「河沙餓鬼證叁賢」,也希望恒河沙的一切餓鬼道衆生,今天蒙山法會來聽聞佛法,都能夠發菩提心證入叁賢位。叁賢是指證十住、十行、十回向的菩薩,也就是開始發菩提心的菩薩;或是解脫道、緣覺、菩薩道也可以稱爲叁賢。「萬類有情登十地」,萬類有情,就是希望萬類的一切有情衆生,都登于十地菩薩,十地菩薩就是像地藏王菩薩一樣,都成佛了。這個意思是說:希望一切輪回衆生,都能夠發菩提心,不墮叁惡道,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成爲聖者、成佛的意思。
11.造了五逆十惡罪還能夠往生嗎?
答:在《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裏:「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下生者,或有衆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曆多劫受苦無窮。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爲說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歸命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時見金蓮花,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五逆十惡罪,按照經典的說法,如果有大善根,能夠遇到善知識,本身相信有極樂世界,對自己所造的五逆十惡罪,生起大忏悔心,對極樂世界有絕對的信願,因緣具足了可以往生。但是要注意,經典是告訴我們五逆十惡,因緣成熟了可以往生,如果他有毀謗正法那沒有辦法,因爲念佛法門是正法的範圍,跟正法的體系是一樣的。所以毀謗正法是自找麻煩的,我們接觸叁寶,接觸佛的八萬四千法門,都要普遍的廣大的尊重。
12.十年前就皈依、念佛,但是到現在還是不能夠將心定下來,每次念經的中途都會想到其它的,請問是什麼原因?
答:這種情形大部份的人都會有,出家人也會。像我在這邊演講,旁邊有人在講話我也會分心,爲什麼?因爲我們不是證悟的人,很容易被境界影響,但是要記得拉回來,每次被影響了記得拉回來,經常練習,練習久了,就像打高爾夫球一樣,越打越熟。同樣的,一杯水你把它放著,讓它靜下來,你會看到裏面有些渣渣。當你的心真的慢慢靜下來,很多妄念也會浮出來,爲了對治這個妄念,你會專心念佛,所以真正的修行一定要有對治,有煩惱、有雜念你才會認真念佛。所以煩惱雜念是讓你專心的助緣,然後一次一次的,哪一天真的念到一心不亂,就是念佛叁昧了。不過在末法要達到這個階段並不容易,所以要天天不斷的努力,阿彌陀佛!
13.念佛念出聲或默念,或者是觀想,是不是都同樣有利益,念多念少有差別嗎?
答:念佛念出聲的方式,除了自己專心,還能夠讓旁邊的鬼道衆生聽到,所以念出聲的佛號功德更大。默念對自己的利益,能夠專心又有佛力的加持。觀想雖然沒有念出聲,但是觀想到佛像現前,能夠滅無量業障、開智慧。所以叁種都應該學習,先觀想佛在面前,觀想以後慢慢念出聲,念出聲除了自己得到利益,聽聞的衆生也得到利益,念到嘴酸就改默念,默念的時候還能夠修禅定,這叁種方法,可以按照自己修行的狀況隨時調整。
14.在家念佛、持咒,回向的力量,是不是無法分配給法界衆生?
答:有一種說法,說我們在家回向給法界衆生力量不夠,這是錯誤的。回向絕對是平等的,自己在家念佛、持咒,回向給法界衆生,法界衆生同樣得到這份利益,如果我們臺灣兩千四百萬人,今天都守八關齋戒、念佛,臺灣整個就改變了,因爲大家的心念轉善,加上佛菩薩的加持,這個共業就改變了。所以如何引導更多人念佛?每一次念完都要回向,回向給衆生得到利益,自己也能夠增長菩提心。
15.如何讓別人相信有極樂世界的存在呢?
答:所有的佛經要講之前,都有請法的對象,佛陀才說那一部經典;只有極樂世界念佛法門,無問自說,這是釋迦牟尼佛悲愍我們特別說的。所以要相信有極樂世界存在的人,本身必須要有大善根才行。《佛說大阿彌陀經》說…
《佛學問答 念佛與往生》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