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在觀想法門中稱之爲“第叁觀”。”
釋迦牟尼提示阿難說:“你受持記熟我說的法義,爲未來世的——切大衆,爲一切想脫離苦海的人們,說此“觀地法”。若果修行到能觀想得此“地,的境界,可得免除八十億大劫的生死之苦,離開人世之後,必得往生到佛國淨土,得到無礙自在的大智慧。依照我教授的這一方法修行的,是正確的觀想法,若使用其它的觀想法,只能是邪觀。
佛告訴阿難以及韋提希:“地想”修行成就後,接下來應修行觀想寶樹,爲何叫做“觀寶樹,
就是一一地觀想心中所現之樹,觀想西方極樂世界的七重行樹。這七重行樹每棵高達八千由旬,多寶樹之上的七寶合成的花和葉,無不具足圓滿。每一朵花和每一片葉,都呈現出異寶之色。琉璃色中顯出金色的光,水晶色中顯出紅色的光,瑪瑙色中顯出砗磲光,砗磲色中顯出緣真珠光。其它珊瑚、琥珀以及一切的寶物之光色,交相輝映,美妙無比。
“在這些寶樹之上,彌漫覆罩著奇妙的珍珠網,每一棵樹上罩著七重這種寶網,每一網間有五百億妙花的宮殿,如同大梵天王的王宮。諸天的童子,逍遙自在地居住在裏面。每一個童子,有五百億釋迦毗楞伽如意摩尼寶來作冠冕璎珞,其寶的光芒照耀一百由旬。猶如百億顆太陽和月亮的光芒混合在一起,根卒就無法說出這種光芒叫什麼名,如何稱呼。只知道各種寶光交相錯雜,是各種色彩中最美妙的。
“這些寶樹行距間隔排列整齊,葉片間距也井然有序。在樹葉之間,生長著許多美妙的花,花上自然而生有七寶果實。每一片樹葉的大小正好爲二十五由旬,上面有千種顔色、百種圖案,如同天的冠冕璎珞一樣奇妙。有許多美妙的花,呈現爲閻浮檀金色,好似旋轉的火輪,宛轉在葉間。湧生的各種果實,像似帝釋天的寶瓶,有大光明化成幢幡的寶蓋,這些數不清的宅蓋中,映現叁千大千世界的一切佛事。十方世界的佛國淨土,也全都在寶蓋中顯現。修行到能見這些樹後,還應當按順序一一觀想樹的莖、葉、花、果,使都能觀想得分明了,便是“樹想”,也稱之爲“第四觀”。”
“接下來應當觀想七寶池中的八功德水。如何叫觀想“七寶池八功德水”
極樂世界上有八池水,每一池水都用七寶合成。其質地柔軟,從如意珠王中生成。其水分爲十四支流,每一支流都呈現出七寶顔色,水流以黃金來作管道,管道下用五彩金剛沙鋪底。每支流的水中,有六十億朵七寶蓮花。每一朵蓮花不大不小正好十二由旬,有摩尼寶水流注在花間,也澆灌于寶樹上下。流水之聲細微神妙,均在演說苦、空、無常、無我的各種波羅蜜法。繼而又贊歎諸佛的容顔瑞祥,身相偉岸。流注花間樹下的寶水如同如意珠王,閃耀著金色的微妙之光,其化爲百寶斑斓的鳥,鳥兒一齊優雅地鳴啼,其聲似在贊歎念佛、念法、念僧。這便是“八功德水想”,在觀想法門中排名“第五觀”。”
“西方極樂世界由各種寶物合成的國土,在此土每一地界上都有五百億幢寶樓,其樓閣之中,又有無數的天界諸神在演奏伎樂。又有樂器懸挂在虛空之中,如同天寶幢,不用人去彈奏而自然鳴響。這各種的音樂,都在演說“念佛、念法、念僧的妙音。修行此觀想成就後,就叫做“粗見極樂世界寶樹寶地寶池”,這是總的觀想,稱爲“第六觀”。若修行達到此觀想者,可免出無量億時劫中的極重惡業,命終之後,必將得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依照我的教授而修行此觀想的,是爲正確的觀想法,若按其它方法觀想的,就是不正確的邪觀。”
釋迦牟尼告誡阿難和韋提希:“你們仔細聽著,仔仔細細聽好,好好用心思考,我將爲你們分別解說去除苦惱的方法。你們好好地受持、熟記,以便向大衆廣爲傳播宣說。”佛說這話的時候,無量壽佛伫立在空中,觀世音、大勢至這兩位大士侍立在他左右。無量壽佛的光明強烈熾盛,已不能全部領納。百千的閻浮檀金色也難與之相此。這時韋提希夫人看見了無量壽佛,以頭面;接其足而恭敬行禮。她對釋迦牟尼佛說:“世尊,我現在因有您的佛力加持的緣故,得見到無量壽佛以及兩位大菩薩,但未來的衆生將怎樣才能見無量壽佛和兩位大菩薩呢
”
釋迦牟尼告訴韋提希:“欲見到阿彌陀佛者,應當生發觀想的意念,在七寶地上觀想蓮花。觀想到蓮花在每一片蓮葉衫托下顯現百寶顔色。每一葉上有八萬四千脈絡,猶如天然的圖畫。每一根脈在線放八萬四千種光,了了分明,都能觀想而見得清清楚楚。小的花葉有二百五十由旬大,一朵蓮花有八萬四千片蓮葉,每一片蓮葉上有百億顆摩尼珠王作爲裝飾。每一顆摩尼珠放射千種光明,其光如同一個巨大的七寶合成的蓋子,籠罩在整個地上。
“花臺是釋迦毗楞伽如意寶做的,這個蓮花臺用八萬金剛甄叔迦寶、梵摩尼寶、妙真珠網作爲裝飾。在這花臺之上, 自然而有四柱的寶幢,每一寶幢都好像百千億座須彌山。寶幢上的寶幔如夜摩天宮,又有五百億微妙的寶珠作爲裝飾。每一顆寶珠有八萬四千種光,每一縷光放射八萬四千種不同的金色,每一種金色遍照極樂國土每一角落,隨處變幻不定,現出種種的異相。有的變爲金剛臺,有的變爲真珠網,有的變爲五彩雲……。這些金色隨順各處變化而顯現,所變現之相物皆都用作佛事。這叫做“花座想”,觀想法門中稱爲“第七觀”。
佛告訴阿難:“如此神奇的蓮花,本是由于法藏比丘行願之力所以成就,若是想觀見阿彌陀佛,應當先修行此“花座想”。修行花座想時,不得有雜念幹擾,每一片葉、每一顆珠、每一縷光、每一座臺、每一個幢,皆應依次一一觀想到。能觀想到如同在鏡中自己看自己的容顔一樣靖晰時,便修成功。修行此想成就者,可以滅除五萬億時劫的生死之罪,必得以在將來之世往生極樂世界。依照我的教導而修行此觀的,是正確的觀想法,若不依此觀想,便是不正確的邪觀。”
佛告訴阿難和韋提希:“修行得見此觀後,接下來便應當觀想佛。爲什麼呢
因爲諸佛如來是法界法身,存在于一切衆生的思想意念中。因此,你們的心觀想佛時,你們的心即是佛的叁十二大小相和八十種隨形好。由心觀想佛到心便是佛,諸佛正遍知深廣如海,都是由心想生起。”
“因此,應當執持于一心,系念于一意,仔細地觀想阿彌陀佛。觀想佛的其它名號:多陀阿伽度,阿羅呵,叁藐叁佛陀。觀想阿彌陀佛者,首先應當觀想阿彌陀佛的形象。觀想到閉上眼睜開眼都見到一尊閻浮檀金色的佛坐在蓮花座上。見此形象後,心眼”便得睜開。看極樂世界的七寶莊嚴之相,看它的寶地、寶池,看它的行行寶樹,便都了了分明。諸多天然寶幔籠罩著極樂國土,百寶羅網遍布于虛空之中,以“心眼”看這些事相,便會一目了然,如觀看掌中之物一樣清楚。能規想到這些事相後,又應當觀想一朵大蓮花在佛的左邊,該蓮花要與前述的蓮花一模一樣。又應當觀想出一朵蓮花在佛的右邊。還應當觀想出一尊觀世音菩薩像坐在左邊的花座上,也一樣是金色與前述無異;觀想出一尊大勢至菩薩像坐在右邊花座上。此觀想成功後,阿彌陀佛像和二菩薩像會大放光明。其光呈現爲金色,照耀在諸室樹上。
每—株樹下,也有叁朵蓮花,諸蓮花上各有一尊佛像和兩尊菩薩像。如是蓮花、佛、菩薩像遍布整個極樂國土。這一觀想又成功後,修行者將聽聞到水流、光明,以及諸寶樹、凫雁鴛鴦都在演說微妙佛法,不論是處在觀想的入定狀態中,還是已出了禅定狀態,都能時時聽聞到這不可思議的佛法。修行者在觀想的入定狀態中聽聞到的佛法,出定以後仍然清楚記得,憶持不忘,與入定狀態時的所得的佛法一樣,若是出定、入定聽聞的佛法不同,證明該修行者的觀想是虛妄的;若出定、入定聽聞的佛法相同,便叫做“粗想見極樂世界”。這便是“像想”,在觀想法門中稱爲“第八觀”,修行得此觀想的人可以消除無量無數億時劫的生死之罪,不用等到來生,在現在世中即可獲得定見法身實相的念佛叁昧。作這樣觀想的是正觀,否則便是邪觀。”
釋迦牟尼佛告訴阿難和韋提希:“修行成就這一觀想後,接下來應當觀想無量壽佛身相的光明。阿難,你應當知道,無量壽佛身爲百千萬億夜摩天浮檀金色,佛身高達六十萬億那由他,爲恒河之沙粒一樣數不清的那麼多由旬一樣高大,雙眉中間的白毫光,向右宛然轉旋,如同五座須彌山高大。佛眼如同四大海的海水一樣深廣,青是青、白是白,分分明明。身上的毛孔都放射出光明,如須彌山的光芒一樣。阿彌陀佛頂上的圓光,如百億叁千大千世界那樣大,在圓光芒之中,有百萬億那由他,象恒河之沙粒一樣數不清的化身佛。每一尊化身佛,同樣也有衆多無數的化身菩薩作爲他們的侍者。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種殊勝美好的相貌,每一種美好相中又有八萬四千種較小吉瑞特征,每一種吉瑞特征中又有八萬四千種光明,每一種光明都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的衆生,以攝護他們往生于極樂世界。
“阿彌陀佛的光明以及形象特征,以及他的化身佛的光明和形象特征,都無法詳盡地加以描述。但當修行者憶持觀想之時,可以由“心眼”全部見到。能見到這一事相的人,便能見到十方一切世界的諸佛。因能見到諸佛的緣故,所以叫“念佛叁昧”。修行得到此觀想的,叫做“觀一切佛身想”,因觀想佛身的緣故,也可見以佛心。佛心是什麼
佛心便是大慈悲。佛心便是以無差別的平等的慈悲去濟渡衆生。
“修行得到此觀想的人,在陽壽盡後,得往生到阿彌陀佛座前。證無生無滅之理體,獲見中道實相。因此,聰明人都應當專心致志,仔細地觀想無量壽佛。觀想無量壽佛的方法是從佛的個形象特征入手。如…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