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只觀想眉間的白毫光,把眉間白毫光觀想了,再觀想其它部位。能夠觀想得見眉間白毫的修行者,八萬四千種佛的相貌特征也自然能全部觀想到。能觀想到無量壽佛的修行者, 自然也能觀想到十方無數的諸佛。因能觀想到無數諸佛的緣故,諸佛都將現身于其人面前,替他授記爲未來佛。這便是“遍觀一切色身相想”,在觀想法門中列爲“第九觀,。依照我教授之法修行此觀想的,是爲正確的觀想法,若用其它的觀想法,便是不正確的邪觀。”
佛對阿難和韋提希說:“修行觀想無量壽佛到了了分明的程度後,接下來應觀想觀世音菩薩。此菩薩身高八十萬億那由他由旬,身呈紫金顔色。頭頂上有肉髻,脖項上有圓光,面寬百千由旬。其圓光之中,有五百尊化身佛,都像釋迦牟尼一樣。每一尊化身佛有五百個化身菩薩和無數的諸天神人作爲侍者,舉身于圓光之中。五道衆生的一切色相,也皆全從圓光中顯現。該菩薩頭頂上有毗楞伽摩尼寶做成的天冠,其天冠之中,有一尊伫立的化身佛,高二十五由旬。觀世音菩薩臉色如淨浮檀金色,眉間的白毫相,具備七寶的顔色,流現出八萬四千種光明。每一種光明中有無量無數的百千化身佛,第一尊化身佛有無數的化身菩薩作爲侍者。這些光明之中的化身佛和化身菩薩自由自在地變幻隱現,遍布于十方諸佛世界。觀世音菩薩的手臂爲紅蓮花色,有八十億微妙的光明作爲冠冕璎珞,其璎珞中,顯現一切種類的莊嚴佛事。觀世音菩薩的手掌如同五百億彩色的蓮花,十個指端有八萬四千種圖畫,猶如指紋印契。每一幅指畫有八萬四千種顔色,每一種顔色含八萬四千縷光。其光柔軟,普照一切,觀世音菩薩便用此寶手接引衆生。菩薩舉足行走時,足下有千輻輪相,自然化成五百億光明臺。落下足時,有金剛摩尼花散布,其花彌漫一切世間。觀世音菩薩其余的身相,也都具足各種相好,這與佛是一樣的。唯有頭頂上的肉髻相不及佛。這便是“觀想觀世音菩薩真實色身相”。是觀想法門中的第十觀。”
釋迦牟尼繼續對阿難說:“若想得見觀世音菩薩者,都應修行此觀。修行成就此觀的人,可得不遇諸災禍、消除業障、除去無數時劫生死之罪的福德。像觀世音這樣的大菩薩,只聽聞其名號便可獲得無量的福德,何況認真仔細地去觀想他。若有想修觀想觀世音菩薩的人,應先觀想他頂上的肉髻,接著觀想天冠,其余的各相,也應順秩序一一觀想到。直到全都明了,如同看手掌中物一樣清楚。依照此方法修行此觀的,是正確的觀想法,若用其它方法觀想的,便是不正確的“邪觀”。
“接下來觀想大勢至菩薩。大勢至菩薩身量的大小,也同觀世音菩薩一樣。圓光和臉面各一百二十五由旬,照二百五十由旬。通體上下光明無量,照耀十方世界都成爲紫金色。有緣的衆生都能得見到。只見此菩薩一毛孔放射的光,即得見十方無量諸佛的淨妙光明,所以,稱此菩薩爲“無邊光菩薩”。此菩薩還用智慧之光普照一切世間,讓有緣衆生得離叁途惡道,得無上法力。所以,又稱此菩薩爲“大勢至菩薩”。此菩薩的天冠,有五百朵寶花;每一朵寶花,有五百座寶臺;每一座寶臺中,十方諸佛國淨妙國土寬廣的形狀都于其中顯現。大勢至菩薩頭頂上的肉髻如同缽頭摩花。在肉髻上有一個寶瓶,寶瓶中裝著諸種光明,光明中普現各種佛事。大勢至菩薩其余的身相與觀世音菩薩一樣,沒有什麼差別。此菩薩行走時,十方世界一切的山水大地發生震動,在地動之處,有五百億朵寶花出現。每一朵寶花的莊嚴之相,高潔顯赫如同極樂世界中的花朵。此菩薩坐下來時,極樂世界的七寶國土因此而動搖。
從下方世界的金光佛國到上方世界的光明王佛國,在此上下之間,如塵埃一樣無盡多的諸佛世界裏分身的無量壽佛,分身的觀世音,分身的大勢至,都雲集于極樂世界,他們走來遍滿虛空,坐在蓮花座上,演說奇妙佛法,濟度苦海之中的衆生。修行得此觀想的,叫做“觀見大勢至菩薩想,也就是“觀大勢至菩薩色身相想”。在觀想法門中爲第十一觀。修行得觀見大勢至菩薩的人,可免除無數時劫無數生死之罪。修行此觀想者,得下投生于胞胎,得常遊走于十方世界的諸佛國土。此觀想成功後,就叫做“具足觀想觀世音、大勢至”。
“修行得觀想到此事相後,當觀想自心生于西方極樂世界,在蓮花中結跏跌坐,作蓮花合想,作蓮花開想。蓮花開時,有五百種色和五百種光來照此觀想者的身想,該觀想者頓得眼目開想,見到佛與菩薩布滿在虛空之中,水、鳥、樹、林以及諸佛所發出的聲音,都在演說佛法。其所演之法與大乘諸經一樣。若觀想者出了禅定狀態,對所見之相仍能記憶受持而不散失,此種觀想就叫“見無量壽佛極樂世界想”。這一觀想與前面所述的只觀想個別事相的別觀想不同,是一種總觀全景的“普觀想,。在觀想法門中,稱爲“第十二觀”。無量壽佛以及無量壽佛的無數化身佛,還有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經常來此修行人的住所向他慰問。”
釋迦牟尼告訴阿難和韋提希:“若有一心一意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修行者,應當首先觀想一丈六高的阿彌陀佛像在七寶池水上,如觀想先前所說的無量壽佛那樣身量無邊高大,這不是凡夫俗子的心力所能達到的。然而借助阿彌陀佛過去許下大願力的協持幫助,有此憶想的修行者,早晚都能得到成就。只觀想佛像就可得到無量的福德,何況觀想于佛的具足色身相。阿彌陀佛神通廣大,隨心所欲,于十方佛國世界裏變幻顯隱,自由自在。有時變現爲大身,其大塞滿了整個虛空;有時又變現爲小身,其小僅有一丈六尺八。他所變現的形象都呈真金顔色,其圓光之中的化身佛以及寶蓮花等,都像前面介紹的那樣。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變現于一切地方,其變現之身與普通衆生一樣。但只要看他們的面貌,可以知道是觀世音和大勢至。他們爲什麼要變現得與普通衆生一樣
因爲這兩位菩薩要幫助阿彌陀佛度化普天之下的一切衆生。以上這一觀是爲“雜想觀”,是觀想法門中的第十叁觀。”
佛告訴阿難和韋提希:“上品上生者的情況是:若有衆生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生發並保持叁種心念,即可得以往生西方淨土。哪叁種心念呢
第一種是至誠之心。第二種是深信之心,第叁種是回向發願心。具備了這叁種心念的人,必將得以往生極樂世界。此外,有叁種衆生可以得往生極樂世界。哪叁種衆生呢
第一種是慈悲不殺生,嚴守各項戒律的人;第二種是誦讀大乘經典的人;第叁種是修行佛、法、僧、施、戒、天六事,內心安穩,毫不動搖,以修持功德回施衆生,立下誓言,願求往生極樂世界者。具備上述功德的叁種人,修行一天到七天,即可得以往生。到他往生極樂世界時,阿彌陀佛與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以及無數的化身佛,百千比丘,所有的聲聞弟子、無量無數的諸天神人前來接引他到七寶宮殿之中。在那裏,觀世音菩薩手執金剛臺,與大勢至菩薩一起來到這往生者面前。阿彌陀佛放射出巨大的光明,照耀在修行者的身上。他與諸菩薩一起走上前來,牽引往生者之手表示迎接。觀世音、大勢至與無數的菩薩稱贊該往生者,鼓勵他繼續修行增進其心。該往生者若見此狀後,也就歡喜得手舞足蹈,回頭再看自己,坐在金剛寶臺上,跟隨在佛的後邊,只一彈指的功夫,便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到了極樂世界後,見到阿彌陀佛莊嚴而肅穆,諸菩薩衆生也都莊嚴而肅穆,在光明寶林中暢演說美妙絕倫的佛法。聽聞此法後的人,即可覺悟而得到無生無滅的真法實相。又經一瞬間,便遍遊了十方世界,供養奉侍了十方諸佛,在諸佛面前,一一得到諸佛的受記。然後回到本國,得無量百千種持善遮惡的總持法門,以上說的,是上品上生者。
“上品中生者的情況是:不一定受持誦讀大乘的經典,但他善解佛經的義理和旨趣。聽說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其心坦然從容,不怖不驚。深信世法與出世間法一如,等觀苦樂因果無異,對大乘教義不生疑謗之心。以此所修的功德回向,發願求生西方極樂淨土。依此修行的人,到陽壽終了行將離開人世之時,也有阿彌陀佛與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以及諸眷屬菩薩將圍繞在他身旁,他們手持紫金臺走到這位修行者面前,稱贊道:佛法之子啊!你修行大乘法門,悟解佛教根本教義,因此,我們現在來迎接你。阿彌陀佛與成千的化身佛,一時授手接引。修行者回顧自身,見已坐在紫金臺上,雙手合十,全心贊歎諸佛。好像一閃念的刹那間,即得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七寶池中。這紫金臺形如同一朵大寶蓮花,過了一夜便能盛開,往生者從花中出來,渾身上下都是紫磨金色,腳下也有七寶蓮花如故。阿彌陀佛和諸位菩薩,俱應時而大放光明,這光明一旦照到往生者身上,往生者的眼睛便實時睜開。又因前世修行積累的功德,而能聽到極樂世界上的種種聲音。這極樂世界的任何聲音,全都只宣那說深奧而不可思議的佛法第一義谛。這時,往生者走下金臺,向佛合掌行禮,贊歎佛的功德。經過七天後,應時即在修行無上正等正覺佛智路上得不退轉的阿惟越致果位,應時即能飛行遍到十方世界去供養諸佛,在諸佛之處,修行各種禅定之學。又經過一小劫的時間,便可獲證無生無滅的諸法實相,得佛現前授記爲未來佛。以上說的,是上品中生者。
“上品下生者的情況是這樣的:他也相信世法出世間法、苦樂因果等無差無異,他不疑謗大乘教義;雖信根不很深牢,但仍立下求無上菩提的心意,若用此功德回向,願求往生極樂世界。該修行者陽壽將盡之時,阿彌陀佛和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以及諸極樂世界的菩薩,手持金蓮花,化身爲五百尊佛,也來迎接此人。五百化身佛一時伸手接引他,全都稱贊說:佛法之子啊!你既立下了求無上菩…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