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佛經
佛說彌勒下生成佛經 (佛說彌勒下生經)
常照法師
【經文】
大智舍利弗,能隨佛轉*輪,佛法之大將,憐愍衆生故,白佛言:「世尊!如前後經中說,彌勒當下作佛,願欲廣聞彌勒功德、神力,國土莊嚴之事,衆生以何施、何戒、何慧得見彌勒。」
【白話】
舍利弗請示佛陀說:「世尊!經典中常說:彌勒是下任佛陀(賢劫第四佛是釋迦牟尼佛,第五佛是彌勒尊佛),弟子想多聽一些有關于彌勒功德、神力,以及國土莊嚴的情形。衆生以什麼因緣,才能生在祂的國土,見到彌勒本尊,譬如說:要怎樣布施?怎樣守戒?要有什麼智慧,才能見到彌勒。
【經文】
爾時佛告舍利弗:「我今廣爲汝說,當一心聽,舍利弗,四大海水以漸減少叁千由旬,是時閻浮提地,長十千由旬廣八千由旬,平坦如鏡,名華軟草,遍覆其地,種種樹木華果茂盛,其樹悉皆高叁十裏,城邑次比,雞飛相及,人壽八萬四千歲,智慧威德色力具足,安穩快樂,唯有叁病,一者便利,二者飲食,叁者衰老,女人年五百歲爾乃行嫁。
是時有一大城,名翅頭末,長十二由旬,廣七由旬,端嚴殊妙,莊嚴清淨,福德之人,充滿其中,以福德人故,豊樂安穩,其城七寶,上有樓閣,戶牖軒窗,皆是衆寶,真珠羅網,彌覆其上,街巷道陌,廣十二裏,掃灑清淨。有大力龍王,名曰多羅屍棄,其池近城,龍王宮殿,在此池中,常于夜半,降微細雨,用淹塵土,其地潤澤譬若油塗,行人來往無有塵坌。
時世人民,福德所致,巷陌處處,有明珠柱,皆高十裏,其光明曜,晝夜無異,燈燭之明,不複爲用,城邑舍宅,及諸裏巷,乃至無有,細微土塊,純以金沙覆地,處處皆有金銀之聚。
有大夜叉神,名跋陀波羅賒塞迦,常護此城,掃除清淨,若有便利不淨,地裂受之,受已還合。人命將終,自然行詣冢間而死,時世安樂,無有怨賊,劫竊之患,城邑聚落,無閉門者,亦無衰惱,水火刀兵,及諸饑馑,毒害之難,人常慈心,恭敬和順,調伏諸根,語言謙遜。
舍利弗,我今爲汝麤略說,彼國界城邑富樂之事,其諸園林池泉之中,自然而有八功德水,青、紅、赤、白、雜色蓮華,遍覆其上,其池四邊,四寶階道,衆鳥和集,鵝鴨鴛鴦,孔雀翡翠,鹦鹉舍利,鸠那羅、耆婆耆婆等,諸妙音鳥,常在其中,複有異類妙音之鳥,不可稱數。果樹香樹,充滿國內。爾時閻浮提中,常有好香,譬如香山,流水美好味甘除患,雨澤隨時,谷稼滋茂,不生草穢,一種七獲,用功甚少,所收甚多,食之香美,氣力充實。
其國爾時有轉輪王名曰蠰佉,有四種兵,不以威武,治四天下,其王千子,勇健多力,能破怨敵,王有七寶,金輪寶、象寶、馬寶、珠寶、女寶、主藏寶、主兵寶,又其國土,有七寶臺,舉高千丈,千頭千輪廣六十丈。又有四大藏,一一大藏各有四億小藏圍繞,伊勒缽大藏在幹陀羅國,般軸迦大藏在彌缇羅國,賓伽羅大藏在須羅咤國,蠰佉大藏在波羅捺國,此四大藏,縱廣千由旬,滿中珍寶,各有四億小藏附之,有四大龍王,各自守護。此四大藏及諸小藏,自然踴出形如蓮華,無央數人,皆共往觀,是時衆寶,無守護者,衆人見之,心不貪著,棄之于地,猶如瓦石,草木土塊,時人見者,皆生厭心而作是念,往昔衆生,爲此寶故,共相殘害,更相偷劫、欺诳、妄語,令生死罪緣,展轉增長。翅頭末城,衆寶羅網,彌覆其上,寶鈴莊嚴,微風吹動,其聲和雅,如扣鍾罄。
【白話】
佛陀說:「舍利弗你注意聽,將來四大海水漸漸減少剩叁千由旬,那時候閻浮提(地球)的平地面積,長十千由旬,闊八千由旬。地面上沒有高山深谷,像鏡子那麼平坦,到處生長名花和軟草,各種花果樹木都非常茂盛。樹的高度有叁十裏,每棵樹都會生「吉祥果」美味十足,香甜可口。大小城邑圍牆,依次序排得非常整齊,雞展翅就飛上去。
生于慈氏國土的人民,壽命個個都是八萬四千歲,沒有中年夭折,外貌充滿智慧威儀,看來都是道德之士,人人活得安穩快樂。
誕生在這國土的衆生,唯有叁項事覺得不方便,一、大小便,二、吃飯飲水,叁、衰老現象。婦女五百歲出嫁。
那時候有一處大城市叫翅頭末,城市面積一千二百由旬,城內設備殊勝、莊嚴、清淨,居住的人民都是充滿福德的人,大家生活豐衣足食,安穩快樂。城內有七寶樓閣,樓閣門窗都是寶物,有真珠織成真珠網挂在門窗上面。街道寬度十二裏,灑掃得很幹淨。
有大龍王叫多羅屍棄,這龍王具足福德威力,牠的宮殿靠近翅頭末城,龍王常在半夜離開龍宮,降下細雨洗掉地上灰塵,雨過後地面潤澤好像油塗過。爲什麼會這樣清潔幹淨?都是那時候衆生福德所造成的。
街道上處處都有明珠柱,柱高十裏,明珠照耀大地,晚上看來好像白天,如今使用的燈燭,那時候都沒用。城內宅院和街道,都沒有小土塊,處處都是金沙鋪地。
有一位大夜叉神,名叫跋陀波羅賒塞迦。常常保護翅頭末城,把城內掃的幹幹淨淨。如果有大便不淨的東西落在地上,地面會自動裂開,收受這些東西,而後大地又複合起來,同時也生出赤色蓮花,隱蔽穢氣。那時候人民到臨命終時,自己走到森林樹下,念佛安樂而去。
未來彌勒淨土世界,沒有盜賊搶劫的事情發生,門戶也不必關閉。也沒有惱人的水災火災,刀兵戰亂,以及饑馑貧苦毒害之苦難,生活物質非常豐富,人民不浪費而惜福。人人慈心、恭敬,六根清淨,言語柔和謙順,長幼有序,如父愛子,也如母愛子,這太平盛世的實況,都是由彌勒慈心訓示教導,以及衆生福德所産生。今持不殺戒,不食肉,以此因緣將來必生彌勒國土。生在彌勒國土的人民,個個相貌威儀具足,有如天上童子。」
佛陀說:「舍利弗,我今日爲你所說的彌勒世界富裕快樂之事,只是大概情形而已。再說:這個世界有很多園林水池,池中泉水是八功德水。水池上有青紅赤白及雜色蓮花,水池四周是四寶階道,四周也有很多鳥、鵝鴨、鴛鴦、孔雀、翡翠、舍利(秋鹭)、鸠那羅(斑鸠),耆婆耆婆等,也有很多能唱出美妙音聲鮮見的鳥類,種類之多說不完。
有很多如意果樹和香樹,香氣飄散各地,美妙無比,使閻浮提(地球),到處都可嗅到香氣味,好像進入香山。
池中八功德水氣味好,飲後能除病患,飲後體力充沛,精神十足。
當大雨潤澤大地時,稻穗實時茂盛,田中都不生雜草,工力少收成多,輕松播種就有七倍收成,谷物免煮就可吃,吃後氣力充沛無比。
未來之人間淨土,有一位轉輪王出世,名叫蠰佉。他有四種兵種,包括象兵、馬兵、車兵、步兵。雖有四兵種,但是不必靠這些兵員的威嚴,自能統治天下。轉輪聖王同樣具足叁十二好相,非常莊嚴。轉輪聖王,有千位王子,個個都非常勇敢,具備智慧力量,任何艱難之事都能一一破解,
因福德所感之報,所以轉輪王有無量七寶福德,包括輪寶、象寶、馬寶、珠寶、玉女寶、主藏寶、主兵寶等。此國土也有七寶臺,寶臺高度千丈廣六十丈,雕有轉輪王千王子之像,寶臺有千輻輪旋轉不停,另外還有四大藏,每一大藏各有四億小藏圍繞。這四大藏包括:
伊勒缽大藏-幹陀羅國(北天竺)
般軸迦大藏-彌缇羅國(南天竺)
賓伽羅大藏-須羅咤國(東天竺)
穰佉大藏-波羅捺國(中印度)
四大寶藏放置位,相差千由旬,藏中有四億小藏無量珍寶,由四大龍王守護。四大寶藏以及各小藏,常放如蓮花之光芒。當寶藏放光時,有無量無邊人衆圍觀,可是衆人看後,都把它當做瓦石、草木、土塊,心無半點貪心。守護寶藏的人看後,非常贊歎這些人無少分貪取心。圍觀的人說:「佛陀說過,已往的衆生,都是因爲這些寶物,所以互相殘殺,也爲了這些寶物互相偷、劫、欺诳,以及妄語騙取,造無量罪,所以在生死中苦報無窮盡,也有墮大地獄。」
翅頭末城有衆寶織成羅網,覆蓋在城上,也有非常莊嚴寶鈴,寶鈴受微風吹動,發出優雅音聲,好像鍾罄聲音,聲音中演說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大成佛經)
【經文】
其城中有大婆羅門主,名曰妙梵,婆羅門女,名曰梵摩波提,彌勒托生,以爲父母,身紫金色叁十二相,衆生視之無有厭足,身力無量,不可思議,光明照曜,無所障閡,日月火珠,都不複現,身長千尺,胸廣叁十丈,面長十二丈四尺,身體具足,端正無比,成就相好,如鑄金像,肉眼清淨,見十由旬,常光四照,面百由旬,日月火珠,光不複現,但有佛光,微妙第一。
【白話】
這時城中有一位大婆羅門主人,名叫妙梵,他的妻子叫梵摩波提,夫婦心性柔和溫順,彌勒就托生在這位婦女身上,他雖然處在母胎內,可是好像住在天宮非常自在。
十個月後誕生,身體膚色是紫金色,具足叁十二相,衆生中聽聞彌勒下生了,都來看他。下生後彌勒的身體全部發光,光亮比日月還光明,甚至連牆圍都擋不住光芒四射。成長後力量無比不可思議。他身高千尺,胸闊叁十丈,面長十二丈四寸。身體端正殊勝莊嚴,而外相面貌的莊嚴相,坐著時好像鑄的金像。他的眼睛清澈,可看十由旬,身上光芒能照一百由旬,連日月和人間珠寶都覺得暗淡,從一切光明看來,彌勒身上佛光,才是微妙無上第一。
【經文】
彌勒菩薩,觀世五欲,致患甚多,衆生沈沒,在大生死,甚可憐愍,自以如是,正念觀故,不樂在家。時蠰佉王,共諸大臣,持此寶臺,奉上彌勒,彌勒受已,施諸婆羅門,婆羅…
《佛說彌勒下生成佛經(佛說彌勒下生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