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受(非苦非樂之感受)
相應。
⑷叁禅天: 唯有意識活動與樂受、舍受相應。
⑸四禅天: 唯有與舍受相應的意識活動。
莫輕視《百業經》,二是圓滿此傳承。因爲暇滿人生極難得,人身既得勝法難遇,今人身已得,勝法已遇,所以,諸位徒衆應好好地想一想,今生能第二次聽聞《百業經》的機會不會再有,現在遇此勝法的有緣衆,也是前世累劫中積累資糧的果報,諸位徒衆心當生喜,以歡喜心來谛聽佛語,以信心來取舍因果,以此以後一定會精進修持的。從傳承方面,傳講的時間可能較長,但無論遇到什麼違緣都最好不要間斷,無論何人何事,凡對你們聞思修作障礙的都是魔的加持,無論如何一定要圓滿《百業經》的傳承啊!)佛陀于是顯示神變,坐在馬鞍上方的虛空中。(師言:當年阿底峽尊者初來藏地,也是在馬鞍上方一尺許的虛空中跏趺而坐,令藏地的人生起很大信心。)這位婆羅門更加生起信喜心,世尊也是開顔微笑,身放白、紅、藍、黃四光,光至十六地獄處,遣除了他們的熱惱與寒苦,當他們知道是佛陀的大悲神變所至時,立刻對世尊生起了極大的歡喜心,因此而消盡了他們的惡業,即得轉生到人天中去了。有的轉生到四天王天,有的轉生到四禅天,有的轉生到叁十叁天(Tavatinsa)。他們到天界後聽到了空、苦、無常、無我的法語,共誦偈曰:“生起出離心,入于如來教,摧毀諸四魔,誰人能行持,清淨梵淨行,遠離輪回苦,滅盡諸煩惱。”世尊放光繞叁千大千世界,最後入于佛的白毫間以示那位乘馬車的婆羅門將得到獨覺的果位。
時阿難尊者見此,便恭敬合掌請問:“世尊,今以何因緣,破顔微笑?身放四色豪光遍照叁千大千世界?若無因無緣世尊不會如此,願爲演說。”世尊告曰:“諸如來正等覺無緣無故是不會放光微笑的。你剛才看見那位乘馬車的婆羅門了嗎?”“見到了。”佛告阿難:“剛才那位婆羅門以供養馬車的善根,將在未來的十叁大劫不墮惡趣,又將于十叁大劫轉生人天享樂,最後,轉人身出家並在阿蘭若處,獨修叁十七道品,現前獨覺果位,名曰施馬車獨覺。故此我放光授記,歡喜微笑。”
(18) 幹布國王
——殺衆羅漢 恒受獄報
一時,佛在舍衛城,有一位正在地獄受苦的衆生,其軀體龐大,無有雙眼,周身糜爛,中有諸多小蟲時時刻刻噬食其身。他不堪其苦,四處狂奔亂吼。當他跑到平原時,有衆多獅子、猛虎、烈豹、人熊等群獸,用鐵嘴一塊一塊地撕咬他的身體,他痛苦難忍;于是又跑到河裏,卻有鐵嘴大鼈魚或摩羯窮追不舍,追食著他,他無法忍受;再飛到空中,空中的鐵嘴雄鷹、烏鴉、鸱枭等群鳥也爭相啄食,他無比難受;再跑進森林,森林刹那變成鐵刺林,布滿了劍、矛、弩、弓、大嘴矛、一杵金剛等各種兵器,這些兵器紛紛刺向他,他全身被刺得千瘡百孔,痛苦極了;他又跑到牆角或山洞裏,又有業力所現的許多人手持刀矛劍弩等各種武器擊打他,他沒有安身之處,到處奔跑到處受害,身心痛苦不堪,大聲嚎叫。(師言:各位,現在仍有許多如母衆生在地獄裏哭喊、號叫,忍受著不堪忍受的痛苦。其中有曾爲我們造下罪業而墮入地獄的父母們,而我們現在爲救度自己往昔的父母作一點苦行,受一點不足挂齒的人間痛苦,相比之下能算得了什麼?所以,各位對《百業經》之道理不能僅在文字上理解,而應該深深領悟銘記其內在的義理:因果如實不虛。如果不如理取舍因果,若墮惡趣該如何是好?若能自然而然地生起這種定解,說明你修法是有一定的境界了。否則,不聞《百業經》對因果不能如理取舍,去閉關修什麼大圓滿、大手印、大中觀,我不敢相信能修成。今天六千僧衆一齊共念七遍六字真言“嗡嘛呢呗咪吽……”,爲普度惡道衆生。)(譯者:人間不及地獄苦百萬分之一,現在稍有一點病痛都很難忍受,如果我們現在不勵厲忏悔業障,萬一墮入地獄,那又該如何忍受?你們看那位地獄的衆生在受苦時無一人能代受,無一人能救度,真是可憐極了。所以,我們學院中那些看上去不雅觀的藏族老居士們,上師發大悲心不顧外界的種種謠言還是攝受他們,因爲他們造了很多惡業,若現在不攝受他們,讓他們忏悔的話,以後惡業成熟受大苦報,那太可憐了。所以,除上師如意寶(Cinta Mani)外世界上可能願救他們的人不會再有。)
我等大師釋迦世尊及一切叁世諸佛,具二智慧、四無畏(Catasso Appaman Nayo)、七菩提支(Saptabodhyangani)、八正道分(Aryastan Gikamarga)、九等持、十力等無量功德,晝夜六時觀照一切衆生,哪些衆生該以何種方法調化等,如是恒時觀照著。即便是大海離開波浪,佛陀對衆生的大悲心刹那也不會離開。
我等大師釋迦世尊觀察舍衛城的有情,該用何等方法來調化?世尊觀知當以使他們生起厭離心的方法來調化,便以神變力將那位正在地獄受極大痛苦的衆生勾召到人間來,顯現在舍衛城邊的康丹大河內。(譯者:衆生的業力不可思議,如來的幻變亦不可思議,那位在地獄受苦的衆生在人間還是感受著地獄裏的痛苦。)他四處奔跑,到平原時,有衆多獅子、猛虎、烈豹、人熊等群獸,用鐵嘴一塊一塊地撕咬他的身體,他痛苦難忍;于是又跑到河裏,卻有鐵嘴大鼈魚或摩羯窮追不舍,追食著他,他無法忍受;再飛到空中,空中的鐵嘴雄鷹、烏鴉、鸱枭等群鳥也爭相啄食,他難受無比;再跑進森林,森林刹那變成鐵刺林,布滿了劍、矛、弩、弓、大嘴矛、一杵金剛等各種兵器,這些兵器紛紛刺向他,他的身體被刺得千瘡百孔,痛苦極了;他又跑到牆角或山洞裏,又有業力感召所現的許多人手持刀、矛、劍、弩等各種武器刺殺他,無論他躲到哪裏都被各種禽獸、爭相逐食、各種兵器窮追殺打,他沒有安身之處,到處奔跑,到處受害,身心痛苦不堪,于是大聲地哭喊,大聲地嚎叫。其哭喊嚎叫的聲量大至全舍衛城的老少婦孺都能聽到。(師言:據阿底峽尊者說他的故鄉班格拉城有十萬戶人家,其還不在印度六大城市之中,由此推知,印度六大城市之一的舍衛城中,至少有幾千萬戶人家。)一時,城中成千上萬的衆生傾城而來,全都目睹了那位地獄衆生所遭受的一幕幕極爲痛苦的慘景,他們都覺得稀有,互相議論著:“這到底是什麼業緣?這到底是什麼果報?”
此時,世尊告阿難集合衆比丘一同前往康丹河邊。(師言:世尊肯定帶著上萬位比丘隨同前往,爲度化衆生故。當年,阿底峽(Atisha)尊者入藏時,有二十五位大班智達(Pandita)隨同,世親菩薩出門平時都是上千的僧衆隨從。現在有些持戒具慧具德的上師外出弘法時,有衆多隨從則會令人生信心,若是山兔學雪獅則會贻笑大方的。)遠遠地,衆人都見到佛陀向康丹河邊走來,他們議論紛紛。未信佛法者趁機輕毀道:“你們看,本來世尊規定出家人不得看集會,可今天他親自率衆比丘去河邊觀看……”(師言:當高僧大德在弘揚佛法時,總有魔來幹擾,借人之口亂造謠言。)而信仰佛法者滿懷欣喜:“你們看,今天佛陀親臨,肯定會有一個精彩的授記,或者有一個殊勝的法緣……”在衆人的議論中,世尊率領衆比丘來到了河邊,敷座入座。大家都看見那位受苦的衆生,世尊心想:我應該讓他能回憶前世,並以人話與我對答從而使大衆自然而然地深信因果。之後,世尊就入了使他能憶起前世並能以人話與世尊對答的禅定。世尊慈祥地問他:“你是幹布嗎?”他垂淚說:“世尊,我是幹布啊!”“你真的是幹布嗎?”“我真的是幹布。”“身口意所造的業有報應嗎?”“有啊,有報應啊!”“所感受的果報你覺痛苦嗎?”“痛苦,非常痛苦!”“你以前依止何等惡知識,今天成這樣呢?”他說:“不是其他的,只是我未能調伏自心。”當世尊與他問答時,在場的觀衆都覺得奇怪議論說:“幹布是何人?他怎能回憶前世?不但如此還能說人話,說有報應受痛苦。”衆人很是懷疑,卻因佛陀的無比威嚴而不敢親問世尊,只好在一邊悄悄地問阿難尊者。阿難尊者也不知道,也只好發心代衆人請問。于是,阿難尊者恭敬、頂禮、長跪合掌請問:“世尊,剛才那位衆生是何人?造了什麼惡業受大痛苦?祈佛開示,唯願欲聞。”
佛告阿難:“無量劫以前,有位俱光如來出世,(譯者:較賢劫千佛更久遠,這裏要思維業報在時間上的不可思議,真是“縱經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在他的教法下有五百羅漢。有一天,這五百羅漢出遊,到了王宮內化緣後,去附近的公園裏,在樹下結跏趺坐入滅盡定⑴(Nirodha Sampatti)。第二天早上,幹布國
王帶著王妃眷屬共去花園中遊樂,幹布國王獨坐一處觀賞景色,王妃眷屬們四處采花撷果自由地戲耍,當她們看見了樹下一一安祥坐禅的羅漢時,頓時生起
了無比的歡喜心,便對他們合掌、恭敬祈求傳法,其中一位長者對她們宣說了佛法。當時,國王聽見花園中有男人的聲音,因嫉妒生起大嗔恨心,他立刻抽出寶劍,怒氣沖沖地向羅漢們沖去,用鞭子把羅漢抽打得遍體鱗傷、死去活來。然後,命手下持各種劍、弩、矛等兵器刺他們,割他們。並且還用劍、刀等將
注:⑴ 滅盡定: 唯有聖者能得,系一種無漏之無心定,聖者修定時,生起以止息想作意而入此,
定其時,不僅斷滅不恒行六識,且恒行染汙之七識及與之相應之五遍行,別境
…
《百業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