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的一朵花,賣花者說:“您看,國王有約,不得留一朵花,我已全部上交了。”美女稍作默然,爾後很有把握地告訴賣花人:“你去蓮池邊看,以我福德力,肯定池中有綻開的蓮花。”賣花人半信半疑地走過去,果然,池中有綻開的七朵青蓮。他覺得稀有回告美女:“奇哉!奇哉!我剛剛全采了,怎麼突然又有新開的七朵青蓮?”美女讓他采下,他怎麼都不敢去采,因爲害怕有違國王條規。美女靈機一動說:“不要緊,你去采來後,我把花放在寶瓶裏用水養著,任何人都不得見的,放心好了。”賣花人采來了花,美女把它們裝在寶瓶裏藏在身上往城中去了。此時,賢慧也到了燃燈國,他自言自語:“我沒有供品很不應理,應該找些鮮花供養燃燈佛。”于是他走遍全城的大小花園,從東門出,北門進,四處尋找鮮花,可是一無所得,正失望地往回走時,又與那位美女不期而遇了,以賢慧婆羅門的福德力,美女藏在寶瓶中的青蓮從瓶中露出來了。
賢慧婆羅門見到了開在瓶外的七朵青蓮,很想借此供佛,于是他上前對美女商求道:“我給你五百嘎夏巴涅,能否把青蓮花給我?”美女定神看了看賢慧婆羅門,故意不肯地說:“噢!是你呀?不就是當初不願接納我的那位婆羅門嗎?怎麼?現在想要我手中的花?我當然是不會給你的。”但美女還是忍不住又接著問他:“不過……,您要花到底作什麼?”賢慧說:“別無他意,只是想借花獻佛而已。”美女略微思考了一下說:“給你倒可以,但我不要錢,只是要您發個願∶生生世世讓我作您的妻子。否則,我是不會給您花的.”賢慧聽後很真誠地對她說:“我一生好行布施,將來生生世世中將會布施自己的妻子、兒女,甚至我自身的血肉,你還是好好考慮考慮。”美女說:“無論如何,在您以後的布施中我絕不造任何違緣,只要您現在發願就可以。”(譯者:這個故事在義城王子爲婆羅門布施兒女時,其妃不願時,王子勸他,“你曾經發願……”當時她回憶起往昔之願)之後,美女將五朵蓮花送給了賢慧,並同時發願:“您何時成佛轉*輪,我就何時作您的弟子行持佛法;乃至未成佛間,我生生世世作您的妻子。”
燃燈佛光臨燃燈王宮應供的日子臨近了,宮庭內外,大街小巷掃灑清潔,無有瓦礫沙石,地平如掌,用甘露水、塗香、妙香敷撒大地,種種幢幡、寶蓋、傘蓋林立,莊嚴著宮城內外,環境非常悅意。燃燈國王手舉百幅寶傘率領他手下各持寶傘的大臣們,具財子國王也率領他手下的八萬眷屬們一起前往迎請燃燈佛,在佛前頂禮合掌祈求:“恭請世尊及衆比丘光臨我王宮應供。”燃燈佛率衆比丘默許前往。一路上,燃燈國王手持百幅寶傘舉在佛的上方,其余的隨從也打著寶傘,這時,燃燈佛給他們作個加持,他們每個人突然間都覺得在親自爲佛打傘。燃燈佛被隆重地迎請到王宮,當佛的雙腳跨在門檻上時,整個大地震動,盲者複明,聾者能聽,喑啞說話,跛子能行,瘋狂者恢複正常,難産孕婦順利生子,余多苦縛衆生各自自然解脫,大象、駿馬能說人話,布谷鳥等也叫出悅耳的聲音,各種樂器不擊自鳴,美妙動聽,大地鮮花怒放等等出現許多瑞相。不計其數的衆生,各持香花紛紛對燃燈佛頂禮供養。在這熱鬧非凡的擁擠人群中,賢慧、智慧及美女叁人也隨衆想親近燃燈佛。當時,燃燈佛以慧眼觀察到賢慧婆羅門是衆多人中福報最大的人,就想給他一個機會,馬上用神變下了一場大雨。結果擁擠的人衆都被雨淋散了,賢慧叁人就馬上去親近佛陀,他以無比的歡喜心把五朵蓮花供養了燃燈佛,燃燈佛加持這五朵青蓮馬上大如車輪,並上升到燃燈佛頭頂的上空如傘蓋一樣,佛陀行走時,這五朵青蓮也跟隨著,佛陀安住,這五朵青蓮也停留。美女見了生起很大的歡喜心,把剩下的兩朵也供養了燃燈佛,佛陀加持後也大如車輪停留在佛陀的雙耳旁而隨佛陀一同停留。燃燈佛在前行,賢慧見前面泥濘不堪,就把自己的頭發鋪在地上,對燃燈佛祈求:“如果我能現前菩提果位,成就轉*輪的話,就請佛陀的雙足在我的頭發上踏過。”果然,佛陀在賢慧的頭發上踏過了。當時,智慧卻生了嗔恨心,想:怎麼佛陀把賢慧作畜生一樣對待,竟然從他頭發上踏過,不應理。後來,燃燈佛對賢慧授記:“你將來得解脫現前無上正等正覺,號釋迦牟尼佛,成爲叁界輪回的唯一明燈。”授記畢,刹那騰入空中,離地約七多羅樹⑴(Tala)高的虛空中,剛才踐踏脫光頭發的賢慧同時又長出了新頭發。在場的無數的信衆都有目共睹,生起了信喜心共同發願:願我們將來在釋迦佛的教法下成爲聲聞弟子。(譯者:當上師如意寶(Cinta Mani)講解到此處時,禁不住淚水橫溢,哽咽良久,深深地勸誡大家:即使將此身心奉塵刹,也難足以報佛恩,更令人痛心的是有些人披如來袈裟,吃如來的飯,還天天破如來的教規。大家好好地想一想,當時我們也在其中發願的話,現在可能已得解脫了;但轉念一想畢竟我們是在釋迦牟尼佛的教法下得出家守戒,也許當時我們也在其中發願。可是在座的有些人在當時連一只螞蟻都不是,非常痛苦,深憶這些前後因緣,釋迦佛對我們的慈恩深似大海廣似虛空,如果我們與世尊在因地沒結上緣,現在不可能出家修行,不定將輪回到何時?每每我自己想這些末法年代的衆生,報佛恩者寥若晨星,內心難以抑致的痛苦。)美女也深深發願:以今天供花之功德,願我將來在釋迦佛轉*輪時成爲他的聲聞母,在未成佛之前生生世世作他的妻子。時諸天人見了也發願:在釋迦佛轉*輪時我們願成爲佛的首座聲聞。(後佛于鹿野苑轉*輪時有八萬天子證得聖果,即此緣起。)那些被燃燈佛踏落在泥坑裏的頭發,燃燈國王把它撿起來,具財子國王求得了,數了數有八萬根就分給了他手下的八萬大臣,他們回去後都作了發塔(Kesa Dhatu)。(譯者:以前燃燈佛、迦葉佛時,作發塔非常重視,供養功德很大;但現在,一般若上師健在是不能修發塔的。上師也一再強調,他在世時任何人不得用他的頭發修塔。)賢慧得到授記後,燃燈國王、具財子國王和其他許多信衆對他作了歡迎和供養。當時,賢慧問智慧是如何發心的,智慧說:“完了,我算是完了,當時燃燈佛在踏你頭發時,我生了嗔心(Dosa)。”賢慧聽了很可憐他。他們一起去佛前出了家,賢慧很快地精通叁藏,後來轉生到兜率天;智慧則墮入地獄。衆比丘,當
時的賢慧婆羅門就是現在現前菩提果位的我,因供花于燃燈佛前的果報我在輪回中也得到了很大的福報和安樂,以此善根,我得無上正等覺果位,也是有很殊勝的因緣,得果後又受五百紮德沃人的供花其緣于此也。”
(26) 無畏與鼓聲
——孩童發心 得佛授記
一時,佛在王舍城,准備徒步去舍衛城,途中走進了一片寂靜的森林,
林中有些令人畏懼的猛獸,世尊在樹下小憩。小憩後就繼續走,阿難看見一個
路叉口就禀白世尊:“世尊,通往舍衛城有兩條路,一條是直的但有很多獅子
注:⑴ 多羅樹: 多羅樹爲高大之植物,極高者可達二十五公尺。故譬物體高大,常謂七多羅樹,言
其較多羅樹高七倍也。
猛獸等很可怕。一條是彎彎曲曲的,但沒有什麼違緣。請問世尊我們該選哪條路?”佛告阿難:“如來正等覺從無任何畏懼,走直路就是了。”佛率從眷屬朝著直路走了。路旁有兩個孩子正在玩耍,他們看見佛的莊嚴身相生起了無比的歡喜心,一個手拿小鼓一個手拿弓箭,蹦蹦跳跳地跑到世尊旁邊。對佛陀恭敬頂禮後說:“世尊走這條路有猛獸很可怕,但我們可以作您的侍衛保護您。”世尊笑著問:“你們怎樣保護我?”一個說:“如果猛獸來了,我就搖小鼓嚇唬它。”一個說:“如果它們來了我用弓箭射它們。”(師言:曾在石渠求學時,我們有四個人去觀音上師那裏朝拜,當時,叁天叁夜都下大雪,又沒飯吃非常困難,到了一個地方有二十多條狼在狂吼,我們幾個都很害怕,有的拿人腿骨笛吹、有的搖手鼓都沒有嚇走狼,後來祈禱上師狼才慢慢散了。)釋迦牟尼佛聽了很高興,覺得他倆發了清淨的心,積累資糧很圓滿,就告訴他們:“不用給我護身,你們已經圓滿資糧,可以回去了。”這時世尊放光微笑,光繞叁千大千世界後入于白毫間,以示他們將得到獨覺的果位。(佛陀身光入處的不同,其授記衆生的去處也不同。如:授記過去事則光融入于世尊的後面,授記未來事光入世尊的前面,授記去地獄光入世尊的腳掌,授記去傍生道光入世尊的腳跟,授記去餓鬼道光入世尊的腳拇指頭,授記轉生人道光入世尊的膝蓋,授記轉生天人光入世尊的肚臍,授記爲大力轉輪王光入世尊的左手掌,授記爲金輪王光入世尊的右手掌,授記得聲聞果光入世尊的臉面,授記得緣覺果光入世尊的白毫間,授記將得無上正等覺光入世尊的頂髻。)阿難合掌請問:“世尊,今以何因緣放光微笑?”世尊告曰:“剛才的兩個天真的小孩對我生起清淨的歡喜心故,將于十叁大劫轉生人天享樂,爾後轉人身出家在靜處獨修叁十七道品,證得獨覺果位。一名無畏獨覺,一名鼓聲獨覺。故我放光微笑。”(譯者:可能有人懷疑:爲什麼此經中有很多情節基本相同?我認爲這是世尊的願力所致。凡發願單獨與佛結緣者至少也將得到獨覺果位。在衆多人一起結緣時不一定授記僅得獨覺果位。肯定是發願力。上師說:這次講《百業經》的目的有叁個:一是爲一切衆生發起一個大悲心,二是對上師叁寶生起永不退轉的信心,叁是對因果産生堅定不移的信解,故大家不要辜負我的這片期望。)
(27) 寶海童子
…
《百業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