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常感謝您,您使我從傍生界(Tiracchana Dhatu)中得到解脫。尊者問他們:“你們是否還記得,原來我們有位施主,他家的那只母狗嗎?”“對,對,是有只母狗(Soni),它對我們很好。”尊者說:“它就是這位比丘尼的前世。當時,我對它傳法後它對我生起無比的歡喜心,死後轉生爲施主的女兒。她現在能回憶前世,所以經常說些感激我的話。”衆比丘聽後,對因果生起了很大的信心。又往世尊前請問:“世尊,此比丘尼以何業感,轉成一狗身?又以何業感轉爲人身?又是以何因緣而對佛陀與舍利子生大歡喜心,不僅在佛的教法下得出家並且獲證羅漢果位?唯願爲說。”
世尊告曰:“諸比丘,此乃她前世業力與今世的因緣。所謂前世的業力:早在賢劫人壽二萬歲時,如來、正等覺、人天導師、迦葉佛⑿(Kassapa Buddha)出世。當時在印度鹿野苑(Isipatane Migadaye),有位施主家有一女,相貌莊嚴。長大後,對迦葉佛生起無比的信心,並在迦葉佛的教法下出家。精通叁學、清淨戒律(Sila)、具足梵行(Brahmacari)等等殊勝功德,並是傳授佛法的一位說法上師。傳法後,她得到許多供養,如各種飲食、衣藥等,但她自忖:我一個
注: ⑿ 迦葉佛: 於現世界人壽二萬歲時出世而成正覺,釋迦佛以前之佛也。過去七佛中之第六佛。
人享受這麼多供養,意義不是很大。就發心將所有財物供養僧衆。後來,她找了僧尼二衆,把她每次所得供養物供養僧衆(Bhikkhu Sangha)。這些僧衆的生活也是全由她來供養維持。有一次,這位比丘尼遇到急事請求僧衆幫忙,但沒有一個人願意幫她。都說:“我們很忙,要讀經不能舍離善法而去幫你。”這位比丘尼頓時生起大嗔恨心,便惡口相罵:“我平時對你們事事時時關照,供養你們,爲你們作那麼多事,可我遇到一件急事,你們誰都不肯幫忙,你們一點良心都沒有,像母狗一樣。”她用“母狗”來罵僧衆,她自己造了很大的惡業(Akusala Karma)。(師言:因果方面的報應,應從中了解。本來這次講《百業經》希望聽法人越多越好,但人就是這樣剛強難化。聽法的人很少,許多堪布活佛也因種種原因外出,堪布活佛也好,大德高僧也好,如果沒聽此《百業經》將來可能在取舍因果方面會有些差錯。不管什麼人若沒聽此經,以後作事因果自負,希望各位認真地聽。今後特別注意,不應用如“母狗”等惡名來責罵別人。平時講話必須有禮貌,經常觀察自己的語言,不要造惡業。)僧衆覺得她如此惡口相罵很不應理,就問她:“你是什麼人?我們又是什麼人?”那位比丘尼生氣的說:“你們是出家人,我也是出家人。”僧衆們告訴她:“有點不同,雖然都是出家人,但我們當中有已得果位的聖者,你畢竟是個凡夫,這樣惡口罵人造了很大的罪業,會使你在輪回(Samsara)中感受痛苦(Dukkha)的。所以,你應該以最大的後悔心來好好地忏悔你的罪業。”聽此話後,這位比丘尼覺得言之有理,便在後半生中更加精進行持淨戒,常求忏悔。她臨終時發願:願我一生中持戒供養的功德使我能生生世世投身富貴之家,相貌莊嚴,並于釋迦牟尼佛出世時,在其教法下得出家身,證羅漢果!同時又發願:願我于僧衆前惡口罵人之罪業不要成熟!(師言:有些業你不想成熟,但很快成熟。)雖然她臨終時如是發願,可這個惡業最先成熟並且轉五百世母狗之身。其它的願也如理如實地成熟。這是她前世的業力,那麼今生的因緣又是什麼呢
是她作母狗時對舍利子生歡喜心和信心,以這個信心轉爲人身,這是她今生的因緣。(師言:在迦葉佛教法下出家持戒的人,在釋迦佛時能證得果位;在釋迦佛教法下受居士戒以上的人,在彌勒佛(Maitreya Buddha)教法下能證得果位。如果其中破了戒在賢劫千佛中任一佛的教法中能得解脫。我們在釋迦佛教法下若不破戒定能在彌勒佛的教法下證得果位。若破了戒,在余九百九十五尊佛的教法下得證果位。)(譯者:這些觀點是榮素班智達《邊法辯》講義中的教證,所以我們大家應該注意因果,另一方面至少也要受居士戒。要特別注意我們對僧衆的態度,作爲堪布管家有時會對僧衆說些不入耳的話或不好聽的比喻,但若自己有很大的忏悔心作忏悔,是否能忏悔清淨也很難說!不過上師說過念四十萬金剛薩埵心咒能忏淨,自己也有點安慰。以上的這個公案對大家啓發不小,應從因果取舍方面注意。)
(2) 小眼沙彌
——責罵聖者 累世狗報
一時,佛在舍衛城,城中有一施主,財富圓滿,猶如多聞天子(Vaisravana)。其子成人娶一賢妻,共度幸福美滿的生活。不久,其妻有孕,九個月後生下一個非常莊嚴的孩子。誕生那天,施主爲他舉行了隆重的賀生儀式。並取適合種姓的名字。家人用牛奶、油餅、酸奶等喂養他。他長到會獨自玩耍時,施主給他買了只小狗。(師言:經中公案多有相同,但不要以爲是千篇一律而是共同業力所感。)小孩子非常歡喜經常喂養小狗,(師言:其實小狗不用喂,自己一生下便會吃。)並把它帶到路邊教它咬人,後來它咬人鑿實厲害。
我等大師釋迦世尊及十方叁世一切諸佛(Buddha),具有二種智慧、四無畏、七菩提支(Saptabodhyanga)、八解脫、九等持和十力等無量功德,如來獅吼聲傳遍叁界,並以大悲心時時刻刻觀照一切衆生,哪些衆生興盛、哪些衆生衰亡;哪些衆生具損害性、哪些衆生具善根性;哪些衆生墮惡趣、哪些衆生從中得解脫;哪些衆生具七聖財(Saptadhana)等等。如是觀察衆生的種種因緣,即便是大海離開波浪,佛陀對衆生的大悲心刹那也不會離開。同時,聖者羅漢(Arahan)也是對衆生時時刻刻地觀照著。
當時,聖者舍利子(Sariputta)以聲聞眼(Savaka Catu)觀照世間衆生,知道施主(Pindadayaka)被調化的機緣已成熟。于是,一天清晨,尊者著衣持缽往施主家化緣(Pindapata)。施主遠遠就看到了舍利子,正准備迎接,但那只久訓了的狗猛撲向舍利子狠狠地撕咬,將尊者咬得鮮血直流。施主見此情景立即趕開狗兒,把舍利子請到家中,將傷口清洗幹淨包紮好後,在舍利子前作了忏悔並請尊者受供。尊者默許了。施主敷墊請尊者入座,親手供養美味佳肴。飯食已訖,尊者將剩下的食物喂了那只狗,小狗兒很歡喜。施主見尊者受食已准備洗缽,便請傳法。尊者觀察施主的根基和隨眠煩惱(Kilesa),傳給他一些相應的法,施主以智慧金剛摧毀了二十座薩迦耶見(Sakya Ditthi)之山,證得預流果(Sotapanna)位。之後,才皈依受戒。他又對舍利子祈求道:“請您接受我們有生之年的飲食供養。”但舍利子說:“在你家也可以,可我還要利益其他衆生。”(師言:當時這位施主想請尊者只接受他家的供養,現在有些居士也是這樣,“這是我的上師,這個活佛是我們的活佛,不是其他人的上師、活佛”,有些“活佛”呢?也是執著“這個居士是我的施主,故他不能到其他活佛前供養,否則我要與他斷絕關系!”)
施主得果後,發心更加廣大,常常迎請舍利子來受供。舍利子來的時候那只狗已不再咬他了,也不咬其他人了。(師言:也許因爲舍利子喂了它糌粑,不過,印度可能沒有糌粑。)倒是每見尊者來就遠起相迎,恭敬地看著尊者,舔尊者的雙足、右繞叁匝等。尊者應供畢又護送尊者遠遠的一段路程。(師言:大約有學院到洛若鄉那麼遠吧。)有一次,舍利子來施主家應供,那只狗照例遠迎又遠送,臨別時,仍舊舔舔尊者的足、右繞叁匝。可返回的路上不幸被一群狗咬死了。它死後,神識轉生到施主家,施主的妻子又懷孕了。
舍利子以神通觀知那只狗在回去的路上被群狗咬死,其靈魂已投生到施主妻子的胎中,想前去度化這只狗。便獨自一人去施主家了。施主很遠就見尊者獨自走來,他即高興又遺憾,心想象尊者這樣的大阿羅漢竟然連個侍者也沒有。便問道:“尊者,像您這樣的大阿羅漢,連侍者也沒有嗎?”舍利子說:“現在我沒有侍者,也沒有弟子,你能不能幫我找個侍者或弟子?”當時施主說:“現在我沒辦法找到,但我的妻子懷孕了,若這孩子生下來是個男孩,長大後就給您作侍者。”(師言:若是女孩也就沒辦法了。若是女子給一位大阿羅漢作侍者,在戒律(Sila)上是不如法的。)這時,舍利子對施主說:“長者既出此言,那我們就一言爲定!”說畢就回去了。過了九個月,施主的妻子生了一個莊嚴的男孩,可他的眼睛非常小。家人照例爲他舉行了賀生儀式,取名時,因他眼睛非常小的緣故,就給他取名——小眼。施主用牛奶、酥油及酸奶喂養小眼。他如海中蓮速長成人。年值豆蔻,聰明伶俐,智慧無礙。于文、武、理、術無不通達,並對象、馬、天時、地理等八種觀察也都精通。舍利子尊者見小眼已長大該出家了,一天早上,著衣持缽又到施主家化緣。施主很高興地接待了尊者。尊者對施主說:“小眼未出生前,您已答應給我作侍者,像您這樣的大長者不會言而無信吧!那麼現在能不能將小眼給我?”施主歡喜地叫來小眼,並說:“尊者, 我一定言而有信。”又對小眼說:“在你未出生之前我已答應將你送給尊者作侍者了,現在你應該好好地侍奉尊者。”小眼也高興地說:“這是您對孩兒最大的恩德,我一定好好地侍奉尊者。”舍利子立即給小眼剃度並將他帶回經堂給他傳了一些法。小眼也非常精進努力,最後斷盡了叁界…
《百業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