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決定立刻去找國王報仇雪恨。
因他修成了隱身法,任何人都看不見他,刹那間他就來到王宮,找到了國王,就用鞭子狠狠地抽打猛光國王,曆聲責問道:“你這個粗暴惡劣的國王,爲何燒死那些無辜的賤民親眷?”國王當時以爲是魔鬼,因只聽其聲而不見其形,又打得這麼痛。雖如此他仍強詞奪理:“賤民們偷吃了我的芒果。”“芒果是男人偷的,而那些婦女兒童又犯了什麼罪?你,你簡直是無理非爲!”他極度的忿怒一邊抽打一邊警告他:“你這殘忍的暴君,給你七天時間處理妥國家的大小事務,過了七天,我馬上殺了你。”聽了此話,國王恐懼萬分。第二天他又是這樣來逼迫抽打國王。國王更加害怕,就找了衆臣們商量對策,衆臣們建議:我們祈禱達雅那尊者(佛的十大弟子之一)可能會有辦法的。商定後,大臣們就往尊者前祈求:“尊者,我們的國王現在遭受非人的危害,請您慈悲垂護他吧!”尊者便作了一個加持,使賤種人的隱身法立刻不靈了,賤種人的隱身法使不上很不高興,心想:這是誰在搞破壞?他去試探大臣們:“前幾天國王受非人危害,這幾天好了是什麼原因?”大臣們說:“我們去祈求了達雅那尊者,是尊者保護了我們的國王。”這個賤種人聽了,滿腔怒火的跑到達雅那尊者前,質問道:“您爲什麼破壞我的隱身法?您爲什麼要這樣作?”尊者和藹地說:“孩子,不要著急,有話慢慢說。”尊者的慈悲溫和消除了他心中的怒火,他又轉過來對尊者合掌頂禮,尊者給他傳了相應的法,他摧毀了薩迦耶見,獲得了預流果位。得果後,他在尊者前再叁祈求:“我願意在您的教法下出家,受比丘戒,行持梵行。”尊者樂意地攝受了他,爲他剃度,授戒並爲他傳授教言,他自己更加精進修持,滅盡了叁界輪回的煩惱,獲證羅漢果位。在他的境界中:手掌與虛空無別,黃金與牛糞同等,諸天贊歎他們功德。
大臣們知道後,禀告猛光國王:“原來害您的不是非人,是一個賤種人,他准備複仇,但已被達雅那尊者度化出家了。”國王聽了很高興,心想:尊者對我恩德太大了,如果不是尊者,肯定我早已被殺,爲報此恩,他親自去請尊者和所有僧衆到宮中應供。尊者告訴他:“我去亦可,但現在世尊住在附近的森林裏,你供養世尊才是功德無量。”猛光國王就往世尊前祈求,世尊爲他傳了一些法,他又再叁祈求世尊及僧衆能親臨王宮應供七日,佛陀默許,接受了猛光國王的供養。七天中,猛光國王虔誠地以各種精美飲食供佛及僧,圓滿供養的那天,國王供養了佛陀一件無價妙衣,並供養每位僧人一件僧衣。佛陀爲他傳授教言後,返回林中了。
時諸比丘請問:“世尊,這個賤種人以何因緣,在佛的教法下,令佛歡喜,出家獲證羅漢果位?願爲演說。”世尊告衆比丘:“這是他前世的因緣。在很早以前,距今九十一個大劫,人壽八萬歲時,人天導師、如來正等覺毗婆屍佛出世,度化衆生圓滿後示現涅槃。當時的郎約國王把佛的舍利集放一處,爲保護好舍利,國王就專門找一些賤種人加以守護,一次,一個賤民突然遭到猛虎的威脅,在猛虎正准備撲食他的時候,他至誠地祈禱頂禮如來正等覺,因如來不可思議的加持力,天人救護了他,使他在虎口中脫身得以幸存。後來,郎約國王把舍利建了塔,並舉行了隆重的開光儀式。此時,那個從虎口裏逃脫的賤民作了力所能及的供養,對遺塔恭敬頂禮,念叁寶之恩,心想:我能從虎口裏解脫,全是如來加持,爲了報佛恩,我今盡力作如是供養。以此供養的功德,願我將來在如來教法下出家,獲證羅漢果位。諸比丘,你們是怎麼想的?當時毗婆屍佛出世時的賤種人即今得證羅漢果的賤種人,以其昔日願力成熟故,今于我教法下出家獲證羅漢果位。另于賢劫人壽二萬歲,如來正等覺、人天導師迦葉佛出世時,有一惡性比丘(師言:惡性比丘造業多,受報也大。我們中間確實有些人性格很不好。弟子們應經常觀察自己,要衡量自己的人格,看看自己是不是跟高低貴賤的人都合得攏,和什麼樣的人都能和睦相處,如果能這樣,說明你的人格還可以,否則就說明你是惡性比丘。我們不應因別人稱贊兩句就輕如鵝毛,也不要因別人譏毀兩句就怒發沖冠。原來洛若寺有一個施主供養了大約五六斤茶葉,僧人們沒法均分,執事員就說哪個人的人格好,沒有嗔心就給哪個人。一個喇嘛自薦說:“我性格好沒有嗔心,茶葉給我吧。”執事員故意試他說:“你不行,天天偷別人的東西……”他馬上發怒大聲吼道:“你這樣誹謗我,我可不客氣了。”這份茶葉全被他的怒火“燒光了”,惹得衆人哄堂大笑。)經常罵余比丘:“你們這些賤種人……”等等的粗話。後來他生起後悔心,誠意作了忏悔並發願:我在迦-葉佛的教法下一生出家,雖沒有得到什麼境界,願將來能在釋迦佛的教法下出家,令佛歡喜,獲證羅漢果位。他雖然發了如是善願,但還是五百世中轉生賤種人。(師言:現在說以此因緣得受果報五百世,或許有人誤以爲是彼此之間相報。如殺業則彼此互殺將無窮盡矣。這是不正確的見解。釋迦牟尼佛曾說過:“若自己作罪竟,沒有厲力忏悔,自己要受報五百世,但不一定都是你傷害的對方來傷害你。”)因他在臨終時發願今已成熟故,在我教法下,令我歡喜出家滅盡一切煩惱,證得羅漢果位。”這就是這個賤種人兩段因緣。
(63) 極賢一家
——修塔起信 全家證果
以前,淨飯王手下有一位極賢大臣,他與妻子生活很久,一直沒有孩子。他們夫婦經常祈禱梵天、帝釋天、森林神、地神等世間天人,仍是不生孩子。後來,淨飯王生下了悉達多太子,婆羅門相士對悉達多太子預言:太子若在家將成爲金輪王;若出家將證得如來正等覺的果位。聞此授記,極賢大臣心裏非常痛苦,他覺得:我現在沒孩子,如果有孩子將來可以給悉達多太子作侍從,我的職位可以傳給兒子,如果現在我有孩子那該多好!我作淨飯王的大臣而我兒子將來作悉達多太子的侍從,這樣可以代代相傳,只可惜我現在沒孩子。想到這些,極賢大臣心裏倍加痛苦,夫婦又是想盡一切方便方法,再叁祈求,仍然無濟于事。
悉達多太子長大後,享盡了人間的榮華富貴,後來出遊四門,親眼目睹了人間的生(Jati)、老(Jara)、病(Soka)、死(Maranam),他深深思維人間的無量諸苦,便生起了猛烈的出離心,獨自夜半偷越城門,拔劍削發出家修道。這樣每日僅食一麥、一粟、一滴水,如是苦行六年之後,在去尼連禅河⑴(River Ganges)沐浴的路上,接受了牧羊女經十六次提煉的牛奶乳精和婆羅門(Brahmin)的吉祥草等供養後,到印度金剛座,發誓:“乃至未現前菩提前誓不起此座。”後于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而大徹大悟,證得無上正等正覺(Samma Sambuddha)。
佛陀在鹿野苑初轉*輪,攝受了憍陳如等五比丘,同時也攝受了五百涅衛、六十賢普,五十孩童等,對他們傳法後,皆得聖者果位;時佛陀又示現種種神變,到森林中調化影勝王,使影勝王與八萬天子也得聖果;去王舍城爲舍利子、目犍連授比度丘戒,令其得聖果;再到舍衛城調伏了與佛同時出生的勝光國王(即薩迦國王);後又去迦毗羅國宣說了妙法等,如此四處弘法度衆。
這時,極賢大臣想:自己年近古稀,膝下無子,應該將財産供養佛陀,不然,我死後無人繼承,財産將會充歸國庫,無甚大意義。這樣,他就發心迎請了佛陀及僧衆應供,自己親手以各種甘美的飲食供佛及僧衆,供養圓滿後,佛陀對他傳授了正法。他受持正法、贊歎正法(Sacca Dhamma)、對正法生起了歡
喜心。同時,他又對佛陀誠白自心:“佛陀,如果我家能生個男孩,他就可以象我承侍淨飯王一樣去承侍您,只可惜……”佛陀安慰他:“若真有如是發心,那非常好,就一言爲定。”說畢,佛陀就返回經堂了。
不久,施主的妻子真的懷孕了,十月後生下一個非常莊嚴的孩子。他們
爲他舉行了隆重的誕生儀式,取名賢者,用牛奶、酸奶、油餅精心撫養著。賢者如海蓮般迅速成長,長大後,他學習了八觀察及世間的一切學問。這時,佛
注:⑴ 尼連禅河: 尼連禅,意譯作不樂著河。爲恒河之支流,位于中印度摩揭陀國伽耶城之東方。
陀觀知賢者出家因緣已成熟,就親往極賢大臣家對他說:“你家的賢者在未生之前,你已答應給我作侍者,現在,我接他來了。”極賢大臣很歡喜,把賢者叫到佛陀前交咐道:“賢者,在你還未出生之前,父親已把你許給佛陀作侍者了,今佛陀親自接你去,你一定要好好承侍,切莫辜負父親對你的厚望。”賢者高興地說:“謹遵父命,多謝父親如此的恩賜,孩兒非常樂意。”這樣,佛陀就把賢者帶回了經堂,給他剃度授戒傳法,賢者精進修持,滅盡了叁界煩惱,獲證羅漢果位。此時,他想:如今我斷除了一切痛苦,獲得了無上安樂,全都是佛陀恩澤于我,故應報佛恩,而報恩的唯一方法即是度化衆生。賢者就用神通觀察,他觀察到:首先該調化的是自己的父母。刹那間他回到家裏,如雄鷹騰空般躍入虛空,對父母顯示了打雷、燃火、下冰雹等種種神變,父母也對他生起了歡喜心和信心,他對父母傳法,父母都摧毀了薩迦耶見獲證了預流果位,父母告訴賢者:我們倆想出家爲道。賢者說:“你們怎樣想都可以。”他父母就把家産作了廣大的布施,安排妥後,夫婦二人都出家了。出家後,他們各自精進努力,都獲證了羅漢果。
時諸比丘請問:“世尊,賢者以何因緣生富貴家、身相莊嚴,于佛教下令佛歡喜,出家獲證羅漢果?他的父母以…
《百業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