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去來現在。欲知一切法同入法界心無罣礙,當學般若波羅蜜;欲得叁轉十二行法轉亦自證知而不取著,當學般若波羅蜜;欲得慈心遍覆一切衆生而無限齊亦不作念有衆生相,當學般若波羅蜜;欲得于一切衆生不起诤論,亦複不取無诤論相,當學般若波羅蜜;欲知是處非處十力無畏住佛智慧得無礙辯,當學般若波羅蜜。
爾時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我觀正法。無爲無相無得無利。無生無滅無去無來。無知者無見者無作者。不見般若波羅蜜。亦不見般若波羅蜜境界。非證非不證不作戲論無有分別。一切法無盡離盡。無凡夫法無聲聞法無辟支佛法佛法。非得非不得。不舍生死不證涅槃。非思議非不思議。非作非不作。法相如是。不知雲何當學般若波羅蜜。爾時佛告文殊師利。若能如是知諸法相。是名學般若波羅蜜。菩薩摩诃薩若欲學菩提自在叁昧。得是叁昧已。照明一切甚深佛法及知一切諸佛名字。亦悉了達諸佛世界無有障礙。當如文殊所說般若波羅蜜中學。
這時文殊師利秉告佛:世尊,我觀察正法實相,無爲無相無得無利,無生無滅無去無來,無知者無見者無作者,不見般若波羅蜜,亦不見般若波羅蜜境界,非證非不證,不作戲論,無有分別。一切法無盡離盡,無凡夫法無聲聞法無辟支佛法佛法,非得非不得,不舍生死不證涅槃,非思議非不思議,非作非不作,法相也是如此,不知該如何修學般若波羅蜜?
佛告訴文殊師利:若能這樣通達明了一切法門相貌,就是在修學般若波羅蜜了。菩薩想要學習菩提自在叁昧,得到叁昧以後,觀照一切佛法以及了知一切諸佛的名字,同時知道諸佛世界沒有障礙,應當根據文殊師利所說的來修行。
文殊白佛言。世尊。何故名般若波羅蜜。佛言般若波羅蜜無邊無際無名無相非思量。無歸依無洲渚無犯無福無晦無明。如法界無有分齊亦無限數是名般若波羅蜜。亦名菩薩摩诃薩行處。非行非不行處。悉入一乘名非行處。何以故。無念無作故。即是一切諸佛之母。一切諸佛所從生故。何以故。以無生故。是故文殊師利。若善男子善女人。欲行菩薩行具足諸波羅蜜。當修此般若波羅蜜。若欲得坐道場成無上菩提。當修此般若波羅蜜。若欲以大慈大悲遍覆一切衆生。當修此般若波羅蜜。若欲起一切定方便。當修此般若波羅蜜。若欲得一切叁摩跋提。當修此般若波羅蜜。何以故。諸叁摩提無所爲故。
文殊師利說:世尊,爲什麼這法門叫作般若波羅蜜呢?
佛說:般若波羅蜜無邊無際無名無相不可思量,無歸依無洲渚無犯無福無晦無明,如法界無有區分邊界,亦無限數,叫做般若波羅蜜,也叫做菩薩摩诃薩行處,非行非不行處,都歸入一乘叫做非行處。爲什麼呢?沒有動念沒有作爲。般若波羅蜜(菩薩摩诃薩行處)是一切諸佛之母,一切諸佛皆由此而生。爲什麼呢?因爲一切諸佛無生。所以文殊師利,若善男子善女人欲行菩薩道,具足一切波羅蜜,當修此般若波羅蜜;若欲得坐道場成無上菩提,當修此般若波羅蜜;若欲以大慈大悲遍覆一切衆生,當修此般若波羅蜜;若欲起一切定方便,當修此般若波羅蜜;若欲得一切正受正定(叁摩跋提),當修此般若波羅蜜。爲什麼呢?一切正定正受是無所爲的緣故。
一切諸法無出離無出離處。若人欲隨逐此語。當修般若波羅蜜。一切諸法如實不可得。若欲樂如是知。當修般若波羅蜜。一切衆生爲菩提故修菩提道。而實無衆生亦無菩提。若人欲信樂此法。當修般若波羅蜜。何以故。一切諸法如實與菩提等如。非衆生行不舍自性彼衆生行是非行。彼非行是菩提。彼菩提是法界。若欲不著此法。當修般若波羅蜜。文殊師利。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若受持般若波羅蜜一四句偈爲他人說。我說此人得不墮法。何況如實修行。當知彼善男子善女人住佛境界。文殊師利。若善男子善女人。聞此甚深般若波羅蜜。不生怖畏。當知此人受佛法印。此法印者是佛所造是佛所貴。何以故。以此法印印無著法故。若善男子善女人。爲此印所印。當知是人隨菩薩乘決定不退。不墮聲聞辟支佛地。
一切諸法沒有出離也沒有出離之處,如果有人想要探究此語,就應該修學般若波羅蜜;一切諸法如實存在卻不可得,如果想得到明白此語的快樂,就應當修學般若波羅蜜;一切衆生爲了得到菩提而修菩提道,而實際上並沒有衆生,也沒有菩提,如果有人想要相信並樂于此法門,就應當修學般若波羅蜜。爲什麼呢?因爲一切法本來就如實存在而且本質和菩提相同!異于衆生之行還是不舍離自性,這些衆生之行稱爲非行,而這些非行就是菩提,這個菩提就是法界,如果要不執著系縛于此法,就要修行般若波羅蜜。
文殊師利,如果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受持般若波羅蜜,以一首四句偈宣說給別人聽,我說這個人得以不退轉于正法,更何況實際上修行精進呢!應該知道這些善男子善女人已經身處于佛國境界。
文殊師利,如果善男子善女人聽聞此甚深般若波羅蜜,不生怖畏,當知此善男子善女人已經受到佛的法印授記,這個法印是由佛所造出,是佛所珍貴的。爲什麼呢?用此法印來印證不著法相的緣故。如果善男子善女人,被此法印所印記,應該知道此人跟隨菩薩乘而決定不退轉,不會墮落于聲聞辟支佛的果地。
爾時釋提桓因及諸天子。從叁十叁天。雨細末栴檀及細末金屑。又散郁波羅華缽頭摩華拘物陀華分陀利華及曼陀羅華。以供養般若波羅蜜。供養已作如是言。我已供養無上無著最第一法。願我來世更聞此深般若波羅蜜。若人已爲此深般若波羅蜜印之所印。願其未來複得聽受。究竟成就薩婆若智。爾時釋提桓因白佛言。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聞此般若波羅蜜一經于耳。我爲增長佛法故。守護彼人。面百由旬不令非人得其便也。是善男子善女人。究竟當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我當日日往到其所而設供養。爾時佛告釋提桓因。如是如是。憍屍迦。當知彼善男子善女人具足佛法。必定得至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
這時帝釋和他的眷屬子女從叁十叁天灑下旃檀香粉和黃金粉細末,又散出郁波羅花、缽頭摩花、拘物陀花、分陀利花及曼陀羅花等等香花來供養般若波羅蜜,供養完畢而開口說:我已經供養了無上無著的最殊勝第一法,祈願我來世輪回也能聽聞這甚深般若波羅蜜。如果有人已經被這甚深般若波羅蜜法印所印記,祈願他未來也能再聽聞攝受此法,究竟成就一切智。
這時帝釋問佛:世尊,如果善男子善女人聽聞般若波羅蜜,有一字一句經曆耳根,我爲了護持增廣佛法,會守護此人,在百由旬內不讓非人幹擾其方便。此善男子善女人,畢竟會得到無上正等正覺,我應當每天到他的住所而廣設供養。
這時佛告訴帝釋:正是正是,帝釋,應當知道此善男子善女人具足佛法,一定能得到無上正等正覺。
爾時文殊師利白佛言。唯願世尊。以威神力持此般若波羅蜜久住于世。爲欲饒益諸衆生故。文殊師利說此語時。以佛神力大地六種震動。爾時世尊即便微笑放大光明。遍照叁千大千世界。以威神力持此般若波羅蜜令久住世。爾時文殊師利複白佛言。世尊。放此光明是持般若波羅蜜相。佛告文殊師利。如是當如是。文殊師利。我放此光明是持般若波羅蜜相。文殊師利。汝今當知知我已持此般若波羅蜜久住于世。若有人不輕毀此法不說其過。當知是人已爲此深般若波羅蜜印之所印。是故文殊師利。我于久遠安住此印。若人已爲此印所印。當知是人不爲魔王之所得便。
這時文殊師利說:祈願世尊以威神力加持讓般若波羅蜜久住于世,能饒益更多的衆生。
文殊師利說此語時,佛的威神力使得大地生出六種震動。這時佛便微笑,放出大光明遍照叁千大千世界,佛以威神力加持令般若波羅蜜久住于世。
這時文殊師利秉告佛說:世尊,放出此大光明就是加持般若波羅蜜的形相。
佛告文殊師利說:正是,就是這樣,文殊師利,我放出此大光明,就是加持般若波羅蜜的形相。文殊師利,你現在已經知道我加持般若波羅蜜久住于世,如果有人不輕易損壞此法,不毀謗此法,應當知道這個人已經被這甚深般若波羅蜜法印所印記。所以文殊師利,我會長久安住此印,如果有人已經被此法印所印記,應當知道此人不會被魔王幹擾其方便。
佛告帝釋。汝當受持讀誦此經廣宣流布。使未來世諸善男子善女人得此法印。 複告阿難。汝亦受持讀誦廣爲人說。時天帝釋及長老阿難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雲何奉持。佛言。此經名文殊師利所說。亦名般若波羅蜜。如是受持。善男子善女人于恒沙劫。以無價寶珠布施恒河沙等衆生。衆生受已悉發道心。是時施主隨其所宜示教利喜。令得須陀洹果至阿羅漢果。是人所得功德甯爲多不。 阿難白佛言。甚多世尊。佛言。善男子。若人起一念心。信此般若波羅蜜經不誹謗者。比前功德。出過百倍千倍百千萬億倍。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知何況具足受持讀誦爲人解說。是人所得功德無量無邊。諸佛如來說不能盡。何以故。能生一切諸佛薩婆若故。若虛空有盡。則此經功德盡。若法性有盡。則此經功德盡。
佛對帝釋說:你應該受持讀誦此經並廣宣流布,讓未來世更多善男子善女人得此法印。
佛又告訴阿難:你也應該受持受持讀誦,廣爲人說。
這時帝釋和阿難問佛:世尊,應當如何稱呼此經?我們要如何受持?
佛說:此經叫做文殊師利所說經,又叫做般若波羅蜜經,就是這樣受持。如果有善男子女人于恒河沙劫歲月,用無價的寶珠來布施給恒河沙數目的衆生,而這些衆生受用布施之後都發出修道之心,這時布施主隨順方便來開示教化,利益衆生法喜,令衆生得到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這個人所得功德是否很多呢?
阿難秉告佛說:很多,世尊。
佛說:善男子,如果有人起一念心,相信般若波羅蜜經而不誹謗者,比前面所述的功德超過百倍千倍百千萬億倍,乃至算數譬喻所無法形容,何況具足受持讀誦,爲人解說,這個人所得到的功德,無量無邊,諸佛如來說不能盡,爲什麼呢?此經能生一切諸佛之一切智。如果虛空有盡,則此經功德有盡,若法性有盡,則此經功德有盡。
是故文殊師利。善男子善女人應懃行精進守護此經。此經能滅生死一切怖畏。能摧天魔所立勝幢。能將菩薩到涅槃果。示教訓導離于二乘。爾時帝釋長老阿難俱白佛言。世尊。如是如是誠如佛言。我等當頂戴受持廣宣流布。唯願如來不以爲慮。如是叁白言。願不爲慮。我等當頂戴受持。佛說此經竟。文殊師利等諸菩薩摩诃薩。舍利弗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天龍夜叉幹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目+侯]羅伽人非人等一切大衆。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持。
所以,文殊師利,善男子善女人應該勤勞精進,守護此經,這部經能滅除生死煩惱和一切怖畏、能摧滅天魔所設立的幢幡、能讓菩薩得到涅槃果、開示教導遠離空有二乘。
這時帝釋和長老阿難都秉告佛:世尊,正是正是,如佛所說,我等應當頂戴受持,廣宣流布,希望如來不用憂慮。如此的話語總共說了叁次,祈願如來不要憂慮,我等當頂戴受持。
佛說完此經,文殊師利等等菩薩摩诃薩,舍利弗等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天龍、夜叉、幹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一切大衆,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持。
《文殊師利所說般若波羅蜜經》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