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各樣的幻象。
首先,要依靠如來奢摩他修行,即把高層次的心的活動,集中在某處變成一種靜心靜慮的念想行爲,然後堅持遵循佛教教義規定的禁條和各項戒律,和修行高深志同道合的人友好交往,默默地呆在安靜之處,開始在心裏做這樣的觀想:
我現在的身體是由地、水、火、風四大,即四種自然元素緣合而成。在身體中,我的所謂頭發、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腦等,以及身體上的汙垢,都屬于地元素;我的唾液、鼻涕、膿、血、津液、涎末、痰、淚、精氣、大小便等,都屬于水元素;我的生命中含有的燥熱之氣,屬于火元素;我的生命之所以能夠延續是因爲有呼吸的作用,它屬于風元素。
所以,地、水、火、風四種元素彼此之間是各自分離的,我們妄自稱爲“身”的這個東西,究竟應該歸到四大元素中的哪一種呢?現在,我們終于知道了這個“身”畢竟是沒有實體的,它只是地、水、火、風四大元素互相緣和而合成的相狀,所以,“身”實際也是一種幻化之相。
地、水、火、風四大元素互相緣和而合成的假名爲“身”的東西,又有了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即六種人體器官和由此産生的精神現象。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和地、水、火、風四大元素,一個爲內,一個爲外,內外合成,組成了假名爲“身”的這個東西。在這個東西中有一種氣,當它似和緣慮之相緣合時,于是就會出現了假名爲“心”的這個東西。因此,這個“心”也是虛妄不實的。
善男子!這個虛妄的心,如果沒有色、聲、香、味、觸、法六種塵埃的外境作緣,則不可能存在。因爲地、水、火、風四大元素由緣和而生起“身”,所以把四大元素一一分解,就不能稱爲“身”了,也就是沒有上面的六種塵埃的外境可言了。那麼,虛妄的心當然也不能與它們作緣,不複再存,因此最終是不會有“緣心”可以被見到。
善男子,由于你們衆生的幻身滅掉了,所以幻心也就滅掉了;幻心一旦滅掉了,幻塵也就滅掉了;因爲幻塵滅掉了,所以幻滅也會滅掉;幻滅被滅掉,那些真實的不是幻的“非幻”,即空的自性卻是不滅常存的。這好比用布磨鏡,將鏡子上的汙垢全部磨去後,就會重新再現鏡子的光澤,恢複它的本來面目。
善男子,你們應當知道身、心全都是幻垢,只有把這些幻垢偏見永遠消滅了,才能重現十方清淨。
善男子,這譬如清淨摩尼寶珠,它本來的質地是晶瑩無暇,但它能映照五種顔色,隨處顯現。可是,有愚癡的人只見到了摩尼寶珠所映的五種顔色,而不能見其本來無色的本性。
善男子,圓滿覺悟清淨本性顯現于身心,會隨處相應。但愚癡的人說,清淨圓滿覺悟,是真實不虛而存在的,身心自身的相狀也是真實不虛的。正是因爲有了這種認識,才使他不能遠離幻化。因此,我必須指出,身與心都是幻垢,能有對治而遠離這些幻垢,才稱得上是菩薩之名。幻垢殆盡,悉數除去,即使沒有對治的幻垢,也能談得上爲菩薩。
善男子!諸位菩薩和末世衆生,修行證得各種幻境,消滅了各種因幻而出現的影像,即刻便能得到虛空清淨。無邊的虛空,只有因取得覺悟時才能被顯現和發現,覺悟圓滿明徹,也就顯現了心的清淨;
由于心清淨的緣故,也就可以見到了塵的清淨;見到了塵的清淨,眼根也就清淨了;眼根清淨了,眼識也就可以清淨了;眼識清淨了,就會使因根與識所緣的塵境也就清淨了。同樣,知道了心清淨,耳根也就清淨了;耳根清淨了,耳識也就清淨了;耳識一旦清淨了,與之相緣的塵境也就清淨了。由此推之,鼻、舌、身、意幾種根、識、塵境都是一樣的,它們始終處于一種前後相遞的清淨關系。
善男子!由于根清淨的緣故,色塵也就清淨了;色塵清淨了,聲塵也就清淨了。由此推之,香、味、觸、法幾種根、塵也就清淨了。
善男子!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清淨了,于是地大也就清淨了;地大清淨了,水大也就清淨了。由此推之,火大、風大也就清淨了。
善男子!地、水、火、風四大清淨了,于是十二處、十八界、二十五有也就清淨了。由于它們都清淨了,于是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佛十八不共法和叁十七助道品也都清淨了。由此推之,八萬四千陀羅尼門一切都清淨了。
善男子!一切真如實相,其本性是清淨的,所以一身能夠清淨;一身清淨了,于是多身就清淨了;多身清淨了,就可推至十方衆生圓滿覺悟清淨。
善男子!一個小世界清淨了,叁千大千世界也就清淨了;叁千大千世界清淨了,就可推至虛空圓滿遍及,過去、未來、現在叁世一切清淨,永遠空寂平等不動。
善男子!由于虛空是那樣的平等不動,當然也就知道了覺悟的自性是平等不動;由于地、水、火、風四大也是平等不動,同樣也就知道了覺悟的自性是平等不動;由此可推知八萬四千陀羅尼門平等不動,當然也就知道了覺悟的自性還是平等不動。
善男子!覺悟的自性遍滿各處,清淨不動,圓滿無際。所以,應該知道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遍滿法界;六根遍滿法界,也就應該知道色、聲、香、味、觸、法六塵遍滿法界;六塵遍滿法界,也就應該知道地、水、火、風四大遍滿法界,于是就可推知八萬四千陀羅尼門遍滿法界。
善男子!由于這種玄妙覺悟的自性遍滿各處,所以各種根的自性、塵的自性沒有壞損雜染;根、塵既然沒有壞損雜染,可知八萬四千陀羅尼門也沒有壞損雜染。譬如有成百上千盞燈,集中同照一室,燈火遍照房間各個角落,沒有壞損雜影。
善男子!一旦覺悟取得了成就,就應該知道菩薩不會受到諸法的束縛,也不強求用諸法來獲得解脫;即不厭惡生死,也不愛求涅槃果境;既不敬重戒律,也不會憎恨破壞戒禁的事情;既不看重長時間的修行,也不輕視初學者。這些都是爲什麼呢?因爲一切都是由成就了的覺悟而獲得的。譬如眼睛在光線下面看到了眼前的一切,這光線圓滿映照,當然會沒有憎愛的感覺。所以如此的原因是什麼呢?因爲光體只有一個,自然沒有憎愛的區別。
善男子!諸位菩薩和末世衆生若用這種覺悟之心來修習,就能取得成就。對此不作修習的人,就不會取得成就。圓滿覺悟普照一切,寂滅一心平等無二,遍滿百千萬億阿僧祗的時間過程,遍滿不可計算不可數說的如恒河中沙粒數一樣多的的諸佛世界。這就像虛空中花,由雜亂生起,雜亂一旦消失,就會不即不離,沒有束縛,沒有解脫一樣。所以才能知曉衆生本來就能成佛,而生死涅槃如同昨日做夢至今未醒。
善男子!由于昨天做夢的緣故,所以今日一旦醒來就應當知道,所謂生死與涅槃,沒有生起也沒有斷滅、無有來處也沒有去處;那些主動去求證生死涅槃的人,會既無所得也無所失,既無獲取也無舍棄;那些被動地去求證生死涅槃的人,既無住守也無止持,既無任運也無生滅。所以,證得生死涅槃或成佛,既無主動也無被動,畢竟是沒有證,也沒有證得的人,因爲一切法自性平等不壞無差別。
善男子!諸位菩薩,這就是修行,這就是修行的次序,這就是思維,這就是住持,這就是方便法門,這也就是開悟。追求這種佛法,就不會感到迷亂和渾悶了。
世尊宣說完後,爲了再次強調他所說的上述教法,于是用偈語的形式總結道:
普眼汝當知,一切諸衆生,身心皆如幻,身相屬四大,心性歸六塵,四大體各離,誰爲和合者,如是漸修行。一切悉清淨,不動遍法界,無作止任滅,亦無能證者。一切佛世界,猶如虛空華,叁世悉平等,畢竟無來去。初發心菩薩,及末世衆生,欲求入佛道,應如是修習。
金剛藏菩薩章
佛祖釋迦牟尼宣說完偈語後,金剛藏菩薩從大衆中離座而起,他走到佛祖面前,用頭頂觸摸佛祖的腳面,再起立右轉,圍著佛祖繞了叁圈,又長跪在地雙手合掌對佛祖說:大慈大悲的世尊,您善于爲一切菩薩和大衆,宣說如來圓覺清淨大陀羅尼法修行次序的方便法門。爲諸多衆生開發了蒙昧愚迷,我們與會的全體聽法衆生,承蒙佛祖您慈善的教誨,原本執著虛幻有如眼睛有病一樣,經您的醫治後,朗然冰釋,智慧的眼睛變得清淨起來。
世尊!如果說諸位衆生本來就可以成佛,那麼爲什麼還會有一切無明呢?如果說這些無明是衆生原本就具有的,那麼又是什麼因緣使之合成,如來又反複說明衆生本來就可以成佛呢?如果說十方不同類別的凡夫,本自就可以成就佛道,那麼又爲什麼後來又生起無明,一切如而繼來,什麼時候會再生出一切煩惱呢?惟願佛祖您不舍棄衆生不區分貴賤,發宏大慈悲心,爲我等諸位菩薩開示秘密深契的佛法,讓末世一切衆生掌握修持這契合義理經文的修多羅教整體,最終明白真實不虛的道理,永遠斷除疑惑和懊悔。
金剛藏菩薩說完後,將五體投地,對佛祖再加禮拜,如是往複來回叁次,以表達他的虔誠之請。
金剛藏菩薩乞請完畢後,佛世尊便開口對他說:善哉!善哉!善男子!你能爲諸位菩薩和末世衆生,詢問如來甚深秘密究竟方便法門,這本身是對諸位菩薩最好的教誨,也是最終真實不虛的了義大乘教法。它能夠使十方修行學習的菩薩和一切衆生,都能獲得堅定的信心,永遠斷除疑惑和懊悔。現在,你們仔細聽著,我將爲你們宣說。
金剛藏菩薩聽佛祖釋迦牟尼的話後,爲能夠親自奉聽佛祖的教誨,內心充滿了歡喜,諸位菩薩和與會大衆都鴉雀無聲,默默聽佛開始說法:
善男子!一切世界中的全部事物和現象,都是有始有終有生有滅的。過去、未來、或有、或無、緣聚、緣散、生起、停止,都因妄念前後相續不斷,而循環往複不止。所以,衆生堅持那些種種獲取舍棄的不同看法,都屬于輪回的範疇。
衆生既然未能跳出輪回,而妄自去分辨圓滿覺悟,那麼,這種圓滿覺悟性仍然等同于往複流轉的生死輪回之中。若要免除…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圓覺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