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方廣佛華嚴經 善財童子五十叁參▪P13

  ..續本文上一頁是在人間誕生,……或是分布舍利,一切化現成佛的化迹。還有樓閣中一切莊嚴品,或流出微妙的法音,或放光現像,或映現彌勒菩薩的本生。這樓閣中的一切不思議的境界,如夢中的夢境,如幻師的幻化。善財在清淨無礙的智眼中,一切都明記不忘,雖然一切是過去了!

  

  這時,彌勒菩薩也進樓閣來,又彈指叁下,說:「善財!起來!一切法本來如此。這一切,如夢如幻,都沒有自性,僅是菩薩法智爲緣所起的幻相。善財!起來」!

  

  善財聽見彈指聲,就警覺了,從定中出來。彌勒菩薩又告訴他說:「不思議解脫願智所現的莊嚴宮殿,顯現了菩薩行,菩薩道,菩薩的功德,如來的本願,這你都窺見了嗎」?

  

  善財說:「是的!大聖!這要感謝大聖的威力!大聖!這是什麼法門」?

  

  彌勒菩薩答道:「這叫入叁世智正念莊嚴藏解脫門,是一生菩薩所證得的」。

  

  善財又問:「大聖!方才所見的一切莊嚴事,忽然而來,現在又忽然過去,不知到那裏去了」?

  

  彌勒菩薩微笑說:「我對你說,善財!那裏來,就向那裏去」。善財聽了,不得要領,停一下又說:「那麼,大聖!這到底是從那裏來的呢」?

  

  彌勒菩薩說:「從菩薩的智能神力中來,但莊嚴事卻不住在智能神力中。你要求他的來處,那是無所從來的;不來,也就不去。你看!幻師幻現的幻事,無來處,也沒有去處,不過是幻師幻力的緣起。這樣,一切莊嚴事,無來無去,不生不滅,但有了菩薩智願力的因緣,這一切就現起了」。

  

  善財聽了這緣起如幻的深義,索性擴大而作深一層的請問:「大聖!這能幻者的大聖,又從何來?這該不如幻性的無來去吧」?

  

  彌勒菩薩說:「我嗎!我還不是無來處,無去處,不行也不住,沒有處所也沒有著落,不生也不死,不定住也不遷移,不舍離也不染著,無業無報,不起不滅,不斷不常。但是我就在無來無去,不斷不常中來。

  

  善財!求菩薩的來去實性,雖然什麼都不可得,但從救護衆生的大慈悲來;從隨願受生的淨戒,願力所持的大願,隨處化現的神通,不離一切佛的不動,身心不爲外界所奴役的無取舍,隨順衆生的慧方便,從影現無實的化身中來。

  

  總之,在悲智行願的緣起上,有如幻的菩薩來。你方才問我從何處來,其實我有何處所?不過,我卻從本生處的摩羅耶國來。摩羅耶國,有拘咤(樓閣)村,有我的老同學瞿波羅(護地)長者子。爲了化度他,使他在佛法中,所以我就常住在那裏。又因爲本生地的一切人民,應爲他們隨機說法;還有父母、親屬,也要爲他們說大乘法,所以我就住在那裏,從那裏來」。

  

  善財又問:「大聖才說從本生處來,不知大聖的生處,又是什麼地方」?

  

  彌勒菩薩說:「善財!在某種因緣下有菩薩,這某種因緣就是菩薩的生處。所以菩薩從菩提心,正直心,住地,大願,大悲,真實觀,大乘,化衆生,智慧方便,依法修行中出生,這就是菩薩的生處了。

  

  有了生處,不能說沒有他的家族,菩薩的家族是:般若母親,方便父親,施乳母,戒養母,忍辱莊嚴品,勤養育者,禅洗濯人,善知識老師,菩提品道友,善法眷屬,菩薩弟兄,菩提心家,奉行家法,菩薩地家鄉,忍富豪,大願尊貴,具菩薩行順家法,發大心繼承家業,法水灌頂太子,成菩提光大門庭。

  

  善財!菩薩這樣的生在如來家中,能使叁寶不斷,嗣續菩薩的種族,家門清淨,受一切世間的贊歎。這生在佛家的菩薩,能知道一切法如影如化,不再厭離世間,也不會染著。一切法是無我的,所以不爲自己打算,慈悲去教化衆生,不覺得厭倦。生死是如夢的,五蘊是如幻的,在生死中長期修行,不再有厭怖心。

  

  界與法界一樣,所以不會動心。一切法如焰如幻,所以在生死中沒有顛倒,超出魔王的境界。得了清淨法身,所以煩惱不能诳惑他,能在五趣中自在的受生。善財!我也就是這樣的得了清淨法身,能遍一切法界現起一切衆生的色相、音聲、……所作的事業,思想,志願。

  

  我爲了要化度退菩提心的老同學,教化父母眷屬,所以生在南印度摩羅耶國的拘咤村。爲了教化婆羅門,使他不起種族的憍慢,所以也生在婆羅門家。

  

  善財!我在南印的大樓閣中,隨機教化衆生。因爲要教化兜率天的同行者,所以在此命終之後,生在兜率天上。我表現了菩薩勝妙的福德智慧,使天人厭離欲界的欲樂,知道有爲法終歸要衰壞的。我又爲了要攝化同學,要與一生菩薩共談妙法,要教化釋迦佛所派遣來的學人,所以又下生人間。

  

  善財!將來我下生成佛的時候,你與文殊菩薩,都要與我相見的。好了,善財!現在你可以回去見文殊菩薩了!文殊菩薩的大行大願,廣大得不可思議!他是一切佛的母親,一切菩薩的教師,也可以說是開顯大乘佛教的內在鼓舞者!你過去參訪的一切善知識,都是文殊的威力,都是文殊大乘教化的一面。

  

  善財!文殊是你的善知識,過去使你發生菩提心芽,你在長期參學的學程中,培植滋長,現在要開花結實了。你回去再見文殊,他必能使你圓見普賢行,悟入佛教的真谛──釋迦佛的本懷。善財!去吧」!善財聽了彌勒菩薩的教誨,誠懇的道了謝,從樓閣出來。要結束參學的生活,回到故鄉田地了!

  

  32、參學歸來

  

  參學的善財,現在到了普門城的門邊了。普門城,是普賢行者的樂土。城中的一切,一律是豎窮叁世,橫遍十方,深徹虛空。善財雖還沒有進門,也就快要登門入室了。

  

  善財在門口,靜默的追思自己的學曆:起初受了文殊菩薩的教化,纔發生成佛的信願,信自己有成佛的可能。爲了實現自己的信願,才遊曆了一百十城,參訪了一百十位善知識。一滴一滴解行的累積,不但要證實文殊所開示的(自己有成佛的可能),無疑的還要貫徹無礙,實行菩薩的普賢行。

  

  這樣的一心觀察,又覺得自己長期的參學,雖然跑遍了南方,實只是文殊教導的一節,是文殊教化的演進與開展,並沒有離開文殊一步。正在這樣想的時候,只見文殊菩薩遠遠的伸出右手,過了一百十由旬,到普門城邊來撫摩善財的頂說:「善哉!善哉!善財!菩薩的因行,如來的果德,都是立足在信願上。若離了信願成佛的信根──發菩提心,那還能做什麼呢?這自然要憂慮懊悔而自沒了。不能具備資糧的功行,失去勇猛的精進心,多少得一點功德,種一點善根,便自以爲滿足。不能發起菩薩的行願,又不能爲佛菩薩所護念。這種人,對于所知的法性,所悟的理趣,所修的行門,所住的境界,自然不能周遍的知其空性,種種的知其幻相,徹底的知其中道。了知還不能做到,何況漸漸的趣入,解說,分別,證知,獲得?

  

  善財!信願成佛,是大乘道的根本,一切從此生,一切從此而發展完成。你是這樣的初發信心,又這樣的進求解行;你要踏入普賢大行的菩提場,也要與我同住了!善財!參訪的時代過去,現在要側重實行」!

  

  善財靜默的聽著,思惟又觀察,一旦豁然貫通,成就了無量總持、大願、叁昧、神通、智能。

  

  善財是進入普門城了。善財覺得普門城的一切,是橫遍十方,豎窮叁世,深徹虛空。那一處不是普門城,只怪自己從前不曾見得。既到了這無限無礙的處所,再也不用向外奔波。于是乎善財在摩竭提的菩提場中,結束了一百十城的雲水生活。

  

  善財在菩提場中,心裏想:菩提場是我佛成道的處所。一般人看來,這裏是草原林下。但在普賢行者看來,依止的場所,是廣大行願的普賢;正覺的佛陀,是淨德莊嚴的如來。自己好容易進入普賢行願的道場,對于佛陀的行果,正應該來一個全盤透視。應該從參加普賢大行的實踐中,體現佛陀的真谛。

  

  這樣一想,覺得一切善知識的教導,都與自己的行解,吻合無間。善財爲了一切智果的成長,所以從慈悲的慧眼中,觀察一切衆生的生死,使他們都回到本來寂靜的境地;分別一切廣大的境界;學佛的廣大功德;具備解脫的正道;培養身心的精進;修正直心,悟入叁世的深法;隨諸佛的*輪而說法;在一切世間中受生;長期中修習菩薩的大行,滿足自己的大願;了達一切智的境界;淨化菩薩的六根;清淨的慧光,破除了愚癡暗,了達一切法、一切佛剎、一切衆生的平等法界;摧壞一切障礙,入于無礙的境地。善財這樣的在平等法界中,修習普賢的解脫行。

  

  這樣,就聽見普賢菩薩的名字,聽見他的行願功德,諸地,地前的方便,入地,住地,出地趣入後一地的勝進行,每地所習的法門、境界、威力、住。善財修學他,又聽見他,一心要學普賢行的完滿實踐者──普賢菩薩。所以就在菩提場的蓮華寶座上,作這樣的思念:一切,虛空一樣的平等無著。佛剎、諸法、十方,這都是怎樣的無礙!清淨的一切智境,明顯的道場莊嚴,廣大的深入佛法,周遍的化度衆生,無盡期的修菩薩行,向究竟的如來十力而前進:這是普賢行的輪廓吧!

  

  那時,善財因了自己的善根力,普賢菩薩的同善根力,佛陀的威力,忽然窺見了淨土的瑞相。見一切佛剎中,有如來成正覺。佛土中,沒有惡道,清淨得蓮華一樣。地上滿是衆寶的莊嚴,空中有嚴麗的霞雲,莊嚴的道場。佛剎中的衆生,身心清淨,都有端嚴的身相;彼此間慈和歡樂,相助而不相惱亂;常念佛陀的福智莊嚴。善財的心目中,到處充滿了如來、佛土、佛法、菩薩大行的無限光明,普遍的照耀著法界。

  

  善財見了瑞相與光明,非常自信的覺得必定能見普賢菩薩。心中專一的求見普賢,立刻見普賢菩薩在如來前,坐在蓮華寶座上。他在衆菩薩的圍繞中,最爲特出,世間是沒有及他的。也沒有能完全了解他的,因爲他的智慧功德,與叁世一切佛平等了。廣大行願爲體的普賢,只見他身上的一一毛孔,念念放出無數的光明。這一切光明,照遍了法界,虛空界;在一切世界中,滅卻衆生的苦患,使他生長菩薩的善根。這一切光明,又遍在一切佛的衆會中,流出微妙莊嚴的香、華、衣、寶。又在佛土中,流出無數贊歎菩提心的色界天,勸佛轉*輪的梵天,護持佛法的欲天,爲衆生歸依的佛陀。

  

  又流出佛菩薩充滿的清淨佛剎;還有淨而不淨的,不淨而兼淨的,不淨的佛剎,使雜染的衆生也得到清淨。又流出一切衆生,適應世間,用世間法去教化衆生。又流出無數菩薩,或贊歎諸佛的功德,培養衆生的善根;或宣揚初發菩提心所生的善根;或宣揚普賢菩薩的大願妙行;或實行普賢行,使衆生學一切智;或初成正覺,使菩薩成一切智。

  

  善財見了普賢菩薩這樣的自在,不覺身心歡喜。善財再詳細的觀察,見普賢菩薩的身中,每一點上都有十方叁世的一切世界;器世間的形形色色,都明白不亂。普賢菩薩的顯現如來、有情、器界,不但是此間,十方一切佛剎的微塵中,也都是這樣顯現普賢的自在。在這樣觀察時,善財得了十種智慧:能念念中到一切佛剎,去見佛,恭敬供養,聽法,思惟佛的正法,知佛的自在,得無礙辯才,觀一切法的般若,入一切法界的大方便,知一切衆生的心性,得普賢行者的智能。

  

  那時,普賢菩薩伸出右手來,摩善財的頂。這一摩,善財又得了更深廣的叁昧。這摩頂與得益,也不但是此間,十方一切佛剎中的普賢與善財,也無不如此。普賢菩薩放下手說:「善財!你見我的大自在嗎」?

  

  善財說:「見的。大聖!這真是微妙難知,怕唯有佛才能知道」!普賢菩薩說:「是!善財!這一切,那裏是容易得來!我記得,在不可數量的時劫中,我爲了求大菩提,作了無數的大布施。凡是所有的一切,財物、權位、家屬、身體、就是生命,也都舍了。我恭敬供養無數量的如來,在那裏出家,修學佛法。在這悠久的時劫中,我記得從不曾起過一念的瞋害心,我我所心,感覺生死道長的厭倦心,障礙心。我只是堅定不變的修集一切智的助道法,爲大菩提心而努力。善財!我所修的菩薩行,不論是淨化世界;或者是教化衆生起悲心,救護他們;供養諸佛與善知識;護持正法,那一樣不犧牲一切的一切。我所得的正法,沒有一字一句,不是從犧牲一切中得來。善財!我求索正法,都是爲了一切衆生:願意他們聽到正法,修習世間與出世間的智慧,得到暫時與究竟的安樂;願意他們一齊來贊歎我們的佛陀。我過去的一切事業,何等廣大?就是盡一切時劫去說,也說它不盡。

  

  善財!我有種種的能力,像功德力,善根,好求勝妙法,修功德,正觀一切法,慧眼,佛威,大慈悲,清淨神通,善知識力,所以得到了叁世平等的清淨法身與清淨色身。這清淨的色身,雖也是超世間的,但適應一切衆生的好樂,在一切世界的每一處所,現種種不同的身形,使他們歡喜。但是善財!你應該看看我的清淨法身,這可與色身不同了。這是無量劫中菩薩大行的成果,實在難見難聞!那善根微少的聲聞、菩薩,尚且聽不到我的名字,何況見我的身體?善財!如有聽見我名字的,或者見我的色相觸我的身體的,迎我送我的,暫時跟從我的,夢見我的,都能不退大菩提。還有衆生肯憶念我的,不問他片刻或者永劫;有見我放光動地的,這都不會再退失大菩提。總之,凡能見我清淨法身的,必定生在我的清淨身中。能見我清淨佛土的,必生在我的淨土中。他與我,不再是他與我,不妨是他與我,而實則契含一體。善財!你應該觀察我的清淨法身」!

  

  善財觀察普賢菩薩的法身,見他一一身分中,有無邊佛剎,如來出世,在大菩薩的圍繞中,說種種法。又見身中的一切佛剎,有無邊的佛化身,教化衆生發菩提心。又覺得自己與普賢一體,在普賢身中的十方一切世界化衆生。從前所遊曆的佛土,親近的善知識,積集的善根、智慧……,比那見了普賢菩薩以後的,簡直少得不可以數量來比較。現在,善財是獲得了普賢菩薩的廣大行願,與普賢菩薩平等。不久,要與一切佛平等,像佛剎、佛身、佛行、佛的正覺、自在力、轉*輪、辯才、音聲、力、無畏、佛所住、大慈悲,這一切的不思議解脫自在,都要平等平等。

  

  33、一片贊佛聲

  

  菩提場中的普賢菩薩,是廣大行願的實現者。在他清淨的心華中,正見了佛陀的真實。一種正覺的同情,從心的深處浮現,充滿了一切法界。無限的崇仰敬愛,使他與同行同願的普賢行者,唱出無盡的妙音,頌贊佛陀的真實,一直到未來:「清淨妙法身,叁界無倫匹!超出諸世間,有無不可說。無依非不住,不去非不至;夢境如空華,我觀佛如是。佛海摩尼寶,隨應而差別,非色非非色,似現無所得。一切難爲喻,喻所不能及!虛空或可量,難盡佛功德」!

  

  

  

《大方廣佛華嚴經 善財童子五十叁參》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