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竅決寶藏海 07、如何作人

  如 何 作 人

  世上每一個人,對于色聲香味觸等法,無始以來就在不斷地串習。因此,當我們值遇世間妙欲的時候,每個人的貪心都非常大。但世間法究竟的意義爲何?在處于世間法和佛法之中時,世間法又該如何做?作人到底該怎麼作?所以在下面就給大家講一個關于作人的方法。

  我們作爲一個人,首先必須要依靠本尊和護法神,再憑借福德和前世的善業,這樣就如國王擁有了手下的軍民,自己的名聲、財産等一切都能圓滿自在地獲得。

  爲了積累福德和親近護法神,自己應時時刻刻對叁寶生起信心,這也是作人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對積資諸善事,比如聞、思、修行、誦經等等,我們應該象森林當中的猛火,進行精進修持。

  我們作爲一個人,無論在哪方面,與天人相比都是比較低等下劣,在天中也有智慧聖尊,因此我們應時常依靠天神和護法神的力量承辦一切所欲。象二十一優婆塞、格薩爾王的眷屬等等,有如海一樣無邊的護法神衆,比如國王的很多事情就是依靠衆多的大臣們去辦理,同樣,如果依靠這些護法神的力量,讓他們經常給予幫助,那自己所想的一切事情就都會圓滿成功,因此大家念護法神至關重要。

  念護法神時,需要有供品作供養。比如在"八大法行"的儀軌中,對八大聖尊中的每一位雖然都有不同竅訣的修法,但其中的共同之處就是對護法神都必須要作贊美和供養。因此,對護法神要供養美酒、糖果,或者是食子,供品是越豐盛越好。對供品方面的要求,一是應該清淨整潔,二是要准備某些油類的食品,比如當行者用糌粑作供養的時候,如果裏面一點酥油都沒有,那可能就不是太好。

  假如我們念格薩爾王時,一點供品也沒有,我覺得這就不行。連一點茶葉一點水果都沒有,那麼護法神就不一定很高興。因此,在供護法神時應該准備一些供品,古人有:"若人求天尊,天尊要食子"的說法。

  有許多的比如象八部、十八部的智慧護法神,本來他們都是智慧身,不會有什麼分別念。但當時他們被降伏時,蓮花生大士是這樣給他們講的:"你們要幫助瑜伽士,瑜伽士也一定會對你們作供養、贊歎。"所以如果一點供品都沒有,只是在口頭念誦一下護法神的祈禱文就不一定能起到明顯的作用。

  敵人勢力的黑暗越來越深的時候,我們就應該使寂靜慈悲的白色月光越來越皎潔明亮。如果我們經常用身語等慈悲的行爲來對待所有的人,那本來欲對自己製造違緣的仇敵,也會逐漸對自己生起歡喜心。

  不管我們遇到什麼樣的人,無論是上等、中等還是下等的人,我們都應該一視同仁,一心一意地用慈悲心來對待他們。這樣即使我們有些過失,他們也不會宣揚而是極力隱藏,並且很樂意地將我的名聲也是傳遍世界。

  倘若我們喜歡別人幫助自己,那自己也應該要幫助別人,這樣他們一定會歡喜。若是喜歡自己的人越來越多,那怨敵的勢力就會減弱。在贊歎我們的人當中,有的人是真心實意地在贊歎,而有的人本來是不太願意,但他所說的有些語言反而成了對我們的宣揚。

  所以真正要想降伏對方,也應該用慈悲心和愛心來對待。如果自己怨恨的人較多,那也會妨礙自己名望的提高。比如我們學院剛成立的時候,當時對我生歡喜心的僅有幾個人,後來我也是逐漸配合很多人,與他們和睦相處,這樣我們學院就有了二十多人,後來又有了一百多人,再後來就是一千、二千至如今八千余人,這些也是因爲我使自己的行爲與別人相配合所帶來的一點點功德。

  有些人雖然受到衆人的贊歎,但在內心卻願意盡量隱藏自己的功德,而不願意宣揚出去。這樣即使隱藏了一些功德,但如果衆人喜歡自己,特別是與自己關系密切的人若對自己敬重喜愛,那他們也願意講述你的功德,這樣自己的功德也會被歌頌贊揚到遙遠的地方。

  所以自己首先應具備功德,然後對內部的人一定要搞好團結,不能仇恨和輕視他們。對我來說,我對下面這些堪布們都比較重視,于是我就對他們講說一些悅耳的愛語,這樣他們可能就比較愉快和感激。現在世間很多人清楚我沒有任何功德,但我的曆史也有一些人會知道,此因緣就是這樣來的。

  有些人雖然不發慈悲心而降伏了一些敵人,自以爲象大獅子一樣威力強大,一些目光短淺劣慧者也象對待天人那樣來恭敬和供養他,如此他本人也就更加貢高我慢。但是有智慧者可以明了,這種人的地位和勢力並不穩固持久,因爲對于勢力強大但又傲慢和愚笨的人,就象鐵鈎可以勾招大象,有智慧的人依靠方便法也可以把他們降伏,我相信在整個藏地雪域有很多的大成就者和大修行者都具備這個能力。

  若無智慧,僅僅是依靠力量,也不能降伏敵人。比如有些人對我們以粗暴的方式來對待,那這種人暫時好象轉輪王一樣地位權勢顯赫,事情也能成辦,但是從最究竟來說,就象鋸子鋸木頭,哪怕再粗大的木頭也是會慢慢地被鋸斷,這種人將逐漸衰敗。

  有些人無論說話還是做事都是以虛僞、不誠實、不合理的方式來進行,如此習慣之後,自己無論作任何事情全都變成了狡詐的行爲,最後他欺騙了無數的人。那麼這種狡詐的人,在外表上暫時他的事情也能成功,比如今年他財勢富饒可能有五十多萬元,但以後逐漸逐漸就開始衰敗,明年就只有叁萬了,再過幾年以後就家破人亡了,其結果是終將毀壞自己。這種人就象山上的水,剛開始的時候,是高高在上,但逐漸逐漸地它就越來越下降,再沒有一個上升的機會。所以以狡詐的行爲來成辦的事業,即空虛又不可靠,最終也不會有一個長遠和究竟的利益。

  而某一些人的行爲公正端直,並且他也是以慈悲心來對待一切。這樣因爲他作事正直發心善良,雖然暫時那些末法時代的衆生也可能害他,自己也可能會生起一些厭煩心,但從最究竟來說,他不但不會失敗,而且他的事情也會越來越成功。

  那些愚笨或是耍小聰明的人,談不上有什麼智慧,因爲他們的目光短淺,就象是近視眼看不見很遠的地方,他特別喜歡得到眼前這一點利益,並爲此而辛勤奮鬥,但結果他所作的事情不是利益微薄便是適得其反。而那些具有智慧和大能力的人,他的眼光開闊深遠,所作所爲都是作長遠的打算,爲了來世的一些事情也願意去作,這樣其結果是在他的今生和來世都會成熟無窮無盡不斷的利益和安樂。

  平時遭受一些違緣的時候,當時我讓大家好好地祈禱,但有一些鼠目寸光的人,叫他念經他也不願意參加;而有智慧的人,就一心一意地念誦,雖然暫時念誦的也比較辛苦,但結果對整個佛法和對我們自己的前途都有很大的意義。我想,只要我們認認真真地依照佛經論典和上師的教言去行持,就一定會取得勝利。

  某些低等下劣的人,特別喜歡那些有權有勢腰纏萬貫的大人物,在此類人物面前身體是畢恭畢敬,嘴裏也是講說著阿谀奉承的語言,當有一位大官員來的時候,他們就人前人後跑來跑去地點頭哈腰。但一般卑劣下等的人恭敬承事高高在上的這些大人物,也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因爲在世間利益方面他們也不會成全你什麼,在人格、智慧以及出世間法的修行方面更不可能助你一臂之力。

  比如一位貪心熾盛的老人若去追求一位年輕貌美如天女般的姑娘,姑娘不但特別不高興,可能還會對他怒目相視,這個老人的追求是不會成功滿願。同樣,低下的人在高等的人面前期望希求,也是根本不會如願以償的。

  如果我們雖然積累了財産,但自己卻沒有機會去享用,如此財産就不會爲自己帶來任何利益,反而會對自己的生命和聲譽造成危害。因爲財産,給自己的今生和來世都招致衆多的痛苦,那追求財産也就沒有任何意義和價值。

  如果我們經常對某個人生惡心口出粗語,那我們即使把自己所擁有的財産全部送給此人,他也不會對我們生起歡喜心,在將來某個時候他也可能會伺機作損害。《入菩薩行》中雲:"縱人以利敬,恩施來依者,施主若易嗔,反遭彼殺害。"所以經常誹謗別人或說惡語,實際上這是在毀壞自己。

  有些愚笨的人飲酒貪杯成癖,甚至在有些地方女人喝酒也是令人瞠目。釋迦牟尼佛在經中早已說過:"凡我的後學者都不能飲酒",不要說在佛教方面,即使從世間的角度來講,喝酒的過失也是非常大。

  時常貪執飲酒的這種人,不要說晚上就是連白日也是處于黑暗當中,好象是要死不活的樣子,既非活人,也非死人,就是處于這種狀態。因爲酒的緣故貪心也增長,于是這種愚笨人白天貪執飲酒晚上就貪著女人,他們就象是腐爛的屍體,生活也如瘋子一般,就這樣白天晚上都是處于非法當中虛度人生。

  還有某些人,各種欲望層出不窮,他們在心裏始終幻想著不能成功的一些希求與夢想,那這種人的生活根本就不會存在有安樂,他們實際上白天晚上都經常是在痛苦的煎熬之中度過。不知道自己的生命還能保持多少天,卻在想要在這裏作一件事情,要在那裏作一件事情,天天這樣打妄想,這種人真是很可憐。

  總而言之,愚人的一切--他的財物、語言、行動以及他的身體和神識全無任何實益,此等一切只是變成愚人虛度人生的因。

  無論是誰,他總會具有少分的功德,這樣即使我們功德巍巍,那也要學會尊重他人,應該取受別人的長處。我們應把自己的功德看的很輕,而把別人的功德看的很重,這樣自己的功德也就會越來越增上。

  如果在處境窘迫的時候,別人曾出力幫助過我們,那我們在一生之中對此事都會難以忘懷。比如對那些貧窮可憐的人哪怕是布施五十元錢,那他可能在一輩子當中也不會忘記這件事;但對于一些位高權重、財富盈倉的人,哪怕你送給他大量的財産,他也不一定能記住。以前在文革期間,許多人對我的恩德都非常大,當時對我供養的一點酥油或是人參果,到今天我還是記得非常清楚,現在…

《竅決寶藏海 07、如何作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