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釋“教觀總持”
月悟
出國清寺,站在豐幹橋上,迎面一座由晚近著名書畫家王震(一亭)大居士題有“教觀總持”四個大字的照壁赫然入目。
明末高僧、天臺宗第叁十一祖藕益大師在《教觀綱宗》中指出:“佛祖之要,教觀而已矣。觀非教不正,教非觀不傳。有教無觀則罔,有觀無教則殆。”教觀二門,即教相門與觀心門之並稱,全稱教門觀門,簡稱教觀。此二門猶如車之二輪,鳥之雙翼,合之則雙美,離之則兩傷,相輔相成,不可偏廢!佛教聖典各種說法,自形式而內容加以分類、整理、推判、科釋而令學人掌握教法精髓,深究其義理,稱教相門;爲體驗其教法而依之實修種種方法,稱觀心門。天臺宗之根本典籍“天臺叁大部”,《法華玄義》、《法華文句》二部,主說教相門,傍及觀心門;《摩诃止觀》則主說觀心門,傍及教相門。教中有觀,觀中有教,“教觀雙美”爲天臺宗之特色,誠系中國佛教之精華。
總持者,即是歎陀羅尼德,此言能持,能遮,持諸善法不令漏失,遮諸惡法,不令得起,敢名遮持,亦言總持,持一切善法不漏失也。《妙法蓮華經》明叁陀羅尼:一、旋陀羅尼。二、百千萬億旋陀羅尼。叁、法音方便陀羅尼。旋陀羅尼者,旋轉之義,從假入空,觀能旋轉,觀假入空,即轉破界內外諸見愛,得入空真谛。一心圓破界內外諸見愛,即是圓教陀羅尼,實證此陀羅尼即圓教“相似即佛”之初信至七信位。若預入此法流,則是圓教“觀行即佛”,能夠圓伏一切惑,見佛性,稱“初旋陀羅尼”,天臺智者大師二十叁歲時入大蘇山實修“法華叁昧”,便實證此不思議境。百千萬億旋陀羅尼者,即是從空入假,旋轉分別入界內世谛、界外世谛,旋轉破塵沙界內外無知,顯恒沙佛法。一心圓破界內外無知,即是圓教陀羅尼,實證此陀羅尼即圓教“相似即佛”之八信至十信位,能獲六根清淨(互用無礙),又稱“六根清淨位”。法音方便陀羅尼者,即是空、假二觀爲方便道,得入中道第一義谛(觀)。若斷無明,次第入中道,猶是別教陀羅尼,不能圓斷無明。一心圓入中道,即圓教陀羅尼,實證此陀羅尼,即圓教“分證即佛” (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聖位也。僅證初住位,便具佛威儀,能分身百界作佛。《華嚴經》雲:“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叁行已去,別教之人不知名字。即此便入佛法流,若圓斷四十二品微細無明永盡究竟登涅槃山頂,居上上品常寂光淨土,究竟見佛性,成清淨法身,則證“圓教究竟即佛”(妙覺),即“法音真實陀羅尼”。是故,略說稱“叁陀羅尼”,分說則“五陀羅尼”。
摘自《臺州佛教》2001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