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興臺護國略論

  興臺護國略論

  天臺山國清寺 釋月悟

  時下的中國佛教,說一句毫不客氣的話,仍是“一盤散沙”。教下譏諷宗門“盲修瞎練”,宗門則譏諷教下“貧人數寶”;修淨土的攻擊密宗“儀規太繁”,修密宗的則攻擊修淨土的”單提佛號不能往生”。諸如此類,教下與宗門互相排斥,乃至教下與教下、宗門與宗門之間互相排斥,不一而足。如何解決這個影響中國佛教進程的難題

  筆者以爲,唯有重興以“教觀雙美”著稱的天臺宗,才能解決這一難題,並帶動其余各宗的發展,從而重興中國佛教。

  天臺宗是中國佛教正式成立的第一個大乘宗派,天臺宗的成立標志著佛教中國化的艱難工程已經完成。佛教首先是一種文化,任何一種文化,欲在本民族“紮根”,必須借鑒、融會本民族固有的文化,才能“茁壯成長”。天臺宗成立于陳隋之際,而在此之前,佛教曾依附于中國本土的宗教“道教”。幸賴許多高僧大德譯經、講經及注疏、闡發之時,努力融會中國傳統的儒道思想而不違佛旨,天臺智者大師無疑是其中最傑出的一位;因而在正式成立天臺宗之後,佛教文化與儒道文化“叁足鼎立”,成爲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至于中國現存“五大宗教”之伊斯蘭教、基督教、天主教始終未能成爲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文化仍不能爲廣大中國人接受,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不能融合本民族固有的文化”。無可置疑,天臺教理是中國佛教之精華。

  重興天臺宗何以能帶動其余各宗的發展,並進而重興中國佛教

  因爲天臺宗的總特質是“教觀雙美”,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理與修行相一致的典範。中國八大宗教,皆是對機而談,然而時至末法,衆生根機普遍拙劣;華嚴、叁論、法相側重于義理,禅、淨、密、律側重于行持,修行人稍有不慎,便易墮“文字”或“暗證”,乃至因修行而發狂,亦不乏其人,何能獲得佛法的真實受用

  天臺宗強調教觀總持,止觀雙修,定慧並弘;天臺宗基于大乘經論,獨創“六即佛”之說,認爲“理事互融乃至圓融不二”才能證得圓教不思議位次,而獲得佛法的真實受用,時下學佛人,多“執事迷理”,或“執理廢事”,豈能一生了辦、了生脫死、超凡人聖

  最近,臺灣弘揚天臺宗的法藏法師在寫給筆者的一封信中談到:“大作(指拙著《天臺隨筆》)齊已拜覽,法師好樂、力學天臺教相,兼又以佛子之信仰爲出發,爲文廣介天臺之學,誠令人景仰欽佩!教觀不行,解行不彰,中國佛教之久衰甚矣,或囫囵吞棗盲動躁修,有行無解;或迷于學術,執理廢事,有解無行,惜哉,痛哉。今後若能使教觀雙美,解行並進之天臺宗教學再興于世,則中國佛教其他各宗,或有再弘之機,從而使中國佛教能複興于廿一世紀矣。”與筆者的見解不謀而合,可謂深有體會。因此,我提出“欲振興中國佛教必須振興天臺宗”,決非個人管見!

  重興天臺宗的意義更在于:能夠振奮民族精神,振興中國經濟。天臺宗實際創始人智者大師曾說:“生來所以周章者,爲國土,爲佛法,爲衆生。”充分體現了大乘佛教“莊嚴國土、利樂有情”的人間佛教思想。天臺宗正依《妙法蓮華經》宗風遠播,以日、韓等國爲盛,具國際影響。以日本爲例,日本佛教現存各大宗派,如天臺宗、淨土宗、日蓮宗創始人(最澄、法然、日蓮上人),無不接受天臺法華思想。日本佛教的奠基人之一行基(699-743年)在一首詩中說:“我得法華經者捆薪、摘菜、汲水、服務。”日蓮上人在創立他的宗派“日蓮宗”時,就認爲《法華經》是一部教導勤勞、服務的經典,要佛教徒認真學習。因之勤勞、服務一直是日本佛教的根本精神,也是佛教留給日本人民珍貴的精神遺産,這種服務精神在日本戰後經濟建設中無疑地起著重要的作用。此外,《法華經》中的“會叁歸一”思想,亦有利于國家的大統一、民族的大團結。是故,重興天臺教學,確能救治時弊,護國佑民。

✿ 继续阅读 ▪ 訪大蘇山淨居寺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