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個人生命生下來,他都是要向上走的,都是要追求覺悟的,所以佛經對每一個人來說都具有最真實的意義。
每個人都這樣,你說我覺悟了,覺悟了你讀還是有用的,因爲你覺悟的還是這個道理,而且你覺悟的道理不可能超過佛的,讀一遍、讀十遍、一百遍、一千遍。像我師父讀《法華經》,至少讀了叁千多遍,每一次都披袈裟,門關起來,點著香讀,叁千多部《法華經》。《六祖壇經》裏說,有一個師父讀了一千多部《法華經》,就見六祖大師去了。六祖大師說,你是人轉《法華》呢是《法華》轉你人呢?反過來說你開悟了,你人能轉《法華》了,你讀,也不會吃虧的。因爲我們的境界,你覺悟的境界不可能超過佛的覺悟境界的,還是會在裏面得到利益。更不要說沒覺悟,沒覺悟,它字字是我們的指航燈哪!
消除昔日業 憶念得加持
像我們這個生命,你說我們現在用比,如果這世界上有凡夫也有佛,那我們這個人,我們也可以作凡夫,也可以作佛。我們再比一個例子,這是一顆大鑽石,這麼大一顆大鑽石,這邊有一顆普通的沈積岩,一塊小石頭。免費選,你取哪一個?不要說那個啦,連小孩子看也是那個耀眼嘛,也是會取那鑽石嘛!
反過來說,如果你取那個小石頭的話,你看,損失多大!我們也是,給你選,凡夫、佛果給你選,你選哪一個?我們平時很多人說,我們作凡夫的。甘心作凡夫嗎?作凡夫,種種的困惑,種種的煩惱,而且無邊的苦等著,因爲看不到真相嘛,看不到一個真相。
我們佛教,在這個世間一代一代傳承下來是非常不容易的,在這個有限的空間和時間當中,去達到超越這個空間和時間。所以我們在講的時候是不是念阿彌陀佛?也是念阿彌陀佛,思維這無量光無量壽的,所以也是超越這個狹隘的。
現在我講這個主題,我心是安住在那種狀態。我們大家在這裏,我們曾經有這樣子的狀態,我們今天結過緣的,比個例子說,我們人有各種狀態的嘛,情緒不好啊,或者什麼,你能夠憶念,憶念這一刻,這一刻也會加持,你那個時候的念佛或者修行,讓你能提升境界。因爲結過這個緣了嘛,現在結的緣就是爲過去消業障。
我們每一個人坐在這邊,不是說你這個形體上,光一個物質的身體在這邊,你還有精神哪,精神裏邊比電腦還複雜,那裏面硬盤裏儲存的東西可多了。除了有各種各樣病毒之外,當然也有福報,也帶著福報善根坐在這裏,同時也帶著罪業坐在這裏。
但是我們在講這個的時候,叫一念佛的狀態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把過去的罪業過濾一下,重新排列,福報增加,對以後來說,生命有一個大報。等于我們現在講的時候,又産生一種業力。這個業力呢,每一個人我們坐在這裏,每一臺電腦又都輸進去了。這個輸進去了,又可以消毒,以後也可以開發你的電腦的性能,所以研究佛法是很有意思的。
妙法難诠 動靜皆如
我們今天坐在這裏,雖然我沒有系統地按照經典講,只是想到哪裏講一講,但是不管講到哪裏,沒有離開那個佛性。我們現在坐在這邊,有一個東西是超越這個境界的。我們到廟裏面看那四個大字叫“佛光普照”,我坐在這裏,我沒有離開佛光普照那樣一種境界,所以這個意義是不同的。
佛陀剛成道的時候說“我法妙難思,不可以言宣”,我怎麼說啊,世間人怎麼聽啊,算了吧,我也不用說了,我走了吧。想涅槃了。這個時候佛陀的光明照耀到大梵天哪,大梵天宮殿從來沒有這麼光明過,他們都打聽,這個光哪裏來的?就找到了佛的菩提座下,原來是佛成道了。大梵天邀請,十方諸佛贊歎,說十方諸佛過去、現在、未來諸佛所證,你已證得。先是佛給太子來印證,然後大梵天來請法,玉皇大帝也來請法。先是天神哪,因爲他們的眼睛是透徹的。
我們在講法的時候,有的人他會打瞌睡,爲什麼?因爲我講的那個東西,很難分別。過去有個比喻叫“蚊子叮鐵牛”,怎麼下嘴,啃也啃不動。我們的那個電腦根本很難處理,那個硬盤很難處理這麼大的數據量,所以聽聽打瞌睡很正常,有時聽佛法的時候,比催眠還厲害。打瞌睡也不要緊,只要慢慢業障消了,越來越明澈,心不起一念分別,就開始跟著我所講的慢慢領會,我這東一榔頭,西一棒槌,聽聽,聽出味道來了。
所以過去師父徒弟參學也有一句話,他說什麼是佛法?他回答一句,說麻袋裏裝菱角。你想想麻袋裏裝菱角是什麼狀態?把那個菱角,大黑菱裝在麻袋裏,菱有五個角的,有叁個角的,東一個戳,西一個戳。我今天講法的這個狀態,有一點象麻袋裏裝菱角一樣,但是慢慢慢慢的話,以後會顯現。
今天也有人會懂,但是你懂的時候又不能停留,停留又堵住,象《金剛經》裏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我所講的那個是什麼?你明白了又不能住,一住馬上又障礙你開悟,一直這個心要保持明明朗朗。像這個大圓的,如宇宙圖形,一點一點的。這個圓燈,像恒星系啊,像太陽系在銀河系當中一樣,明明曆曆。我所講的,也是,也如燈光一樣的,雖然照到了,卻不挂礙,一點一點會感受到。所以這個佛法講也可以,不講也可以,如果想學佛法了,語默動靜都可以。
求學不存疑 身心付佛法
像我們這次來北京參加夏老的活動,我尊敬他就是因爲夏老他覺悟到這個。如果不是覺悟到這個,靠畫啊,或者是風水呀,面相啊,那都屬于世間技藝。懂得這個,那就變成菩薩的方便,度衆生的方便。所以他是一個大智者,年紀輕輕的時候,二十多歲,一看到佛法了之後,天下還有這個學問哪!看不懂啊!看不懂就要用心了。
中國古人有這麼一個叫求學不叫一疑存,求學問,做學問的人,你有一個不懂,這個學問都不到家。所以夏老他也是被激發出這個,一門心思專念。雖然他是個居士,但是他的用功,對佛法投入的心血就像個出家人一樣。二十多歲,將近叁十歲這樣,現在將近八十八歲了。修行,真正激發起修行熱情了,這樣子修行的話,六十年就是國寶啊!
那天那個開幕式,我們在座大多有去參加,中午吃飯的時候,本來講好,我們工作人員邊上吃的,但夏老說不到不開飯。結果我們去,還與夏老同坐,我當時腦子也都糊塗了,沒反應過來,稀裏糊塗就坐到夏老邊上去了。後來我跟夏老說了幾句悄悄話,大家都沒聽到,今天我把悄悄話說出來給大家聽聽。我跟夏老說,我說前兩天下了一場雪,把業障都壓下去了,昨天刮了一天大風,把晦氣都吹走了,今天呢佛光普照,十方諸佛降臨。
故宮這個地方啊,一直是中國文化的象征地啊!在這裏開畫展,諸佛菩薩都降臨。夏老說是是是。我接下來跟他說,我說您老給別人看風水啊,我說凡人是人跟風水啊,有功德的人是風水跟人啊!夏老說是,是這樣子。所以我們佛教裏也是講到這個,菩薩行門裏面就講到,如果你全心全意地爲了衆生想,爲了佛法而獻身的時候,根本不需要考慮自己。所以我們佛教講將此身心全部交付佛法,自己的前途交付護法,不管,隨他去吧。
隨他去那不得了了,完全無我的話,那你的黑暗點都沒有了嘛!你沒黑暗點,你身心全部是光明的,更大福田啊,世間大福田。這就有法了,有法就有護了,沒法護什麼!所以我師父跟我說,有一個人修行,韋陀菩薩忙死啊!你自己護自己,還是韋陀菩薩護你,厲害。所以我師父說,自己不要爲自己想,爲自己想,佛菩薩不爲你想了。有時候我師父也講,以前也有口號“毫不利己,專門利人”,這是佛教裏的菩薩修行法門,“毫不利己,專門利人”這很少的,師父說世間這樣的人是很少的。像我們在座的都是佛教徒的話,這也是我們生命要追求的境界。
像我們甯波就講到,你越是不爲自己考慮,那你的心胸越大,心胸一大,福報就大,所以叫量大福大。在藏傳佛教裏面,這個人你的善根怎麼樣,通過外在也可以看到你內在的。我們美玲大廈走進來,所到之處,我看都井井有條,說明他們平時考慮問題肯定都是非常清楚的,對于事情的因因果果那是很透徹的,平時而且一直給佛教護法。
他們倆夫妻護法還是你護你的我護我的,都護佛教但是又各有所好。這好了嘛!這是互補啊!對不對。因爲一個人不可能那麼多,我們佛教兩千多年發展也是多元的,各傳承也是不同的福報,對不對,先生護護這一路,剩下來的也不能漏了,兩個人合起來正好把佛教的福報全部都圈到他們的自性裏去了,這是很難得的。
安住佛性 超越幻相
首先自己有這樣的善根,喜歡,有時候喜歡是說不清楚的,人和人之間也好,人一個信念也好,有時候還真說不太清楚,明明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你自己還要研究好多年,更不用說發生在別人身上了。發生在別人身上更想不通,有時候發生自己身上的還想不通,好幾年想不通的。
像上午在夏老學校我也跟他講,我自己遇到好幾件事我都想不通,想了好幾年。就這個舍利子啊,舍利子看得見摸得著,就那我還想了好幾年呢!你們有沒有疑惑,那佛陀舍利子,那麼奇怪!當時夏老就抓了一把那個灰回去,竟然裏面有十六顆舍利子,DB法王舍利子。除了這個,舍利子還長,今天給我一顆,爲什麼給我一顆,它裏面又長出一顆來,所以給我一顆它還是十六顆。小小的,剛長出來,圓圓亮亮的,它會長,真的會長。
不但舍利子會長,甘露丸也會長。甘露丸本身就很奇特,我完整地參加過一次甘露丸製作法會,從開始准備這些藏藥,各神山的藥,然後再加上幾百年曆代傳承的甘露丸母丸,所以一個好的甘露丸要有上萬種物質在裏面,聖物。然後准備齊了好畫壇城,把甘露丸藥都放在那,一個是主尊壇城,一個甘露丸壇城,兩個壇城。全部整個過程我都有參予,修法的時候我也一起參加。淨壇淨好之後,進入法會狀態了,先把甘露丸的原料拿出來,公衆面前拿稱來稱,當時稱了將近一百斤,做甘露丸的物質一百斤,然後放進壇城裏…
《追求生命的大自在》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