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從佛法角度談《世界末日》

  從佛法角度談《世界末日》

  2009、03、16

  ——傳喜法師開示

  戒除罪惡普皆向善

   業是一種力量,覺悟的人會善用這種力量,不覺悟的人用這種力量造惡。

   所以《世界末日》這部片子,拍到最後一個新生命誕生,這導演設計的非常好,每一個看的人應該從內心裏有新的生命。

   這裏面有幾個上帝的化身,一個是護士的媽媽,她說從生她的那一刻,她就把這個世間母親對孩子所有最愛的這種心融到孩子的心裏去了。但是她這個孩子卻是一個無神論者,不認爲這個世界有上帝、有超自然力。但是她媽媽告訴她,太陽、萬物,一切的一切,都有一個創造者。這種人生觀、世界觀的話,也是對的,這樣的話,那自己也不屬于自己。

   就像我們佛教講的,我們每個人有佛性,既然有佛性,佛不會用他自己的佛性去做壞事。剛才我看這個片子的時候,強烈的就有這樣的意識,要把所有這一切,科技也好、物質的也好,都要用作好事,不要做壞事。我們的身體,我們的每一塊肌肉,也是屬于物質,也要用這個工具做好事,利益自己,利益他人的心。

   我看這個片子的時候,我想起來白瑪鄧燈尊者以前教化那些打獵的人,叫他們放下手中的槍,尊者把刀彎曲打成吉祥結,現在還保存著。作爲佛教徒來說,看這個片子覺得完全吻合這個世界。

   所以看到這裏我就想,我們的手機、我們的電話、我們的電腦、我們的電影,我們所有一切的科技都應該用來做善,而不是用來做惡。我們的報紙、我們的廣播、我們的喉嚨、我們的身體也是一樣。這世界上有人覺悟到這點的時候,武器就變成了花朵。

   這只有佛陀做到了,佛陀坐在菩提座,那些魔鬼,那些刀、箭射向他的時候,都變成花朵飄落在他面前。江堆寺喜饒降措那時候也是這樣,那個時候的規定就是不准把刀帶進寺院,不准把武器帶進寺院。佛陀他就讓大家放棄暴力,不要用自己的身口意做壞事,要淨化我們的叁業,戒這種惡,把它發揮到善。所以我們吃素,我們的生命不建立在其他生命的痛苦上。

   從佛陀的教法傳到我們中國,漢傳佛教哪一乘的出家人從來都不配槍的。出家人有一把戒刀,這個是什麼呢?是戒自己的惡的,割掉自己的惡心。這個戒刀的意思是什麼呢?我甯死不能向惡低頭,甯願死掉,如果我要做壞事的時候,我要結束我自己的生命!就是這個意思。戒刀不是殺別人的,是殺自己的,叫殺賊。比丘也叫怖魔,也叫殺賊。比丘是印度話,就是去除自己不好的東西。

   白瑪鄧燈尊者那時候,除了供養他佛像、黃金、白銀之外,也有人供養他槍支。那是一百多年前,那時候已經有槍了。但是尊者告誡所有的弟子們絕對不允許用槍,用這種暴力的東西,把槍砸碎了,扔到河水裏去。

   所以這個也很奇怪,非典在全國肆虐的時候,廣東、北京最厲害,但在西藏範圍內沒有一例非典,這是一片淨土,和平的地方。所以看了這片子我就想,這個地球上能力最大的就是我們人,我們人能放棄罪惡,放棄傷害其他衆生,那這個地球新的一個世界就降臨了。

   我們也要有這樣一種決心的,所以我們佛教徒要有決心,跪在佛面前要發誓: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我們每天吃飯的時候,頭一筷子就是這樣念:“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衆生。”發了這叁個誓才吃飯,所以這是有道理的。我們佛教徒以後要記得這句話,每天只要你動筷子,要吃之前就要:“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衆生。”用基督教的話就是說,這才是上帝的榮耀在你身上彰顯出來了。這才是我們的佛性,佛是不害衆生的。

   所以學院的法王如意寶在臨涅槃之前,就告誡弟子們這一句話:“不要擾亂他人的心!不管你面臨什麼,不要擾亂別人的心!”所以去年盡管社會上發生了一些事情,但是學院裏一直非常的甯靜。

   佛教裏不要傷害他人這個思想,已經得到全世界人的公認,這是人類文明的一部分。也可以說是上帝的精華,也是我們佛教的精華。“戒惡修善”這已經像一種真理一樣,暴力不能解除暴力啊!痛苦不能解除痛苦!

  有佛菩薩在,有上帝在

   所以看這片子我就覺得,你看,這世界上世界末日真來的時候,什麼也沒有用,只有信仰才有用!所以她的媽媽一生都信仰上帝,一生都這樣祈禱,回向給她的女兒。她女兒不相信上帝,但是她相信善良,要救這些人,這就是上帝的心。後來她才明白,最後她媽媽消失掉的時候她才跪下來,她雙手交叉在一起,很艱難地祈禱出來:“上帝啊!”很艱難的,因爲這是她對媽媽 的愛。但是媽媽消失掉了,爲什麼消失掉了?是讓大家知道在這世間就有上帝,在這世間有佛菩薩在,佛菩薩完成他們的事情。

   甚至包括在街頭出現的那個人,胸口中兩槍的,那是一個瑪雅人。但是在她面前顯現出的那個金字塔上的十字架,是這個女孩從小的時候在噩夢裏就做到的,這個電影很多地方是用這種構思的方法。

   總的告訴給我們,那個帶著十字架去金字塔的人,原來他們是夫妻,以前爲了事業,西方人工作狂,爲了事業甚至忽略了愛情,兩個人離婚了。雖然離婚,但不是爲了欲望離婚的,不是說找第叁者離婚的,都是事業心強,所以這還談得到一起。兩個人說他也沒找對方,她也沒找對方,所以他們開始忏悔了,男的跟她說對不起。他們從小也有這樣子的情景出現過,說他們兩個人在一起,要把一個十字架送到金字塔那裏,但是他們都不太相信這種事情。

   所以後來當他兩個在走過去的時候,這個男的開始忏悔,他說:本來我以爲我一個人可以完成這個事情,現在總算像預言的那樣,兩個人走在一起,兩個人還都戴著結婚的紀念品。這個就好像經典裏有時候寫的一樣,還有在一起的完美的這種前提。反過來說,兩個人如果都是被世間的貪嗔癡所覆蓋了,那就不會有這種場景。

   這幾個人,那個女兒是傳教士,她的爸爸是大科學家。然後你看這個鏡頭,用飛機把他送到他女兒這裏來的這個駕駛員,給他准備好了車,人卻消失掉了,這也是給大家看。就好像劉謙變魔術,變到那杯子裏東西有了一樣,它這個是變沒有了,變沒有了也是提醒我們有超自然的東西。以至我們自然而然的就會想,像大概開飛機來的也是上帝,因爲他告訴他:“只要你堅信上帝,什麼事都祈禱上帝的話,都會解決的。”

  《世界末日》的寓意

   當前這個時代,全世界特別是西方國家信仰也出現了危機,很多人在這個信仰危機當中找到了佛教。因爲佛教更理性化,除了有他們的超自然的力之外,佛教更有可思維的理性的東西在,慈悲和智慧都是其他的很難比擬的。

   這個片子叫《世界末日》,有這幾個末日:人變得冷漠,像那對夫妻後面的忏悔一樣,那表示什麼呢?彼此前面就是爲了物質的世界忘記了情感,所以這是一種感情的冷漠。還有一種就是信仰的危機,這幾個構成了世界的末日。如果人這個生命,喪失了他生命本有的最善的東西的話,意思就是連太陽都會墜落,連地球都會停止,是這樣一個寓意。

   西方的這些菩薩們用這個來牽引我們,用對我們有很大刺激的這樣一種鏡頭,用世界末日的這樣一個話題,來比喻這樣一種意思。跟我們佛教可以說是完全吻合的,佛教也是教導大家這些。

   所以我們佛教徒首先要知道有佛國的存在,我們能去佛國,靠的就是我們的佛性去的。佛性泯滅掉了,佛國肯定沒有辦法去,對不了號了。你內心有佛性,外在才有佛國,才會有屬于它的世界。所以有我們這批有信仰的人在這個社會上面,才有八正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生命就像車輪一樣,時間的車輪,這個生命的車輪要有八個正道爲車輻,爲支撐點,讓它成爲一個完美的輪子來滾動。

   所以佛教的內涵深的話可以很深,淺的話就是人性當中最原始的那種美,你要保護住它!

  無我而現真稀奇

   這個片子雖然好像是一種假想,但是裏面的內容表現的是真實的,這個片子有一種生命,這個生命的使命就是要喚醒大家。

   我們佛教可以解讀這些,我們一點也不小氣,別人講上帝、上帝。“上帝”我們可以理解成佛性,所有空性中的緣起産生了這些。

   在西方對上帝有頌歌,在我們佛教裏對緣起也有贊歎。宗喀巴大師造的《緣起贊》,贊美緣起,那些修行到最高的瑜伽士們唱起緣起的贊歌有多優美啊!包括我們每個生命也是。

   所以當那些瑜伽士修行到最高的時候,看到萬法的空性的時候,萬法的空性的最美的點表現在什麼?一切顯現的這種難得。就像我們人身難得,爲什麼難得?因爲萬法是空性的,居然顯現我們一個人身,這多難得啊!以後哪怕我們再投胎,也不可能讓這個生命再現出來,過去的就過去了,所以對生命要尊重。

   這個就是他們基督教裏面講的上帝的榮耀,你生命的存在這就證明了上帝的榮耀。所以瑜伽士有一句話叫“一切萬法的空性,在無之中,無我而現,此真稀奇。”就像我們點燈的時候唱的“嗳瑪霍”,“嗳瑪霍”就是贊歎,真奇妙啊!

   當我們生命真的心定下來,安住在這種善的東西當中的時候,這種善的生命的波浪會拍打著你的心胸,你會被這個而自我陶醉。本身這種就可以供佛的,因爲佛在你身上展現出來了,佛光在你身上展現出來了,空性在你身上展現出它的優美的舞姿了,所以有情、無情都是佛性的遊舞啊!

   所以我們供的大幻化網壇城,叫大幻化網,既如幻又化現出來。這世界有情無情都是幻化網中的,每一個裏面都充滿了佛性,有情無情都充滿…

《從佛法角度談《世界末日》》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