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悲濟衆生心報祖師大德恩
2009、02、25
——傳喜法師法會開示
阿彌陀佛,大家又好久不見啦!這兩天冷暖空氣交彙,我們這裏雖然是海洋性氣候,但是這兩天也跟其他地方一樣,具有江南的這樣一種特色,小雨朦胧,山色蒼翠,山谷間朵朵白雲飄浮著,這兩天,我們慧日寺周邊的風景也很美。作爲修行者,在這樣清淨優美的空間當中,我們把這些美好的感受回向給這個世界。
一、虔心憶念大德恩
今天是二月初一,也是過去我們佛門祖師馬祖道一禅師的聖誕。而且這段時間,我們佛教界也有幾位高僧大德相繼圓寂。所以我們今天在這邊,做普利十方的超度法會,同時也紀念這些大德們。像前兩天,我們虛雲老和尚的法子,雲門佛源老和尚他老人家圓寂了。之前呢,臺灣法鼓山的聖嚴法師也圓寂了。還有我們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的吳立民阿阇黎大居士也圓寂了。
進入零九年,開春的時候啊,一些大德、修行者都相繼的圓寂,這對我們佛弟子來講是非常難舍的。無常的道理時時現在我們生活中,這些祖師大德們的離開,對佛教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損失,對我們的社會、國家來說,也是失去了他們這樣一種正義的力量。但作爲我們佛教徒來說,更要提起精神,用佛法的光明來照亮我們自己,讓我們的身心啊、這個世界啊,能夠感受著佛陀的那樣一種光明。
佛法從2553年以來,就這樣祖祖輩輩代代相傳,我們現在還有這樣子的機會,就連一尊佛像的保存,一本經書的保存,佛法的真實意義的傳播,都是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像佛源老和尚,他一生當中就充滿了這樣的故事。我們回想他的時候,自然就會想起他維法護教的那種精神。他不管在怎樣子的背景下,在怎樣的大氣候下,堅持真理,爲佛教、爲我們人類保存下這種真理的火種,讓我們今天還有機會去參訪,參拜南華寺六祖肉身的金剛身。
六祖肉身主要就是佛源老和尚冒著生命危險保護下來的,現在六祖大師的肉身真的是國寶一樣啊!是我們整個人類文明的一個亮點。爲了這個文明能夠延續,能夠讓我們子孫看到,老和尚冒著極大的危險。甚至就是簡單的一個吃素,簡單的一個念經,這樣很簡單的行爲,曾經都要冒著生命的危險。
所以在我們這個世界上,一個文明它要延續,有時候是需要一種很大的精神的,這個也是對我們佛教徒的一種考驗。像佛源老和尚,現在佛教界也好,社會上也好,一致公認民族的英雄一樣,佛教界裏的楷模,大家都撰文追悼他。
像柏林寺的淨慧老法師,可以說他是以心靈的那種誠懇,用詩歌的形式贊美他,非常的優美,滿懷深情。老和尚可以說是佛門的中興祖師啊!弘揚佛法,救苦救難,令正法住世。
這也是要有一種精神的,所以修行人叫大丈夫之行啊!非王侯將相之所能爲,被近代魯迅先生稱爲民族的脊梁。一個民族也好,一個國家也好,沒有這種精神,大家都和稀泥,大家都隨風倒,大家都是非不分,甚至善惡不分,那這個民族,這個國家就完了。
這種精神,雖然看上去是種宗教精神,但他更是一個民族的精神,是人類文明當中最主要的那股力量,非王侯將相之所能爲啊!王侯將相他只能征服別人,沒辦法征服自己啊!
二、“無量光無量壽”智者的追求
我們平時修行“南無、南無”,“ 南無”這兩個字是很偉大的,這要去實踐的。實踐什麼呢?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我們兩千多年來在中國一直念的,同時又是最現代的、最高級的一個科學的項目、課題。“無量光、無量壽”這個課題是至今爲止我們人類的這些科學家追求的一個目標,但是還沒有辦法來達到。霍金是當今物理學界成就最高的,他是繼愛因斯坦理論之後的一個繼承者。霍金他講了一句話:“我們人類現在最大的困惑,就是時間和空間的束縛。”所有的科學工作者就是爲了要獲得一種自由,去認識宇宙,掌握宇宙,然後再超越,得到一種自在。像對量子力學的研究啊,對生命的這種研究啊,基因學的研究啊,都是爲了能夠更深入地探索生命的現象和這個宇宙。
在我們佛教裏,人人都會念“南無阿彌陀佛”,“無量光無量壽”在我們佛教裏是很普遍的一個真理,甚至一個不識字的老太太都念著。我要皈依阿彌陀佛,我要追求超空間、超時間的這樣一種目標。我們在座的,念佛的、學佛的人,做的是霍金所做的事情啊!你看有多偉大!
平時這個佛要貼金,爲什麼啊?因爲佛代表著人類的一種希望,在這個地球上,有一個隧道可以通向更文明的空間,佛陀是代表這種在我們人間出現的。
叁、現代科技的不完美
我們人類有極大的局限性,不管你哪一樣生産力的發展,我們現在汽車、火車、飛機,都是人克服自然規律的一種方法。但是它有沒有徹底解決?哪裏徹底解決啊?再這樣燒下去,汽油都不夠了。汽油就是能永遠的燒下去,溫室效應不允許你,二氧化碳不能排放那麼多的啊!再排放下去,溫室效應,氣候升高十度好了,北冰洋、南極洲的冰都化掉了,海平面一上升,我們中國本來是七分山,兩分水,一分田,就這一分田,海水一上升,這一分田都沒了。
我們這個慧日寺在一千年前的時候,只有慧日寺,這裏沒有居民的。先有慧日寺,後有瞻岐鎮的,以前名字叫廣修寺,爲什麼呢?因爲慧日寺這個下面都是灘塗啊,當時海平面是很高的。就一千的曆史,海水倒退,退到外面去了,然後這個地方才有居民。到明朝的時候,這地方的居民才比較有體系,唐朝末期的時候,這個地方還沒有人煙呢,這是有曆史記載的。你看《瞻岐鎮志》就可以查到這個曆史,唐朝末期的時候,這裏是沒有人煙的。是天童寺的師父走到這邊,結茅爲寺,叫廣修寺,是這樣子。
那再往前,我以前出家的大佛寺,在新昌那邊的,屬于紹興境內,在叁千多年前也都是海。大禹治水治到紹興,把水疏通到紹興那個地方,那個地方就是海。我們甯波這些地方爲什麼這麼發達?土地肥沃,因爲以前是海,就這叁千年才變成陸地的,滄海變桑田。
我們現在的科技不是完美的,甚至不同程度的還破壞著我們人類的生存,威脅著我們的健康存在。比較起來說的話,那佛教的科學性,用現在的科學眼光來看,都要崇拜得五體投地啊!正是因爲發展到二十一世紀了,科學在各個項目上、分科上很細了,所以才發現佛教這麼偉大!從微觀上到宏觀上,從人性上到它的科學含量上。有的科學它不一定人性,人性的它不一定科學,但是佛教都符合著這兩種條件。所以愛因斯坦當今的科學之父啊,他說既符合社會科學,又符合自然科學,那只有佛教可以達到。
所以這可以知道,我們這個世界,佛教一代一代地幫助著我們人類,有效地幫助著我們人類。整個看我們中國文化的發展史,沒有離開佛教的影響,兩千多年來一直有效地幫助著我們。
四、“五戒”對社會的貢獻
毛澤東曾經有一段時間就叫專家學者研究社會和宗教的關系,大概是上世紀六十年代末。後來就發現,中國所有的鼎盛時期都跟佛教有極大的關系。就是說佛教的這種理念得到普及,得到尊重的時候,人的生産力才最和諧的發展,人與人之間的鬥爭、內耗才變小。
大家都遵守五戒,不殺、不偷、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的時候,你看是怎樣的一種社會結構啊!
不殺害生命,是生命對生命的尊重,這是一個生命最基本的一種道德觀!但是我們現在如果不看佛教,來看社會上的,社會上有這樣的嗎?一個豬,一個狗的生命有保障嗎?孔夫子說吃血肉的人,他脾氣大,暴戾,容易有暴行。用現代語言來說,吃肉的人他刑事犯罪率比較高,吃素的人,慈善、仁厚。那這個社會需不需要慈善、仁厚啊?
現在的溫室效應,有研究說吃素的人等于每年爲這個世界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多少噸,我們吃素的人還有減少溫室效應的作用呢!這一個不殺生好了,這個社會將是怎麼樣的面貌?
第二不偷盜,不偷盜的話,這防盜窗、防盜門可以省掉多少錢呢!這個錢是很多很多的。而且一個社會如果安定到那種程度,大家都很放心的時候,生産力自然提高了。如果沒有社會安全感,人容易自暴自棄,容易吃喝嫖賭,大家都不學好,隨時有可能被別人欺負,被別人欺騙。反過來說,有一個安定的,人與人之間相互信任的這樣一個基礎,社會將是怎樣的面貌?那官司不打來打去,紙要省掉多少?
不邪淫,那更是感情有保障,家庭穩定。現在說這個問題,那個問題,這家庭問題是社會非常大的一個問題啊!夫妻離異,單親家庭的孩子心裏上不健康,以後對這個社會就容易起報複心理,這種有很多的。像去年在上海一個警察所,北京那個小夥子,沖進去殺掉六個警察。後來知道他是單親家庭的孩子,性格內向,在學校裏是好孩子,但是性格內向,這種性格情緒容易沖動。這是第叁條不邪淫。
第四條不妄語,人與人之間有信譽,社會有信譽。不論從曆史上來分析社會,還是我們從當今世界來看,哪一個文明社會不是講信用的社會啊?所以說一個人類文明的話,沒有信用,不可能成爲一個文明的社會。
酒也是這樣,人一喝酒,大腦就不做主了,被酒精沖昏了,行爲也失當了,講話也沒有分寸了。
所以我們佛教裏面,就是殺盜淫妄酒這五戒,就對這個社會多大的貢獻!物質有價值,文化也有價值,一個好的行爲准則將産生極大的社會效益。首先我們在座的佛教徒,你做到了,你的家庭質量就提高了,你的生命質量就提高,還同時能夠影響社會。我們佛教界常常喊“愛國、愛教”,怎麼愛國?…
《以悲濟衆生心報祖師大德恩》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