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楞伽經 無常品第叁之一▪P3

  ..續本文上一頁實法爲修行者所奉持。

  

  其時,大慧菩薩又對佛說:世尊,如來往昔曾說過,盧迦耶陀咒術詞論,只能攝取世間財利,不能獲得法利,不應親近承事供養。世尊,何故作這種說法呢

  

  佛說:大慧,盧迦耶陀所有詞論,只是修飾文句,迷惑凡愚,隨順世間種種虛妄言說,既不如義,又不稱理,不能證入真實境界,不能覺了一切諸法但是妄見,常墮二邊,自失正道,並令他人也離于正道,輪回于諸惡趣之中,不得出離。爲什麼呢

  因爲不明了一切諸法但是妄心所現,執著外境,更增虛妄分別之見,所以我說世論文句,雖因喻莊嚴,只是欺诳愚癡凡夫,不能解脫衆生生、老、病、死及煩惱、憂悲。

  大慧,忉利天主釋提桓因因廣解衆論,當時有一世論者的一個弟子現作龍身,去到帝釋天宮,立一論宗並且說:僑屍迦(帝釋之另稱),我來與你辯論,你若辯不過我,我即毀掉你的千輻輪車,我若辯不過你,即以頭相謝。說過這話之後,即以論法摧伏帝釋,帝釋當即于天中毀掉千輻輪車,並來到人間。大慧,世間言論因喻莊嚴,以文詞惑衆,帝釋天尚且如此,何況人呢

  因此,不應親近承事供養,因它能作一切生死苦因。

  大慧,世論只說此身見聞覺知虛妄境界,其百千字句,後末之世分崩離析,分成多部,其源蓋出于盧迦耶陀廣說無量差別因相,悖于實理,又不自知是惑世法。

  其時,大慧說:世尊,若盧迦耶陀所造之論,種種文字,因喻莊嚴,執著自宗之見,非如實之法,如果這則稱爲外道者,那麼世尊亦說世間之事,也以種種文詞廣爲宣說,十方國土,一切天人,都來集會聽佛說法,此亦非自智所證之法,如此說來,世尊所說豈不同于外道之法嗎

  

  佛說:大慧,我不說世論生滅法,我說諸法不來不去。大慧,所謂來者,亦即集生之義;所謂去者,亦即壞滅之義,不來不去,亦即不生不滅。大慧,我之所說不同外道墮妄想分別之中,因爲我法遠離外道所執之有、無之見,了達諸法唯自心之顯現,無能取、所取,不生境相分別,入空、無相、無願之門而得解脫。

  大慧,我回想起以前住于某處時,曾有一世論婆羅門來到我的住所,問我道:「瞿昙(亦即釋迦),一切諸法是所作嗎

  」我當時回答說:「認爲一切諸法是所作,這是初世論。」那婆羅門又問道:「一切諸法是非所作嗎

  」我回答道:「一切非所作是二世論。」他又問道:「一切是常呢,還是一切是無常

  一切法生呢,還是不生

  」我回答道:「說一切法常無常、生不生此是第六世論。」他又問道:「一切是一呢,還是異

  一切俱呢,還是不俱

  一切皆由種種因緣而受生嗎

  」我回答道:「此是第十一世論。」他又問道:「一切有記呢,還是無記

  有我呢,還是無我

  有此世呢,還是無此世

  有解脫呢,還是無解脫

  一切法是刹那生、刹那滅呢,還是非刹那生、刹那滅

  虛空、涅槃及非擇滅,是所作呢,還是非所作

  有中陰呢,還是無中陰

  」

  我當時回答道:「婆羅門,這些都是世論,非我所說,婆羅門,我說由于無始戲論、諸惡習氣而生于叁界,不能了達萬法唯心而取著外法,而實無外法可得。」外道說我及根、境叁和合生,我不這樣說。我不說因,不說無因,唯依妄念而起能、所分別,假施緣起,本無實體,這些非你等取著于我者之所能知。大慧,虛空、涅槃及非擇滅此叁無爲法,但有叁名稱,本無體性,如何談說作與非作昵

  大慧,其時婆羅門又問道:「無明、愛、業爲因緣故有叁界流轉呢,還是本無因緣

  」我回答道:「此二種說法也是世論。」他又問道:「一切諸法皆入自相、共相嗎

  」我回答道:「此亦是世論,婆羅門,只要稍有心識流動,分別外境,都是世論。」

  大慧,其時那婆羅門又問我道:「一切外道所有詞論,種種文句,因喻莊嚴,莫不皆從我法中出,此外,還有非世論法嗎

  」我回答道:「有的。但此種法與你之世論法不同,但爲世人所接受。並不是說除世論法外,就沒有種種文句。這種法也不是不依義說,但非如世論建立法。」他又問道:「豈有爲世所接受之詞論文句而非世論

  」我答言道:「這種法也許是你及一切外道所不能理解的。爲什麼呢

  因爲你及諸外道法,都于外法而起妄想,虛妄執著,若能了達有、無等法,一切皆是自心之所變現,不生分別,不取外境,能于自住處,不起有、無妄念分別,此是如釆法,非你之世論法。婆羅門,略而言之,不論何時何處,若有心識流動,于生死而有所追求愛戀,有受、有觸、有見、有住,取種種相,于愛于因等而生計著,此皆是世論,非是我法。」

  大慧,世論婆羅門這樣問,我這樣答,他並不問我宗如實之法,便默默地走開了,心中在想:沙門瞿昙,也不怎麼樣,說一切法無生、無相、無因、無緣,唯是自心分別所見,若能了達萬法唯心,一切虛妄分別則不得生。大慧,你今也問我這樣的問題,何故親近諸世論者

  此唯得財利,不得法利。

  大慧問道:世尊聽說的財利,其義如何

  

  佛說:善哉!你能爲未來衆生思維此義,好好聽著,我當爲你解說。大慧,所謂財利者,亦即那些可觸、可受、可取、可嗅等有形有相之物,使人起外境想,墮于有、無二邊,增長貪愛憂悲、生老病死種種苦惱,我及諸佛稱這些爲財利,乃親近世論之所擭得。何謂法利

  法利者,了達萬法唯心所現,見二無我,不取著于相,無有妄想分別,善知諸地,離心、意、識,具足修行十無盡願,一切諸佛爲其灌頂,于一切法悉得自在,此是名法利,獲此法利,不墮一切惡見戲論分別妄想,亦不墮常斷、有無二邊。大慧,外道世論使諸癡人墮于常、斷等二邊,以無因論,則起常見;以因壞滅,則起斷見,我說不見生住異滅者名得法利。這就是財、法二利之區別,你及諸大菩薩對此應當勤加觀察思維。

  其時大慧菩薩又對佛說:世尊,佛說涅槃,何等法是涅槃

  而諸外道爲何作種種分別

  

  佛說:大慧,外道所說之種種涅槃,皆不隨順涅槃之相,好好聽著,我當爲你解說。大慧,或有外道說,見法無常,不貪著境界,蘊界處滅,心、心所法等均不現前,不念過去、現在、未來種種境界,如燈盡,如種敗,如火滅,諸取不起,分別不生,由此而起涅槃想。

  大慧,非以見滅壞分段生死爲涅槃:或者以爲人從「方」生,滅後還歸入「方」,名爲涅槃(方論者);或者以爲離境界想猶如風止名爲涅槃(風仙論者);或者以爲不見能覺、所覺名爲涅槃(如圍陀論師);或者以爲不起常、無常分別見名爲涅槃(伊賒那論師);或者以爲因不知諸法自心所現,故分別諸相而苦生,因此若能于相而起怖畏,以求無相,深生愛樂無相之想,此即爲涅槃(如裸形論師);或者以爲覺知內外諸法自相、共相,過去、現在、未來有性不壞(如虛空、四大性),名爲涅槃(毗世論師)。

  或者以爲我、人、衆生及壽者一切法無有壞滅名爲涅槃(常見論師);更有外道,無有智能,以爲有自性及種種功能轉變名爲涅槃(女人眷屬論師);或有外道以罪福俱盡爲涅槃(苦行外道);或有外道以不由智慧,諸煩惱盡爲涅槃(淨眼論師):或有外道以大自在天真實能作衆生生死者爲涅槃(摩陀羅論師);或者以爲衆生輾轉相生,此即是因,此外更無他因,不知無明愛業才是根本,認爲一切物滅後,複歸于彼,名爲涅槃(尼犍子論師)。

  或者以爲二十五谛從冥而生,自然四德,證于真實道谛,是爲涅槃(僧佉論師);或者以爲摩酰首羅天爲萬物生因,墮四句見,執爲涅槃(摩酰首羅論師);或者以爲萬物從自然生,則以自然爲涅槃(自然論師);或者以明了二十五谛爲涅槃(迦毗羅論師);或者以爲,若能受六德令萬民安樂,安樂之性即是涅槃;或者以爲萬物由時而生,時即是涅槃(時論師);或者以有性爲涅槃;或者以無性爲涅槃:或者以有、無二法爲涅槃;或者以萬物與涅槃無別爲涅槃。

  大慧,又有不同以上諸外道所說的,以能了達萬法唯是自心所現,不取外境,遠離四句,住如實見,不墮二邊,離能、所二取,住于聖智自證境界,悟二無我,離二煩惱,淨二種障,于諸地勤加修行,後入于佛地,得如幻叁昧,永超心、意、識,名爲涅槃(此即如來真實涅槃〕。

  大慧,以上所言諸外道之種種虛妄計度,皆墮二邊,作涅槃想,此既違正理,爲智者所不齒;彼種種說,皆依自宗,而生妄想分別,違背正理,終不能有所成就,唯有使衆生心意馳騁散亂,終無一個真實得涅槃者,你及諸大菩薩應當盡速遠離。

  

  

  

《楞伽經 無常品第叁之一》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