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楞伽经 无常品第三之一▪P2

  ..续本文上一页所以才那么说,目的是使他了达一切外境外法皆是自心所现,断除我、我所及其它一切执着,弃除作者及所作法等恶因缘,觉了一切诸法唯是自心,转心、意、识,明解诸地,入如来境,舍离五法、三自性等分别见,所以我说虚妄分别相及种种执着乃是自心所现,如能如实了知其义,则可以得到解脱。

  其后,大慧菩萨又对佛说:世尊,如来说言,如我所说你及诸菩萨不应依语取义,世尊,何故不应依语取义

  何谓语

  何谓义

  

  佛说:好好听着,我当为你解说。

  大慧说:好的。

  佛说:所谓语者,乃是以妄想习气为因,以喉舌唇腭为缘,而发出种种声音、文字,相对谈说,是名为语。所谓义者,大菩萨静处独居,恒审思虑,思维观察,见人、法二空,趣向如来自证圣智境界,转诸习气恶见,在在处处修行胜相,至如来所证实法,是名为义。又,大菩萨应善知语、义,知其不一不异。若义异于语者,二者不相应,则语不应显义,但实际上语是显义的,如灯之照物。譬如有人持灯照物,后知此物是这样的,在这个地方,大菩萨也应这样看待语、义关系,因语言灯而入于义。但义非语,故不得言一。因此,大菩萨应因语入于离语言之自证境界。又,大慧,若有人于不生不灭等染净诸法,如言取义,计言说与义一者,是名建立:若认言语与义异者,是名诽谤,因其于彼起分别故,譬如所见种种幻事,此是愚夫见,非圣贤见。

  其时,世尊重说颂曰:

  若随言取义,虚妄建立诸法;

  因为计有实法,不免堕于地狱。

  五蕴中无我,亦非五蕴即是我;

  非如妄建立,亦非无所无。

  若像愚夫之妄分别,一切语义皆有实性;

  凡夫之所见,即为见真实。

  一切染净诸法,皆悉无自性;

  不像凡夫之所见,真实义不涉有无。

  

  此外,大慧,我当为你说智慧相,你及诸大菩萨,若善了知智慧之相,则能速得无上正等正觉。大慧,智慧有三种,即世间智、出世间智、出世间上上智。何谓世间智

  谓一切外道、凡愚计有计无,此是外道凡夫世间情见之智;何谓出世间智

  如一切二乘人,计着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一切诸法自相、共相,不达法空,行断生死,希求涅槃,此是求出世解脱之智慧;何谓出世间上上智?谓诸佛菩萨观一切法皆无有相,不生不灭,非有非无,证得人、法二空,入如来地,此即是出世间上上智。

  大慧,还有三种智,谓知诸法自相、共相之智慧,知诸法生灭之智慧,知诸法不生不灭之智慧。又,大慧,言生灭堕有相无相、有因无因,此是识非智;达不生不灭,离有相无相、有因无因,这才是智;积集种子起现行相是识,无积集种子起现行相是智;执着境界相是识,不执着境界相是智;三事和合相应而生是识,不藉缘生,不因境起,无碍相应,性自神解是智;有所得相是识,无所得相是智。证自圣智所行境界者,觉诸境界悉皆无实,如镜中花、水中月,无出无人。

  此外,大慧,诸外道有九种转变见,所谓形转变、相转变、因转变、相应转变、见转变、生转变、物转变、缘明了转变、所作明了转变,此等是为九转变。一切外道依据这种见解,执有与无相互转变等种种说法。此中形转变者,因物体形相各别,譬如以金作各种物品、器具,环钏璎珞各不相同,形状各异,金之体性不变,一切法之转变也是这样。外道所说之种种转变,皆非一,亦非异,均只是妄想分别而已,一切诸法之转变,都应该这样去认识。譬如奶酪酒果之互相转变等,外道说此均有所变异,而实无有,若有若无一切诸法,都是自性之虚妄显现而已,并无真实之外物存在。认各种法为实有,有各种转变,此乃是愚迷凡夫,因妄想习气而起分别,实无有一法生,无有一法灭,就如梦幻所见各种色相,又如石女之生儿,本无有法,何得论于生灭转变

  

  其时,世尊重说颂曰:

  外道说四大造色,诸根生法及形相之种种转变;

  二乘人计有中阴渐续生阴,此悉是妄想而非明智之见。

  诸佛菩萨于缘起诸法及器间,不妄加分别;

  一切世间从缘起者,如干闼婆城幻而不实。

  

  其时,大慧菩萨又对佛说:请如来为我等解说一切法深密义及解义相,令我及诸大菩萨善知此法,不堕依言取义之执着,离文字语言虚妄分别,入于一切诸佛国土,神通自在,觉慧善住,种种变化,光明照耀,譬如四大日月摩尼,自然而行,住于诸地,离种种分别见,善知一切诸法如梦如幻,入如来位,普化群生,令知诸法虚妄不实,离有无之见,断生灭之执,不执着言说,转生胜处。

  佛说:好好听着,我当为你解说。大慧,于一切法如言取义,种种执着,所谓相执着、缘执着、有非有执着、生非生执着、灭非灭执着、乘非乘执着、为无为执着、地地自相执着、自分别现证执着、外道宗有无品执着、三乘一乘执着。大慧,此种种执着,皆是凡愚众生,自妄想执着,如蚕作丝,而自缠缚,以此执着转教他人,则是缚他。大慧,此中实无密、非密相(密相即相续相),若有者,诸大菩萨则不能见诸法寂静无分别,若了达诸法唯心所现,实无外物,皆同无相,随顺观察,则能于有、无一切诸法悉见寂静。所以无有密缚、非密缚相,不但本无缚相,亦无有解,不见诸法实义的人,只是妄见缚与解而已,因为一切诸法若有若无,求其体性,均不可得。

  此外,大慧,愚痴凡夫有三种密缚,即贪瞋痴、爱来生富乐果报以及贪喜俱行。因有这三种密缚,使得诸众生于五趣生死轮回,相续不断。密缚若断,则无有密、非密相。又,大慧,若有执着根、境、识缘和合生起诸法,诸识密缚则次第生起。因有执着,则有密缚,若离三和(根、境、识)合识,得三解脱门(空、无相、无作),则一切密缚皆悉不生。

  其时,世尊重说颂曰:

  本无实法妄作分别,是名为密缚;

  若知诸法本幻,诸密缚尽皆断除。

  凡愚不能了知诸法实相,随言而取义;

  譬如蚕吐丝,作茧以自缚。

  其时,大慧菩萨又对佛说:如果像世尊所说的,由于自心虚妄分别种种诸法、非诸法本有自性,但是愚夫妄计执着而已,那岂不是既无众生杂染烦恼,也无圣人清净涅槃

  

  佛说:正是这样,正是这样。正如你刚才所说的,凡愚众生所虚妄计着的一切诸法,实本无其自性,只是众生虚妄执着而已,但诸圣人以圣慧眼,能知见诸法之真实性相。

  大慧说:如果诸圣人以圣慧眼能见诸法真实性相,非天眼、肉眼所能知见,不同于凡人之虚妄分别之见,那么,诸凡夫如何依真实性相,以舍妄归真

  世尊,因为诸凡夫不见诸法真实性相,而真实性相离于有无,所以无所谓颠倒不颠倒;圣人之见非如凡夫虚妄分别,然其见有真实性相,又不说真实性相是因缘非因缘,因此也是有所得,所以与凡夫之妄计性没有什么差别;若说三界凡夫不同圣界,或说圣界不同三界凡夫,这都将导致无穷之过失,若是如此,谁能了知诸法之真实性相

  世尊,诸法性相自有,非由虚妄分别而有,为何世尊说诸法是虚妄分别而有呢

  又,是何道理说凡、愚分别诸法,而诸法非如是有

  再者,因何而说为令众生舍离分别,而说分别所见法相,无如是实法

  世尊何故令众生离有无见,而又执着圣智境界,堕于有见,为何不说空如来藏,非心行处寂灭之法,而说圣智所行真实自性事

  

  

  佛说:我非不说空如来藏寂静之法,堕于有见,为什么这么说呢?我说圣智所行真实自性相,并不与真空自性相违背,只为人生无始世来,计着有、无,于如实空法以如实不空圣智事说之,使众生听后,不生断常之怖畏,也能如所证实法,离迷惑妄想,入唯识真实性,知其所见并非别法,悟空、无相及无作三解脱门,得如实法性,了圣人境界,远离有、无一切执着。

  此外,大慧,大菩萨不应立一切诸法皆悉不生,因为一切法本来无有,彼宗因生相也悉本来无有;大慧,若说一切法不生,则自坏不生之义,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其所谓「生」,乃是有待而生的意思,若以此生义言不生,即是自坏不生义;又,所谓一切法不生者,此中包括世出世、常无常、生不生等,若言一切法不生,则此不生相自身也不生也;又,彼不生宗须借助于因、喻、合、结五分而成,故不能成立;又,彼不生宗,于有无法中皆不能建立,此宗即入一切法数中,因为有、无性相本来亦不生,既然如此,何处能立不生宗

  所以,若立一切法不生宗,即是自坏不生义。因此,不应如此立宗,不应以五分论立宗,如此立宗有诸多过失,因为因之体性本来不生,于此之上更立不生宗,乃是辗转为因,诸因异相,所以一切法体其性本来不生。不生既然是这样,所以一切法空无自性不应立宗。

  大慧,大菩萨应当说一切法如幻如梦,因为一切法体性皆离于有、无,一切法皆是迷惑妄想的产物,若说生与不生,愚痴凡夫则多堕于有无之见,而生惊怖,故不应立不生宗,以使愚夫免生惊怖,而远离大乘。

  此外,大慧,愚痴凡夫为无始虚伪所熏,恶习邪见之所迷惑,不能了知如实及言说法,计着心外境相,执着方便之说,不能修习清净真实离四句法。

  大慧说:正是这样,正是这样,正如世尊之所教诲。请为我等说如实之法及言说法,使我及诸大菩萨于此二法而得善巧,非外道及二乘之所能入。

  佛说:好好听着,我当为你解说。大慧,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有二种法,即言说法和如实法。言说法者,即为随顺众生根机而说种种方便教;如实法者,谓诸修行者,了达诸法唯心所现,离诸分别,不堕一异、俱不俱等分别执着。超越一切心识,于自觉圣智所证境界,离诸因缘及能、所取等各种相应见相,一切外道、声闻、缘觉所不能知者,此即是如实法。此二种法,你及诸大菩萨应当勤加修学。

  其时,世尊重说颂曰:

  我说二种法,言说法与如实法;

  言说法开示凡夫,如…

《楞伽经 无常品第三之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