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開示問答
2008、01、23
網絡上諸位你們好:
今天在這裏見面給各位講法,因爲今天臨時拉的網線沒能調整好,剛才我這裏能看見圖象,但是聲音傳不出去,讓網絡上很多人,沒有辦法在我們的法堂裏聽到講法,現在回到我們的工作室,來跟大家見面。
已經有幾天沒有跟大家見面了,我看到網上是用打字的方式交流,前兩次由于我們的見面,得到一些心靈的快樂,心靈的平靜。所以我謝謝大家這麼認真,我們這麼有緣,才能共同享受這樣一種法喜。如果大家沒有一個歡喜的心,來見面聽法,縱使我說的天花亂墜,也不一定能夠與法相應。更何況我也沒有那個本事,說得天花亂墜。我只是一個很笨拙的人,對于修行也沒有很甚深的那些功德。但是回頭來看,我們諸位在塵世間有父母,甚至有的還有自己的家庭和孩子,爲社會要貢獻自己的力量,爲家庭還要創造好的生活條件,所以大家很辛苦。
做爲一個人來說,在很多程度上,有時也像一只勤勞的雞,早上要出去找食,晚上要回到它的窩裏面,有很多方面很像。甚至有時候,我晚上打著手電在走路,看那些螞蟻還在忙,就問那個螞蟻在幹嘛,螞蟻回答說在加夜班。哈哈…..開玩笑,說明這個人呢,白天忙碌完晚上還得忙。
剛才給諸位師父們講的,你們沒聽到,現在我們專場來這邊講,來交流,如果大家在視頻上能夠受益,也非常的好。所以我們要謝謝現在的科技,現在的科學家們,要感謝這些衆生的恩德,給予我們今天這樣的便利,在電腦前就能跟師父見面。你看新昌的慧繼也在,還有很多在線上的,我們都認識,上來的有一些我們都認識,我也很開心,我想你們也很開心。
這樣也能交流,坐在家裏暖暖的、很熟悉的環境,然後就可以很自然的想象到,我們慧日寺在溪水的環抱之中,在冬夜的籠罩下,我們的心還是這麼的溫暖。坐上有好友,有時候手中即使沒有茶,也能解一些渴,解內心的饑渴。所以剛才在法堂講法的時候,現場有一首詩,也不叫詩,即時瞎謅,到這邊在謅給你們聽聽:
僧家念佛禅床暖
風吹鈴铎霜雪寒
老僧若有頂上眼
世間炎炎也清涼
是啊,我們在山中所孕育出的精神,我們所領會到的佛法的清涼,我們處在禅定當中的法喜禅悅,還是可以回向給世間煩煩惱惱的衆生。甚至除了我們用心去回向,用心靈去交流之外,我們還可以通過網絡、通過麥克風、通過這個小攝像頭,還有這個電腦搭起彩虹,讓影像傳遞我們的心靈,用聲音來觸動我們心靈。
所以大家在這個世界上,在2008年元月23號,此時此刻,永遠都是最珍貴的。爲什麼呢?因爲2008年元月23號,現在8點多,是不會再來的,即使下次我們還有見面的機會,但是今天已一去不複返,今天的緣分,怎麼能不讓我珍惜呢?
所以這邊我再一次的歡迎大家,再次的感恩大家,我們感恩佛,感恩佛的慈悲,感恩這個世界一切善良的人。我們能夠坐在這裏的人,大家見面,聽我這樣一個方外之人,大家剛剛進來,有沒有看見我戴著觀音鬥篷?在這個淩淩的寒風中,也來跟大家見面。我想大家的這個緣是歡喜的緣、是溫馨的緣、是解脫的緣、是值得打上印記永遠紀念的緣,甚至要成爲以後我們生生世世的緣。
我的感冒已經好了,這兩天我一直在修養,謝謝大家,我的感冒已經好了。大家都一致地跟我有相同的看法,雖然在這裏,我沒有辦法看到你們的形象,但是我知道你的心。憑借著你的電腦,卻又超越你的電腦。因爲你的心是沒有距離、沒有國界的心,是可以超越種種的隔離的。
下面我知道每次每個人都有問題,但是這邊人也很多,那就是回答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問題。
在這裏有上班族的,我相信也有在讀書的,有初入佛門的,也有對佛教感興趣的,都歡迎!我雖然是一個出家人,住在深山,追隨著往聖前賢,追隨他們的足迹。雖然我也有很多就是那些好的,非常傑出的,甚至這一生就修得大成就的那些師父,但是我相信我們當中,還是會有比我更有智慧的人。乃至我們這麼多人的相遇,我們在這一問一答之間,會激發出一種新的智慧,新的感悟,我也等待著來扣響這個智慧的大門,我們一起來向智慧的殿堂邁進。
叁千大千世界,屬于我們研究的宇宙的平凡世界,但是蓮花藏世界,是指生滅的世界之上不生不滅的世界。網上上次我在超度的時候,大家現場聽的,你能夠回向你的冤親,你坐在網絡前面看,也觀想你所有的冤親,也跟著這網絡,也跟著現場慧日寺的現場,那是對他們有超度的作用的。但是當時如果你的心,沒有現場那個感受的話,那這個超度的作用會被減少,不過會對他們會有益的。你在網絡上聽法會,對你自己有益的,你把有益的功德回向你的冤親,也會對他們有益。
1、 信衆:怎樣念佛才得叁昧?
師父:這個不是一兩句話能講清的。《大佛頂首楞嚴經》中有種種的叁昧,甚至也講到了大勢至菩薩念佛叁昧,真正的念佛叁昧講講要很久的,都攝六根、靜念相繼即名叁昧。
這個都攝六根是怎樣呢?六根很簡單,不要很長的講解了,眼、耳、鼻、舌、身、意。因爲我在講的時候,你就可以摸到,眼睛、鼻子、耳朵、這個身體….我們甚至能感受到自己分別的意念,這個很簡單。
六根怎麼能給它都攝住,不是拿一個夾子把鼻子夾住,不是拿一個手帕把耳朵捂住,這不是你說我自己用手捂,捂不過來再找幾個人一起幫我捂。一個人捂耳朵、一個人捂眼睛、一個人捂嘴巴,都把自己捂死了,也不叫都攝六根。
那個都攝兩個字要開智慧,智慧才能都攝你的分別念,都攝有分別心那沒有用。智,這個智是不分別的,只有智慧才能都攝。從第六意識分別,你怎麼也不能都攝,你就是都攝前面的,在分別你第六意識本身,卻都攝不到第六意識。
所以念佛得叁昧,你要想明白以後,要多親近善知識。因爲你要明白念佛叁昧的途徑,是要依止善知識,與善知識有甚深信心,升起大信心。這個世界要有願意遠離,要發願,得到這個善知識所指引給你的那個世界,這樣慢慢就會知道。
2、 信衆:夫婦都已吃素,如何能生一個出家的孩子?
師父:這個很好。那你就除了好好的吃素,再好好的讀大乘經典,然後也求善知識加持,特別是要多求觀世音菩薩一樣的善知識,那你以後會生出吃素、會出家的孩子來。
3、 師父:華藏世界跟常寂光土還有不一樣,常寂光土的共同點就是華藏世界裏面有常寂光土,而且華藏世界裏也分好幾種土。我們往生極樂世界就有常寂光淨土、實報莊嚴土、凡聖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常寂光淨土在華藏世界裏有它相同點,又有微細的不一樣的地方。
4、 師父:念四皈依咒一般性是十萬,過去講十萬。如果覺得我們現在業障重,念了十萬,還沒有瑞相,那你再念十萬,一直念到有瑞相。不是說一定要念到一百萬,有的人念五萬瑞相就很大,但是念好十萬的,還是作爲規定課,有的人念到一百萬,他還是沒有瑞相。一切諸佛的形象都是出離六道的,所以我們還是要多作清靜觀。
5、 信衆:我是初學者,要上班和帶孩子,所以我只念佛號不誦經,可以嗎
師父:不誦經只念佛號,那你知道佛號是什麼意思嗎?如果有時間,還是要誦經,不單單要誦經,而且你不聽講經,怎麼能知道經是什麼意思呢?所以你還要有時間聽講經。那單單只聽一個師父講經,你不去體驗這個師父的心是怎麼樣,可以嗎?所以要常常的親近善知識。所以優婆塞、優婆姨是印度話,我們中國話叫近侍男、近侍女,常常地靠近善知識聽聞佛法,甚至自己的修行也在善知識的監督之下,這樣可以得到准確無誤的長久的進步、長久的發展。
6、 信衆:叁昧都平等嗎?
師父:這個叁昧怎麼說呢?叁昧看上去滿相似的。比如說有的人讀書入叁昧;有的人寫字入叁昧;有的人吃瓜子入叁昧;有的人聽講經入叁昧;有的人打坐入叁昧,看上去表面的形象都有點像,但是內心中的感受是不一樣的。因爲吃瓜子跟寫字入的叁昧,肯定是不一樣,表面上看吃瓜子入的那個叁昧,跟寫字入的叁昧就不一樣,那個狀態有瓜子味,寫字味有墨水味。
7、 信衆:初學佛讀什麼大乘經典?打坐時雜念多怎麼辦?
師父:我看到有的人打坐的時候,腿不平就扳一個大石扳壓在腿上。打坐時雜念多,很好辦,拿一個繩子把頭發紮起來。是不是?就是雜念多,這個很正常。打坐一入定了以後,就會發現雜念紛呈,這個由雜念而來照見回光返照,來助長你打坐的靜,靜又更多的照見你的雜念,雜念再來照你的靜,這個就是知雜念明僞。然後由雜念反過來照這個靜,靜的東西名定。所以在雜念面前,常有雜念而常照,定慧雙修。更加意念佛的大乘經典,意念善知識給你講的,與領悟佛法的意思,定慧增長,打坐越來越得到寂靜,越來越得到進步。
初學佛讀什麼大乘經典最好,還是有由師父來指點,就是你自己已經讀了,那也要用你讀了的大乘經典,你所熟悉的經典來請問師父,師父會帶你學修比較明了。否則你什麼經典也沒讀過,你不問師父,讀你也讀不明白。如果有人對你的根基,讓你讀什麼經典,當然更好,但是你沒有這個機會來理解。讀通哪一本大乘經典,都是可以讓我們趨吉避凶的,都是讓我們學佛人很吉祥的,內心很開心的。
打坐的方法一般按照毗盧七支坐法,就是坐下來,腿是跏趺坐。跏趺坐俗稱雙盤,不能雙盤就單盤。雙盤是金腿子金塔,單盤是銀腿子銀塔。實在單盤也不會,就兩條腿交叉叫散盤,這個叫泥塔不管怎麼樣,也總算是個塔。所以打坐還是不錯的,除了腿的姿勢,腰,我們的脊椎骨要直,頭不要太仰,也不要太低,這個下巴內收,眼睛下視看著鼻子的前方,虛隱的呼吸。然後調整呼吸不緊不慢,細細勻勻,然後舌頭在口裏,放松嘴唇也放松,然後手接定印…
《網絡開示問答(2008-1-23)》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