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寺彌香諷妙法
傳喜法師《法華經》法會開示(10.05.20)
妙法具六度 勤修德無邊
大家很辛苦嗎?(衆答:不辛苦。)叁天要做一些功德不容易的,但修忍辱、精進,具足菩薩六度的,但是我們要爲這個高興才是。
這次法會人這麼多,我們首座和尚本來是要來,一聽說人這麼多,老師父先外面繞一圈,普陀山,其他地方去繞一圈,等法會結束再來。本來最希望他是法會當中來,我地方讓出來也要給他住。但人真的很多,昨天搭了帳篷今天又住滿了。
大家種種的辛苦就是爲了對治自己,如果你拿著這個來對治,爲了一個值得的事情可以辛苦一點。如果能這樣想:我們生生世世爲了貪嗔癡,生命都抛付在裏面,但爲了求解脫,爲了求真理,卻從來很少用功過。你能這樣子想,爲正法的緣故,越辛苦功德越大。跟佛菩薩結了這麼好的緣,跟大乘妙法結了這麼好的緣,入佛菩薩的大慈悲海。
特別是從解脫道上來說,我們大家彼此也結了一個善緣,相互扶持,比如說我們其中有因爲這次念經的功德,以後能往生極樂世界或者是品位高一些的,那我們也跟這些菩薩結了緣。哪怕有一位是因爲念法華經的緣故往生極樂世界的,那我們大家都沾你光啊!以後套個近乎,我們一起在慧日寺念過經,所以想一想真是令人歡喜的事情,所以不容易的,非常不容易的!
我們在座的有很多年紀都很大的,很多字也不認得,但是知道念經功德很大,眼皮沈重得不得了,一邊念一邊睡覺,還一邊睡覺一邊念,我看真不容易,有的一直在拜。
慧日寺本來是很舒服的,但這兩天人多了之後很多都顯得不方便了。今天念經結束了,特別拜的人可以好好的,我想可以放松一點了,法會功德已經製造出來了,把這個功德好好地趕快回向掉,省得你放在那邊一下過期作廢了,或者一不小心被你搞丟了,或一不小心說其他話又染汙了。
在這個經典裏面最後《妙莊嚴王品》所講“種諸善根的緣故”。這個善根是什麼?能夠世世值遇善知識,由于善知識攝受的緣故,能夠舍諸邪見,能夠解脫。所以這個妙莊王他說“我皆因善知識故”,我兩個兒子實在是我的善知識,轉我邪心。
在《法華經》裏面所有授記,佛陀講到提婆達多尊者的時候,你看,“皆因提婆達多善知識故,我速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其他授記都沒有這樣的口氣,從這個口氣裏可以知道,佛陀授記的時候唯獨對提婆達多,“提婆達多善知識故”,一句一句地重複,其他都沒有這個口氣。哪怕有的授記功德很大,但是就是授記到提婆達多尊者的時候他說:“皆因提婆達多善知識故”,“以後他成佛號天王如來。”
在《妙莊嚴王品》裏面,妙莊嚴王遇佛,然後把自己的王位交給弟弟,自己帶著夫人、兒子、四萬多眷屬,一起舍俗出家。證阿羅漢果之後升虛空之中,來到佛前,首先就是贊,世尊啊,世尊啊!我兩個兒子實在是我的善知識啊,因爲他們的教化,令我舍棄邪見,我才有今天的成就啊。由此可以知道值遇善知識多麼的重要啊,你看經典到最後結束就開始講這個,二十七品。
然後二十八品裏面說,以後能受持皆是因爲普賢菩薩加持的緣故,你看我們得多少菩薩成就啊!這兩天熱不熱啊?(衆答:不熱。)冷不冷
(衆答:不冷。)有沒有大太陽?都沒有。你看,微風徐來,花香豐郁,哪來這麼香我也不知道,反正開法會前幾天就開始這麼香了。可以這麼說這可以讓我們永久地紀念,你只要記住它,這麼香、這麼愉悅,真的如置身于天堂一般。
我們哪裏是在人間啊,像天堂一樣啊!“佛子住此地。則是佛受用。常在于其中。經行及坐臥。”真是非常的殊勝,這個殊勝難以言說啊,你要慢慢品嘗,法喜無于言表,所以大家好好地來享受享受,真的有佛啊。我們業障重,重到雖然佛常在,我們卻不常見。
《法華經》的功德甚至講到,這個經典不須起塔,不複再裝舍利。我還在想,雖然我把佛陀舍利供養在這裏,但是這經才是真正的佛陀的法身啊!如果受持《法華經》不複再行六度都可以,因爲沒有遠離這個而另外有六度的。你有這個就具足六度了,不需外在的,更何況持這個經再勤修六度呢,那這樣的人功德無邊際,如虛空一般,所以妙法。這個妙法,佛的叁身都具足在這裏面,怎麼修得叁身都講出來,這是一個法,有智慧的人就會在這裏得到很深的啓發。
如讀誦還能受持,讀誦書寫已經很了不起了,再能夠如說而修持,那更不得了。所以不要說這整個經,就是這經裏面的一個品,一個品裏面一個菩薩名號,佛就講到,若有衆生能知藥王、藥上二菩薩名字者,我們都應當對他做廣大的供養,經典裏講到的。知一位菩薩名字就有這樣大功德,更何況知一部經,一卷名字,一品的名字。
堪破有限 融入無限
佛說《如來壽量》的時候那麼多衆生,“一四天下菩薩摩诃薩。一生當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八世界微塵數衆生。皆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你看,就佛說一個《壽量品》,我們要去領會的。佛說《壽量品》,壽量是什麼?壽量就是無量光無量壽。我們天天南無阿彌陀佛,《如來壽量品》就是講這個,佛的壽命是無量的。
聽聞到《如來壽量品》就功德這麼大,但是你有智慧從裏面萃取出這麼大的功德嗎?這個很重要,所以說我們要有心,如果于這個經典無心,那也沒有用。有心有智,那不得了,這有多大的啓發啊!所以,我們念阿彌陀佛名號在這邊也得到一個證明,佛說《如來壽量品》的時候,就是說阿彌陀佛一樣,阿彌陀佛跟釋迦牟尼佛有什麼兩樣嘛,沒有兩樣的。
我平時弘法爲什麼不去強調我是弘西方極樂世界、弘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有什麼兩樣?釋迦牟尼佛跟文殊菩薩、普賢菩薩有什麼兩樣?跟觀音菩薩有什麼兩樣?諸佛沒有兩樣的,諸佛都是同體的,佛佛祖祖都是同體的,一切賢聖皆是歸在這個上面去,這個才是果地。
果地威德都是無量光的,就好像用現代科學來講一樣,這個空間的每一點都是有蟲洞的,都是有超越時空的特質的,你只要能開顯進去,馬上超越。
你只看到佛坐道場四十年,你不知道佛一坐道場,一進入這個時間隧道就是無量無邊的。一進入無量無邊,所有無量無邊的衆生皆得度化,于刹那之間就可以度化到無量無邊的衆生令成殊勝功德啊!
所以在這裏面,連彌勒佛都疑惑啊,彌勒佛雖然是等覺菩薩,祂還沒到妙覺嘛,等覺是等持的境界,祂能遍知一切,但是作爲妙覺的這個境界祂還是沒有辦法。所以當佛說“從地湧出的菩薩皆是我坐菩提樹下成道以來所教化衆生。”彌勒佛就疑惑,坐道場以來,你從釋迦宮殿出生到出家,出家到坐道場,成佛以來才四十年,現在所出來的這些菩薩都是無量劫植諸德本,無量威德的修行者,你怎麼可能在四十年間就成就了呢?佛隨意說法我可以信,但是未來衆生怎麼信啊?
我們只知道那四十年,只知道有限,不知道無限,佛一旦成佛就是無限哪,無限裏面就可以做無量威德的事情,這就是佛的威德。現在科學已經到這個程度了,從愛因斯坦理論上就已經知道有蟲洞了,這個蟲洞而且隨處都在。
我們今年看的《阿凡達》,《阿凡達》裏那個宇宙飛船,我前兩天看電腦才知道那個宇宙飛船的原理是什麼。我們光看一個飛船,從地球飛到一個叫潘多拉星球去了,那是什麼宇宙飛船去的?那個是負物質的飛船。科學家已經知道有負物質、有反物質,用反物質做的飛船可以達到光速,甚至超光速。現在科學理論已經到了,與《妙法蓮華經》相互印證。
但是我們生在這個時代也沒有這個智慧,世間的智慧都不具足,更何況佛法的智慧,所以我們看了佛的智慧之後再看世間這些大菩薩用科學的角度,哎!真的厲害啊,真的很厲害!
這個負物質現在來說,像美籍華人丁肇中,他是得諾貝爾獎的,他現在著重研究的就是負物質,怎麼樣取得負物質。如果負物質和正物質能夠達到平衡的話,這是什麼理念?這是我們老祖先那個陰陽魚。一個物質有陰陽,陰陽裏面,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兩個極點,這兩個極點就像現在科學界講的蟲洞一樣,這個蟲洞它是從有限到無限的一個東西。
從哪裏得啊?從唯物的角度上是很難很難得到的,但是我們修行是可以的,修行每一個人都是可以得到的,但是要放下自我,那個蟲洞你有一絲一毫的我執也進不去的。
什麼障礙你?沒有東西障礙你,就是自己障礙自己,這個主觀、我執你放得下嗎?所以佛說“但教化菩薩法,但說一乘法。”乃至對聲聞也是說一乘法,令聲聞能破我執。
迦葉尊者說:我們已經老朽了,于無上法不複志求。我在另外一部大乘經典裏看到迦葉尊者也是這樣說,世尊哪,我心卑劣,無上道的這些我都沒辦法去求啦。但是佛馬上印可祂,迦葉迦葉,你心不要恐怖,不要慌怖,你所證得的這些就是我引導你,要給予你,要讓你證得的,你就是好好守持。爲他授記,你以後成佛,什麼時候成佛,叫什麼佛號,迦葉尊者心才安下來。
自淨其意出火宅
佛度一切衆生,但衆生要能夠被度,這很重要!所以在《法華經》裏面用種種譬喻,特別是一個大富長者,那個兒子相隔離五十年的。那個窮子在外面流浪乞討,大富長者看到他之後,這是我的兒子啊!然後用種種的方便把他引回來。不單單找一個貌無威德,很卑微的人去找他,“我們去打工算了,不要乞討了,我認識一個地方有好工資,就是掃垃圾、打掃廁所。”他說“這個倒好的”,…
《佛寺彌香諷妙法——《法華經》法會開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