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心”就是沒有煩惱的心,沒有挂礙心,能夠很自在,這就是通過遠離忿怒心修布施而招感的果報。我們怎麼布施啊?哇,修布施也很生氣啊,你們怎麼這樣子啊,爲什麼不勤快一點呢?你修布施還把別人數落一頓。帶著忿怒心去修布施,招感果報就是雖然有財富,但是脾氣不好,經常對別人發火,搞不好人際關系。說你人好吧,哎,可是奇怪,人都不喜歡你。人倒是好,也愛幫忙,但是你的幫忙就是憤怒心比較重,結果別人還不念你的好。所以我們也要反觀一下自己,如果我們也在做好事,卻得不到別人的認可,是不是因爲別人太不像話啊?是我們自己的問題,不要怪別人。反之,如果離忿怒心去行布施的話,經典當中講,“諸根嚴好,見皆敬愛”,就會招感到一副莊嚴的相貌。人這個相貌也是如此,一個人改變了性格以後,他的相貌都會變化,他就會“諸根嚴好,見皆敬愛”。就會招感到一副莊嚴的相貌,人家見了都會喜歡。我們看一個人老笑呵呵的,我們願不願意靠近他?如果一個人老是把眉頭豎起來,苦大仇深,我們願意靠近他嗎?即使他人不壞,直腸子,有啥說啥,人們也會對他敬而遠之,得不到別人的好評啊。
這點我自己感受很大,因爲人這個相貌真是不斷在變化的。我有一個很大的缺點,脾氣不好,這一點我跟大家忏悔。我感覺當我這一段時間脾氣比較大的時候,不用照鏡子就知道臉色不好,再一照鏡子就會發覺,自己都願意離鏡子遠點兒。如果這段時間法喜充滿,你對任何人都生歡喜心的時候,你會發覺也不用照鏡子,別人都會願意靠近你。你再偶爾一照鏡子:這是誰啊,咋長得這麼好啊?
如果用忿怒心去修布施,將來招感的福報雖然很大,但是相貌醜陋。比如說天龍八部裏的龍王、藥叉、阿修羅、迦樓羅、乾闼婆、緊那羅、大鵬金翅鳥之類,他們不管是福報還是能力都比人大得多,但是相貌沒有人莊嚴,什麼原因呢?脾氣大啊。因爲修布施的時候帶有忿怒心。所以我們要遠離忿怒而行布施啊。
“離邪倒心,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恒生正見敬信之家,見佛聞法,供養衆僧,常不忘失大菩提心”。“邪倒心”就是愚癡,也就是不正見。能夠離開“邪倒心”去修布施的話,招感的果報就是“常富財寶,無能侵奪”,而且能“恒生正見敬信之家”。反過來,帶著邪知邪見在因地裏修布施的話,比如說有一些外道,他也能招感到很多財富的果報,但是他生在邪知邪見的家庭裏頭。非洲有食人族,他們爲什麼要吃人?他認爲吃人之後能夠增長智慧,這就是邪知邪見。這個食人部落裏也有富有的,部落酋長很富的,可是生在邪知邪見的家庭裏頭,不能生在信仰佛法的家庭裏頭,因此他也沒有機會聽聞佛法。生在強盜或者黑社會的家庭裏,他們的知見是邪知邪見,不信因果,這種家庭也很富有,可是生在這樣的家庭裏頭,因爲邪知邪見會造下很多的惡業,將來還是要墮落啊。我們只有信仰叁寶,通過修布施才能生生世世生在“敬信之家”,“恒生正見敬信之家”。能夠生在一個好的家庭裏,信仰叁寶、信仰佛法的家庭裏,才能“見佛聞法,供養衆僧”啊,這樣在現實生活當中就不會迷失方向,不會造下惡業,甚至還有機會行善,甚至還有機會出家、解脫。“常不忘失大菩提心”,生生世世都不會忘失發菩提心,發菩提心是成佛之因。
“是爲大士修菩薩道時,行十善業,以施莊嚴,所獲大利”。“大士”就是菩薩,布施結合著十善業來說的,如果說是按著十善業這樣來修布施的話,就能得到上面所講的這些好處和利益。一個人無論是修六度、四攝、四無量心,還是修叁十七道品,這些修學的法門都離不開十善業的基礎。也只有這樣去修行,將來所招感的果報才沒有缺陷,才能獲得幸福美滿的人生;如果離開十善去修行的話,那將來所招感的果報必定就是有缺陷的,或者是富有但是短命,或者是富有老遭誹謗。一個人在因地裏修布施種福田,但是如果沒有認真地修十善業,這樣招感的果報也不好。打個比方,家裏頭有很多電器,但這些電器叁天兩頭就壞了,同樣的電器産品一放到他家就壞;買來的房子,不是廁所漏水就是房頂漏水,門窗有毛病;在他的實際生活當中也總會有缺陷,不會圓滿。
大家想不想改變自己的人生和命運呢?想不想改變自己現在的這些處境和境界啊?那麼我們應當打好基礎啊。要想改變我們的世界,首先要改變我們的心念啊,從十善業道做起。十善業道是我們一切佛法的基礎,不可以偏廢。
一個人無論是修六度、四攝、四無量心,還是修叁十七道品,都離不開十善的基礎,這是一切的佛法、多麼高深的佛法也都離不開的基礎。好比一個大樓的地基一樣,只有這樣修行,將來所招感的果報才沒有缺陷,才是穩固的。
爲什麼我們修行反反複複呢?今天好像有點收獲,明天馬上又退了。因爲我們沒有注重基礎,忽略了基礎的修行。就好像蓋房子一樣。一個人在因地修布施,種福田,但是沒有認真地修十善業,這樣他雖可能招感富有的果報,但在他的實際生活當中,總會有缺陷,是不圓滿的。所以要具足十善來修布施。
以布施來莊嚴自己是最好的莊嚴,這是施莊嚴。
《《佛說十善業道經》講記八 5 按十善業來行布施》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