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般涅槃經卷第叁▪P4

  ..續本文上一頁fy>

  

  迦葉菩薩對佛說:“世尊。如果有比丘離開守護者。獨自坐在墳間樹下。這樣的人是真比丘。如果有比丘跟著守護者一切遊行,那麼這些人不過是剃了頭發的居士罷了。

  

  

  佛告訴迦葉:“不要做“禿居士”這樣的言論。如果有比丘走到哪裏都供養佛像,讀誦經典,思惟坐禅。有人來問法就爲其宣說,布施、持戒、福德、少欲知足。雖然能行這種種說法。卻不能作師子吼,不被獅子圍繞。不能降伏非法惡人。這樣的比丘不能自利和利益衆生。要知道這些人懈怠懶墮。雖然能持戒守護淨行,卻也不能有什麼作爲。

  

  

  如果有比丘供具豐足,也能護持所受戒律。能作師子吼,廣說妙法,所謂修多羅、祇夜、受記、伽陀、優陀那、伊帝目多、阇陀伽、毗佛略、阿浮陀達磨。用如是等九部經典爲別人廣說。爲了利益安樂衆生而說:“涅槃經中要求諸比丘。不要畜養奴婢牛羊等不合法的東西。如果有比丘畜養這些不淨之物,應當製止他們。如來之前在很多部經中說:如果有比丘畜這些非法之物。當地國王應該按照法令治理,讓其還俗。如果有比丘能作這樣的師子吼的時候,有破戒的人聽到這些話,一起心懷怨恨加害這法師。此說法者假設命終,就能稱爲持戒自利利他之人。所以我讓國王群臣宰相以及優婆塞護持說法人。如果有人希望護持正法應當照此學習。

  

  

  迦葉。那些破戒的不護法者才叫“禿居士”,並不是指持戒的人。善男子。過去世無量無邊阿僧祇劫之前。在這拘屍那城有佛出世。名號是歡喜增益如來、應、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那時世界廣大莊嚴潔淨富饒安甯。人民興旺沒有饑渴。就像安樂國的諸菩薩。其佛世尊住世時間非常長。度化衆生之後在娑羅雙樹間進入般涅槃。佛涅槃後正法住世無量億歲。距離佛法滅盡還有四十年時。有一個持戒比丘,名叫覺德,有很多子弟眷屬圍繞,能作師子吼。宣說九部經典。規定諸比丘不得畜養奴婢牛羊非法之物。有很多破戒比丘,聽到之後,都心懷憎恨,拿著刀杖逼迫這個法師。當時的國王。名叫有德。聽說這事後爲了護法,就前說法者的住處。與這些破戒惡比丘戰鬥,讓說法者得免除危害。

  

  

  國王被刀劍所傷,身體上完好的地方只有介子那麼大。這時覺德贊美國王:“善哉善哉。大王真是護正法者。未來之世,一定成爲無量的法器。”國王聽到非常歡喜。然後命終生到阿閦佛國。成爲此國中佛的第一弟子。其國王所管轄的人民眷屬。有戰鬥的,有隨喜的,一切不退菩提之心。命終都生到阿閦佛國。覺德比丘。之後壽終也往生阿閦佛國。成爲彼佛聲聞衆中的第二弟子。如果正法即將滅盡時,應該如此受持擁護。迦葉。那時國王就是我。說法的比丘就是迦葉佛。迦葉。護持正法者,能得如此無量果報。因此因緣我在今日成就種種相莊嚴自己,成就法身,不可壞身

  

  

  迦葉菩薩又對佛說:“世尊。如來的常身猶如畫石一般堅固。”

  

  

  佛對迦葉菩薩說:“善男子。因此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應當勤加護持正法。護法果報廣大無量。善男子。所以護法優婆塞等應拿武器擁護這些持法比丘。如果有受持五戒之人,稱不上大乘人。不受五戒而能護正法才稱得上大乘。護正法者,應當拿著武器衛護說法人。”

  

  

  迦葉對佛說:“世尊。如果諸比丘與這些拿著武器的優婆塞同爲伴侶,是有師呢?是無師呢?是持戒呢?是破戒呢?”

  

  

  佛告訴迦葉:“不要說這些人是破戒人。善男子,我涅槃後的濁惡之世,國土荒亂,互相掠奪,人民饑餓。那時有很多人因爲饑餓所以發心出家。那些人叫做禿人。那些禿人看到見有持戒之威儀具足的清淨比丘護持正法,就驅逐他們或殺或害。”

  

  

  迦葉菩薩又對佛說:“世尊。那麼這些持戒的護正法人。如何才能遊行村落、城邑,教化人民呢?”

  

  

  “善男子。所以我允許持戒人,讓衆拿著武器的白衣作爲隨從。如果諸國王、大臣、長者、優婆塞等爲了護法,就算拿著武器,我也稱此爲持戒。雖然拿著武器但不應該傷害性命。如果能如此就是第一持戒。”

  

  

  “迦葉。所謂護法就是指具有正見能廣爲宣說大乘經典之人,從來不拿王者的寶蓋油瓶谷米種種果瓜之人。不是爲了利養才親近國王大臣之人。對衆檀越心無谄曲、具足威儀、摧伏破戒諸惡人之人。這樣的人叫做持戒護法之師。能擔當衆生的真正善知識。他們的心量弘廣猶如大海。迦葉。如果有比丘爲了利養爲別人說法,他所有徒衆眷屬也會學習這個老師貪求利養,此人如此就是自己毀壞大衆。”

  

  

  迦葉。有叁種人:一者犯戒雜僧。二者愚癡僧。叁者清淨僧。破戒雜僧則容易腐壞,持戒淨僧不能被利養因緣損害。  什麼是破戒雜僧呢?如果有比丘雖然受持禁戒。爲了利養與破戒者一起相處,互相親近作相同的事業。就叫破戒,又叫雜僧。  什麼是愚癡僧呢?如果有比丘在閑靜處。諸根不利,愚笨懵懂,欲望很少,四處乞食。在說戒日以及自資日時,教育諸弟子清淨忏悔,看到不是自己弟子的人經常違犯戒律。不能教導他們清淨忏悔,卻跟他們一起討論戒律以及自資。這叫做愚癡僧。

  

  

  什麼叫清淨僧呢?如果有比丘僧不被百千億數諸魔損壞。此菩薩衆本性清淨,能調服上面二種人。讓他們安住清淨衆中。叫做護法無上大師善持律者。爲了調伏利衆生的緣故,了解諸戒相或輕或重。不是戒律的就不做要求大家執行,如果是戒律的就要求大家執行。如何調伏衆生?如果諸菩薩爲了度化衆生,經常會進入各種聚落,也不選擇特別的時刻。可能會進入寡婦或者淫女的家裏,跟她們同住多年。如果是聲聞就不能如此。這叫做調伏利益衆生。什麼是重呢?如果見到如來以某個事情爲緣由製定戒律:你們從今日起小心不能違犯。比如四重禁(殺、盜、淫、妄)是出家人不能做的。如果做了就不是沙門,不是釋迦的種子。這叫做重。什麼是輕呢?如果違犯的小事比如叁谏(禮節),這些可以舍棄的。叫做輕。不是戒律就不證知。如果有人贊歎說不清淨的東西可以受用,則不能跟這樣的人相處。是戒律就要證知。善于學習戒律,不靠近能令自己破戒的環境。看到有隨順戒律的行爲就心生歡喜。這樣就能理解和解說佛法要求的作爲。這樣的人稱作律師。善于解說每一個字,善于受持經典,也是如此。這樣的善男子。佛法無量不可思議。如來同樣的不可思議。

  

  

迦葉菩薩對佛說:“世尊。如是如是。正如世尊教導的,佛法無量不可思議。如來同樣不可思議。所以可知如來常住不壞、無有變異。我現在好好的學會,也當爲人宣說其中道理。”

  

  

  這時佛贊歎迦葉菩薩:“善哉善哉。如來身即是金剛不可壞身。菩薩應當如此好好學習正見正知。若能如此清清楚楚得掌握,就是見到了佛金剛之身、不可壞身。就像照鏡子一樣分明。

  

  

大般涅槃經名字功德品第叁

  

  

這時如來又告訴迦葉:“善男子。汝今天應當好好的護持此經的文字章句,所有功德。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聽到此經的名字還會生于四道(修羅,畜牲,餓鬼,地獄)的,沒有任何道理。爲什麼呢?此經是無量無邊諸佛共同修習的,所能得功德如我今天所講。”

  

  

迦葉菩薩對佛說:“世尊。此經叫什麼名字。菩薩摩诃薩如何供奉護持。

  

  

佛告訴迦葉:“此經的名字是“大般涅槃”。上語亦善,中語亦善,下語亦善。義味深邃,文字優美。具足純粹的清淨梵行。金剛寶藏滿足無缺。你要仔細聽我現在所說。善男子。之所以稱“大”。因爲常。好像八大河全都流入大海。此經也是如此,降伏一切煩惱和魔性,最後進入大般涅槃,放下舍棄身命。所以稱爲大般涅槃。善男子。又如醫師有一個秘方,能包含一切所有醫方。善男子。如來也一樣,所說種種妙法秘密深奧藏門都彙于大般涅槃。所以稱作大般涅槃。善男子。比如農夫春天播種心中充滿期望,等到收獲果實,所有的期望也就不存在了。善男子。一切衆生也是如此,修學期他經典也會充滿期望,如果聽到此大般涅槃,就永遠不再期待得到其余經典的滋味。此大涅槃能讓衆生渡脫于“有”流。

  

  

善男子。比如所有足迹中象的足迹最大。此經也是如此,在所有經中叁昧最爲第一。善男子。比如耕田秋耕最好,此經也是所有經中最好。善男子。就像所有藥中醍醐第一,能治衆生熱惱亂心。此大涅槃爲最第一。善男子。比如甜酥具足八種美味。大般涅槃也是如此。那八種味呢?一者常,二者恒,叁者安,四者清涼,五者不老,六者不死,七者無垢,八者快樂。是爲八味具足。具有此八味所以稱作大般涅槃。如果諸菩薩摩诃薩能安住此中,又能處處示現涅槃,所以稱作大般涅槃。迦葉。善男子、善女人。如果希望于此大般涅槃經而得涅槃,應當如此學習如來常住,法僧也是一樣。

  

  

  迦葉菩薩又對佛說:“太奇特了,世尊。如來功德不可思議。法僧同樣不可思議。此大涅槃經也不可思議。如果有人修學此經典的,那他就得到正法,能稱爲爲良醫。如果沒有學習的,就知道此人沒有慧眼被無明覆蓋。”

  

  

  大般涅槃經卷第叁

  

  

《大般涅槃經卷第叁》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